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2.1 复习笔记

一、社会运行的条件

1.社会运行条件概述

(1)关于社会要素的研究

孙本文的分类(见表2-1)

表2-1

杨心恒在《社会学概论》中较早阐发了社会三要素论,即自然环境、人口与文化。

本书观点

a.将社会要素概念更进一步分为“宏观社会要素”与“微观社会要素”;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应当被重视,“社会要素”更名为“社会运行条件”。

(2)功能主义关于社会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的研究

功能主义主张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对整体发挥功能、满足整体的需要,强调社会体系的稳定与和谐。

美国社会学家D.F.阿伯尔在《社会功能之先决条件》中提出,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应具备十个条件,包括:社会与物质环境相适应;适当的社会人口再生产;基本社会角色的适当安排;社会成员之间信息的沟通;对社会基本事物之含义有一致的认识;在各种社会群体内部,成员们有大体相近的奋斗目标;建立了社会规范,以限制追求上述目标时所采取的手段;对感情表达方式的限制;对社会新成员实现的社会化;有效地控制了分裂性社会行为。

功能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有明显的保守倾向,它忽视了社会中矛盾、冲突的一面。

(3)关于社会条件的研究

费孝通教授首先使用了“社会生活条件”的概念,将其分为两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人口与生产方式)与社会精神生活条件。

“社会运行条件”与“社会生活条件”的联系与区别

二者都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核心条件,其他条件都是围绕这一条件而结合起来并发挥作用的。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的侧重点有差异,“社会生活条件”侧重于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或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分;“社会运行条件”侧重于促成社会正常运转、良性运行的诸方面因素。

2.社会运行的内外主要条件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

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

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当前我国体制改革和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特定时期,有两个经济条件必须给予特别的注意:如何建立起有秩序的经济运行体制,即从无序转向新的有序的问题;如何完善我国的经济分配体制,特别是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争取我国社会走向良性运行的最重要的政治保证。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

文化心理条件是一种精神条件。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对推动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改造我国广泛存在的贫困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社会良性运行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在社会变迁中需把握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当前我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经历了“1840—1949—1978—至今”这三个阶段,第三阶段的特点是转型速度、广度、深度和难度都前所未有,这种转型产生一种转型效应,主要指由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等转换的不同步性而对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和制约。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从空间上看,我国属于现代化起步较迟的国家,我国社会是一种迟发展社会。研究迟发展效应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尽可能减少负面效应的作用,利用正面效应的功能,对促进我国向良性运行方向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二、社会运行的机制

1.社会运行机制概述

(1)社会运行机制的含义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即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2)社会运行机制的分类

根据社会机制的形成过程,可分为自发机制和人为机制。

自发机制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律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社会运行机制。自发机制体现了社会运行的规律,形成过程是自然而漫长的。

人为机制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社会目标、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社会运行机制。人为机制虽然是人工设置的,但也体现了社会运行规律。

按社会运行机制的作用领域,可分为经济机制、政治机制、文化机制、心理机制等。

按社会运行机制的表现形态,可分为显机制和隐机制。

显机制和隐机制是针对自然机制而言的,人为机制都是显机制而无隐机制。

隐机制是指某些自然机制的结构功能或作用原理与作用过程不为人们所知,但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并发挥作用。

按社会运行机制的层次,可分为一级社会运行机制、二级社会运行机制、三级社会运行机制、四级社会运行机制等。

(3)研究社会运行机制的意义

理论意义

a.突出影响因素的相互联系,这有助于研究社会运行中的影响因素,并找出这些因素带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

b.突出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则有助于深入研究社会运行的内在过程,掌握社会运行机制产生作用的一般原理,进而运用这些原理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c.这种研究贴近社会实际生活,而不是抽象的哲学思辨,从而有助于沟通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实践意义

研究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运行机制,有利于社会学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改革服务。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改革,其核心部分就是要改革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一整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从社会运行机制的研究角度看,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在旧体制下,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其阻碍作用有哪些?只有首先弄清楚这一点,才能找准改革的方向,选择改革突破口;

b.要建立的新型运行机制的内容和条件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机制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c.在新旧两种运行机制转换时期,将会产生哪些机制性病变,以及如何预防或治理这些机制性病变。

2.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

(1)社会运行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对独立

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可分为以下五个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二级机制:动力、整合、激励、控制和保障。联系是指功能上、结构上的联系,独立则是指考察角度上的独立。图2-1是社会运行机制示意图。

图2-1  社会运行机制示意图

从图2-1可以看出,社会运行目标是由社会制度、民族传统、大众文化、历史条件这四个因素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目标对社会运行机制起着导向的作用。

社会运行机制建立后,就要作用于社会运行系统(一般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大运行子系统),发挥其主要功能,包括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

