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9147字
- 2020-12-01 17:52:27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61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中国人民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2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公民新闻
2.文化帝国主义
3.万国公报(上海)
4.默多克
5.微内容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析新闻法制和新闻法治的关系。
2.简要论述人际网络在创新的扩散中有何作用。
3.简要叙述1949年以前中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
4.分析CCTV、BBC与英国《太阳报》这三个传媒组织在目标上的差异。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2010年9月胡锦涛在参观人大时指出要寻找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概括现在新闻传播的几个特点并进行论述。
2.分析何种因素影响受众选择媒介的动机。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2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公民新闻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学术前沿问题,要点是强调受众参与新闻生产,不再由专业媒体组织垄断;当年热点问题,比较容易。
【答案】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是指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公民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是对社会责任理论呼吁满足组成“大共同体”的各种不同团体的需要的直接反应。公民新闻是一种交互式新闻的形式,打破了现有的专业媒体组织垄断新闻内容的格局,使新闻生产的权力由媒体为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同时,它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了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
2.文化帝国主义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比较老的概念,发展中国家为对抗西方的优势地位而提出,学术上有争议,认为凭空建构的,没有实质内容,如果是简答题要深入讨论,作为一个名词解释,只要答出西方国家带后殖民色彩的文化输出就可以了;稍难,老概念可能复习时忽略。
【答案】
文化帝国主义又称媒介帝国主义(media imperialism),是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赫伯特·席勒的《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和《传播和文化统治》,他描述了美国的媒介产品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入侵”。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①它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来进行扩张;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来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所以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来实现的。
3.万国公报(上海)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中国新闻史上比较重要的报纸,比较简单。
【答案】
《万国公报》是指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份由传教士创办的一份中文报刊。其前身是1868年于上海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创办、主编,主要撰稿人有李提摩太等。1874年9月5日,该报改为此名,仍为周刊,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变得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闻,并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
4.默多克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世界传媒巨头,实际上考察外国新闻史,要对默多克在不同国家的媒体熟悉,并对默氏过度追求利益、报纸煽情风格有所了解;稍难,需对各国情况有所了解。
【答案】
默多克(Rupert Murdoch)是跨国报纸及影视实业家。他起家于澳大利亚,创办《澳大利亚人报》,后转战英美,他的麾下有久负盛名的英国高级报纸《泰晤士报》、大众报纸《太阳报》,控股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美国《纽约邮报》,美国第四大广播网福克斯,执掌传媒帝国新闻集团。新闻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媒体集团,亦称为“默多克的传媒帝国”。默多克过度追求利益、报纸过度煽情的风格受到了西方新闻界的批评。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5.微内容
【分析】学术前沿,连续两年考查,可见对微博影响的考查,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学术热点;非常基础。
【答案】
