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古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春秋三传

答:《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实质上是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春秋公羊传》,简称《公羊传》,相传为战国齐人公羊高所作,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春秋谷梁传》,简称《谷梁传》,相传为战国鲁人谷梁赤所作,也是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体式与《公羊传》相类。《春秋三传》都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史实具有重要意义。

2.江西诗派

答:江西诗派是指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诗社宗派”的名称。“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25人中有10多人是江西人,而且他们的诗歌创作大都受黄庭坚影响,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都比较相近,所以将他们称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的成员众多,影响深远,一直延续至南宋,成为两宋诗坛最重要的诗歌流派。

3.神韵说

答:“神韵说”是清初王士禛所倡导的诗歌理论,强调诗必须有神情韵味,写诗只取“兴会神到”,诗的内容要朦胧含蓄,似有寄托,又难于实指,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为此,竭力提倡唐代王、孟、韦、柳一派的诗风,作品也以描写山水景色和个人情怀为主,但缺乏真情实感。

4.梁园文学群体

答:梁园文学群体是汉代梁孝王为中心的文人群体。汉代文景时期诸侯王养士成风,形成了多个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其中梁孝王最为突出。梁孝王筑有梁园,当时许多名人除枚乘,庄忌,邹阳自吴王处转投其门下外,公孙诡,羊胜等人也齐聚梁园,形成彬彬之胜,而梁园的良好氛围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这些人的文学才能,梁园文学群体盛极一时。

5.四大谴责小说

答:四大谴责小说是指晚清《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四部小说,鲁迅最先称之为“谴责小说”。这些作品主要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直抉时弊,在近代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批判现实的文学潮流,是“小说界革命”潮流中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但这些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比较粗糙,只注意写病态,不注意塑造典型形象,而且结构松散,情节单调。

二、作品分析

默写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并加以分析。

答: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分析:

这首《江城子》作于乙卯(公元1075)年,这时苏轼四十岁,在密州作官。此词是在梦见去世十年的妻子王弗之后所写下的。王弗是苏轼的结发妻子,两人情深意重,但王弗二十七岁即去世,至作者写此词时正好十年,词中满含作者对亡妻的思悼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是千古悼亡之佳作。

词的开头一句就说已经和妻子死别十年之久。“生死”,是说彼此一生一死。“两茫茫”,是由于生死隔绝,互相情况茫然。离别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长长的十年;此别不是生离,而是生死的永别;不是互通音信,而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这句词看来只是简单地记叙了事实,实际上却满含了作者深深的怀思。“不思量,自难忘”,不必特意想念,却从未真正忘记。十年间,苏轼早已续娶,妻儿都在身边,不可能时时想念亡妻,但不想念却“自难忘”,一个“自”字,表明那种难忘是自然而然的,根深蒂固的,突出了感情的深挚真诚。

王弗的坟墓远在四川彭山县,距离作者当时所在的密州有几千里之遥,所以说“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隔千里,连到坟前诉一诉相思之情的可能都没有。正是在“自难忘”的思念中,作者由自己的寂寞联想到亡妻的“孤单”,亡妻孤单单埋在几千里之外,他的寂寞、悲伤又能和谁去诉说呢!“相见”,当然已经不可能了,使作者更为悲痛的是,就算是彼此重逢,由于他十年来的奔波劳碌而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恐怕妻子也难以相认了!这里在夫妻之情中又织进了仕途失意、饱经风霜的身世之感。“纵使相逢应不识”饱含了多少无奈与辛酸!

下片转入写梦。上片重点写对亡妻的怀念,是在梦醒之后的感触,所以这里转入触发自己怀思之情的梦境就显得很自然。“积思成梦”,完全合乎生活的逻辑。“夜来幽梦忽还乡”,作者在叙述昨夜作梦回到家乡的时候,用了“忽”字,这就表现了他在万般思念之中,忽然能够同亡妻在梦中相见的喜出望外的心情。以下四句具体写出梦中相见的情景。“小轩窗,正梳妆”,在梦中,他看到:妻子正在窗子前面梳妆打扮,正如当年少年夫妻的美好。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他们十年死别,一旦“重逢”,本来该有千言万语,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是互相注视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代替话语的只是满面的泪水。这无言的注视和如泉的泪水,所包含的感情,是任何其它语言都难以表现得出来的。“相顾无言”两句极富画面感,这凄婉断肠的一幕,令人为之唏嘘。

