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8字
- 2020-11-19 02:23:35
第二编 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5.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化概述
1.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
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
(1)初始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的社会化。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
(4)逆向社会化。即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过程。
(5)再社会化。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表现为:
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
②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3.社会化与社会运行
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①从个人而言,人类个体在从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后,需要通过系统的社会化过程接受一定的社会知识和规范,才能在社会中立足,社会也才能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②从社会而言,任何社会必须通过社会化手段培养具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社会成员,否则,社会就不能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2)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
①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成员在文化上的一致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是保证社会稳定和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
②文化的延续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③社会的一致性和延续性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没有社会化,就没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1.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这种社会化所依赖的生物基础主要在于人类具有经生物进化和人类长期劳动实践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大脑,这使人类具有了接受社会化的一系列潜在能力。这些潜在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以人类高度进化的大脑机能为基础的,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和劳动活动中,发展了语言的器官和大脑有关语言的机能。
人类只有借助于口头、书面、形体等语言形式,才能彼此传达信息,交流思想。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靠语言来传达和接受的,而人类也要凭借语言进行社会互动,没有这种社会互动,个体的社会化难以完成。
(2)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
(3)学习能力
人所特有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人所特有的学习能力在社会化中的作用表现为:
①人凭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更迅速、正确和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解所处社会环境的意义,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
②人在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事物的同时,能迅速根据所了解和学习的知识,确立起自己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模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③人类意识活动中的意志能力,可以使人主动地加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使个体的社会化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
(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
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在这种长达十几年的依赖生活期内,个体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风俗、父母或抚养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2.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1)家庭
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社会化的结果将对个人的一生发生影响。
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人的感情方面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条件。
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
(2)学校
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而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学校作为社会化的社会条件之一,其特点包括:
①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它给学生提供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化受教育的各种条件。学校中的社会化强调专门的学习,带有半强制性。学校的社会化具有系统性,它不仅传授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努力培养和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②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学校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去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和把握这种有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3)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当做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
在同龄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地方,包括:
①活动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儿童可以独立、平等地与他人交往,这可以大大提高独立意识,学会灵活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增加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②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这些亚文化包括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等。
(4)工作单位
①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个人在工作单位中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的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
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新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人开始一轮新的社会化活动,调整和发展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达到真正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目的。
(5)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
在现代社会,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达,它在人们社会化方面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这种影响表现在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
三、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1.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1)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是指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与感情)。
自我意识是个体关于“我是谁”的看法和判断,它是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
①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a.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b.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c.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②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该理论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博弈阶段。社会化过程是一个从只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通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演进过程。
③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他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
a.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b.自我是从本我中分离出来的服从现实的一部分,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c.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
④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根据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应,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岁~1岁);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岁~3岁);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岁~5岁);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岁~11岁);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2)生命历程理论
①基本思想。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
②基本分析范式,就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
③研究的基本主题。生命事件发生的轨迹,亦即先后次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
④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应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a.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对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大影响,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生命会面临不同的社会景观。时间和空间规定了不同生命所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力和回报。
b.生命的相关性。生命与生命之间是相关的,生命历程与生命历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命的相关性,要求考察不同生命历程之间的互动关系。
c.生命的时间安排。生命的时间安排,是指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特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后果的期望。生命的时间安排描述的是个体的生命历程与整个社会期待之间的相互关系。
d.人的能动性。个体的能动性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也有很大作用,因此也是生命历程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方面。
2.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根据身心发展的特点,生命周期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四个阶段。
(1)儿童期
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在该阶段进行的主要是初始社会化。从时间上说,初始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但却是整个社会化的基础。
研究表明:
①具体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性。
②最适宜的教养方式是威信型的,过于专制或宽容对孩子的成长都不利。
③家庭关系对儿童的成长也有重要影响。
(2)青年期
在现代社会中,一方面,青年人生理上趋于早熟,心理上趋于晚熟,身心发展很不平衡;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变迁速度加快,父辈的成长经验很难移用于晚辈。从而使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即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所作所为与社会的角色期待不相符合。“自我认同危机”不能及时化解有可能会导致偏离行为。青年时期进行大量的是预期社会化。
(3)成年期
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初始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在这一阶段,初始社会化已经完成,自我形象已经基本确立,人格已经基本定型;个体有很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能力,不但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扮演某种角色,还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某种角色。个人在成年期需要扮演的角色比人生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并且,扮演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4)老年期
在老年期,社会化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身体机能、社会地位和声望的下降,疾病和死亡。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工作是建立社会地位、社会声望和自我认同的主要方式。退休之后,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会随之下降,自己将从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变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很多老年人难以接受这一事实,甚至丧失自我认同。
3.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但现实的情况是,各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和冲突,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2)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无效的文化传递,是指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无效文化传递的一个显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的人格。
②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3)代差
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关于代差要注意:
①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差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
②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中的任何一方,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1)政治社会化对政治系统进而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有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①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它培养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
②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它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
(2)家庭是促进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它对于政治社会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家庭出身往往决定了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而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显然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
②家庭是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的重要传播场所,长辈的政治立场和知识会对孩子的政治社会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人格会影响到他将来的政治行为模式。
(3)同辈群体对各个年龄段的政治社会化均有影响,但以对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影响最为明显。
(4)学校是传授政治知识和政治价值标准的正规场所。政府可以通过选择和控制学校的教育内容来控制整个社会的政治社会化过程。
(5)大众传播媒体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影响政治社会化过程:
①引起人们对某个政治事件的注意,通过新闻报道和渲染,增加他们的关心程度和了解程度,从而引导政治心理的发展方向;
②在提供各种信息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和政治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的政治判断。
(6)各种政治组织也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所有类型的政治组织中,政党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最为显著。
2.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道德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动员、整合和控制功能。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他律阶段”,时间大约在5岁~8岁。在这一阶段,儿童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认为服从权威,遵守规范就是对的,对某种行为的道德判断只看行为的后果,而不看行为人的动机。
第二个阶段为“自律阶段”,开始于八九岁以后。在该阶段,孩子已经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即在某种情境下正确的道德规范在另外的情境下有可能是错的;对权威,他们也不再盲目服从。
(2)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将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划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
①前习惯层次
在该层次的第一阶段,儿童尚未形成明确的道德观念,对规范的服从完全是出于对惩罚的恐惧,基本的行为取向是“避罚服从取向”。
到第二阶段,孩子们服从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相应的奖赏,“工具相对主义取向”占据主导地位。
②习惯层次
在该层次的第一阶段,即整个过程的第三阶段,占主导地位是“乖娃娃取向”,孩子们非常看重家长和亲友所定下的“乖娃娃”标准,努力按照这个标准行事,以期获得家长和亲友的认可。
到第四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法律与法令取向”,孩子们认识到并服从法律的权威,判断是非时,已经具有法律意识。
③后习惯层次
该层次的第一个阶段,即整个过程的第五个阶段,人们认识到各种道德信仰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于是对各种社会规范,都不再是简单地遵从,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的变通。“社会契约条文取向”是占主导地位的行为取向。
为了克服各种道德修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些人开始发展出自己的一套道德规范体系。这是道德社会化过程的第六阶段。在该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普遍伦理原则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