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2.名义GDP(nominal GDP)

答: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例如,2010年的名义GDP是以2010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当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2013年的名义GDP是以2013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在那一年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名义GDP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

3.实际GDP(real GDP)

答: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1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际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物质产量乘以2010年的价格,便可得到以2010年价格衡量的现期产出的价值。

4.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答:GDP平减(折算)指数是指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该指数用来衡量在基年和所有考察的年度之间发生的价格变化,这个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不同,因为后者的权数随不同商品所占的份额的改变而改变。因为GDP平减指数是以涉及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计算为基础的,所以它是一个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状况的具有广泛基础的价格指数。

GDP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

5.最终产品法(final goods approach)

答:最终产品法是通过计算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来得到GDP的值。这一方法是将所有家庭消费、投资与政府支出(包括联邦、州和地方各级)、出口加总,然后减去本国进口支出,即:

其中,代表消费;代表投资;代表政府购买;代表出口;代表进口。

6.增加值(value added)

答:企业的增加值是指该企业产出的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对整个经济来说,所有增加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因此GDP也是经济中所有企业的总增加值。

7.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答:收入法是指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价值。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公式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其中,工资、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工资中还需要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提供资金给企业使用而产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除了租赁收入外,专利和版权的收入也应归入其中。利润是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红利、未分配利润等。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

8.潜在GDP(potential GDP)

答:潜在GDP是指利用现有一切可利用资源所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值。它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产出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称为产出缺口。

9.繁荣(boom)

答:繁荣是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指经济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且GDP稳定增长的时期。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

10.衰退(recession)

答:衰退是指实际GDP减少,但不严重的时期。一般的衡量标准是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在衰退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

11.萧条(depression)

答:萧条是“扩张”的对称,指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其特征是:生产急剧缩减,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下跌,失业严重,企业倒闭率高,企业家与消费者情绪悲观。这一时期的最低点称为“谷底”。萧条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多种因素。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缩短或消除这种经济萧条。

12.产出缺口(output gap)

答:产出缺口是指实际产出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差距。自然经济增长率又称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在通货膨胀率等于常数——既不趋于加速、也不趋于减速的情况下的真实经济增长率。大量的证据表明,当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高;而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低。因此,政策制定者常常用产出缺口来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并将其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之一。宏观经济的学者也常常用产出缺口的变化来描绘经济周期的变动。

13.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答: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率。失业率有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两类。失业率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一直以来,失业率数字被视为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

14.劳动力参与率(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答:劳动力参与率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就业或寻求就业的人)占工作年龄人口的比重。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了劳动力利用状况,即它反映一个地区劳动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同时也反映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发展状况。劳动力参与率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的发达程度。影响这一指标的重要因素是劳动资源中从事家务劳动的人数和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对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接受教育的时间延长,劳动资源中受教育的人所占比重上升。因此,在经济发达国家,劳动力参与率有稍许下降的趋势。

15.季节性失业(seasonal unemployment)

答: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一些市场或行业对劳动力的需要具有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某些市场、行业或产业的生产或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如农业生产需要等待土地上农作物的生长,建筑业的生产需要避开结冰的冬季,旅游业的需求集中在旅游的旺季等,在这些生产或服务业的淡季就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而从事该项工作的许多人就会失业。相反,在生产和经营的旺季到来时,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会增加,从而形成季节性就业高峰。

16.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答: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者改变工作,需要对新的工作机会进行寻找和选择而形成的短期性失业。在市场经济中,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一些企业因产品不适应新的需求而倒闭,一些工作机会也因此消失,而适应新的需求的企业或工作机会不断产生。因此,作为劳动力资源的劳动者也像其他资源一样需要在市场上实现重新配置。由于劳动力的重新配置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对新的工作机会进行寻找、比较、选择、尝试等,因而劳动者在这一较短时间里就处于失业状态。由于这种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摩擦性失业并不影响充分就业。当充分就业实现时,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程度的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通常也不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目标。但是,政府的人力政策或劳动力市场改善政策,会通过提高信息质量和降低寻找成本而有助于降低摩擦性失业。

17.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

答:结构性失业是指由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供求结构因素所引起的失业。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面对经济的正常增长,如果新成长的一部分人口和劳动力缺乏必要的教育和训练,或者一部分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这部分劳动力就难以找到工作,也就产生结构性失业。在劳动力的需求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或者科技创新速度加快,在新的市场需求的领域或新兴技术发展最快的行业和地区,找不到所需要的足够数量的劳动力;而在旧的市场需求的领域或生产技术结构相对陈旧的行业和地区,富余劳动力又找不到足够的工作岗位,这时也会产生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劳动力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的原因可能同时发生,此时结构性失业就会变得非常严重。由于形成结构性失业的因素在短期内难以克服和作出调整,因此结构性失业属于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失业。治理结构性失业要依靠产业政策和人力资源政策等。

