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刺激——反应联结的特点是(  )。[2008年全国统考]

A.建立快,消退也快

B.建立快,消退慢

C.建立慢,消退快

D.建立慢,消退也慢

【答案】D

【解析】连续强化的条件下,新行为建立快,但消退也快。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行为建立慢,但消退也慢。

2.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  )。[2009年全国统考]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答案】B

【解析】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根据斯金纳的观点,强化的目的就是提高反应的概率。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中止厌恶刺激的方式来实现。惩罚的目的是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某生因受到过点名回答问题的负强化作用,所以就越来越经常地坐在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

3.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2010年全国统考]

A.视觉适应

B.望梅止渴

C.青春期男孩变声

D.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答案】B

【解析】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在理解“学习”的含义时要注意,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ACD三项虽然都有行为上的变化,但AC两项属于生理的本能使然,视觉适应属于生理适应,青春期男孩变声属于生理成熟引起的行为变化。D项是由于药物导致的行为变化。望梅止渴属于经典条件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梅子的颜色形状本来是中性刺激,梅子被放入口中产生了唾液就形成了无条件反应,多次刺激过后,颜色和形状这个中性刺激就变成了条件刺激,这样,看到梅子就能产生唾液,也就止渴了。

4.斯金纳是一位环境决定论者,他所强调的环境是(  )。

A.物理环境

B.文化环境

C.强化安排

D.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配对

【答案】C

【解析】斯金纳从科学立场出发,认为行为是环境中各种刺激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的反应,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斯会纳又特别重视强化的作用,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那么,他所强调的环境是外界的强化安排。

5.提出程序教学的教学改革运动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加涅

【答案】A

【解析】程序教学是斯金纳提出的20世纪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深刻地影响到当时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它把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子。学生在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后,就会马上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即能得到及时强化,然后按顺序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一个个单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自定学习步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

6.提出并深入研究条件反射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华生

【答案】C

【解析】A项,桑代克提出学习的联结主义观点;B项,斯金纳提出的是操作条件反射的观点;C项,巴甫洛夫提出并详细研究了条件反射;D项,华生是明确提出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

7.能够解释“程序教学”的心理学理论是(  )。

A.强化原理

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理论

C.有意义学习理论

D.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理论

【答案】A

【解析】“程序教学”是斯金纳在20世纪提出的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理论,它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程序教学”是斯金纳强化原理在教学中的系统运用,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

8.“望梅止渴”这一学习现象属于(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社会学习

D.习惯化

【答案】A

【解析】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无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以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刺激时,能产生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望梅止渴”现象与巴甫洛夫研究中狗看到喂狗的人或喂狗的盘子有唾液分泌的现象是完全一致的,都属于经典条件反射。

9.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裴斯泰洛齐

B.桑代克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

【答案】B

【解析】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独立出来。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10.条件反射建立后,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不再配对出现,条件反射逐渐消退,但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结并没有在神经系统中消失,(  )能证实此现象。

A.条件反射的泛化

B.条件反射的分化

C.高级条件作用

D.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

【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消退后过一点时间突然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会再次发生,被称为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它证实了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的联结在神经系统中仍然存在。

11.钱能够作为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能够对此进行解释的是(  )。

A.条件反射的建立

B.条件反射的分化

C.高级条件作用

D.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

【答案】C

【解析】钱实质上不是无条件刺激,但由于无条件刺激与它进行过反复配对,它也可以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其他中性刺激伴随出现,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是高级条件反射。

12.下面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可以作为学校中奖优制度根据的是(  )。

A.布鲁纳

B.斯金纳

C.托尔曼

D.罗杰斯

【答案】B

【解析】A项,布鲁纳强调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B项,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强化理论,强调奖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C项,托尔曼认为强化不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D项,罗杰斯强调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对个人的价值,从而推动他们学习。

13.能够解释“爱屋及乌”的条件反射的规律是(  )。

A.条件反射的泛化

B.条件反射的分化

C.高级条件作用

D.条件反射的获得

【答案】C

【解析】高级条件作用是指在条件作用形成以后,条件刺激可以像无条件刺激一样诱发出有机体的反应,是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如“爱屋及乌”中,“屋”作为中性刺激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乌”这种中性刺激伴随出现,产生了新的条件反射。

14.人走迷宫时发生的学习是(  )。

A.尝试——错误

B.顿悟

C.形成条件反射

D.模仿

【答案】A

【解析】尝试——错误说、条件反射和模仿是行为主义者关于学习的论述。尝试——错误说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反应保留下来,错误的反应被排除掉,例如,人走迷宫的过程。顿悟说是早期认知观点关于学习的论述。

15.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的学习规律是(  )。

A.练习律

B.效果律

C.准备律

D.近因律

【答案】B

【解析】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说强调学习的过程是试误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情境与反应的联结。他提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即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华生提出了近因律和频因律两种学习规律。

16.在桑代克以猫作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随着猫放入同一个笼子的次数的增加,猫逃出去的速度就越快,这符合的学习规律是(  )。

A.练习律

B.效果律

C.准备律

D.近因律

【答案】A

【解析】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说强调学习的过程是试误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情境与反应的联结。他指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即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效果律,是指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会增加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17.斯金纳认为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分为两类,即(  )。