最后,从梦境又回到现实,以对妻子永志不忘的深情结束。但是,他没有直接地说出,而是根据想象,描绘了那只有明月和短松相伴的千里孤坟;并且断定,那就将是使他长此以往悲痛欲绝的地方。这就使他的感情得到了形象化的表现,而让读者感到意味深长。

这首词,用家常话,写肺腑情,质朴自然,真挚动人,是悼亡词中的佳作。

三、论述

1.南北朝时期南朝民歌与北方民歌的不同艺术特色

答: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1)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包括吴歌与西曲两类,多清丽缠绵的情歌。

现存南朝民歌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吴声歌曲多为女性的吟唱,其内容或表现对于爱情的渴望,或表现既得爱情的欢乐,或表现相思的痛苦,或表现坚贞不渝的爱情,或表现对于负心男子的怨恨,或表现婚姻不自由的苦闷,这些作品,以清新浅近的语言,表现真挚细腻的感情,风格艳丽柔弱、哀怨缠绵,真实地再现了江南女子在爱情问题上的复杂心态,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西曲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以江陵为中心。它多写水边船上旅客商妇的离别之情,所反映的生活面比吴歌稍广,而且更多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其突出的特点是结合劳动来描写爱情。因此在情调上与吴歌的闺阁气息有所不同,风格也较为开朗明快。

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是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清妙的歌谣随口唱来,不雕饰,不做作,便将内心深处细腻缠绵的情感真切地表现出来。

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双关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音异字的,如:以“藕”双关“偶”,以“莲”双关“怜”,以“丝”双关“思”,以“碑”双关“悲”等;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以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匹”,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这些巧妙的双关语的运用,不仅使得语言更加活泼,而且在表情达意上也更加含蓄委婉。

(2)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

北朝民歌的内容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北朝民歌中,有表现北方的景色和风俗的作品,有反映北方民族粗犷豪迈个性和豪侠尚武精神的作品,有反映战争的作品,有反映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作品,有反映穷苦人民饥寒交迫的生活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作品,当然也有反映爱情的作品。

北朝民歌语言朴素无华,情调坦率爽朗,风格刚健豪放,与南朝民歌形成鲜明的对比。如:“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雀劳利歌辞》)“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赢马,有钱始作人。”(《幽州马客吟歌辞》)“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紫骝马歌辞》)等。

北朝民歌中有不少反映爱情与婚姻题材的作品,这些歌曲坦率直截,与南朝情歌缠绵婉转的情调大不相同。如:“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地驱乐歌》);“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捉搦歌》)等都显得大胆泼辣。反映婚姻问题的,多半是女子希望早嫁,如:“小时怜母大怜婿,何不早嫁论家计”(《捉搦歌》);“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折杨柳枝歌》);“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折杨柳枝歌》)等。这些歌唱直率而朴素,毫无忸怩羞涩之态,与南朝民歌相比,也同样有直与曲、刚与柔之别。

总之,南朝民歌与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情调风格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形成了或清婉缠绵或豪爽劲建的特色。

2.十年长安生活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答:杜甫自天宝五载(746)到长安之后,颠沛十年,这十载长安,使杜甫历尽人生辛酸,看到了生民疾苦。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情怀,变得更加强烈。这对于他的诗歌创作意义巨大。这段时间,他写下了《兵车行》、《前出塞九首》、《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反映天宝后期动乱行将到来的社会风貌的名作。十年长安生活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沉郁顿挫的诗风得以形成

杜甫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卖药都市,寄食友朋”。正因为长安时期的生活是艰苦的,所以反映在杜甫诗作中的多是沉重情调,形成了杜诗的“沉郁顿挫”风格。杜甫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如长安十年后期名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叙抱负之落空,仕既不成,隐又不遂,感情起伏,待到郁勃不平之气要爆发出来,却又撇开个人的不平,转入对骊山的描写。由骊山上的奢靡生活,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平愤懑之情似乎又是要喷薄而出了,但感情回旋,变成了“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深沉叹息。“入门闻号眺,幼子饿已卒”悲痛欲绝的感情看来似乎要难以自制了,但又没有喷薄而出,最后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2)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开端