微内容(microcontent)是相对于我们在传统媒介中所熟悉的大制作、重要内容即“巨内容”(macrocontent)而言的。CMSWiki对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这样:“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的主题,RSS的内容列表等等。”换言之,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为微内容。微内容一直存在,但互联网时代之前一直作为私内容存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使它进入公共话题空间。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析新闻法制和新闻法治的关系。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新闻理论,主要考察“法制”和“法治”的不同;非常简单,陈力丹教授的《新闻理论十讲》有专门论述。
【答案】
(1)首先区分“法治”和“法制”
法制是“rule by law”,即通过法律进行统治。这里没有主体即统治者,法是被动的,这意味着统治者用法来为政治服务,如秦始皇制定法律。法治是“rule of law”,即用法来治理政治。法是主体,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以法管理。
(2)新闻法制和新闻法治的定义
①新闻法制,是指国家运用立法和行政手段,为对新闻传播事业进行控制、约束与调节所形成的法律制度体系。新闻法制属制度的范畴,它不仅包括有关新闻的法律制度,而且包括这些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和过程,是立法、执法、守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内容的有机统一。
②新闻法治,是指在新闻传播法律体制下一种管理新闻传媒行业的原则和方法。“新闻法治”是指实现新闻领域的法治,而非人治。它意味着用法来保护新闻自由,保证新闻从业者的权利并规范其行为,对违法行为依法惩处,减少主观随意性。
(3)新闻法制与新闻法治的区别
①新闻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有直接关系,任何国家都存在新闻法制,同时新闻法制因国家制度和发展程度的不同而相异。而新闻法治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没有直接联系,不一定所有的国家都能实现新闻法治,只有在民主制度的国家存在新闻法治。
②新闻法制要求对新闻工作实行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新闻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新闻行业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新闻行业的运行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③实行新闻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新闻行业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新闻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新闻行业在各种场合下都严格守法和依法办事。
(3)新闻法制和新闻法治的联系
①新闻法制是新闻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新闻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新闻法制。没有新闻法制,就不会存在新闻法治。
②新闻法治是新闻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新闻法制得以发挥效用的手段即实现新闻法治。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2.简要论述人际网络在创新的扩散中有何作用。
【分析】传播学中的创新的扩散理论,效果研究范畴;稍难,考生不只要答出创新的扩散,还要对它确实有所了解,才能答出人际网络的作用。
【答案】
(1)1962年,罗杰斯和休梅克通过深入调查农村中的新事物(新品种、新农药、新机械)的采用过程,出版了《创新的扩散》一书,提出创新扩散的理论。创新扩散过程包括知晓(了解)、劝服、决定(决策)、确认(证实)四个环节,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大众传播可以较为有效的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对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更有力。
(2)创新的扩散轨迹呈S型,对应五种不同的采用者。
创新者,约占总人数2.5%,新思想的把关人;
早期采用者,约占13.5%,意见领袖,既成功又谨慎的创新采纳者;
早期的大多数,约占34%,深思熟虑,谨慎地跟随潮流但很少领导;
晚期的大多数,约占34%,对创新持怀疑态度,在大多数成员采用创新后才跟随;
滞后者,约占16%,抵制创新,只有确信不会失败后才采纳。
(3)创新的扩散不是线性的,而是呈网络状。创新扩散的网络分为两类:一类是同质性网络或“强势网络链”;一类是异质性网络或“弱势网络链”。同质性是指进行沟通的两个个体之间相似程度较高,异质性则是指差异度较高。大多数人际扩散网络都具有同质性。同质性网络中信息容易扩散,但是新观念通常通过社会地位较高且较具有创新精神的成员进入系统,高度同质性阻碍了创新的垂直流动。相反,异质性网络有利于加快扩散,不过另一方面,上次的行为和意见可能不适合下层的个体。
(4)当人际扩散网络异质时,追随者通常寻找社会经济地位高、教育背景良好、与大众媒体接触较多、眼界开阔、与创新代理人有频繁来往、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一点与意见领袖的特征基本相似。
(5)实践证明,人际影响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为经常、更为有效。这不仅见之于政治方面,而且在购物、时尚、看电影方面亦是如此。在新药推广的研究中,那些与医疗圈结合密切的医生往往能够较先采用新药。
