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8250字
- 2020-12-01 17:52:27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610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中国人民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0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8=40分)
1.世界新闻报(英国)
2.癸丑报灾
3.沉默的螺旋理论
4.新闻框架
5.社交网络
二、简答题(4×15=60分)
1.19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中国有哪些通讯社?各自基本情况怎么样?
2.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3.“混搭”模式下,新媒体带来怎样的变化?
4.关于受众的“选择性记忆、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受”的理解。
三、论述题(25×2=50分)
1.新媒体的发展新闻传播主体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对新闻职业带来什么影响?
2.分析中国传媒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绩效。(材料是一段外国人的话,有关如何在全球化市场中实现效益的所需因素。)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0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8=40分)
1.世界新闻报(英国)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可谓2011年世界新闻业最大的地震,一定会考到,除了本题,还可能考新闻伦理、媒体自律、默多克、新闻集团等角度,考生要善于从热点发散思维;题目比较简单,名词解释,提及基本事实点就可以。
【答案】
《世界新闻报》创办于1843年,是一份星期日报纸,1969年易主澳大利亚报业主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集中报道一周以来的体育新闻、黑色与黄色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冲击视觉,使得该报得到了迅速发展,发行量达到500万份,成为英国和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报。
2011年7月,《世界新闻报》陷入窃听丑闻,记者对被绑架小女孩米莉·道勒手机语音信箱进行窃听,并私自删除了其中的部分留言,干扰了警方破案的视线,最终导致道勒没有被及时营救而遇害。《世界新闻报》的窃听行为引起公众的不满与愤怒,在各方压力之下,不得不于2011年7月停刊,默多克在英国的传媒帝国遭遇滑铁卢。《世界新闻报》的停刊引发了人们对新闻从业者伦理底线的追问,不能伤害普通人的个人隐私被再一次强调。
2.癸丑报灾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中国新闻史,多少和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有关;比较简单。
【答案】
“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二次革命”失败之后,袁世凯政府宣布国民党为“乱党”,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一些本来拥袁的报纸也有因“城门失火”被殃及。到1913年底,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癸丑报灾”是中国新闻史上对报业的一次沉重打击。
3.沉默的螺旋理论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经典传播理论,名词解释不用写太多,把理论说明白,稍微写一下评价就可;比较简单。
【答案】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
该理论认为: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包括个人的孤立恐惧动机和意见气候。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支持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引向了以往研究忽略的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把民意视为社会控制的手段。但后来的研究者对沉默的螺旋出现的条件提出了质疑,议题性质(是否与个人利益相关)、人格差异(中坚分子)可能使其失效,孤立恐惧动机和大众传播效果也遭受了批评。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4.新闻框架
【分析】新闻理论,熟悉话语分析、符号学的可以从这些角度分析,不了解的就按常识答新闻实践中的框架就好了;稍难,需要对新闻实践特性有所了解。
【答案】
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新闻框架”(news frame)的学术概念。
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的制约,它们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
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一般而言,新闻事件大都具有复杂的多种属性,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即所谓“打包”)。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5.社交网络
【分析】学术热点,今年理论界一直在讨论;比较简单。
【答案】
社交网络也称关系网络。社会学中,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关系的集合,换言之,一个社会网络是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关系)组成的集合。通俗地讲,个体的社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与他有各种交往、互动关系的其他个体和他自身构成的一个集合。社会网络影响人们在互联网上信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社会交往的质量,微博发生作用的机制,即嵌套性,就是基于节点(个人)的社会网络的链接。
二、简答题(4×15=60分)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1.19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中国有哪些通讯社?各自基本情况怎么样?
