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2010年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5198字
- 2021-05-21 19:59:38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西南大学2010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者(武大2010年研)
答: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在有些国家,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比较容易确定。这些人一般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获得社会工作的硕士或学士学位,他们在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并被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所认可,被雇主认为是社会工作者。
3.案主(西南大学2010年研)
答:案主又称受助者,是指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案主的利益高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社会工作者应为实现案主的利益、满足案主的需要而开展工作。绝不允许社会工作者因自身的利益或需要而损害案主的利益。这和一般人际关系强调互惠明显不同。
4.社会秩序(华中农大2012年研)
答:社会秩序是指社会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其内部各方面或社会关系的各方面相对平衡、稳定、和谐的发展状况。它至少包括两层涵义:①社会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是对这些关系的静态描述。②社会运行的有序性,从动态的角度,在过程之中考察关系的协调状态。毫无疑问,所谓秩序并不是说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一成不变,而是指它们可以处于动态协调之中。因此,应该从较长过程的角度看待社会秩序。于是,维护某种社会结构是维持社会秩序,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使之更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是对社会秩序的建造和维持。社会秩序具有复杂的表现形式,从秩序形成的角度看,它可以分为强制秩序和同意秩序。
5.助人活动(南京理工2011年研)
答:助人活动是指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角色、享用文化、情景、传输手段等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行动体系。助人活动(helping)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传输的是精心考虑过的、科学的、能够满足受助者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而受助者输出的则是需要和对来自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行为的理解、选择和反应。
6.专业关系(中山大学2011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专业人员的身份与他(她)努力使之发生变化的系统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之间的一种专业协助关系。也可以说专业关系是助人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在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约建立起来的结构性的、有期限的角色联系。专业关系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服务对象对助人者是否接纳与信任。另外,廖荣利认为“专业关系是指专业人员和案主的内心感受和态度表现的动态、交互反应关系,工作人员通过交互作用以协调案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改善和增强”。黄维宪将专业关系定义为,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一种态度与情绪交互反应的动态过程,借以有效协助案主解决问题,使其对环境有最好的适应。国外有学者认为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一种媒介物,案主可以通过这种媒介做出某种选择,决定是否及如何接受帮助。
7.慈善组织会社
答:慈善组织会社最先产生于英国,为避免重复服务对资源的浪费,各地友好服务协会成立了服务协调和统筹性组织,这就是后来演变成的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在索里牧师的倡导下,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在伦敦成立。该会社接受托马斯•查墨斯的理论,认为个人应对其贫穷负责,接受公共救济将摧毁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与道德观念,使他们依赖救济为生,因而主张贫民应尽量维持自己的生活。慈善组织会社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们要使英国,尤其是伦敦的慈善事业组织起来,使之密切配合,发挥最合理的作用。
8.芮奇蒙
答:玛丽·芮奇蒙,美国学者,是社会个案工作的开山鼻祖。1917年出版了第一部对专业社会个案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社会诊断》采用医疗模式,认为贫穷是一种社会“疾病”,而友好访问员就是像内科医生一样的社会医师,运用“研究——诊断——治疗”的框架科学助人。《社会诊断》一书标志着个案工作专业化与学科化的开始,开启了社会工作作为“科学的慈善”专业的新时代。此后她又发表《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使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
9.社会服务
答: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简答题
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构成要素(武大2011年研)
答:(1)社会工作的涵义
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服务活动。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②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③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④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包括:①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②受助者,又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③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借助于助人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区别开来。④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⑤专业方法。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种重要方法,它们是有别于其他科学、其他知识的专业工作方法。
2.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答:社会工作者一般特征包括:
(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
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为有困难的人群提供服务并促进社会公正,在我国则表现为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应该以助人为目的,而不是在助人过程中牟取私利。
(2)从事社会福利服务
从事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活动,服务是这种职业活动的本质,这与以控制和管理服务对象的行为有本质区别,社会工作者不是靠权力控制和支配他人的行政官僚。
(3)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工作不是靠个人经验,而是更多地使用作为普遍经验的专业方法。这些方法经过无数入的实践被证明是有效的,同时也是通过教育和培训阿以学得的。
(4)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社会工作是一种现代职业,需要一定的专业规范和组织约束。一般地,社会工作者要在某种社会服务机构或社会行政部门工作,即使独立工作也应该受专业组织监督。
3.社会工作者主要担当着哪些角色?(华中农大2010年研)
答:社会工作者主要担当的角色有:
(1)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首先是向受助者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服务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