18.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19.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

答: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称周期性失业。可以用紧缩性缺口来说明这种失业的总需求,它是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20.奥肯定律(Okun’s Law)

答:奥肯定律说明的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该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研究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发现的一种规律,奥肯利用美国55个季度(从1947年第二季度到1960年第四季度)中失业率变化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资料,通过简单的回归方程,估算出反映两者变化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值。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奥肯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为实际产出,为潜在产出,为实际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为大于零的参数。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也就是说,GDP必须不断增长才能保证失业率留在原地,如果想让失业率下降,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奥肯定律所揭示的数量关系未必适用于所有国家,但它毕竟说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或失业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21.流量(flow)

答:流量是“存量”的对称,是指反映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中变化的价值数量。“流量”和“存量”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重要概念。流量的特点:一是按货币单位计量,即表现为价值量;二是时期的变化量,即流量值与时期长短有关。流量分为两大类:一是经济交易流量,二是非经济交易流量。后者一般称为“其他流量”。在国民账户体系中,经常账户和积累账户是对流量进行核算的账户。

22.存量(stock)

答: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存量主要是指期初和期末的资产、负债和净值的持有量。存量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负债是机构单位或部门持有的金融债务净值。资产减去负债所余的平衡项在会计核算上称为所有者权益。存量与流量相联系。存量是以前经济交易和其他流量的积累,随着核算期的交易和其他流量而变化。资产负债表就是对存量进行核算的账户。

二、简答题

1.名义GDP、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1)名义GDP和实际GDP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计算方法不同。名义GDP的计算方法为:首先将每一最终产品的当期价格乘以其产量,然后加总这些用货币表示的价值量;而实际GDP调整了名义GDP的价格效应,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2)潜在GDP与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在于,潜在GDP是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估算出来的,而名义GDP和实际GDP是根据经济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的。潜在GDP表明在劳动力以通常的加班水平被充分使用以及工厂、机器以正常的利用率被使用的情况下,经济可能的产出水平。

2.度量GDP的最终产品法、增加值法与收入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虽然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得出同一GDP值,但是其测量的方法不同。基于问题的不同,各种方法的重要性不同。

(1)最终产品法是通过计算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来得到GDP的值。这一方法是将所有家庭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包括联邦、州和地方各级)、出口加总,然后减去本国进口支出,即:

其中,代表消费;代表投资;代表政府购买;代表出口;代表进口。

(2)增值法是将从原材料至最终产品的每一生产阶段的附加值加总而得出的GDP。

GDP=所有企业增加值的总和

多数商品生产需要若干阶段。以汽车为例:第一阶段,铁矿石、煤炭和石灰石被开采出来;第二个阶段,这些原材料被运往钢厂;第三阶段,钢铁公司把这些原料结合起来炼成钢铁;最后,汽车企业把钢铁和诸如橡胶和塑料的其他投入结合起来制成汽车。

汽车制造厂所得到的汽车成品的价值与支付的中间产品价值之差,即为企业的增加值:

增加值=企业的收入-中间产品的成本

(3)收入法是度量出售产品所创造的收入,而不是度量产品自身的价值。出售产品所创造的收入首先被分配到四个方面:雇佣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借贷资金所支付的利息,购买任何中间产品的付款和对政府缴纳的诸如销售税等间接税。所剩下的是企业的收入。企业收入一部分必须用以更新生产过程中磨损的设备(折旧),剩下的就是企业利润。即有:

收入=工资+利息支付+中间产品的成本+间接税+折旧+利润

企业的增加值是其收入减去中间产品成本。因此,

增加值=工资+利息支付+间接税+折旧+利润

最后,由于GDP等于所有企业增加值的总和,一定也等于所有企业的所有工资支付、利息支付、间接税、折旧和利润的价值总和:

GDP=工资+利息支付+间接税+折旧+利润

人们从工资、资本和他们所拥有的企业(或自己的股份)的利润中得到收入。企业为置换旧设备的支出代表那些生产新设备工人的收入。因此,这一等式的右侧是所有个人的总收入和政府的间接税收入,即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此即收入法计算GDP的思想。

3.GDP平减指数是什么?