【分析】中国新闻史,去年考的是电视台,网络、报纸、广播、网络替换着考,一定的知识储备少不了;比较难,是一个稍偏的知识块。
【答案】
(1)中央通讯社
1924年4月1日,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中央通讯社”(简称“中央社”),由中央宣传部直接管理,1926年迁至武汉,1927年5月迁至南京,1932年5月,国民党中央任命萧同兹为社长。
“中央社”实行“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的方针,在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设立分社或通讯员办事处,基本上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通讯网,垄断了国内新闻来源。它还“收回”了外国通讯社在华的直接发稿权,同路透社、美联社、哈瓦斯社等外国通讯社签订了交换新闻合同,从而垄断了国际新闻来源。
(2)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通讯社)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广播呼号为CSR(Chinese Soviet Radio),每日发稿一两千字,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曾用名《无线电材料》、《每日电讯》),供中央机关参阅。
(3)国闻通讯社
国闻通讯社于1921年9月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先后在汉口、北京、天津设立分社。总社设有广告部,北京分社设有英文部.向外国报纸提供英文稿。1924年8月3日,胡政之创办《国闻周报》。1926年新记公司成立后,国闻通讯社及《国闻周报》实际上成为《大公报》的附属机构。国闻通讯社至1936年停办;《国闻周报》出至1937年12月停刊。
(4)申时电讯社
申时电讯社发起于1925年,时任《申报》总经理的张竹平,联络《申报》、《时事新报》两报部分编辑,在工作之余将两报的各方专电加以编辑,发给一些报纸采用。这种办法受到欢迎,采用者增多,于是在1928年正式成立申时电讯社。1932年,该社与110多家报社签订供稿协议,1934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和董事会,1937年上海沦陷时停办。
2.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新闻理论,经久不衰的话题,学界一直在讨论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提示我们基本的经典问题一定要了解,不能因为太熟悉就不准备;比较简单,陈力丹教授的《新闻理论十讲》专门有论述,搬上去即可。
【答案】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以及围绕着职业意识的一套新闻传播专业的操作要求。包括:
(1)专业(行业)意识:监测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
(2)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
(3)新闻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传媒的专业培训机制。
(4)严格、客观的专业资格的认可制度。形式上,我国的传媒都有专业资格的认可程序,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编辑有职称,初级、中级、副高、正高;但在专业资格认可的过程中,行政力量的影响很大,专业标准很难把握。
(5)专业内部的自律。自律的对立面是他律,如果新闻业不能通过组织或行业规范指导约束自身行为,就会被行政力量介入,因此自律对于新闻业的自由发展非常重要。现在,我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有规范没人执行。
(6)专业精神的范例。专业主义倡导的专业精神范例不是组织的产物,而是自发产生的,它应该存在于每位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心中,不是外在的东西。
此外,要求记者形成专业意识,需要形成这种意识的条件,及责任、权利、利益统一,准确落实,使传媒各种职能或身份的人充分到位,编辑部门和经营部门分开。
3.“混搭”模式下,新媒体带来怎样的变化?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学术前沿问题,喻国明教授提出的概念“混搭”,提示我们一定要看重点论文,否则答不到点上;较难,不只要看过论文,还要自己阐发。
【答案】
“混搭”,是指人们在传播要素、市场要素的使用和配置上产生了一系列跨界之下的令人耳目一新和深具想象空间的种种搭配模式。这是中国传媒业自2004年以来经历拐点之后最为令人振奋的一种发展业态,“拐点”,意味着过去发展模式的终结,新的发展逻辑的开始。
跨界往往是和“混搭”相结合的,它带来的不是原有价值和市场逻辑的简单延伸,而是1+1>2的价值倍增效应。
(1)激活原有的“沉默价值”,形成范围经济的服务格局。品牌、渠道、客户资源,原本在传媒的单一化经营中都有其特定的单一化的角色与价值,其开发度和价值利用程度都是比较低的。引入新的市场要素和功能因素之后,有助于实现相关要素的多重角色、多重使用及其价值的多重开发,营造新的价值实现模式。
(2)拓宽原有的市场边界,谋取更大的市场版图。在“混搭”模式之下,由于有了更多的服务产品、服务方式的更多搭配与组合,便造成了一种建立在原有产品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市场“泛化”现象——人们有可能突破原有的市场边界去谋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服务,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和更为丰富的价值实现方式。
由此可见,新媒体会带来传媒业结构的分化重组,不同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的界限会被打破,传媒业将会出现新一轮的资本和技术革命,媒体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将超越现有模式,出现两极分化——“全媒体”和更细分受众的专业媒体。
4.关于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理解。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传播理论的经典假设;比较简单。
【答案】
1960年,美国学者克拉伯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方面。三个方面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像保护受众的三道防线,从外到内环绕受众,抵御负面信息。
