- 走出抑郁与焦虑:中西医视角下的心身同治
- 杨红琳 胡峻鸣编著
- 1645字
- 2024-11-28 18:21:01
3.2 童年列稳“人生方程式”
2016年11月,一条有关“大学生乞丐”的新闻火爆网络。据媒体报道,在安徽的一处桥洞底下,栖身着一个农业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他已经流浪在外很多年,不愿意回家,宁愿居住在桥洞底下乞讨,原因只有一个:“没有混出模样没脸回家,没脸见爹娘。”
这位大学生执着地想“混出模样”,到底是一个什么模样?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信奉的人生哲学,无非是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从而导致自己的人生观错位,做出“没脸回家”的极端行为,可见这个“家”使他负载难以承受的人生之重。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项羽在2000多年前的一句肺腑之言,一语道出中国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时空流转,这仍然反映出许多人的“人生方程式”:权势和富贵等于人生成功,平凡和贫穷等于人生失败。我们贪图世间繁华,却失去内心的“宁静致远”,许多人生观图式其实都有原生态家庭留下的心理烙印。
这里反映出许多人期许的“人生方程式”:等号的一端是成功,另一端是权势、金钱、文凭、名声…… 还有X、Y、Z等各种未知数,等候孩子的未来人生去填写。
成功=权力+财富+名望+优越感+ ……
财富=名表+珠宝+名牌手袋+豪宅+跑车+游艇+ ……
简单两个字的“成功”,需要等于那么多的功名利禄,反映出无节制的内涵延伸,这样的“人生方程式”从童年开始就已经失衡了,如果以此作为孩子的人生观指南,很容易造成他们的人生观错位。
人生观是每个人看待人生的“图式”,代表着人生追求的方向和态度,蕴含着人生意义、价值、目的、理想、信念等问题的判断与思考。人生在世,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追问这些问题:一个人为什么活着?一个人需要对人生抱有什么样的态度?一个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是人生观的决定性因素,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和人生道路。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生需要不时把握方向以防脱轨,不时调整心态以防沉沦,不时进行人生价值定位以防迷失,因此在人生征途上形成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包括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善恶观、得失观、义利观、成败观,等等。这些人生观的养成,可追溯自一个人的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形态。
如果一个人把追逐财富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很容易染上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哲学,给自己罗列出长长的财富方程式,拥有豪宅和跑车后仍是欲壑难填,财迷心窍造成人生价值观扭曲。拜金者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以至于不择手段赚取不义之财,整日奔波于利欲熏心的名利场,如履薄冰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最终可能患上惶惶不可终日的“富人焦虑症”。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指出,人类70%的烦恼都跟金钱有关。对金钱贪婪的追逐、对名利无止境的索取,会让人心力交瘁。美国富豪洛克菲勒一生追求财富孜孜不倦,小小的投资失误都会令他痛不欲生,结果年逾50岁落得浑身是病。医生警告他,再这样拼命敛财,将来时日无多。在死神的召唤下,洛克菲勒如梦方醒,停下疯狂赚钱的财富方程式,焦虑情绪也随之烟消云散,一场大病获得痊愈。此后,洛克菲勒参悟生死观和金钱观,开始慷慨解囊捐助慈善事业,包括捐款资助青霉素的研究,在人生观的正向追求下,最后活到了古稀之年。
形形色色的人生方程式,无论是成功方程式还是财富方程式,都是每个人看待人生的图式。在人生的早期阶段,这些图式就已经嵌入幼小的心灵。原生态家庭是人生的起步平台,对孩子人生观的模塑至关重要。面对人生的旦夕祸福、苦乐年华、世间荣辱、人生成败、利益得失、善恶美丑,父母的言谈举止是孩子为人处世的模板,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方向感;父母的思想灌输是孩子待人接物的观念植入,深远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标准。
成功等号的另一端是什么?我们有没有给孩子列好正确的人生方程式?我们是否告诉孩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做人教育,教孩子学会做人是家长的基本功。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父母应该列好孩子的人生幸福方程式,幸福=身心健康+知足常乐,任何的添加都可能是幸福的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