3.简要叙述1949年以前中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中国新闻史,庞大杂乱,因此要区分不同主体创办的广播,分块来答;较难,对记忆的准确和全面要求高。
【答案】
(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办广播
①中国的广播事业始于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开办的广播。中国上海出现了第一个广播电台。1922年底,美国记者奥斯邦与一位旅日华侨合作,建立了“中国无线电公司”,1923年1月在上海外滩大来洋行的屋顶上设置了一座广播电台。1923年3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指令江苏省和上海当局制止奥斯邦的活动,勒令其拆除广播设备。
②继奥斯邦之后,美商新孚洋行又开办了一座广播电台。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创办1924年5月开始播音的广播电台是外国人创办的第三座广播电台,也是当时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电台。
③外国人早期在中国办广播主要为了商业利益。从客观上讲,他们把无线电广播引人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传播了无线电知识,揭开了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催生了中国人自办广播事业。
(2)日伪广播及其他国家在华广播
①日本在对中国实施武力侵略的同时,又实施思想文化统治,在沦陷区建立了大小几十座日伪广播电台。
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先后占有了沈阳、哈尔滨两座广播电台。1933年4月,日本关东军在长春建立的“新京放送局”开始播音。
③据统计,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热河省)共设广播电台25座,强制当地居民收听。伪满当局极力推销只能收听到当地日伪广播的廉价收音机,并强制中国居民购买,同时严厉取缔短波收音机,借以限制收听来自重庆和苏联、欧美的广播。
(3)北洋政府时期广播
①北洋政府在公布广播法令允许民间购置收音机时,开始着手筹建官办广播电台。1925年2月,交通部派人在北京、天津等地试验广播收音。在北京,发话机设于电话东局内,初有成效,后因政局迭变而停止。
②1926年10月1日,由我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刘瀚主持筹建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率先开始播音,成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每天播音2小时,广播内容主要有新闻、音乐、演讲和物价报告等。1927年5月,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当年9月,北京广播无线电台开播。1928年1月,沈阳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
③北洋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只是初具雏形,尚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仅有的十来座广播电台的收听范围局限于所在地及其周围。
(4)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
①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正式播音,中央广播电台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政府的喉舌。
②1928年10月,国民党交通部接管了北洋政府官办的北京广播无线电台,并加以改组,更名为北平广播无线电台。1932年,国民党建成新的广播中心,采用全套德国设备,这是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的广播事业在抗战初期遭受严重挫折,到1938年底,国民党的广播电台仅存六七座。抗战相持阶段,在英美的援助下,国民党的广播事业有所恢复。1939年2月6日在重庆建成中央短波广播电台,对国外正式播音,中央短波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名称为Voice of China(简称VOC,意为“中国之声”)。
④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末期的广播事业被政治经济危机严重困扰。败退台湾后,国民党在大中城市的广播电台大部分被人民解放军夺取和接管。
(5)旧中国的民营广播
①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是创办于1927年3月的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主要播送唱片并转播南方戏曲。
②在民营电台中,以商业性电台为最多,影响也最大。抗日战争爆发后,民营广播电台曾进行过抗日宣传。八一三抗战时,上海的三十多座民营电台积极参加了抗日宣传活动。
③抗战胜利后,民营台纷纷恢复,1946年初,仅上海一地就有43座。在上海民营台中,有一座以民营台名义出现的中共上海地下党主持经办的“中联广播电台”,它是中共在国统区惟一的一座广播电台,创办于1946年3月,报道了国统区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和一些重要新闻,但在同年7月便被国民党政府查封了。
(6)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
①1928年,李强着手筹建地下电台。1929年冬天,李强和已经毕业的张沈川合作安装成功一部50瓦的无线电收发报机。这是党建立的第一个秘密电台。
②到1931年初,红军利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战利品建立起最早的无线电台。
③1940年春天,周恩来在苏联治病后带回延安一台共产国际援助的300瓦的苏制广播发射机,领导筹建广播电台,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开始第一次试验广播。