(1)选择性接触,又称选择性注意,是指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活动之际,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和内容,而是更倾向于接触与自己的既有立场、观点、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或内容加以接触,而有意无意地回避那些与自己既有倾向相左的媒介或内容。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受众既有立场和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们的改变。这个概念由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最早提出。
(2)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总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选择性理解是选择性定律的重心所在,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处理主要体现在选择性理解上。信息中含的意义不是由传播者硬塞到受众手中的,而是由受众根据主观意愿自己从中发现的。即在对信息如何理解上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传播者手中。
(3)选择性记忆,是受众在处理信息之际的选择性倾向之一,即受众在接触信息后,保留在记忆中的往往是那些与自己的既有兴趣、需求、立场、态度或观点一致或接近的内容,选择性记忆的倾向,在实验心理学中也得到了证明,它与选择性接触、选择性认知一样,都是制约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论述题(25×2=50分)
1.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主体带来了怎么样的变化?对新闻职业带来什么影响?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学术前沿,与简答题第三题(“混搭”模式下,新媒体带来怎样的变化)实际是一个问题,不过范围更广,答案就在喻国明的一系列论文中,再次验证了论文的重要性;比较简单,看过论文就能答出。
【答案】
(1)新闻传播主体,是指发出或传播信息的组织或人,现在媒介模式下,主要指媒体组织,既新闻媒体(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新闻工作者,如记者、编辑。
(2)新媒体的发展模糊了原来传受双方截然分明的角色,改变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传统格局,新闻的采制方式、刊播方式和收受使用方式,集中体现是“公民新闻”,它打破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了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
(3)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职业带来的最大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民记者”的崛起,二是职业新闻工作者需要提高自己适应新媒体工作环境的能力,三是传媒产业的转型。
首先,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微博、播客、晒客等网民分享平台和众多社会化网络发展壮大,为公民记者的出现提供平台。“公民记者”,又叫民间记者、草根记者,他们不是职业新闻工作人员,往往只是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的普通人。由于公民记者往往身处新闻现场,他们能够将新闻第一线的真实情况及时地通过新媒体设备告知公众,因而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次。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虽然越来越多的原创性新闻来自民间新闻传播者,但职业新闻工作者仍然是一定社会新闻图景或新闻符号世界主要的、直接的建构者。面对公民记者崛起的挑战,职业新闻工作者应该提高自己适应新媒体工作环境的能力,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成为精通文字、图片、视频、新媒体技术等各方面新闻工作的全能型、复合型新闻记者。同时职业新闻记者也应该继承和发扬自身的一贯优势,即对新闻的真实、准确、深度的报道,以便有力应对新媒体时代良莠不齐的公民记者新闻的挑战。
第三,传媒业经历着三方面的转型。
从产业重心上看,正经历着从以核心产品的打造为重心,向以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的打造为重心的转型。媒介产业是内容产业,它的核心产品是做内容。但是,这个内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关注重心,一直是按照“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这样一种发展逻辑循序前进的。在现有的体制和制度安排没有重大突破的背景下,我们在作为核心产品的内容打造方面的腾挪空间已经极为有限,为了积蓄更多的发展能量和把现有的媒介市场空间利用的更加充分,事实上现在的媒介产业的发展重心应该向着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转移。
从营销哲学上看,正经历着从“售卖”到“分享”的转型。受众的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在此情境下,传播致效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开始特别重视每一细分的个性化族群的特征,以及每一位单一消费者的个性和心理需求。理解重视受众的“碎片化”现实的真正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如何将这些碎片重新归聚起来。因此,开拓我们的媒介资源的链接组合、打造更加完整的媒介通路与平台的“服务产品链”,必须有赖于我们更加开放的资源观,以及更加灵活丰富的“竞合”模式。
从报网互动上看,正经历着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的转型。印刷版和网络版是互补的关系,其中的关键是,如何从印刷版的劣势着手,来分析网络版可能的空间。加速新闻更新速度,填补报纸时间上的空缺;丰富版面语言,利用多媒体功能,实现内容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加强传播营销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注重微内容的经营,提供个性化服务。