运行机制与运行系统之间存在反馈,运行机制也在不断修正、不断调整之中。在运行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运行系统具体运行的结果就是社会运行状态,或良性或中性或恶性。

社会运行状态反馈到社会制度,有可能促使社会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社会运行状态或维持良好的社会运行状态,也有可能促使社会制度的改革以适应社会运行实际状况,还有可能彻底变革社会制度,这就是社会革命。

(2)社会运行动力机制

社会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力源

a.社会需要可以分为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客观需要与主观需要,个人、集体、社会与国家需要。

第一,生存需要指维持社会有机体(包括个人)存在的基本条件,发展需要指维持有机体基本生存条件以外的其他需要;

第二,客观需要是与物质相联系的需要,主观需要则指从人的精神等主观方面出发的需要。

b.社会需要之所以能成为社会运行的动力,在于它自身的内在属性:

第一,需要与满足两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

第二,社会需要之所以成为社会运行动力,还在于它有一种永不会满足的特性。

c.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由动力结构、运作过程、运作方式与手段三个部分组成。

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结构

a.外围结构,包括动力主体、动力受体以及动力传导媒介三部分:

第一,动力主体有个体行动者(微观层次);群体、集团[中观层次);国家、社会(宏观层次)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主体所发生的动力可以通过一定的媒介互相传递。传递既可以在同一层次主体间进行,也可以在不同层次主体间进行。

第二,动力传导媒介是社会动力从一个动力主体传到另一个动力主体的渠道,也是社会动力积累和递增的主要凭借之一。其形式包括:利益、文化、信息、经验汇报和文件传达。

第三,动力受体是指人们获得需求满足的对象、工具、资源等。满足需求的对象称为满足物,任何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满足物都被称为“硬性”满足物;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满足物称为“软性”满足物。

b.内核结构,包括动力源、动力方向、动力贮存体和社会行动四个要素:

第一,动力源是人们的内在需求。由动力源产生的动力是原生性动力,由动力主体之间的动力传导而产生的则是次生性动力。

第二,动力方向指动力与社会运行目标一致或相背,直接关系到动力主体的动力性质。

第三,动力贮存体的形式随动力主体的层次不同而改变。

第四,社会行动是社会动力的直接表达。

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运作过程与手段

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由五个环节组成,即动力源的开发、动力转化、动力培育、动力分配、动力监控与反馈,其运作过程如图2-2所示。

图2-2  社会动力机制的运作过程

a.动力源的开发

动力源的开发即人们内在需求的开发。适度动力原则要求人们的需要保持在一定限度、一定范围之内,并具有正确方向。合理需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合理需要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需要;

第二,合理需要是社会需要、群体需要、个人需要互为手段、互为目的的有机统一;

第三,合理需要是以按劳分配、劳动致富的方式来满足的需要。

b.动力转化环节

动力转化环节是将这种潜在形态的动力转化为现实动力,转化为一种实现需要满足物的社会行动。

个体层次的“需要行动”链条是:需要─欲望─动机─目标─社会行动。

中观、宏观动力机制的“需要─社会行动”链条由需要─目标─决策─社会行动构成。

c.动力培育环节

动力由潜在形态转化为现实形态后,可以推动动力主体去完成某项工作与任务。动力体系运作的主要环节是培育动力贮存体,即动力主体对动力的积累、贮存、增长与发展。

d.动力分配环节

动力分配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指给其余各社会运行机制等供给动力过程;

第二,指各层次主体的社会运行动力在社会运行整体的各部门、各单位、各领域的供给、调配过程。

e.动力反馈环节

反馈环节是指整个动力机制输出的结果对动力机制运作产生影响的过程。通过问题的反馈才能使得动力主体获取有关信息,从而使动力主体对自身动力产生过程做相应的调整。

(3)社会运行整合机制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利益的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即人类社会一体化的过程。

社会运行整合机制,是指影响社会整合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及其功能,以及社会整合的作用原理。社会运行整合机制由三个部分组成:

整合对象

社会整合的基本对象是社会利益。从利益的差异性分析,利益可分为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从而衍生出两种不同的整合方式:认同性社会整合和互补性社会整合。认同性整合是指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此外,整合方式还包括感情整合、组织整合、规范整合、功能整合等。

整合中心

整合中心是指能对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产生吸附力量,使之凝聚为社会整体的社会事物。整合中心可以是人、物、组织机构、规范、信仰或思想意识形态和口号等。

整合过程

整合过程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a.自下而上的整合过程。这是一种微观社会的整合过程,是建立在社会互动基础之上的整合过程。其过程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以此为核心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推及,结成更复杂的社会关系。

b.自上而下的整合过程。这是一种宏观社会的整合过程,其特征是认同性、互补性、强制性三种整合方式交织于这一过程之中。这一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确立中心、认同沟通、调整反馈。

