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一、汉语和汉字

汉语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

(一)汉语释义

1.汉语的形成

在绵长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与境内外其他民族语言密切交流的发展过程,是以汉民族为主体,同时融合了其他民族语言因素而形成的。

2.汉语的地位

(1)汉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几千年来一直使用表意语素文字的语言;

(2)汉语是世界上最为发达、丰富的语言之一。

(3)汉语分布地域广、使用人数多,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

3.汉语的组成: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又有两种系统:即“文言文”和“白话文”。其中白话文又包括“古白话”和新白话。

(二)汉字释义

1.汉字的定义

汉字是世界上自形成到现在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2.汉字的创制

汉字是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而创制的。

3.汉字和汉语的内在联系

作为书写单位的汉字:

(1)在语义上是与最小的表义单位——语素相对应的;

(2)在语音上是与言语中最自然的发音单位——音节相对应的。

(三)汉语的分支学科

目前把汉语的研究分为三个分支学科: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1.古代汉语

研究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的文言文书面语言。

(1)上古期指商、周、秦、汉时期,从公元前十八世纪到公元三世纪;

(2)中古期指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从公元三世纪至十三世纪左右;

(3)近代期,指元、明、清一直至“五四”前后的文言文。

2.近代汉语

研究自晚唐五代以来在当时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应用于通俗文学作品的早期白话文(古白话)书面语言。近代汉语上承古代汉语,下接现代汉语,历时一千余年。

3.现代汉语

狭义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形成大体上不晚于明朝中期。经过加工的规范的共同语是民族共同语的最高形式,也就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

二、现代汉语的历史渊源

1.民族共同语的含义

民族共同语是指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内部各地区成员之间用以互相沟通的语言。这种通用语的基础方言通常总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的方言。

2.共同语的两种形式: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

3.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阶段

(1)从中古到现代“五四”运动之前,文言文占据正统地位,白话文则用于市井文学作品;

(2)元末明初,一种被称之为“官话”的口头交际共同语开始形成了,并借助宋元以来在北方话基础上已经形成的白话通俗文学书面语言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

(3)清朝时官话是官方认定的共同语。清朝后期官话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北京话脱颖而出成为最具优势、通行最广的共同语;

(4)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富有民族进取精神的知识分子,主张从汉字改革入手,创制易识易写的拼音字母,普及教育。并且在1911年6月制定了一个“统一国语办法案”,规定了“国语教育事业”的实施办法。

三、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规范化

(一)民族共同语标准音的确立

1.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迈向标准语的阶段是从民国初年开始的。1913年,民国政府召开全国“读音统一会”,任务是审定常用字的国语标准音;制定国语注音字母。并在社会上推行国语,统一全国语言。

2.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国语开始在全国中等师范学校和小学教学中正式推行。

3.1920年起爆发了持续三年之久的“京音国音问题”大辩论。

4.1923年,国语运动最终以新国音取代了老国音,确立了北京语音为国语标准音的地位。

(二)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开展

1.1949年之后,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汉语规范化工作:

(1)简化汉字和整理异体字

(2)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3)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4)全面开展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工作

全面规范了普通话的含义和标准

正确阐明了标准语与地域方言的关系

阐明了书面语言和口语的关系,并指明语言规范化的主要对象是书面语言

2.小结

从历史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两次全国性的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以及后来一系列围绕着汉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而开展的工作,使在二十年代国语运动中才走上标准语发展道路的现代汉语,开始向全面规范,更加完善精炼,生动丰富的方面迅速前进。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根据宪法制定的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四、现代汉语方言

(一)七大方言

袁家骅1960年在《汉语方言概要》中提出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划分方言的主要依据是方言的共同语音特点。

1.北方方言

也称官话方言。长江以北的汉语基本上都属北方方言,只有少数地区属于其它方言。北方方言的分布区域占整个汉语区的四分之三,下分8个次方言片:北京和东北片、冀鲁片、胶辽片、江淮片、中原片、西南片、兰银片、晋陕片。

2.吴方言

也称吴语。主要分布在苏南(南京、镇江除外)、上海、浙江等省市。吴方言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下分6个次方言片:太湖片、婺州片、宣州片、台州片、瓯江片、处衢片。

3.湘方言

也称湘语。主要分布在湖南中部和南部,延伸到广西东北部的全州等市县。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下分5个次方言片:长益片、娄邵片、衡州片、辰溆片、永全片。

4.赣方言

也称赣语。主要分布在赣北、赣中以及毗连的湘东平江等市县,延伸到鄂东南大冶等市县,皖西南怀宁等市县,闽西建宁等县。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下分9个次方言片:昌都片、宜浏片、吉茶片、抚广片、鹰弋片、大通片、耒资片、洞绥片、怀岳片。

5.客家方言

也称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的边缘地带以及湘东南地区。客家方言以梅州话为代表,下分8个次方言片:粤台片、海陆片、粤北片、粤西片、汀州片、宁龙片、于桂片、铜桂片。

6.粤方言

也称粤语。分布在广东中部和西南部、广西东南部,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下分7个次方言片: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吴化片、勾漏片、邕洵片、钦廉片。

7.闽方言

也称闽语。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广东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以及浙南苍南、平阳二县和广西桂平、平南等市县部分地区。闽方言以厦门话和福州话为代表,下分7个次方言片:闽南片、闽东片、闽北片、闽中片、莆仙片、邵将片、琼文片。

(二)汉语方言的两种特殊分布

1.方言岛

方言岛指的是存在于某方言区域内的操另一种方言的人群居住的小块区域。

2.海外方言

海外方言指的是海外华人社区通行的汉语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