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复习笔记

一、比较教育学学科概念

1.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1817年法国人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教育学学科的创立,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比较教育学已成为一门有独立学术体系的教育学学科。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比较教育学是人类教育活动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研究方法,同时,还是一门具有独立学术地位的教育学科

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研究领域,比较教育学不仅通过独特的研究活动,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并开辟了特定的研究范围,提供了认识教育的独特视野和教育意识;

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学提供的不是把两种教育事实作简单多寡厚薄的统计上的对照比较,而是以跨文化审视世界教育的思维方式,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各种教育实践和教育事实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更客观地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论;

作为一门重要的有独立学术地位的学科,比较教育学提供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独特教育研究维度,以日益更新从而更具效能的学科理论体系,开展更深广、更有效的教育改革和教育交流活动,从而更有力地推动教育的发展。

比较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以及学科体系这三者是互为依存且三位一体的。

(2)比较教育学直面当代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需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积极参与国家教育改革和国际教育事务。比较教育研究不仅推动了各种世界性的重大教育改革运动,促进了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而且比较教育学学科也在这一进程中成长,其影响和作用与日俱增。

2.比较教育学学科概念演变

(1)比较教育学学科概念发展

比较教育学的概念演变受到时代认识水平和学科认知框架的影响,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早期比较教育出自旅游者游记中的零星描述;

16世纪后人们对新出现的现代学校的有意识关注及相应引进;

18世纪工业革命后,对比较教育意识增强,开始把比较教育作为有目的地研究和引进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及学校管理、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的媒介,以便改进本国教育;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世界工业化运动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比较教育学开始系统研究各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探讨比较教育发展与特定国家民族特性、社会价值观及国民行动等方面的因果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比较教育学的概念又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强调对各国教育的形成发展及教育体系的系统研究,探讨教育与国家发展的互动关系,从而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不同国家中的具体形式,并参与教育发展决策工作。

(2)比较教育学定义

不同学者的观点

a.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艾萨克·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继续教育史的研究,把教育史延伸到现在,它比任何其他有关研究,都更加清晰地阐明教育同它所服务的那个社团的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关系。”

b.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认为:“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

c.日本比较教育学家冲原叟认为:“比较教育学是以教育的整个领域为对象,对两国以上的现行教育进行比较,并把外国教育学包括在内的科学。”

d.苏联比较教育学家索科洛娃认为:“比较教育学研究当前世界中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共同的和个别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揭示它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哲学基础,以及民族的特点。在综合年轻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的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比较教育学阐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国民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促使进一步研究教学和教育的理论。”

本书的观点

以顾明远教授的定义为蓝本,提出下列定义:

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本书对比较教育学定义的特点

在指出比较教育学是一门科学的同时,强调学科在当代推进教育模式重大转变、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论取向,以及注重服务教育改革等特性。随着比较教育的发展,学科的内涵及外延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二、比较教育学的目的及功能特征

1.比较教育学的目的

目的的确定和实现既受研究者价值观的影响,也受新任务和新发展的需要,以及特定时代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把握这三方面作用,是造成不同时代比较教育目的的差别和学科发展水平的要素,也是推进比较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代比较教育学的目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认识及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比较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世界教育发展的各种多样的知识和信息,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代教育发展。

跨国、跨文化比较教育研究,打破文化屏障,把握教育本性,洞察现代教育发展趋向;

提供新的教育知识;

有助于对本国教育的理解。

(2)借鉴国际教育经验

比较教育研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借鉴,以促进本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这是比较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借鉴是贯穿于比较教育学发展史及研究全过程的重大使命。借鉴是指通过比较教育学进行排劣扬优的工作,有选择地吸收国际有用的经验来改进本国教育。借鉴按其性质可分为对形式实体的全盘吸进,或部分借鉴和对发展规律和原理吸收的理性借鉴。

(3)探讨教育发展规律

比较教育学家都以各自的方式把探讨教育发展规律作为学科重要目的,这是比较教育学要实现有意义借鉴的根本前提。

(4)促进国际教育交流、理解和合作

比较教育学有助于国际间教育的交流、理解和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三大工作任务:

理解各种文化和国民理想的特殊性;

对实现其理想、希望和国家要求的各国国民的国情和尊敬;

充分尊重各国国民的文化和理想,研究如何使他们更加紧密地合作的可能手段,并付诸实施。

这三大任务体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

(5)推进全球教育发展战略

比较教育学还具有推进全球教育发展战略的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教育的全球化趋向也日益明显,制定全球性教育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长远的教育发展问题。

2.比较教育学的功能特征

比较教育学的功能与目的密切关联,研究表明,比较教育学的功能特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借鉴性功能