2.分析中国传媒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绩效。(材料是一段外国人的话,有关如何在全球化市场中实现效益的所需因素)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学术前沿问题,与时政结合,并统摄传媒经济学;较难,这道题很灵活,考生需要平时有接触思考这样问题,考场现编很难有深度。
【答案】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媒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明确目标。因此,我国传媒企业走出去不仅是党和国家提升自身软实力和抢占国际舆论高地的要求,更是传媒企业自身做强做大做优的客观需要。
(2)目前,中国传媒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①广电方面,中央电视台的CCTV-4和CCTV-9进驻纽约、华盛顿等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面向北美播出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特色的新频道Dragon International,电广传媒集团下的湖南卫视成立香港办事处——俊星传媒有限公司,以强化频道的推广销售服务,配合传媒业务进军海外广告市场;②报刊方面,《读者》、《女友》等杂志远销海外市场;③电影方面,中国电影近年来在国际电影节上频频亮相并且取得不俗的成绩。
(3)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媒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绩效并非尽如人意,走出去尤其是成功走出去的传媒企业还寥寥无几。中国传媒业要走出去,就必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考虑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本国传媒产业受到外来传媒业的冲击,这是与长期以来我国传媒业的自身缺陷分不开的。
首先,中国传媒业规模小、实力弱,总体而言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我国传媒企业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和现金流都和与国外传媒企业相差甚远。例如,日本有《朝日新闻》等多家发行量过千万份的报纸,美国和英国等国家也有很多发行量几百万份的报纸,而我国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报纸屈指可数,有的发行量只有几万份甚至只有几千份。广告收入、现金流和国外传媒企业的差距就更为悬殊,我国最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2007年的广告收入也不过是100亿元人民币,而国外媒体的广告收入动辄几十亿美元计。我国最大的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的总资产也不过几十亿元人民币,其年业务收入也不过几十亿元人民币,而美国的甘尼特公司2003年的营业总收入就达67.11亿美元。
其次,我国传媒业缺乏跨区域跨媒介的大型传媒集团。集团化、跨区域与跨媒介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我国囿于政策限制、传媒业的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以及传媒企业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尚没有真正的跨区域和跨媒介的大型传媒集团,而美国跨区域和跨媒介的传媒集团比比皆是。如美国的甘尼特公司目前在美国全国拥有101份日报、300多份周报、17家电视台,先后收购英国最大的地方报团——新闻问询上市公司及第八地方报团——纽斯康姆公司,在英国拥有17种日报和90多种周报。
第三,我国绝大多数传媒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也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传媒企业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囿于外部管制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传媒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传媒企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的情况下,这些传媒企业就不会从市场和客户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也难以形成。此外,绝大多数传媒企业也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制度的落后,导致传媒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活力不够、效益不好。
第四,我国传媒业难以发展壮大、顺利走出国门的重要原因,是受到了高度管制,在中国,传媒业不仅有产业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这决定了国家对传媒业的监管和控制。我国的传媒业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产业化运作,传媒市场还受到人为的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导致很多传媒企业只能在一个既定的省份或市区内发展,只能在一个行业内发展。长此以往,优势的传媒企业和品牌囿于市场范围的限制,没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而劣势的传媒企业由于地方保护,虽然利润率很低甚至亏损,但是依然可以依靠当地政府的扶持而存活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优势的传媒企业就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劣势的传媒企业也不能依靠市场机制淘汰掉,最终形成政府管控下,中国传媒业“优不胜劣不汰”的情况。
此外,巨大的文化和语言差异,以及意识形态的分歧,也是阻碍中国传媒业“走出去”战略取得良好绩效的因素。可见,中国传媒业要想全面成功地走出去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