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9.1 复习笔记

一、研究概述

1.研究对象与意义

(1)研究对象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被视为人类“初级生活圈”。它们是最深刻、最直接、最重要的人类关系。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可以用图9-1来表述,它可以看做是社会学在这一领域中的基本研究对象。

图9-1

(2)研究意义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既是历史演变的产物与见证,又是社会文化发展中的能动因素,尤其是在这一领域中,人类所关心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社会学对“初级生活圈”的研究,不仅是本学科完善和发展的必需,也是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最佳突破口之一。

2.研究的独特角度

(1)从个人活动的角度来看,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都是个人选择与行为的结果,表现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生活实体。

(2)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来看,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都是社会管理的产物,表现为一种强制式的社会设置。

仅对生活实体的研究主要是心理诸学科的任务,仅对社会设置的研究则主要是法律诸学科的侧重方向。社会学必须吸收和兼容它们的研究,确保从自己的基本假设出发,重点研究在同一载体内,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之间的运行机制与过程。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的现实存在形态,往往是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之间相互作用的妥协产物。这就是社会学研究这一领域时所应该具有的基本角度。

二、婚姻家庭社会学

1.定义

(1)婚姻

作为个人活动结果的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

作为社会设置的婚姻,则是指:

a.两个人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生活;

b.双方都与对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

(2)家庭

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

作为社会设置,家庭的定义强调的是:血缘+供养+继承,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3)家庭的类型

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只有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它有三种具体形式:仅由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

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又合称扩展家庭。

(4)宗族是指同宗同姓同地域的各个家族结成的群体。家庭主要是婚姻的产物,而家族却是血缘的产物。

2.婚姻与家庭的宏观研究

(1)家庭的规模与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日益从联合与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化。从生活实体来看,由于家庭的共同生产功能日减、大家庭的人际关系不易协调、住房逐渐增加、社会流动扩大等原因,我国也出现了核心家庭化的趋势。但转型社会中的特有问题也时常抵消甚至扭转这一趋势。

(2)家庭关系

在家庭内的人际关系中,性爱、生殖、亲情这三大内容,是其他一般社会关系所不具有的。家庭内人际关系的准则,既要作为社会设置而遵从一般道德规范,又作为生活实体而具有不同的特征。

(3)家庭功能

家庭的功能本质上是个人的基本需求的表现。在我国这方面的历史差异和城乡差别都极其明显。

(4)影响婚姻家庭的各种社会因素

家庭的变化受到计划生育国策的巨大影响;

社会设置的变化也极大地影响了婚姻家庭的生活实体。

3.婚姻家庭的过程研究

(1)婚姻准备与结婚

婚姻准备是当事人在性、爱情、婚姻三方面持续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婚姻准备可以粗略地分为四个社会化时期:

a.学龄前儿童主要是从父母那里体验到婚姻所具有的心理与情感意义,模仿和寻求的是婚姻情感中的第一要素:亲密。

b.青春期之前的少年,主要是在最初的社会人际关系中品味和学习婚姻情感中的另一要素:知心。

c.青春期之后,对性与性别的认知使得青年在男女界限中领受着婚姻情感中的再一要素:吸引。

d.成年之际的青年,对人生、社会和异性世界有了更多的经验,便开始培养婚姻情感的又一要素:关切与体贴。

婚姻准备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择偶。

它可以用一系列指标群来测度或标定,具体包括:a.择偶动机;b.择偶标准;c.通婚圈半径,即最终择偶的空间范围;d.通婚者的般配程度;e.择偶的家庭因素;f.择偶经历。

对于结婚,主要考察下列方面:

a.结婚行为的具体形式。

b.结婚投入,即双方(包括其原家庭)投入的情感和资源的总量是多少,双方比例结构如何,在其原有总储存量中又占多少比例。

c.结婚对双方的价值。

(2)婚姻的维系、发展与破裂

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期,婚姻领域的悲喜剧也大多来源于转型中的不适应,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婚内两性地位与角色在变化。如男人中盛传“气管炎”(妻管严)、“床头柜”(跪)的自我幽默;女人则为“事业家庭双肩挑”而苦恼而争论。

夫妻共同生活目标更难于建立。传统婚姻有一个天然的共同目标:过日子。现在,即使部分农民也开始经历家与业在时空和价值上的分离。尤其夫妻双方在家是“劳燕双归”,在外是“各有洞天”。

婚姻目标日益浪漫化。

婚姻质量。可以分成三种主观满意度:对配偶的、对双方共同生活状况的以及与假想的“第三者”做比较的。

离婚率。离婚率的统计方法至少有四种:a.离婚结婚比,即当年离婚总对数除以当年结婚总对数;b.人口离婚率,即千人口中当年离婚对数的比例;c.追踪离婚率,即以某年全体结婚者为基数,考察在若干年后已离婚者所占的比例;d.最终离婚率,即现有的已婚和曾婚人口中,有多少人曾离过婚。

三、性社会学

性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性学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学在性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中的运用。

1.研究角度与基本命题

(1)性社会学有两个研究角度:

探索人类种种性现象中所包含着的、所反映着的各种社会因素;

研究人类性现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作用和运行机制。

(2)性社会学的最基本命题是:人类的所有性行为,无论多么奇特和罕见,与人类的其他任何社会行为一样,并不是“生物本能”,而是人所处的社会使然。

这个命题有三层含义:

人类的性行为是经过社会化的;

人类的性行为不是个人的单独行为,而是处于交往当中的人际行为;

