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块 教学解读

手把手教会三年级

三年级,真的很难教。这是一线教师普遍的感觉。

为什么难?小孩看起来什么都会,实际上什么都不清楚,但什么又都要会。例如:会写作、会默读、会摘抄、会感受、会预测、会观察、会复述、会略读……我们所谓的“会”,都能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以下简称《课标》)中找到出处,能在教材中找到切实文字描述。

还好,大家体谅三年级,都说是“全新的起点”,是“重要的转折”。因此,在“会”的程度要求上也知道不能着急,要慢慢来。我们相信:没有人希望一步到位。然而,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有多少源自教师自觉自愿,默默地拔高?着急地抵达?真的无法估量。

三年级,教得多,教得笼统,把所有的问题“教”出来之后,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就一年一年留下去,留给四年级、五年级,留到六年级还不能解决了,就彻底放手,交给中学。谁让《课标》管得宽,一管就是“九年”。在往后的几年中,因为问题没搞清,所以不断施予重复教学,无奈中,我们称之为“螺旋上升”。的确螺旋了,因为师生都感到眩晕。有没有上升?看看一些例子就知道。例如:三年级我们就让小孩掌握比喻、拟人、夸张,这三种是最典型的修辞手法,六年级呢,我们依然在颠来倒去地说“把……比作……”“用……比喻……”。最可怕的是,每逢比喻都这样讲,讲不厌,小孩也听不烦。

三年级,的确是小学六年语文教学的关键拐点,需要教师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学中,至少有四点需要厘清:

其一,知晓。知道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晓得“是什么”。既然《课标》在阶段目标表述中,对第二学段提出那样多的目标,而且都需要在两年内抵达,既然这个阶段号称是转折,是开始,那么,就在学习开始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吧。

其二,分解。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强调,任何连续的意思都不容易被理解。要想解读它,就要将其分开、解散,之后从局部入手,最后再回到整体。所谓“分解”,三年级教学特别注重教学依步骤,重视教学有层级,讲究教学按序列。每一步做什么,要清楚,不能含糊。要知道“怎么做”。

其三,操作。步骤不是停留在嘴上,文字里,而是切切实实可以操作,能实施的。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步骤,真正能做,做了能产生效果。这就是三年级教学关键的“做做看”,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是语文落地仰仗的具体实践。

其四,体验。不但要去实践,实践后还要累积体验,形成感受,储存经验。在“做”了之后,心里要清楚“做得怎么样”。也只有这样,今后要怎么做,才会更清晰、更明确。

三年级教学的四个要义,归纳起来,就是形象的“手把手教”,教到“会”。看,又回到起初的“会”字上,回到最初我们对教学期待的那种美满状态了。

统编教材,在“手把手教到会”上,做了精心的安排。以三年级上册为例,配合着各个单元的教学要素,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不断强化“会”的教学要旨。8个单元中,至少有3个单元,清晰准确地“手把手”教小孩会一样本事。这3处分别是第85页的“会围绕一句话来写”;第99页的“会摘抄”;第112页的“会默读”。所谓的“手把手教会”,主要是针对教材的呈现形式而言。以“会默读”为例,教材用对话的形式,共出现一男两女三次对话。

男: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女1:我默读时,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女2: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理解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对话以“我”的视角将读者卷入,产生等同于“我”在做时的感受。之前的阅读体验再次被唤醒。对话中有方法,有操作步骤,有实践体验,让人感觉生活般自然。模仿同伴间交往时的闲谈,让知识的获取变得轻松。

其他五个单元的“交流平台”,也都涉及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但表述上各有千秋,不如这三个那样明晰。有的则是为了和课文练习紧密配合,完成“手把手教到会”的目的。最为显著的就是第61页的“会预测”,与之前的第13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后练习“教预测方法”和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后列表的“展示预测过程和结果”相呼应。这条我们另文表述。

这样优质的教材,教学时可不能“一读而过”。也要实施“手把手教到会”的过程性教学。以统编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会默读”为例,具体说,有四个教学要义可以共享:

其一,单元教学凸显语文要素,形成经验

《课标》在阶段目标中这样表述: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单元安排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其中,《掌声》课后练习的第一题就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灰雀》的课后练习第二道也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的导读,直接提示“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教学时,就要充分让小孩按照教材在要求、提示中所表述的,真正参与默读、思考的实践活动,累积最为真实的默读经验。而且,本单元教学,可以确认“默读”为第一教学要义,确保更多的时间留给默读,将默读的过程做实、做足,让默读的教与学互动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特点,可以在“默读”上得到最好的诠释。

其二,反复多次参与语文实践,丰富体验

单元课文教学过程中,不要任意简化、减化语文实践的频率。例如,默读《掌声》一次,小孩可能完成信息检索,知道英子之前是什么样的,之后是什么样的。而此时进行的对比,是字面上的对比,是简单的直觉反应。可以让小孩再次提取相关文字,集中进行第二次默读,有针对性地默读部分课文,配合有目标的思考——变化发生在哪些地方?这就能从字面进入字里行间一步了。如果要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还可以先组织自由讨论,再独自默读课文前后关联的部分,让思考、默读以及表达,形成一种丰富的体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组织小孩默读、交流、思考、总结,让小孩分享集体智慧,形成丰富的实践体验。体验的过程,也是默读能力提升的必经阶段。

其三,集中系统讲述具体要领,清晰知晓

单元课文教学后,进入语文园地,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教师更要讲清要义,让小孩清楚知道“默读”到底是什么样,该怎么做。例如教材中提示的“不要发出声音”“不要用手指着读”,可以引发小孩的默读体验再次强调;“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读完再想办法弄清楚”“没读懂的地方标记出来”,可以引入陌生的语段来进行默读练习;“边读边思考”“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向别人请教”等,还可以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验证。让小孩借助自己的默读经历,知晓默读的方法,掌握默读的“动作要领”。这一切,将形成可迁移的默读能力,运用到其他文本的默读实践中。

其四,课外延伸巩固能力获得,强化练习

这点不需赘言,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外阅读时,坚持使用默读,并在较长时间内,不断要求、提醒、检测,以此巩固习得的知识,获得的能力,让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其实,任何知识、能力的获取,教师的讲授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要想真正变成“带得走”的伴生之技,需要强化练习,达到自如。

三年级难教,难就难在教的项目多,每个项目“起步”的特质明显,需要教师手把手教,教得耐心、科学,才能教出效果。三年级教得实在,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才能轻松自在,也才能真正在统编教材的课程设计上,实现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最终达成语文素养的终身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