(2)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人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人自立或自我发展。
(3)倡导者。在一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4)管理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他必须对与受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特别是不出现意外问题。管理者的角色不但对社会行政工作十分重要,对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也同样重要。
(5)资源获取者。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联络其他社会工作者、福利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向他们争取受助者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受助者手中。为服务的顺利开展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6)政策影响人。由于某些社会问题并非由个人生理、心理因素所引发,而由社会、制度因素造成,因此,对造成这种问题的政策或制度进行改变就是必要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其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缓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还承担咨询服务、转介服务和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的责任。
4.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华中农大2012年研)
相关试题: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有哪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研)
答: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有直接服务角色和间接服务角色:
(1)直接服务角色
直接服务角色是指实务工作者面对面接触处在需要情境中的案主,提供直接服务,以帮助案主解决困难和问题的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
①支持者。当案主遇到困难时,经常会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这时,社会工作者就扮演一个支持者的角色。能否给处于困境中的案主以心理上的支持,就在于工作者能否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你的理解与支持。
②指导者。给予案主指导或忠告,是社会工作者一个经常性的角色。忠告只是一种建议,一种提议,给案主提示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思路,而不是代替案主做决定与行动。
③治疗者。社会工作者作为治疗者或辅导员的角色有很长的历史,甚至某些时期还是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它是回应某一时期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④照顾者。社会工作者对因生理或社会原因而处于特殊情境中的人经常给予照顾。照顾的角色有两方面:一是提供关怀和保护易受伤害的个人与团体;二是变成社会控制的力量。
(2)间接服务角色
间接服务角色是社会工作者作为案主的代表去争取资源,改进服务的输送方式,或创造新的服务,以满足案主的社会需要。
①行政者。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于社会时,经常以行政者的身份出现,目的在于在一个人群服务项目内计划、发展与执行政策、制定服务和工作方案。
②研究者。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越来越重视与强调研究的作用。
③中间经纪人。中间经纪人的角色是认为案主的需要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制度、资源与机会的分配更有效地得到满足。
④调解者。调解者的角色就是以最具建设性的方法和途径去化解纷争,目的是帮助处于冲突中的案主,对于冲突的问题达成共识。
⑤管理与协调者。管理与协调的角色就是通过将案主与适当的服务不断连结的过程,达到为个人或家庭提供持续性的服务,协调这些服务,以确保案主获得所需服务的目的。
⑥倡导者。倡导者的角色就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一起或作为他们的代表抵制或增进一个有目的的行为,为有需要的个人与群体争取权益和尊严,通过改进社会制度、社会规范来保护和促进这些新的权利。
⑦教育者。教育者的角色是提供机会,让案主学习特定的社会技能;供给信息,使其更有效地扮演与发挥角色功能,并预防问题与困难生活情境的发生。
5.简述社会工作的功能和服务领域。(西南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社会工作的领域。(武大2010年研)
(2)社会工作的领域有哪些?(论述题,华中农大2010年研)
(3)社会工作实务领域。(论述题,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1)社会工作的功能
①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a.救难。危难是一个人因身体受损、经济破产等原因而危及自身生存的状态。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
b.解困。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可视为解困。解困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c.助人。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生存、参与社会和发展几个方面。当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满足这些需要时,社会工作应该把他们纳入自己的工作领域。
d.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发展不但发生于人们尚未遇到困难而进行预防性增能之时,也发生于遇到困难但靠自身能力的增强而难以克服之时。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广阔活动空间。
②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
治疗就是针对社会病态采取措施,使之恢复和重建其良好的社会功能。治疗在微观层面上是指对个人、团体的直接服务,帮助它们恢复受创的社会功能。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就是消除那些导致问题产生和使社会功能丧失的个人或环境因素,对失去的社会功能予以恢复和重建,获得原有的社会调适模式,或产生新的替代模式,从而得到常态的社会功能
③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
预防就是指先期对有害于个人或系统、组织的任何因素的发现与消除,前提是要有准确的预测。要预测个人或团体社会生活所可能发生的障碍,预测对整体社会制度可能产生伤害或阻碍社会进步的任何潜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不使其成为现实或继续生长而对社会构成危害。预防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a.采取措施,使问题不致发生。这是初级预防,是预防的最高境界;
b.在问题刚出现时就采取措施,不使其生长,这是二级预防,是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④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功能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有重大的意义,其主要方式有:
a.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
b.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
c.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2)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
社会工作领域又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社会工作领域可以分为理想的和实际的两种。理想的社会工作领域是按照人类理想应该进行干预并对之进行改变的社会问题的发生领域,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的和由于社会工作者在认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而暂时未能进行干预者。与之相对应,可以把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的称为实际的社会工作领域。
