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一篇 解读统编:小学语文统编新课这样教(三年级卷)
- 何捷
- 3263字
- 2022-03-24 18:17:25
不可错过的“修改”教学
在各地执教作文,都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有时,四年级或者更高年级的小孩,带着铅笔就上台写了。一边写一边擦,写了十分钟,就剩下一两行,已经写的都擦掉了。小孩很认真,但写的效果很差。别的不说,至少不会使用规范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小孩不会,错不在小孩,因为教师没有教。可修改到底什么时候教?到底教什么?到底教到什么程度?老师们也比较茫然。翻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第二学段写话要求中,就留下玄乎其玄的一句话“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犹如《周易》中的卦辞一般,是要让人去猜么?要知道第一学段中,《课标》对修改没有提出要求。如今横空出世的一句话,平地里长出这一条,确实引发诸多困惑。
问题发生在课堂,问题来自日常。
如何修改,在日常教学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的教,有的没教,有的多教,有的少教,有的会教,有的教错。细读统编三年级上册教材,非常欣喜地发现:这个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了。教材直面焦点,呈现得相当清晰,给予明确的解答:必须教,教好常用的三类。
统编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板块,出示了三类常见的错误句子,我们都称之为“病句”,示范使用了三种常用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还对三个修改符号进行单独展示。教材的这一页面无疑是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提示:修改,不可错过的教学。小孩从此要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习作,消除习作中的“明显差错”。
教材第42页,列举了三句话。第一句,用表示改正的符号修改错别字“以”;第二句话,用表示增补的符号填补残缺的动词“戴着”;第三句,用表示删除的符号,删除了多余的顿号和“西瓜”。请千万不要仅把这当作是“改病句”练习。教材中明确指示“试着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这三句话,只是习作中错误的缩影。这三句话的修改意味着,从此开始,对于修改符号要不要教?教哪些?怎么用?这些关乎修改的教学有了明晰的定位,必须为此喝彩。这一设计让《课标》第二学段写话要求中,仅存的一条关于修改的标准,变得清晰。
首先,明确了什么叫“明显的错误”。在儿童写作中,明显的错误有三类:一类是用错词,二类是成分残缺,三类是多余累赘。至少从三年级开始,这三类问题必须得到关注,通过教学与练习得到解决。
其次,明确了“如何修改”。结合教学,小孩学习“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这就是三年级习作教学应做到的两个“规定动作”。所谓规定,其一,指的是规范的符号使用;其二,指的是确定的修改样本——自己的习作。如叶圣陶强调的“还修改权于作者本人”。
第三,明确了“习惯养成从此开始”。一直在寻找教学的起点,教材给我们明确的标注。也许之前的教学中,有部分修改教学意识较强的老师已经开始修改,但至少说往后,习作教学与练习都应不断强调修改符号的使用,习惯养成从此必须开始。我们也关注到,在第三单元之后的单元习作,如:《续写故事》《我眼中的缤纷世界》《这儿真美》《我有一个想法》《那次玩得真高兴》中,在“要求”部分,不断提示“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教材编撰的意图显而易见。
这一具有重要教学价值的教材内容,必须教好、教实,千万不要当作“三个病句”来看待。因为这关系到“修改”这一核心能力在未来的写作中的形成、延续和发挥应有的功能。那么如何得到落实呢?我们建议至少拿出一节课,认真执教这个内容,正儿八经地教。