杜甫在长安十年期间,亲身经历了底层贫苦百姓的辛酸,亲眼目睹了社会的黑暗腐败,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不平愤懑都形诸笔端,开始了具有“诗史”性质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杜甫对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及社会不公有深刻揭露,如“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前出塞九首》),“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后出塞五首》),《丽人行》讽刺杨国忠兄妹的骄奢淫逸,《兵车行》揭示唐玄宗的穷兵黩武,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更是生动具体描述了玄宗后期沉湎声色的情景,揭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实。可以说,正是十年长安的困苦生活让杜甫将笔端更加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黑暗面,从而创作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歌作品。

(3)更加坚定了仁民爱物的儒家操守

杜甫自小受儒家传统教育,但青年时代的杜甫也曾有过访仙问道的游历,在长安的十年,杜甫经历了生活的困苦,目睹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国家的危机重重,从而坚定了儒家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信仰。正是因为亲身经历了困苦的生活,更能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所以杜甫才能站在百姓的立场写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间疾苦的诗篇。而这种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操守也为后来创作“三吏”“三别”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作品奠定了基础。

总之,长安十年生活在题材内容、风格基调、思想内涵等方面都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此后杜甫毕生的诗歌创作也影响深远。

3.从《莺莺传》到“董西厢”“王西厢”,试分析“莺莺故事”的思想意蕴及其演变过程

答:从《莺莺传》到“董西厢”“王西厢”,“莺莺故事”越来越丰富动人,“莺莺”的形象越来越丰满立体,故事的思想内蕴也逐渐从“非礼不可入”到抨击封建礼教到充分肯定自由的爱情不断深化。

元稹的《莺莺传》是唐传奇的代表作品。该作由喜到悲,凄婉动人地描写了莺莺与张生相见、相悦、相欢,而以张生的“始乱终弃”作结的爱情悲剧的全过程,细致地展现了莺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刻社会内涵的典型性格,塑造了一个冲破封建礼教樊篱、争取爱情自由的叛逆女性形象。但是作品最后却为张生的“始乱终弃”“文过饰非”,认为其抛弃莺莺是“善补过者”,肯定其“非礼不可入”的行径,这使得文章的思想内蕴重回封建礼教藩篱,但也从客观上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意蕴。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本于元稹的《莺莺传》,但并没有像《莺莺传》那样夹杂陈腐的观念,而是热情地歌颂爱情,颂扬青年男女对礼教的反抗。董解元对原作中的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作了大幅度的改动和创造,使莺莺和张生都成为为爱情敢于抗争的人,因此,《董西厢》成了一个以大胆追求婚姻自由为基调,充满乐观进取精神的爱情故事。董解元把莺莺对张生的爱,与“报德”连在一起。莺莺的自我表白是:“报德难从礼,裁诗可作媒;高唐休咏赋,今夜雨云来。”董解元尽管歌颂年轻人对爱情的追求,但又竭力表明他们的越轨行为有其合理的一面。他所塑造的莺莺是深受封建思想束缚,而又羞羞答答地追求爱情的大家闺秀。

王实甫的《西厢记》则把董解元所改编的莺莺故事重新调整,并对故事的题旨作了新的改造。在王实甫笔下,张生、莺莺固然是才子佳人,但才与貌并非是他们结合的唯一纽带。王实甫强调,这一对青年一见钟情,“情”一发难收,受到封建家长的阻梗,他们便做出冲破礼教樊篱的举动。对真挚的爱情,王实甫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它纯洁无邪,不必涂上“合礼”、“报恩”之类保护色。他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只要男女间彼此“有情”,就应让他们同偕白首;而一切阻挠有情人成为眷属的行为、制度,都应受到鞭挞。在文学作品中强调“情”的自主,是进步潮流对封建伦理、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王实甫希望所有恋人能够如愿以偿,等于不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眼内,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在王实甫以前,谁也没有像他那样响亮、明确地提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他写的崔、张故事,贯彻着这一题旨,从而使由《莺莺传》以来流传了几百年的题材,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总之,从《莺莺传》到“董西厢”“王西厢”,莺莺与张生的故事被不断重新演绎,从最初追求爱情自由的失败与“非礼不可入”的辩解演变成歌颂婚姻自由,反抗封建礼教,最终又演变成充分肯定真挚的爱情,发出“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呐喊。在“情”与“礼”的斗争中,“情”逐渐占据上风,并最终完全压倒“礼”,歌颂了人性的解放与爱情的自由。

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作家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等。