借鉴是比较教育学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基本功能。比较教育的借鉴方式很多,有宏观借鉴与微观借鉴、直接借鉴和间接借鉴等。借鉴功能随教育发展水平而有所区别,在国家教育制度草创阶段,比较教育的借鉴功能以直接移植为主;在教育高度发展阶段,就必须坚持理性借鉴,从探讨教育发展规律上来指导教育改革。此外,借鉴还有实体借鉴、经验借鉴和理性借鉴之别,有借鉴成功经验也有对失败教训的教育借鉴等。

(2)认识性功能

比较教育学有很强的认识性功能,具有更新教育观念、排除陈旧陋习、提高现代教育意识的作用。

比较教育学的跨学科、跨国家的研究框架,提供全方位审视教育的视野,使研究者能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统观发展潮流,开阔眼界,解放思想;

比较教育学的多元研究特点,能激发多种观点撞击,有利于打破本族中心主义的文化壁垒,推进教育现代化;

比较教育学提供大量信息和国际教育经验,将有助于提高本国国民教育认识水平,形成正确的现代教育观。

(3)交流性功能

开展比较教育研究,有利于促进各国在教育信息、教育经验等方面的交流和借鉴,建立兼容多样化特征的全球性教育体系;

促进世界各国教育的互动和合作。世界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比较教育研究使本国有机会获得世界教育的最新进展信息,使后进国家处于巨大发展压力之下从而促其改革;

比较教育学可通过提供最佳的示范作用,促进后进国家借鉴更高水平的发展模式,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达到较快的赶超;

有利于转变思想,改革开放,建立多元化教育体系;

有利于不同国家在互相借鉴、互相促进中建立多边合作关系。

(4)预测性及决策性功能

比较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其研究要直接参与教育决策工作,并具有预测教育发展的功能,在教育规划和教育战略研究方面发挥作用。比较教育学以其独特的研究和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及视域,在努力揭示教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就注定使自身具备预测教育发展和参与决策的功能,必定能为教育改革提供较好的预测及决策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预见某一教育改革的实施及目标前景的可能性,制定改革方案和实施决定;

预见某一教育发展的趋势,据此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作出相应决策;

支持并提供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或教育发展战略相关依据;

提出解决诸如经费投入、毕业生就业等教育问题。

(5)发展性功能

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性功能是随二战后推行教育现代化而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独立国家积极推行现代化策略,比较教育学开始介入其中,并提出“发展与教育”的新概念,旨在寻找教育如何使后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方式和途径,尤其注重研究后进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与发达国家在形式上的区别,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等。

比较教育学的功能还表现在诸如教育人及改造创新文化等功能上。

三、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特点

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生存的前提,针对教育领域中独特的矛盾运动进行研究,就构成相应的研究对象,并以此建立起与之相应的学科研究领域。

(1)在研究领域上,比较教育学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教育的各种问题。

(2)在发展历史上,比较教育学重视以跨文化比较的角度研究人类当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各种教育问题及教育现象。

(3)在研究范围上,比较教育学研究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和问题。

因此,比较教育学要对教育发展的历史及某国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但其目的依然在于解决目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2.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特点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最大特点是比较,但这并不是说,只能应用比较法,甚至也很难说主要运用一种比较法。这主要是:

(1)由于现代教育的复杂性,开展比较教育研究,需要广泛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方能进行,如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及量化或定性、微观或宏观等方法来分析比较研究,不是单靠一种方法所能达到;

(2)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教育学不可能只使用一种研究法,而必须形成相应的研究方法论体系,这种方法论体系不以使用某种具体方法和以多少国家为研究对象为评判标准,而关键是能否以最有效地实现比较研究目的下所应用的那种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导出对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最佳研究结果。

3.比较教育学研究的时代特点

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当代教育问题,尤其以目前人类教育问题为研究中心,从跨文化或国际性角度加以探讨。比较教育以教育史为基础,也关注历史,但这种关注的目的仍是为了研究现在,这一点与教育史有根本区别。

4.比较教育学研究单位的特点

20世纪初,比较教育学主要以国家为基本研究单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了重大变化:

(1)以国家为单位,因为当代教育发展多是以国家为单位实施的;

(2)以世界区域或经济或政治联盟区域为研究单位;

(3)是以不同民族或文化为研究单位;

(4)国家中的省、市及特定区域;

(5)以不同社会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单位。

5.比较教育研究目的的特点

比较教育的研究是以教育事实为内容,以当前的教育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为研究主题,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理论化工作仍然是为了实践、为了应用,一切都是以服务当前实践为出发点。比较教育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并不是排斥理论研究,更不拒绝理论。值得指出的是,它所排拒的只是那些不联系实践的所谓“纯”理论。所以,比较教育学最根本的出发点一是借鉴,二是实践,在于能为当前教育实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