第一步,应该出示“问题语段”。建议教学时,除了教材指定的三句话之外,还可以设计成一段话。这段话中带有三类典型的差错,这更匹配与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写好段”的目标。第二步,自由发现与尝试修改。让小孩自由阅读,发现语段中的问题,之后自发修改。此时,应该让“符号使用的不规范”或者“未能发现语段中存在问题”等的缺漏尽量暴露出来。第三步,师生同步修改。教师示范,用规范的符号修改,同时清晰教授修改符号在实际修改行动中的运用,并让小孩对比修改前后的语段的变化,感觉到修改产生的作用,做好修改美观等的细节提示。我们特别希望老师在这节课上,能够将示范的语段放大投影,或者直接用大字抄写在黑板上,这样能让小孩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整个修改的行动过程,体验很真切。第四步,可以当堂练习修改部分语段。此外,建议教学时把与修改有关的趣味故事引入新课,让小孩感觉修改也是有意思的。因为《课标》对这一学段习作的第一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快乐、自信,都需要教学设计予以精心呵护。
不止于此,标准的教学课时之后,希望还要有教学的延伸设计。修改这件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值得长期投入。我们给出四个建议:
其一,集中的专项练习。修改能力要形成,可以通过分类进行的专项强化修改练习达成。例如,提供“用词不当”类型的语段若干,集中修改;提供“成分残缺”类型的语段集中修改。分门别类,集中大量地练习,能有助于能力的形成。
其二,以“修改”为目标的评价转型。在一段时间内,小孩以“修改”为目的进行习作练习,意思是不要“计较写成什么样”更多倾向“写后能不能改”。写是前奏,改是重头。老师的评价也倾向对修改的评价。改得多,改得好的评为优秀。没有改,改后差错依然多的降档评分。特别在刚开始的一两周中,可以鼓励小孩用红笔修改,之后举办“看谁红”的评改游戏,比一比“谁的作文改得红通通的”。刚开始,请真的不要太在意小孩改得好不好,妙不妙,先让其拿起红笔改一改,先把改的动作做出来,之后慢慢改出名堂来,这才叫善于等待。
其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修改的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更非一朝一夕所能成。需要教师在日常习作教学中不断提醒,在评改中不断强调,还要从内容面对“效果反复”,要宽容小孩“改得不到位”。建议结合“每日百字”的练习形式,在一段时间里增加写作频率,也同步增加修改的频率,让能力在开始阶段通过高频练习得以形成。之后,如果能坚持每日百字作文,配合单元写作,修改可以成为终身不离不弃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不是写作单项的能力,而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
其四,找准机会,挑战难度。当小孩基本能做到修改自己习作中的明显差错后,说明时机成熟,教师设计活动,推动小孩抵达可提升的空间。可以鼓励小孩修改三类作品。第一,改“他作”。同伴的习作,也可以拿来改一改,交换改一改,改别人的作品,练自己的功夫;第二,改“大作”。拿一些名家名篇,试着发现新问题,看看能不能改一些“改不动”的作品。这就是一种刺激,小孩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以儿童的视角,能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早在80年代,福建省著名特级教师钱本殷老师的班级中曾发生过一起有趣的修改案例。一个小孩发现爸爸案头有一份草拟的政府公文,他条件反射地拿起笔修改,改出了几处语病。后来爸爸一看,真感觉又好气又佩服。第三,改“常作”。日常的报纸、杂志中,看起来印成铅字的文章应该没错,实际上差错率还是很高的。可以让小孩试着在报纸、杂志、店铺招牌等生活中常见的作品中,寻找差错,进行趣味修改练习。
也许你认为做到以上几点,修改教学就大功告成了。亟待认清的是三个方面:
这,只是开始。三年级的修改,真的只是开始,仅仅是修改“明显差错”。到了第三学段,还有“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等更高的要求需要落实。
这,不是全部。修改语句中的差错,真的不是修改教学的全部。作为提升文章品质的修改,更应该指向“篇章结构”“选材构思”“布局行文”“主题凸显”等写作重要环节,要改在运思,改在上位。改的形式可能是增、删、调、换,但改的着力点,不能总停留在文章的神经末梢——字词。
这,必然影响终身。修改教学的最大意义还不在于“能改好一篇文章”。修改,既是写作的必备能力与关键品格,更是人生的重要信条。让小孩通过修改能自我反思、能不断调校、能突破故步自封,实现自我超越,使这一过程在小孩的童年埋下一颗坚实的种子。如今我们教好小孩修改自己的习作,将来他们还能校正自己的人生轨迹。请记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共识中——作文就是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