(4)社会运行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即激励机制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激励标准

激励标准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激励的方向和强度所做的规定。激励方向是对激励质的规定,激励强度是对激励量的规定。激励标准必要性在于:

从社会整体看,为了维系社会秩序,进而实现社会目标,要提倡相符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个体看,要保持个性并与人互动,从社会获得个体自身无法创造的社会资源。

激励手段

激励手段是指为达到激励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激励方式。激励手段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a.功利型,是指以实物形式的给予作为激励手段,功利型激励手段主要用来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需要。

b.符号型,是指以授予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或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给予认可、赞赏等作为激励手段,符号型激励手段主要用来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要。

激励过程

激励过程是指激励机制发挥功能的动态运作过程,它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a.导向环节,是将激励标准具体化、操作化并广为宣传的过程。

b.检测环节,是对社会成员实际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进行评判与检定的过程。检测方式包括制度监测和舆论检查两种。

c.分配环节,是根据检测环节的检测结果,具体将社会资源按一定程序分配给社会成员的过程。分配环节是一个充满矛盾、充满冲突的过程。

d.反馈环节,是指激励机制的输出结果对整个激励机制产生影响的过程。反馈环节包含正反馈过程和负反馈过程。

(5)社会运行控制机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地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社会运行控制机制则是指达到这一目的的作用原理与作用过程。从结构上分析,社会运行控制机制包括控制手段、控制对象、控制过程。

控制手段

控制手段包括组织控制、制度控制和文化控制。

a.组织控制的具体形式有两种:组织权威、组织规章。组织控制实际上是层级控制。

b.“制度”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强制性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可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家庭制度、法律制度五大类。这五类制度调节和控制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行为和关系。

c.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人们共同享用和共同学习的风俗、信仰、价值及全部创造的总和。文化控制手段包含的内容有:舆论、信仰、信念、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社会评价等等。文化控制手段有非刚性和广泛性两个特征。

控制对象

a.控制对象的层次

微观层次上的控制对象是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中观层次上的控制对象是社会利益群体间的关系;宏观层次上的控制对象是各社会运行系统的关系。

b.控制手段与控制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施控者与受控者的关系、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

控制过程

控制过程是控制机制发挥功能的动态运作过程,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

a.决策环节,是指处于层级控制顶端的控制者为控制的方向和力度做出具体规定的过程。决策环节规定控制方向,还规定控制力度。

b.实施环节,是指控制手段施加于控制对象的具体过程,也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实施环节的任务不在于消除冲突,而在于将控制手段有效地施加于控制对象,调节和缓解控制对象本身的矛盾和冲突,将控制手段与控制对象之间的冲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之不致危害社会运行。

c.监控环节,是指决策机构对实施环节和控制对象进行监督、核查和调控的过程。

d.反馈环节,是指控制过程的输出结果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过程。

(6)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有机系统对其自身运行安全的防护与保卫,阻止社会堕入恶性运行、畸形发展。社会运行保障机制则是指社会保障的结构、功能及其作用原理与作用过程。

保障对象

保障对象为社会成员和社会制度。对社会成员的保障,是保障他们能满足基本社会生活,不致因社会经济的影响而丧失生存能力;对社会制度的保障,是保障社会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保障社会主义制度是为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基本社会需要服务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就是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

保障手段

保障手段是指运用社会力量对保障对象实施保障的具体方式,这些具体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就组成保障手段体系。社会保障手段有三种类型:

a.社会援助,是指由社会向那些在生活上处于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性的救助和支援。社会援助可分为:现实性的社会援助、预期性的社会援助。

b.社会疏导,是指有目的地运用社会力量对业已出现的社会不满情绪予以疏通、引导和排解,抑制这种不满情绪的滋长和累积,从而避免灾难性的冲突出现,保证社会运行安全。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社会疏导的具体形式有:人民调解制度、政治协商对话制度、多党合作制度等。

c.社会调节,是指运用社会力量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进行宏观调整,避免产生危害社会运行安全因素。

社会调节的特征是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是以国家政权和法律权威为保证的。

保障过程

保障过程是保障机制发挥其功能的动态运作过程。

a.社会检测是对保障对象进行检查和测定,获取有关保障对象具体状况的信息,为保障手段的具体实施提供客观依据。

b.具体实施环节是指保障手段发挥其保障功能的具体运作过程。

c.反馈调整是指将保障过程的输出结果反馈到社会决策机构,以便分析具体实施过程产生的问题,评估保障手段作用的效果,对保障手段做进一步的调整,尽量消除社会运行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或避免这些因素的产生。

反馈信息的采集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疾苦;建立社会指标体系,测量社会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