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的分类包括:
①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
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标准,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除了上述类别外,按生理特征,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
②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
a.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和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日常生活对人们产生特别深刻的影响,为有困难者解决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b.就业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得到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的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等。
c.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
③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
从社会工作内容的特点这一角度着眼,社会工作可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
a.救助是救人于危难的活动,舍此,受助者就可能陷入深度危机,如贫困、无家可归、犯罪、吸毒等。
b.帮助是就一般困难而言的,即一般意义上的服务。
c.发展是在受助人自认为面对未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给予的帮助,包括知识的增长、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等。
6.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武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论述题,华中农大2011年研)
(2)社会工作的功能。(论述题,华东理工2011年研)
答:(1)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虽然各国政府与民间组织推动、发展社会工作的出发点会有一些差异,但是社会工作还是有其共同的目标。以下从服务对象和社会两个层面来说明社会工作的目标。
①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a.解救危难
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寻找资源,支持受助者,帮助他们走出危难。社会工作者在解救危难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受助者生命处于危机时社会工作者要施以援手,为其提供物质支持,包括衣、食、住条件;社会工作者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处于危难的人给予心理支持。
b.缓解困难
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生活。当前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困难群体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c.促进发展
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
②社会层面的目标
a.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观,用自己的专业方法介入社会生活,就是要解决个人、家庭、社区方面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修复社会的机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
b.促进社会公正
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从多个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这包括: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
(2)社会工作的功能
①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a.救难。危难是一个人因身体受损、经济破产等原因而危及自身生存的状态。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
b.解困。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可视为解困。解困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c.助人。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生存、参与社会和发展几个方面。当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满足这些需要时,社会工作应该把他们纳入自己的工作领域。
d.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发展不但发生于人们尚未遇到困难而进行预防性增能之时,也发生于遇到困难但靠自身能力的增强而难以克服之时。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广阔活动空间。
②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
治疗就是针对社会病态采取措施,使之恢复和重建其良好的社会功能。治疗在微观层面上是指对个人、团体的直接服务,帮助它们恢复受创的社会功能。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就是消除那些导致问题产生和使社会功能丧失的个人或环境因素,对失去的社会功能予以恢复和重建,获得原有的社会调适模式,或产生新的替代模式,从而得到常态的社会功能
③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
预防就是指先期对有害于个人或系统、组织的任何因素的发现与消除,前提是要有准确的预测。要预测个人或团体社会生活所可能发生的障碍,预测对整体社会制度可能产生伤害或阻碍社会进步的任何潜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不使其成为现实或继续生长而对社会构成危害。预防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a.采取措施,使问题不致发生。这是初级预防,是预防的最高境界。
b.在问题刚出现时就采取措施,不使其生长,这是二级预防,是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④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功能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有重大的意义,其主要方式有:
a.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
b.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
c.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7.简述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区别与联系。
答: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区别与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对社会上处于困难境地的人们提供帮助。
(2)二者的区别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①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由国家法律规范的救援措施与政策,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社会工作则是具体、直接的社会援助的提供。社会工作将社会保障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的服务,使之成为社会大众所共享的成果;
②社会保障属于收入或物质上的帮助;社会工作不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提供精神上的帮助;
③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维持有困难者的基本生活以不致发生危险,所以也叫社会安全;社会工作除了救助之外,还有发展受助者能力的任务;
④社会保障是对个人、家庭而言的;社会工作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及社区;
⑤社会保障的基本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社会工作的责任主体是社会工作者和受助者双方,是他们之间的合作。
8.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有哪些?
