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716文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7794字
- 2020-12-01 20:10:35
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古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25分)
1.春秋三传
答:《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实质上是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相传为战国齐人公羊高所作,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春秋谷梁传》,简称《谷梁传》,相传为战国鲁人谷梁赤所作,也是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体式与《公羊传》相类。《春秋三传》都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史实具有重要意义。
2.建安风骨
答:“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风骨”是建安时期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等。“建安风骨”作为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诗歌风貌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陈子昂、李白等都对“建安风骨”推崇备至。
3.花间派
答:“花间派”是晚唐五代时期的一个词派,后蜀赵崇祚编辑了一部词集,名为《花间集》,其中收录了十八位词人的五百余首词作。词风多为浓艳香软,内容多为离别相思和男欢女爱。后人称集中的作家为“花间派”。该派继承了温庭筠的词风,重要词人有韦庄、欧阳炯等,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边塞诗派
答:“边塞诗派”为中国盛唐时期的诗歌流派。边塞题材自汉魏时期兴起,至盛唐达到高峰。该派主要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等,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边塞诗派”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诸宫调
答: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而每种宫调,则由若干曲牌联成短套,套曲少则一二首,多则十多首。诸宫调又称“话本”,诸宫调作品中出现的代言体叙事,与小说话本对人物声口的模拟,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存诸宫调的代表作为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二、默写并分析杜甫《登高》(10分)
答:默写: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分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 ,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却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深秋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这一联分承五、六句:“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
《登高》一诗全诗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诗中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境界卷入到急速的流动之中。全诗用了很多在动作上连贯性极强的动词,造成全诗的流动感和整体感,使人读来有一气浑成之感。但细究起来,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有极精密的考究。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首联上句第一字仄声换成平声,下句第一字平声换成仄声,一开始便用轻重的变化增加了两个节奏。“猿啸”处本应是二仄声,他为了使“天高”与猿声连着表现一种高扬凌厉的情调,用了一个平声字“猿”,三个平声连续上扬,“啸”仄下沉,两头均有一个急速的起伏,最后一个“哀”字,扬而不返。这首句对平仄的精心安排充分表现了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的艺术特色。
《登高》一诗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集中体现了杜甫律诗创作的艺术特色。
三、论述(20分)
1.陶渊明诗的风格特征
答:自然是陶渊明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陶渊明作诗不存驰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将日常生活诗化,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具体地说,陶诗的风格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情、景、事、理的浑融。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①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
②陶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其中包含着生活的情趣。陶诗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其奥秘和意义的结晶,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等诗句都言浅意深,富有启示性。
(2)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诗的风格,然而陶诗不仅仅是平淡,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陶诗不仅仅是朴素,陶诗的好处是在朴素中见绮丽。
①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简直达到了化境。
②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如:“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归园田居》其五)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有了生活情趣,显示出他对邻人的亲切,以及农村淳朴的风俗。