2.样板戏

“样板戏”源于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贯彻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的文章,这篇文章首次将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八个“革命现代样板作品”。其文艺观念是“根本任务论”,表现形式是“三突出”,创作方法上遵循“三结合”的原则,“革命样板戏”包含的民间隐形结构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3.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1921成立于北京,后活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等,核心机关刊物为《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的现实主义主张,要求文艺表现或讨论社会人生问题,关心人民的疾苦。遵循这一创作原则,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写出一批“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要求。除创作外,文学研究会还在新文学理论探讨、外国文学译介诸方面取得较大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二、简答

1.新月派及其新格律歌的艺术特色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林徽因、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形成后期新月派,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新格律诗歌的艺术特色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节制。反对诗歌中情感的泛滥,主张“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2)本质淳正。要求新诗回到诗本身,他们认为只有“言志”的内容与“语言形式”和谐统一;

(3)格律严谨。以“和谐”与“均齐”作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4)注重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如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中不断重复“飞扬,飞扬,飞扬”一句,重复的运用,读来乐感明快、朗朗上口,既造成雪花的轻盈感,又产生了轻松愉快的情调。

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如闻一多的《死水》,整首诗分四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着实体现出“建筑美”的特色。

绘画美。多采用华丽的辞藻,借鉴中国诗画相通的传统。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写到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水中的清荇、斑斓的星辉等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

2.先锋小说的实验性

先锋小说产生于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的崛起为代表。先锋小说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与生存探索这三个层次上的推进,对以后文学创作影响很大;

(1)“先锋小说”重视“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叙述”在小说方法上的意义。通常认为,它的观念和方法,与法国“新小说”(阿兰一罗布·格里耶的“零度叙述”)、拉美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的创作、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所谓“反小说”有关;

(2)重视叙述,关心故事的“形式”,把叙事本身看做审美对象。“虚构”与“真实”在作品中有意混淆、拼接,并把构思、写作过程直接写进作品,参与文本的构成;

(3)“先锋小说”的叙述,大多只是平面化地触及感官印象,而强制性地拆除事件、细节与现实世界的意义关联。这样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强化了作家对于个性化的感觉和体验的发掘;同时也抑制、平衡了80年代小说中“自我”膨胀的倾向;

(4)“先锋小说”总体上以形式和叙事方式为主要目标的探索倾向,在后来其局限性日见显露,而不可避免地走向“形式的疲惫”。

先锋小说的出现改变了已有的文学图景与文学路向,打破了统一的世界图像、文学图像和传统的文学规范,标志着文学进入90年代的个人写作与个体叙事的无名状态。

3.从文学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20世纪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

中国20世纪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不逊于与自身传统文化的关联。外国文学为中国20世纪文学提供了新的观察尺度和技法尺度,影响了中国20世纪文学的创作。

(1)提供了新的观察尺度,使得文学的创作题材有所创新。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中国20世纪的文学开始关注精神的向度、生命的意义,表达孤独的主题。

以五四时期的鲁迅为例,其文学思想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最为明显:

如鲁迅作品中对“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的关注,对人灵魂深度的挖掘,对人自身的反抗等思想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以他的《狂人日记》为例,深受果戈里同名小说和尼采思想的影响。

体现在新时期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的创作中,外国文学的影响更为明显:

如韩少功的《马桥词典》表达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余华的《活着》对生存意义的思考和苦难的理解;寻根文学蕴含的文化上的孤独感和先锋文学蕴含的精神上的孤独感都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

(2)提供了新的技法尺度,外国文学在艺术手法上大胆采用现代技巧,对文本语言和形式的探索,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创作。

以五四时期的鲁迅为例

其小说的叙述模式、先锋试的文体实验和小说实验的广泛性都无疑受到了外国文学的深刻影响,如他的作品《狂人日记》借鉴了果戈里的日记体创作模式、《在酒楼上》、《孤独者》中体现的复调模式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等。以他为典范的文学创作,影响了现代文学史上一大批作家的文学创作。

以新时期先锋文学的小说实验为例

如马原的小说叙事技巧,其观念与方法与法国“新小说”(阿兰一罗布·格里耶的“零度叙述”)、拉美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的创作、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所谓“反小说”有关;格非文本中影像与实物、虚幻与真实,记忆、时间、空间的随意游走;莫言文本中感觉的越位、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等等都与外国文学的影响密切相关。

总之,20世纪中国文学的蓬勃发展与外国文学的传入与影响密切相关,研究外国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能让我们更为深刻、更好地理解20世纪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