④全面内战爆发后,胡宗南对延安狂轰滥炸。3月14日,延安台停播,瓦窑堡的战备台开播,后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⑤1949年3月25日,党中央由平山迁进北平,陕北台开始在北平播音,并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也改称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同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国家广播电台。
4.分析CCTV、BBC与英国《太阳报》这三个传媒组织在目标上的差异。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新闻理论和外国新闻史结合,区分不同媒介体制下媒体在组织目标上的差异;比较简单,三个传媒组织都是耳熟能详的主流媒体,用常识来答就可以。
【答案】
组织制度决定组织目标。CCTV、BBC与英国《太阳报》三家传媒组织的目标因其组织制度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1)三家传媒组织的组织制度
①CCTV是国有制传媒组织。其传媒资产归国家所有;运作方针由国家制定,负责人由国家任命;运作经费全部或大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现今,中央电视台的资金大部分源于广告收入。
②1927年,BBC从私有商营性质转变为公共所有制。其传媒资产归全社会所有,它通过国家立法而建立,受国家法律保护,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私人。其领导机构由各民间团体代表所组成的委员会任命形成,经费来源主要或全部为受众缴纳的收听收视费。
③英国《太阳报》是私营商业型体制。它是传媒巨鳄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一份日报。传媒资产来源于个人,广告是其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
(2)CCTV、BBC与英国《太阳报》组织目标上的差异
①CCTV的定位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所以它将追求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作为自己的目标。但由于其为国家所有,因此,社会效益应该放在首位。在传播风格上,CCTV总体严肃,庄重;内容上和党、国家方针政策基本保持一致。同时,CCTV在组织结构与管理上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增加其经济效益。
②BBC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体之一。它的主要目标在于为公共利益服务,强调对公众负责。BBC属于非营利媒介,节目类型不仅要满足主流社会群体,同时也要满足其他社会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需要,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因此,BBC的节目风格也同样庄重与严肃。公共型媒介组织肩负社会责任,承担传承教育与文化的使命。
③英国《太阳报》作为私营性报纸,以赢利为目标,广告是赚钱的主要手段。因此,其报道与经营反映出特有的市场特点与利益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2010年9月胡锦涛在参观人大时指出要寻找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概括现在新闻传播的几个特点并进行论述。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当年新闻业热点,由于是在人大新闻发表的,对人大新闻具有特别意义,因此一定会以某种形式考察;考查知识积累和个人想法,非常灵活,多种答题思路,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传播的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爆炸”使得人类生产、加工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发达,但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却没有同步增长,出现了“信息过载”,过量信息使人难以获取所需要的有意义的信息。因此,新闻业不能满足于仅仅提供信息,还要尽可能成为意义的阐释者,帮助人们实现信息意义的赋予和文化地图的定位。
(2)传播的数字化
数字化不仅改变了信息的物理记录方式,更意味着压缩了信息交流的物理距离。新闻传播呈现出传媒网络化、信息多媒体化、通讯移动化、服务个性化、管理现代化、技术趋同化的特点。数字技术与网络媒体密不可分,网络媒体不只在信息增长方式上与传统媒体形成了本质区别,各种信息来源被不断地整合到网络世界当中,也使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3)传播的全球化
互联网上数以百万计的频道和全球交互视窗系统,使一个人不分国家和种族,都可以在因特网上自由地获取和交流各种信息。微博等网络媒体给每个人都装上了扩音器,将人类带到了一个交流的奇迹状态,让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
(4)新闻信息的差异程度开始降低
新闻信息的选择标准已经由传统的新闻价值尺度拓展为传播价值尺度。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偏爱那些具有重大性、突发性、异常性、趣味性的信息,而传播价值的外延则大于新闻价值的外延,只要是真实的、新近或正在出现的信息,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就都有传播的必要和价值。传播价值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新闻价值因素,而且延伸到了以实用性、服务性为主的日常生活领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生活类信息和实用信息涌进新闻报道领域里来,新闻价值观念中的“反常性”、“趣味性”正在淡化和消减。
(5)新闻传播者的多元化