答: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普通社会工作
普通社会工作是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是在本职工作之外所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包括教师兼任的班主任、学生兼任的团支部书记、职工兼任的党支部委员和工会委员等。它基本上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2)实际社会工作
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如民政部门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工会、妇联等,他们的工作以服务工作为主,同时也是管理工作。这类工作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
(3)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人员,遵照社会工作的价值观,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的服务。其工作人员系非政府官员,服务组织多是社会团体或民间机构。这类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
三、论述题
1.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答: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2)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接着到1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表现在:
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两个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2.论述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华中农大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论述社会工作存在与发展意义。(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研)
(2)试述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河北大学2012年研)
答: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还不成熟
①我国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现代社会工作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产物,我国传统社会缺乏产生社会工作的条件。传统的中国仍然是典型的、成熟的农业社会。虽然这种农业社会也不乏贫困和社会问题,但是人们主要是靠家庭、家族、亲朋来解决问题。社会的低度分化和低流动性不可能育化出现代社会工作。这样,虽然我国历史上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但是却没有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②我国社会工作的探索起步较晚。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逐步在一些大学恢复。1988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部分高等学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制度上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进程。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推进了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进程。民政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高等学校则参考国际社会工作的框架开办专业教育,从而形成了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在此后的进程中,民政部门在社会工作职业化方面做了不懈努力,高等学校则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面矢志不渝,并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道路。
③虽然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论是社会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还是在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所以,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理论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建设的重大议题,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经阶段。
(2)社会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所起到的重大功能
①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工作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具体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活动,对有困难人群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给受助者以实际的帮助,而且会有助于社会稳定。在这里,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服务而间接地起到社会管理的功能。因此,许多国家都特别重视发展社会工作。当前我国在社会转型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由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以往传统的工作方法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社会工作可以在解决社会问题、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②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工作擅长面对面的、深入人心的、人性化的服务,这在化解矛盾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一般行政方法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社会工作作为专门助人的职业,能够通过具体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不但如此,社会工作通过自己的服务,也可以在社会上弘扬服务和慈善精神,促使互相关爱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和谐。这样,社会工作就直接和间接地发挥着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③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社会工作是社会和谐与发展的润滑剂,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发挥着重大的调节作用,可以减少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资本分配不均而造成的公民的不公平感和被掠夺感,减少官民之间的误解和矛盾,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3)社会工作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按照中共中央《决定》的精神,结合国内外经验,有关部门指出,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3.你认为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那些素质?(武大2010年研)