③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例如:“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待”字、“掷”字、“贮”字,这三个动词都是常见的,看似平淡却很精彩,不可更易。
总之,陶诗源于《古诗》,又绍阮籍之遗音而协左思之风力,魏晋诗歌在他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陶诗所展现的自然诗风,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周邦彦词的艺术特征
答: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词作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以羁旅行役与咏物为主。抒发羁旅行役之感是周邦彦词作的重要主题,飘泊的孤独疲倦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所作咏物词既丰富,如咏新月、春雨、梅花、梨花、杨柳等,又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的重寄托开启了门径。
(2)周邦彦如杜甫,创作时精心结撰,追求词作的艺术规范性,“下字运意,皆有法度”(沈义父《乐府指迷》)。周词的法度、规范,主要体现在章法、句法、炼字和音律等方面:
①周词的章法结构,主要是从柳永词变化而来。柳词善铺叙,但大多是平铺直叙。周词也长于铺叙,但他变直叙为曲叙,往往将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过去、现在、未来和我方、他方的时空场景交错叠映,章法严密而结构繁复多变。其名作《兰陵王·柳》即今昔回环,情、景、事交错,备极吞吐之妙。周词的铺叙,还善于增加并变换角度、层次。他能够把一丝感触、情绪向四面八方展开,又层层深入地烘托刻画,使情思毫发毕现。如《六丑·蔷薇谢后作》,此词不过写惜花之情,然多方铺垫,千回百折,文笔跌宕,变幻多姿,将一缕惜花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周邦彦能自铸伟辞,但更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如从己出。周词往往是一首词中数句化用,不仅从字面上化用前人诗句变成新的语言,更从立意上点化前人诗句而创造出新的意境,从而把它发展为一种完备的语言技巧。最典型的是《西河·金陵怀古》,全词系化用唐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石头城》、《乌衣巷》和古乐府《莫愁乐》三首诗而成。语言既经重新组合,意境更饶新意。
③调美,律严,字工,是周词在音律方面的特点。周邦彦与柳永一样,也长于自度曲。他新创、自度的曲调共五十多调,虽然创调之多不及柳永,但他所创之调,如《瑞龙吟》、《兰陵王》和《六丑》等,声腔圆美,用字高雅,较之柳永所创的部分俗词俗调,更符合南宋雅士尤其是知音识律者的审美趣味,因而受到更广泛的遵从和效法。
④周词音律和谐,注重词调的声情与宫调的音色协调一致。宫调不同,声情各异。如商调凄怆怨慕,黄钟宫则富贵缠绵。为使音律和谐,周词审音用字,也非常严格精密。他用字不仅分平仄,而且严分仄字中的上去入三声,使语言字音的高低与曲调旋律的变化密切配合。
⑤周词与杜诗一样,还特别擅长用拗句,在拗怒中追求音律的和谐统一。这一方面使字声的错综使用能更恰当地表达喜怒哀乐的不同情感,另一方面也是为加强声情顿挫的美感,而且适应歌唱者的自然声腔和乐曲旋律的需要。音律上做到拗怒与和谐的矛盾统一,是清真词的独创。
总之,周邦彦作为与苏轼前后相继的词坛领袖,在词的法度格律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词体的发展及后世词人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致“作词者多效其体制”(张炎《词源》卷下)。
四、《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意蕴变化及演变历程。(20分)
答: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都写关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都歌颂了李杨二人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也都表达了对唐玄宗重色轻国导致安史之乱的痛惜,但其意蕴还是有所变化的,大致是由感叹本朝恨事到借历史写兴亡再到回归晚明至情论,歌颂至真之情。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以诗人的才情,避开史书、杂史中所记唐明皇、杨贵妃的不伦淫乱之事,叙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采用了民间传说,突出唐明皇在马嵬事变后对杨贵妃的深挚的思念,情词悱恻,哀感动人。但诗中也用了“汉皇重色思倾国”,“姊妹兄弟皆列土”,“不重生男重生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等婉而有讽的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既包含着对美人不幸的深切同情,对美的毁灭的沉重感伤,也无疑蕴含有对唐王朝盛世消失的惋惜、慨叹和讽谕之意。
身历金元易代之变的白朴作《梧桐雨》杂剧,演唐明皇宠爱杨贵妃,乱了朝政,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被迫让杨贵妃自缢,最后着重表现他失去杨贵妃的悲哀,成为一幕“纯粹的悲剧”。《梧桐雨》是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历史剧。白朴虽非唐人,没有杜甫、自居易的那种痛切之情,但他也有亡国之痛,《梧桐雨》便是借历史故事抒写兴亡之悲的。白朴的《梧桐雨》也写到杨、李的情爱、侈逸,但创作的着眼点却不在于此,他要向经历过沧桑巨变的观众,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变幻的题旨。白朴让梧桐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让雨湿寒梢、敲愁助恨的景象,搅动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的凄怨感受,沉痛伤悲的语言,也使人荡气回肠,更能透过人物的遭遇感受到江山满眼、人事已非的怆痛。
洪昇《长生殿》重新演绎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基本上继承了白居易诗和白朴剧的内容和意蕴,但也有所改变。《长生殿·自序》表明了其创作思想,他作《长生殿》,是写唐明皇、杨贵妃之情事,而命意在于显示“乐极哀来”的道理,以“垂戒来世”。就这一点说,与白居易诗、白朴剧的意蕴是一致的,但他要改变故事的悲剧结局,让唐明皇、杨贵妃“败而能悔”,“死生仙鬼都经遍,直做天宫并蒂莲”。马嵬事变,杨贵妃自缢,《长生殿》没有像《梧桐雨》杂剧那样以唐明皇怀着痛苦的心灵夜雨思人作结,而是一方面表现现实中发生的唐明皇杨贵妃悲剧的馀波,另一方面则表现唐明皇和死后的杨贵妃在真和幻两个世界里发生感情交流,最终双双进入月宫,实现了“长生殿里盟言”(《重圆》)。这就将《长恨歌》里无法实现的幻景化做了幻想中实现了的美好愿望,以精神的“长生”消解了现实的“长恨”。这固然还是留下了非现实的缺憾,但却表现出对至真之情的崇尚,重新弘扬晚明尚情的思想。
总之,从《长恨歌》到《梧桐雨》再到《长生殿》,其内容意蕴既有承继也有演变,从悲叹爱情悲剧到感慨历史兴亡再到鼓吹至真至情,同样的故事在不用时代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