答:GDP平减(折算)指数是指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该指数用来衡量在基年和所有考察的年度之间发生的价格变化,这个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不同,因为后者的权数随不同商品所占的份额的改变而改变。因为GDP平减指数是以涉及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计算为基础的,所以它是一个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状况的具有广泛基础的价格指数。

GDP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

4.对产出的度量会产生什么问题?

答:经济总是在不断地变动,新技术导致新产品和不同的生产方法,并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的运行方式,所以有三个问题使得度量产出特别困难。

(1)难以度量质量的变化。诸如在一些发展迅速的产业部门,例如金融和医疗保健部门及计算机产业的许多产品,其质量年年在改进,统计时仅作出相应的调整可能是不够的。所以,GDP的实际增长可能被低估了。

(2)难以度量服务的产出。由于服务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增加,传统度量GDP的方法可能会低估经济的实际增长。

(3)难以度量不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例如家庭成员从事的家务活动,由于忽略了这类活动,统计数据低估了经济中生产的实际水平。

总之,GDP提供了为市场而从事的生产的水平的最好的估计。但是生产性质的变化,从地下经济的增长到新技术革命,可能都会影响GDP正确反映经济运行的能力。

5.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与失业周期性失业的区别是什么?

答: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周期性失业这四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季节性失业随季节的变化有规律的变动,例如:在有些地区,建筑工人冬季通常没有工作可做。这种失业就像旅游业夏季增长使得为旅游者提供餐饮服务的夏季工作数量增加一样是季节性的;

(2)摩擦性失业(也称搜寻性失业)指由于劳动人口在不同职业间转换而造成的失业,这是经济不可避免的属于自然失业率的一部分;

(3)结构性失业指由于某些工人的技能已经不适合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造成的失业,例如,由于钢铁产业萎缩而失业的钢铁工人由于不具备一个趋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经济所要求的必需技能而无法再就业。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的比重和相对重要性会发生变化,因而结构性失业是一个经济具有活力的象征,被认为是自然失业率的“硬核”。

(4)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形式的变化或经济衰退而造成的失业,这是由于总需求不足造成对工人的需求下降而产生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经济发展不稳定的表现,降低周期性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6.当经济中的工时数下降时,这一下降通常是被所有工人平均分摊吗?失业率的上升对一些工人群体的影响比其他群体更大吗?

答:当经济中的工时数下降时,这一下降通常不会是被所有工人平均分摊,对于不同群体的工人来说,劳动生产率是有区别的,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生产率高的工人的工时数略微下降,而生产率不高的工人的工时数大幅下降,甚至失业。同时,失业率的上升对新雇的工人、亚裔工人的影响会比熟练的工人的影响大。失业率上升时,新雇工人、亚裔工人的失业率相对熟练的工人大幅上升。

7.自然失业率是什么?

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8.什么是奥肯定律?

答:奥肯定律说明的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该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研究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发现的一种规律,奥肯利用美国55个季度(从1947年第二季度到1960年第四季度)中失业率变化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资料,通过简单的回归方程,估算出反映两者变化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值。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奥肯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为实际产出,为潜在产出,为实际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为大于零的参数。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也就是说,GDP必须不断增长才能保证失业率留在原地,如果想让失业率下降,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奥肯定律所揭示的数量关系未必适用于所有国家,但它毕竟说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或失业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三、分析与计算题

问题1~3使用以下数据,把你的答案化简到小数点后两位。假定斯拉根经济体生产两种产品,讲课和咖啡。两种产品2002和2003年的产出和价格如下表所示。

1.这个经济体2002年的名义GDP是多少?2003年的名义GDP是多少?2002~2003年,名义GDP的百分比变动率是多少?

解:2002年的名义GDP是:

2002年讲课的价格×2002年讲课的数量+2002年咖啡的价格×2002年咖啡的数量

(美元)。

2003年的名义GDP是:

2003年讲课的价格×2003年讲课的数量+2003年咖啡的价格×2003年咖啡的数量

(美元)。

2002~2003年,名义GDP的百分比变动率是:

2.使用2002年的价格作为基年,2002年的实际GDP是多少?2003年的实际GDP是多少?2002~2003年,实际GDP的百分比变动率是多少?

解:使用2002年的价格作为基年,2002年的实际GDP等于2002年的名义GDP,为159250美元。使用2002年的价格作为基年,2003年的实际GDP是:

2002讲课的价格×2003年讲课的数量+2002年咖啡的价格×2003年咖啡的数量

(美元)。

2002~2003年,实际GDP的百分比变动率是:

3.用GDP价格平减指数度量,这个经济体2002~2003年价格的百分比增长率是多少?