答:社会工作者承担的任务是十分复杂的。他所面对的解决任务的环境也十分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自己职责的完成,社会工作者就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术、充分的能力,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素质。一个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才能在各种具体的情景下去组合各种素质,发挥自己的能力,良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一名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主要有:
(1)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①社会工作者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然而这种助人不单单在于助人于困境,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受助者具有克服困难以自救的意念与能力。这种非治标的救助,而是治本性的帮助向社会工作者提出较高的专业知识的需求。这些知识包括:关于社会的知识、关于人的知识、关于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②社会工作者应有的基础知识
社会工作的任务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工作者不但要精通以上专业知识。以处理专业性问题,而且要具备更多的基础知识,以增强其适应性,处理各种新的复杂问题。客观地说,由于社会工作所要处理的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它对各种科学知识的需求也是无止境的。
③政策知识
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政策是针对困难群体的,其目的是通过向困难群体提供优惠以促进社会公平,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社会问题的解决都与政府的政策有关,社会工作基本上是在社会政策框架中开展活动的。于是,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了解和掌握社会政策就成为开展工作的前提。
④技术知识
社会工作者要有效地达到助人目的,就必须掌握多种技术和知识。重要的技术知识包括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等。调查研究的技术是社会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社会工作者要在多种情况下对服务对象的处境和状况进行评估,就需要掌握调查研究技术,只有正确地进行评估,才能选择合适的介入方法,有效地开展工作。社会工作中充满了社会互动和沟通,其中口语和文字沟通都占有重要地位。社会工作者应该有良好的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促进社会工作的开展。此外,利用现代资讯工具不但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丰富自己,而且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效果。
⑤文化知识
社会工作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样化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掌握多种知识,这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也包括人文知识。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弄清楚服务对象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问题和选择何种方法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方面,与服务对象的生活经历、生活习惯、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和信仰等相关的知识相当重要。
(2)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①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有目的的相互影响的方式,也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活动方式。人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同他人交往,这是由人们需要的社会性决定的。社会工作是同人工作的事业,是使人们从痛苦与困境中得以解脱的活动。这些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更要求社会工作者具有高水平的、熟练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不是一般的交往能力。这是由社会工作者的交往对象的多样性和交往情境的复杂性决定的。
②组织能力
a.小组工作的实质是一个组织过程,是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将有共同需要的工作对象组织联系起来的活动,小组工作对组织能力的要求是明显的。实际上,可以说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的组织能力的集中展示。
b.社区工作则以更复杂的情境、更艰巨的任务向社会工作者的组织能力提出挑战。
c.社会行政对社会工作者的组织能力的要求。
③决断能力
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复杂多样的,其工作情境也变化多样,这就使得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不是像科层组织中成员的刻板行为,而是面对现实,针对不同情况作出恰当的回应。社会工作强调个别化原则,也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个别化原则不是倡导标新立异,而是要在社会工作基本模式的指导下,实事求是的采取有差别性的处理方法。恰当的、有差别性的处理方法向社会工作者的决断能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因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或受助者大多是社会上资源匮乏的脆弱者,任何不慎的决策都将是对他们的新的打击。所以避免错误决策是社会工作者的基本信条。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社会工作者有良好的判断能力,有知识、有经验、细致、敏感,敢于决断。
④技术能力
技术是处理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技术不但包括与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技术(科学技术),也包括处理社会事务的技术。社会工作者要同服务对象进行复杂的沟通、互动与协作,应该具有良好的技术能力。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及社会行政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处于变动之中的情境和问题,社会工作者必须及时地作出恰当的反应,这必须以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为基础。技能不只是技巧,也包括从理论向方法的转换。它不只是单个技巧和方法,也包括对各种要素的整合,整合能力、应变能力是重要的技术能力。
⑤文化能力