人类的性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也对社会发挥着作用。

2.学科发展史与主要理论

(1)学科发展史

20世纪之前是性社会学的准备阶段。当时的学者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a.人类学家研究了原始人类的性关系,又部分地研究了他们的性行为;

b.社会学家研究了当时欧美各国的娼妓和许多种性犯罪;

c.性心理学家已经开始发现人类性心理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初级关系。

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是性社会学创立自己的基本理论的时期(莱克、金西)。

从50年代初期开始到目前,是性社会学的发展时期。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a.关于性现象的社会调查报告不断地涌现(亨特《70年代性行为》,海特《海特性学报告》);

b.关于性现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宏观研究和思辨研究也在不断发展(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福柯《性史》,吉登斯《变革时代的亲密关系》);

c.比较公认的和规范的性社会学的理论创建(约翰·盖格农&西蒙《性举止——性的社会组织》,约翰·莫尼《男人和女人,男孩和女孩》,爱德华·劳曼&盖格农《性存在的社会组织》)。

(2)主要理论

包括:女性性学、性政治学、“性能量”理论、性的人际互动理论、性交换理论、“性与社会性别的系统”理论、“性权势理论”、“性存在的社会网络理论”。

3.性存在的概念

性是指以达到高潮为中心环节和本质标志,以生殖器反应为最终表现形式的人类身心过程。性存在则指上述概念的性,在特定的社会时空中,以人的活动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相应形态。性存在是一个更为广泛和全面的概念,包括三个子系统:性的生物存在、性的心理存在和性的社会存在。

4.性的社会因素

(1)性的生命周期

性的生命周期在中国表现为从无性到有性再到无性的过程。青春期之前的少儿被规定为无性的,青春期至老年被规定为有性的,而人到老年,社会又规定他(她)应该是无性的。

性成熟可分为三个过程:

青春期带来的性生理与性心理发育,即适应社会对性别特征的规范,以便确认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与功能;

通过处理自我性行为来学习社会对于性关系与性行为方式的具体规范;

最终标志是合格的性交合。

(2)性的性别规定

两性的生物差异已被社会重新解释为性的性别角色。它是多重的,其具体内容随着社会的着眼点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会相互矛盾。

(3)性的阶层规定

特定社会总是把占据优势地位的那些阶层的性关系与性行为模式,规定为总人口的典范或准则。各阶层不仅把“正常”规定为符合本阶层的行为规范,把“不像话”看做丧失既有社会地位的罪由,而且还常常用性方面的某些表现来标志和界定本阶层的成员。这就形成了各阶层之间以至各民族之间相互的性偏见。

(4)性的语言系统与相关行为的训练

(5)涉性的人际交往

它是指那些客观上最终要结成性关系,但当前并无具体性表现的人际交往。性交往首先需要创造理由,需要在个人目标与社会规范的运行中,寻找某种可接受的解释;然后还需要对多个目标进行排序和选择;最后还必须把一次性的性行为与长期的性关系协调好。

(6)性生活中的社会因素

性生活中最根本的矛盾是:性行为要求“自私”,否则自己就无法达到性高潮;但是性关系却要求“无私”,否则无法与对方共享。这就是社会因素对于性生活的最主要影响。

5.性在社会活动中的表现

(1)性、爱情、婚姻三者的关系

在以往的社会中,基本上是婚姻主宰着爱情,婚姻也主宰着性。最近20年来中国性文化的主要变化,表现为爱情与性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婚姻的主宰地位正在日益丧失。

(2)色情品传播与嫖娼卖淫

色情品传播和嫖娼卖淫首先地和最主要地危害了社会风化,也就是道德秩序。此外,它们总是最直接地侵害特定社会所设置的人们的“初级生活圈”,而这正是社会赖以运行和管理的基本单位。

(3)与性有关的社会问题

性病与艾滋病都可能通过多伴侣性行为和造成血液接触的性行为来传播。

性犯罪的本质不是性,而是侵犯了他人的种种权益或社会秩序。

重婚、纳妾、拐卖妇女等现象都有性的因素,但涉及的主要是婚姻制度和妇女的人身自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性犯罪。

(4)性教育

性教育是色情品和嫖娼卖淫的天然有力的对抗物,性健康教育更是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基本措施。性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婚姻质量、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和计划生育工作。

四、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

1.概念的来历

性别角色概念来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是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一种“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当时的理论倾向是强调性别的生物属性,强调个体对于性别角色的遵从。

“女权主义”在19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在英文当中,是指那些支持男女平等的法律和政治权利的思想或者主张。女权主义把“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和核心。

2.概念的具体化

(1)学术界通常把传统的“性别”重新划分为这样几个层次:染色体性别(X和Y染色体的构成的差异)、第一性征(生殖系统和性系统的差异)、第二性征(体型、体貌等方面的差异)、第三性征(性格、气质、举止等方面的差异)、第四性征(性取向)和第五性征(思维方式)。

(2)这种重构的基本理论趋向是:社会性别不是从染色体性别开始,依次决定后面的各个层次;各个层次之间并不必然应该统一;社会性别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容易变化的,尤其是可以通过互动和冲突而变化。

3.社会性别的定轨

社会性别的定轨:社会中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就被不断地培训,以适应这个定轨,直到被社会化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男人或者女人,其基本特征就是“男强女弱”,并且由此派生出“男尊女卑”。

(1)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社会性别定轨”严重损害了个体的权利和发展。它不仅是男女不平等和性别对立的产物,而且是维系这种局面的基本工具。

(2)如何改变这种定轨:“进化主义”流派认为,首先应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并且依靠社会进步,才能逐渐解决这个问题;“构建主义”流派认为,首先应该通过人们的自我努力,来打破以往的社会性别定轨,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4.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基本上是引进的。这一方面造成其传播范围仍然主要局限在较高阶层的女性之中,而且缺乏针对中国具体情况的研究和探讨。另一方面又造成人们,尤其是女性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往往无法从社会性别理论那里得到令人信服和满意的解释。因此,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