解:首先,计算2002和2003年的GDP价格平减指数:

所以,2002~2003年GDP价格平减指数百分比增长率为:

即2002~2003年物价总水平有所下降。

4.根据下面给出的美国经济的数据,1980~1990年间实际GDP增长了多少?1990~2000年间呢?

答:实际GDP与名义GDP之间的关系有:

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100

由题意得以1996年为基期,则根据表中的数据有:

1980年的实际GDP为:(万亿美元);

1990年的实际GDP为:(万亿美元);

2000年的实际GDP为:(万亿美元);

故1980~1990年间实际GDP增长了(万亿美元)。

1980~1990年间实际增长率为:

1990~2000年间实际GDP增长了(万亿美元)。

1990~2000年间实际增长率为:

5.查看经济分析局的国民收入账户网站(www.bea.doc.gov/bea/dnl.htm)。经济的名义GDP的最新数据是多少?实际GDP是多少?在最近的有数据的季节中,实际GDP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从网站上得到美国经济的名义GDP、实际GDP、实际GDP的增长率如下表:

6.查看劳动统计局的网站(www.bls.gov),找出失业的最新数据。最近的有数据的月份的失业率是多少?去年失业率的变动如何?

答:可以从劳动统计局的网站上得到失业的最新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美国最近3月份失业率为8.80%,较去年有所下降。美国去年整体较高的失业率呈略微下降趋势。

7.分析下列的每一种情况,说明这个人是否在劳动力中。如果这个人在劳动力中,他或她是就业的还是失业的?对每一种情况给出你的答案。

(1)约翰最近从IBM公司退休,正在寻找一个半职工作以补充其退休收入。

(2)克里斯蒂娜每周在星巴克工作10个小时;她希望找到一个全职工作。

(3)为了赢得更多冲浪时间,本最近从校园书店辞职。

(4)米歇尔刚从大学毕业;她已经寄出求职履历,但还没有找到工作。

答:(1)因为约翰积极的寻找工作,所以他在劳动力中,并且属于失业。

(2)克里斯蒂娜是就业的,所以她在劳动力中,并且不属于失业。

(3)本没有积极的寻找工作,所以他不在劳动力中,也不属于失业。

(4)米歇尔积极地寻找工作,所以她在劳动力中,并且属于失业。

8.你现在在劳动力中吗?如果在,你是就业的还是失业的?解释。

答:如果你就业了,那你在劳动力中;如果你还在积极地寻找工作,那你是失业的。如果你没有去寻找工作,那你不在劳动力中。

9.如果产出缺口为负的2%,根据奥肯定律计算周期性失业水平为多少?

答:如果产出缺口为负的2%,根据奥肯定律:

产出缺口,从而,表明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

10.当经济陷入衰退时企业一般不会立即解雇工人,至少不会与其产出的减少同比例解雇工人。你预计在经济周期中,每个工人的产出和每小时产出会如何变动?

答:经济繁荣时,社会总需求高涨,厂商所需的劳动时间将大幅增加,总产出不断增加直到位于潜在产出水平,因而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经济衰退时,社会总需求下降,总产出减少,厂商所需的劳动时间将大幅减少,因而会造成失业增加。企业不会立即解雇工人,但由于总需求不断减少,因此会减少工人的劳动时间或工作日。

假定企业不随经济周期而立即解雇工人,则经济繁荣时,由于总需求不断增加,企业对劳动时间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但由于此时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企业对于劳动时间的需求无法通过雇用更多的工人来实现,而只能增加在职工人的工作时间,这会产生工资上涨的压力,工资—价格螺旋会引发通货膨胀,因而经济繁荣容易造成通货膨胀。此时每个工人的产出会因工作时间延长而增加,每小时产出(反映工人的工作效率)不会发生变化。经济衰退会减少社会总需求,若企业不立刻解雇工人,则由于对劳动时间的需求减少,企业不得不减少在职工人的劳动时间或工作日。此时,每个工人的产出会因劳动时间下降而减少,若衰退继续,总需求不断减少,则工人工作效率下降,每小时的产出亦会减少,此时企业会选择解雇工人。

11.假定远见预测小组,一个私人经济学家的组织,预测产出缺口在下一年将下降4%。使用奥肯定律,失业率可能上升多少?

答: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即:

产出缺口=实际产出-潜在产出

所谓奥肯定律是指失业率额外变动1个百分点,GDP将会额外变动2个百分点。奥肯定律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奥肯定律说明了在短期内,失业与产出是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由题意得,故,即失业率将上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