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和普及,除了传统专业化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在提供信息之外,大量的公民记者和公民新闻开始涌现。互联网平台使得信息传播的门槛大大降低,微博、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崛起,用户可以轻松快捷地发布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自媒体”,信息的传播与使用不再被少数社会精英阶层所垄断。但这不意味着专业媒体组织就会消亡,海量信息的筛选和核实,仍需它发挥专业优势完成。
(6)新闻传播的交互性
现代传播技术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中从传者到受者的单向传播模式,受众不再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受众利用现代传播方式对信息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信息的接收,并且能对信息进行反馈。在受众与传播者的互动中,新闻信息得到补充,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此外,交互性还体现在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和传播者之间的互动,传播网络更为复杂多元。
(7)新闻传播效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
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现在的新闻传播在效果形成方面,过程更为复杂,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等多种形态,形成了复杂的传播结构。信息的原始传播者并不能对传播的范围、渠道等进行控制,因而对于最终的传播效果,也是无法加以准确估计的。现在传播效果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传播手段与渠道,还与传播情境中人与人的关系紧密相关。
2.分析何种因素影响受众选择媒介的动机。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传播理论,实际考察的是使用满足理论,简述下理论,重点论述“动机”;较难,考生可能了解使用满足理论,但不那么深入,需重点论述的“动机”,可能也不太清楚。
【答案】
(1)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常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但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受众是主动的,他们会对媒介进行选择,“使用与满足”理论阐释了这一观点。
“使用与满足”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的广播研究项目,贝雷尔森对报纸进行了研究,但真正获得突破是60年代以后麦奎尔的研究。卡茨等人认为,“使用与满足”关注的主要内容是: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产生了需求,这种需求又导致了人们对大众传播或其它信源的期待,这种期待引起了不同类型的媒介接触(或其他行为),其结果导致需求的满足和其他后果。
(2)受众选择媒介的动机,既有个人层面的,也有社会心理和社会情境层面的。
①个人层面
a.麦奎尔等人认为,受众看电视的动机包括:转移和消遣,即逃避或感情释放;人际关系,电视可以代替社会交往,为个人提供陪伴,并且可以用于与他人交往;个人身份,将电视中的人物和事件作为参照,探索现实,强化既有价值观;环境守望,获得信息和新闻。
b.帕姆格林从受众的媒体期待和评价角度,对使用动机类型也进行了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使用媒体的动机类型
c.“预期——价值”理论,也强调了受众期待对动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受众的使用行为基于过去经验所产生的预期,他不是一个客观的标准,该模型区分了追求的满足和获得的满足,前者是基于过去经验的预期,后者使受众实际使用媒体后感到的满足。如果前者高于后者,那么受众的满意度就会较高,媒体接触行为将会重复发生。相反,受众就会减少甚至放弃现有的使用方式。
②社会心理层面
麦奎尔将使用动机分成四个维度,分别是:认知——情感、主动——被动、保持——成长、内部——外部。它们共同组合成一个包含认知协调、归因、自我维护、身份认同等16个使用动机心理来源和结果的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大众传播满足的心理动机范式
③社会情境层面
卡茨等人认为,有5方面的动机需求来自社会情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a.社会情境产生紧张与冲突,人们产生降低压力的需求;
b.社会情境导致人们意识到某个问题值得关注,产生环境监测和信息方面的需求;
c.社会情境导致个人在现实环境中无法满足某种需求,需要使用媒体替代性地满足社会交往的需求;
d.社会情境是某种价值得到重视,为了确认和强化这种价值,人们使用媒体;
e.社会情境导致人们对某种熟悉的媒体内容产生期待,为了维持群体成员的资格,人们使用媒体。
(2)此外,经济因素是影响其媒介选择的重要条件。
①媒介易得性
“使用与满足”基本模型中提到:实际媒介接触行为发生必须的条件之一就是受众需具备接触媒介的物质条件。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人们就会转向其他代替性的满足手段(如找人聊天等)。因此,媒介的易得性影响受众的选择。接触成本较小的媒介更倾向于被人选择。这也是现下的媒介组织不断更新和拓展自身传播形态,以覆盖更广的受众接触面的原因。
②消费效用与成本
作为市场主体,受众在进行媒介内容消费时受其消费预算的制约。在这种制约下,受众会权衡不同媒介消费的效用与成本的相对关系,如果效用大于成本,常倾向于选择消费;反之,则倾向于选择不消费。在同时存在多种消费选择的情况下,受众会坚持效用最大化的原则,即选择消费者均衡度最高的媒介或媒介组合。在进行了消费选择后,受众通过考虑边际效用来选择消费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