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抑郁与焦虑:中西医视角下的心身同治
- 杨红琳 胡峻鸣编著
- 1544字
- 2024-11-28 18:21:02
4.1 输掉心态的起跑线思维
照相机的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展现的是不同的世界。同样,静止和动态的思维模式,也反映出不同的认知维度。
根据美国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的定义,静止不变的思维模式称为“固定型心智”(Fixed Mindset),动态可塑的思维模式称为“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47]。对于失败,固定型心智者和成长型心智者采用截然相反的“镜头”,产生出迥然不同的心态。
固定型心智的人,抱有静止的“即时速成观”,他们对失败的现实没有忍受力,所以失败必须转瞬即逝;他们对成功的未来也缺乏等待的耐心,所以成功必须立竿见影。如果失去“必须”,他们对个人能力的信心会轰然坠地,在挫折前草草盖棺定论,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往往回避错误和冒险,不愿尝试新途径,也不敢迎接新挑战,沦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空想者。故步自封,是固定型心智的一种必然。
成长型心智的人,持有动态的“能力增长观”,他们认为失败只是暂时的挫折,错误在所难免,这些都是积累能力走向成功的过程。他们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成功需要岁月的磨砺,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所以,即使面临重大失败,他们也努力做永不放弃的乐天派,在悬崖峭壁上留下攀登的身影,在挑战中提升能力,在冒险中寻找乐趣,成为越挫越勇的人生强者。成就非凡,等待成长型心智的人。
而一些父母督促孩子的“起跑线思维”,是固定型心智的最典型写照。许多父母过度看重人生早期的智力表现,希望子女赢在起跑线,成为出类拔萃的“神童”,在“催熟”智商的同时却输掉了心态。父母的认知高度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视野,父母的拔苗助长熏染出孩子的急功近利,焦虑的阴影从小就被留下心理刻痕。
速成观榨干孩子的成长空间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早早加入“时间上的教育竞赛”,提前给孩子报读五花八门的潜能开发教程,希望培养出比同龄孩子抢跑的神童。孩子的头脑被“锁”在分数上,双手被“绑”在书本上,眼睛被“拴”在琴键上,嘴巴被“封”在英语单词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和特长班,剥夺孩子融入自然的自由,挤压孩子的成长空间。这些父母似乎认为“聪明的永远聪明”“失败的永远失败”,因而陷入一种恐慌的认知维度:人生早期不混成“神童”,仿佛孩子的一生就毁掉了。
这是典型的固定型心智模式,用急功近利的眼光看待教育,用墨守成规的心态看待学习。他们忽视了终身学习的潜力伸展空间,即孩子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也能取得成功。他们应该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教育孩子是百年树人的漫长历程,需要不停浇水、静待花开的耐心。
持有固定型心智的父母普遍患有“分数敏感症”,在分数决定升级、考试决定命运的今天,他们对孩子的亲疏宠责都与考试分数紧密相关。如果孩子考了高分就眉开眼笑,连呼“宝贝”不绝口,甚至用金钱奖励尽显“父母之宠”;如果孩子考试分数不理想,立即横眉冷对,展开软硬兼施的心理攻势,动辄拳打脚踢,大逞“父母之威”。
孩子最希望获得父母永恒的爱,然而分数高低竟然决定着爱的温度,面对父母的两副面孔,面对“冰火两重天”的家庭冷暖,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在无形中发生扭曲,很容易形成悲观的世界观和消极的人生态度。
“谁说母爱是无私的?”在回顾原生态家庭的心理创伤时,我的一位患者发出这样的质疑。他说,他就是得了95分,妈妈也不满意,必须考到全班第一名。他感到力不从心,在分数的重压之下疲惫不堪,产生浓重的厌学情绪和分数恐惧症。他常常在心里问道:“妈妈爱的是我还是分数?”
对他做出的努力,他的母亲常常视若无睹;对他偶尔的失败,他的母亲却唠叨不停。而且,他的母亲总是用别人衡量他是否成功的标准,“你看人家邻居的孩子正在美国读博士后,你再看看你,我这辈子指望不上你了”。他在诊所愤懑地告诉我,“我怎么就不行了,我在澳洲是硕士毕业,硕士不也是高等学历吗?”说完,他流下了男儿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