A.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

B.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

C.操作行为和被动行为

D.操作行为和模仿行为

【答案】B

【解析】斯金纳认为所有行为都可分为两类:应答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正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行为,有机体被动地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操作行为,则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最初是自发的行为,如吹口哨、站起来、小孩丢掉一个玩具又拿起另一个玩具等,这些行为由于受到强化而成为在特定情境中随意的或有目的的操作。

18.某学生因认真完成作业得到教师的表扬后继续认真完成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答案】A

【解析】强化物是指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它分为两种:正强化,是指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概率。例如,教师表扬学生,学生继续认真完成作业。负强化,是指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例如,学生为了避免教师的批评而努力学习。惩罚分为两种:正惩罚,是指呈现厌恶条件来降低反应概率。例如,学生因为遭受到批评而不敢不及时完成作业。负惩罚,是指终止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概率。

19.当教师看到学生犯错误之后立即惩罚学生,学生虽有改进,但过了一段时间又犯同样的错误,斯金纳认为这是因为(  )。

A.惩罚时机不对

B.施加厌恶刺激不当

C.惩罚没有效果

D.惩罚只能抑制行为

【答案】D

【解析】斯金纳认为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因此,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抑制解除之后,学生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惩罚的运用必须谨慎,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该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相结合。

20.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扮鬼脸,教师却没有理睬他。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这名教师之所以这么做所依据的规律是(  )。

A.泛化

B.分化

C.消退

D.强化

【答案】C

【解析】消退是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扮鬼脸的目的可能是要吸引教师的注意,如果理会他,实质上就是对他的行为进行了强化,如果不理睬他,则是对他的行为进行消退。

二、辨析题

1.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无根本差异。[2011年全国统考]

答:这种说法错误。

(1)尽管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都属于行为主义者解释学习发生的基本现象,但两者的建立过程则完全相对。在建立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无条件刺激(如食物)有时又称强化刺激,往往需伴随着条件刺激(如铃声)而出现,或与其同时出现;在建立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如食物)则需伴随着反应出现。

(2)经典条件反射,是千方百计让中性刺激跟无条件刺激联系起来,从而使得中性刺激变成条件刺激,从而达到和无条件刺激相同效果的反应。自始至终,这个过程没有任何动作。但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是不断的通过让动物有想得到强化物意念后,让它不停地进行某个动作某个操作,然后才得到强化物,这个过程是要有动作的,所以称为操作条件反射,变化的是不同的环节,也是不同的方式。

2.强化总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这种说法错误。

(1)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他认为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消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2)个体的行为因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概率增加就是动机增强,个体的行为因受到惩罚而发生的概率降低就是动机减弱。当个体缺失学习动机时,使用强化原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强化,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当个体具有强大的内在学习动机时,使用强化原理奖励学生的学习行为,可能使学生的学习与强化物联系起来,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3)在分析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时,要联系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外来动机的分类,既看到强化对外来动机的激发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内在动机的削弱作用。

三、简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并分析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发生的作用。

答:(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使用强化理论对学习本身的论述就是对学习动机的论述。该理论认为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的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如没得到好分数或赞扬),就会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嘲笑等),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2)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作用

当个体缺失学习动机时,使用强化原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强化,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当个体具有强大的内在学习动机时,使用强化原理奖励学生的学习行为,可能使学生的学习与强化物联系起来,会削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既看到强化对外来动机的激发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内在动机的削弱作用。强化原理是一剂良药,但要对症下药。

四、论述题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教师可能采用各种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下面是5个实例:

例一:学生张明在课堂上对邻座做鬼脸,引起对方发笑,老师对其注视片刻后,即不再理睬,继续讲课,学生遂终止其不当行为。

例二:当学生的违规行为获得部分学生认可时,让违规学生坐到教室后边,与其他学生分开,有效地阻止了学生的违规行为。

例三:刚上课时,郭忠抽掉前座李军的椅子,李军重重地摔了一跤,老师当即严肃地批评了郭忠,并令其放学后到老师办公室写情况说明。

例四:课间有两个学生吵架,前来上课的老师厉声制止,毫无效果,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于是决定用8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吵个够,而让其他学生在一旁静观。结果两个学生很快就不再吵架了。

例五:对于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一旦他在某节课不再讲闲话,老师就及时予以表扬。

请用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分析说明上述各实例中处置学生不当行为的教育措施的心理学依据。[2010年全国统考]

答:(1)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出来先天性反射和情绪外,人类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而形成的。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就是刺激——反应这一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除的过程,而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条件是强化、惩罚与消退和维持等诸多外部条件。本案例中,对学生不当行为的处置措施,集中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消退—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或矫正不良行为,用惩罚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

(2)结合案例分析

例一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消退法。依据行为主义学习观点,一种行为若不予以强化就会消退。他对学生“做鬼脸”的行为采取不理睬、忽视的态度,最终使其消退。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作过激的反应,反而会成为一种强化。

例二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隔离法。他对学生采取“孤立”的措施,目的是将违规学生与其他学生“隔离”开来,防止其不当行为因部分学生的支持、赞赏而得到强化。

例三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惩罚法。该学生行为的错误性质较严重,予以忽略是不恰当的。教师采用严肃批评、写检查等惩罚性措施,使其错误行为受到禁止,或使其发生的概率降低。

例四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过度满足法。他在采用其他方法无法终止学生违规行为的特殊情况下,让学生过量地重复其原有行为,使其因得不到强化、失去意义而自动消退。

例五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强化法。他对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不再讲闲话”的表现,及时予以表扬,实际是通过强化与学生原有错误行为不相容的行为,来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并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