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
1.敬告青年
《敬告青年》是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的发刊词。其鲜明地提出了“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
2.中国诗歌会
中国诗歌会于1932年9月在上海成立,代表刊物有《新诗歌》旬刊等,发起人为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卢森堡)等人。他们提出要“捉住现实”,要求诗人站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立场上去把握与反映现实,要求“诗与诗人的大众化”。
3.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包括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等人在内,出版了《抗战文艺》作为会刊。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鼓励作家深入战争现实生活。“文协”的成立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等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
4.底层写作
“底层写作”源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要体现了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的密切跟踪,对弱势群体的体恤和关怀,尤其是对转型后的中国社会结构形态及其精神走向给予了自觉的思考。底层写作切入中国社会群体的生存现状,延续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立体地多层面地探寻与挖掘大时代背景下各式人物的生存、生活与生命,又以其关注弱势群体的人性光芒,对生命人生的深刻揭示而日益受到关注。代表作品鬼子的《瓦城上空的麦田》、《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被雨淋湿的河》
二、简答
1.简述鲁迅故事新编的内容和艺术特色(10)
《故事新编》是鲁迅在1934至1935年连续创作的5篇从历史与传说中取材的小说,包括《奔月》、《采薇》、《出关》、《补天》、《理水》、《铸剑》《非攻》、《起死》。作品用崭新手法写古代题材,赋史事以新意,借故事以针砭现实,思想上、艺术上都颇有成就,为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典范之作。
纵观《故事新编》,其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抹去了古人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神光,而将其还原于常人、凡人的本相;
(2)采取“古今杂糅”的手法,有意打破时、空界限,其目的是要在古今相通之中,以现代照亮古代,更有力地揭示了古代人与事中某些被掩盖了的真相;
(3)“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旋律),互相补充、渗透与消解;
(4)总体风格从容、充裕、幽默与洒脱。尽管骨子里仍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
2.新学派的艺术特色和主要贡献(10)
题干不完整,略。
3.论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上的讲话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影响(15)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创作方向,提出并解决了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重新阐释,明确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传统的关系。毛泽东这一讲话所体现的思想对新世纪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在这一讲话影响之下,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体现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方向;同时,这一时期的文艺在“左翼”文艺运动理论建设的基础上,将大众化、民族化的讨论和实践进一步引向深入,真正意义上解决了文学为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
如这一时期作品真切地深入农村,关注农民的斗争实践,考察农民的思想感情:戏剧《白毛女》反映了旧社会将“人”变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的主题;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描写土改中农民与地主的斗争,歌颂了人民的觉醒和新中国政权的伟大。
(2)在毛泽东的倡导下,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密切关注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传统的复杂关系。
如赵树理深入农村,写出了一系列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他的《小二黑结婚》就有活生生的生活原型。这一时期出现的新评书体小说、新章回体小说、民歌体叙事诗等也都是在吸收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3)这一讲话对建国后的文艺进程产生了毋庸置疑的决定性影响,讲话所体现的指导思想,在建国后近30年间,规范和制约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走向和实践品格。
建国后文学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仍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如当时出现的具有史诗性质和反映阶级斗争的作品“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系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突出了时代的战斗精神;建国后文学仍关注对民间传统形式的利用和对中国传统小说叙述技巧的改造,如梁斌的《红旗谱》、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或多或少地借鉴了民间的形式;周立波《山乡巨变》采用的“方言体”,贺敬之、郭小川的“民歌体”,体现了对传统文学的借用。
总之,这一《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比五四以来新文学所一再提倡的平民化、大众化要具体得多,政治内涵非常突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