由于社会工作常常要面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而这些群体因为长期处于困难和弱势地位而形成自己特殊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所以社会工作要有较强的文化能力,或者说对不同群体的文化有较强的敏感性。比如,如何正确地对待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贫困群体、少数族群,都涉及对他们的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⑥持续学习能力
社会工作者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和训练,但是就他可能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来说,这些原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方面,现实世界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也十分复杂,而相对于处理这些问题的要求,社会工作原来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可能是不够的;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社会工作者在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不断形成一些经验。这样,社会工作者就要不断用各种知识丰富自己,以适应工作之需要,这就需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④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3)社会工作者的道德素养
①道德素养对于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
道德修养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首先这是因为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事业,而受助者多是社会上的脆弱群体、弱势群体。其次道德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重要的指导力量。
②社会工作者道德素养要求
社会工作是助人的工作,这一实质决定了社会工作者所遵行的既不是为个人利益斤斤计较的利已主义,也不是合理利己的互惠模式,而是以奉献为中心的利他主义。这种利他主义起码由奉献意识、忍辱负重、敬业精神等要素组成。
(4)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对外部事物的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和特征。较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一个人能正确地理解外部刺激,并选择适当的反应方式。社会工作者要同各种人打交道,要面对各种问题,特别是各种复杂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包括:遇到问题要沉稳、冷静,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经得住困难和复杂问题的压力,要富有同情心又不感情化。只有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处变不惊、充满信心,才能有效地与服务对象合作,有效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4.联系实际,试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西南大学2010年研)
答:(1)社会工作者角色的概述
社会工作者一词是特指受雇于公、私立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或设施中、从事社会服务的人,是专业的助人者,即他是以助人为职业生涯的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代表着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活动的期望,有别于一般利用公余或业余时间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或社会服务意义上的志愿工作人员。对于什么样的人才是有资格的社会工作者,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受教育的程度上有差别,但为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可的“社会工作者”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具有社会工作执业证照;
②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背景;
③受社会工作伦理的制约;
④是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成员;
⑤以社会工作为一种职业生涯。
(2)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有直接服务角色和间接服务角色:
①直接服务角色
直接服务角色是指实务工作者面对面接触处在需要情境中的案主,提供直接服务,以帮助案主解决困难和问题的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
a.支持者。当案主遇到困难时,经常会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这时,社会工作者就扮演一个支持者的角色。能否给处于困境中的案主以心理上的支持,就在于工作者能否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你的理解与支持。
b.指导者。给予案主指导或忠告,是社会工作者一个经常性的角色。忠告只是一种建议,一种提议,给案主提示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思路,而不是代替案主做决定与行动。
c.治疗者。社会工作者作为治疗者或辅导员的角色有很长的历史,甚至某些时期还是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它是回应某一时期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d.照顾者。社会工作者对因生理或社会原因而处于特殊情境中的人经常给予照顾。照顾的角色有两方面:一是提供关怀和保护易受伤害的个人与团体;二是变成社会控制的力量。
②间接服务角色
间接服务角色是社会工作者作为案主的代表去争取资源,改进服务的输送方式,或创造新的服务,以满足案主的社会需要。
a.行政者。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于社会时,经常以行政者的身份出现,目的在于在一个人群服务项目内计划、发展与执行政策、制定服务和工作方案。
b.研究者。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越来越重视与强调研究的作用。
c.中间经纪人。中间经纪人的角色是认为案主的需要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制度、资源与机会的分配更有效地得到满足。
d.调解者。调解者的角色就是以最具建设性的方法和途径去化解纷争,目的是帮助处于冲突中的案主,对于冲突的问题达成共识。
e.管理与协调者。管理与协调的角色就是通过将案主与适当的服务不断连结的过程,达到为个人或家庭提供持续性的服务,协调这些服务,以确保案主获得所需服务的目的。
f.倡导者。倡导者的角色就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一起或作为他们的代表抵制或增进一个有目的的行为,为有需要的个人与群体争取权益和尊严,通过改进社会制度、社会规范来保护和促进这些新的权利。
g.教育者。教育者的角色是提供机会,让案主学习特定的社会技能;供给信息,使其更有效地扮演与发挥角色功能,并预防问题与困难生活情境的发生。
通常社会工作者在面对不同的问题和处境时,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要同时扮演多个角色。事实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丰富多样的,每个社会工作者都有责任去扩充它,以增强角色扮演的能力;努力提高知识与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发挥角色功能;努力将科学艺术化并运用这些技术为案主服务;坚持在实务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