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1.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50分)

一、(10分)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上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

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一定时期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生产者普遍使用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

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

在现有正常生产条件下,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存在区别,同种商品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也会不同。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是一个不断扩大规模的再生产过程。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这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给超过需要过大时,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需要超过供给过大时,劣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上升,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下移动。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生产条件的变化实现的,因此,决定价值的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两种含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价值决定的基础,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价值的实现。

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所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所决定的则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实际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便成为经济调节的目标,由于社会总劳动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二、(15分)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指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1)社会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制约、互相依赖,构成生产总过程的矛盾运动。

(2)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生产与消费

a.生产决定消费

第一,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如果没有生产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资料,就不会有人们的各种消费活动。物质资料的数量和种类,决定了消费的水平和结构。

第二,生产决定了消费的方式。生产出什么样的消费用具,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消费方式。

第三,生产的性质决定了消费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不同于社会主义生产,因而资本主义消费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消费。

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首先,消费使生产得到最终实现。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不进入消费,它就不是现实的产品。

其次,消费为生产提供目的和动力。如果没有消费,生产也就失去了意义,人们就不会去从事各种生产活动。

生产与分配

a.生产决定分配

首先,被分配的产品只是生产的成果,因而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可分配产品的数量。

其次,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分配的社会形式,如资本主义生产就决定了有利于资本家阶级的分配形式。

b.分配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与生产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生产与交换

a.生产决定交换

生产过程中,社会劳动分工的程度,决定了交换的范围和规模。分工愈细,交换范围愈广,交换规模愈大。

b.交换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交换的发展,又会推动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比如,商品交换的发展,就有利于促进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的转化。

三、(10分)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创造价值,因此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就需要允许各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和不够高的状况是分配方式呈现多样性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社会广大成员的积极性,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动员起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

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在全社会范围内,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唯一的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进行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按劳分配不同的一种分配方式。它基本要求是:按照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而分配社会财富。一般地说,投入资本得到利润,投入土地得到地租,投人劳动得到工资,投入资金得到利息。

四、(15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请对三中全会的上述观点进行具体阐述。

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有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全国而言,要坚持公有资产在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可以有差别。也就是说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是相对于社会资产的总体而言,并不排除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非公有资产占数量优势。第二,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一是企业生产资料归私人支配,生产经营由私人进行管理和决策;二是除个体经济外,一般都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三是依法纳税后,企业的经营成果归企业自主支配。

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个体经济和外商独资经济健康发展,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因此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以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

第二部分 微观经济学(50分)

五、(10分)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说明环境污染问题,并说明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是否越严厉越好,为什么?

答:(1)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无论是作为生产性的环境资源(如牧场),还是作为服务性容量资源的大气环境(如良好的生态系统),都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使环境资源产权较其他资产产权更难明晰清晰,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另外,环境问题中存在外部性,使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存在差异,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环境污染问题属于负外部性问题,负外部性指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一般而言,在存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从而使得污染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量,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2)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并非越严厉越好。如图1-1所示,是某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则为其边际成本曲线。在负外部性下,社会的边际成本高于私人的边际成本,它由虚线表示,可以看成边际外部不经济。竞争厂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产量为;但使社会利益达到最大的产量应当使社会的边际收益(可以看成为价格)等于社会的边际成本,即应当为。因此,生产的外部不经济造成产品生产过多,超过了帕累托效率所要求的水平

图1-1

若政府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假定对污染企业增加环境税,当时,此时厂商的边际成本变为,此时社会产量为最优产量。若政府加大控制力度,使得,此时,社会产量为,显然,经济未达到帕累托最优,引起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并非越严厉越好,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有其最优的控制水平。

六、(15分)老王开了一家冰粥店,冰粥的价格非常依赖于天气状况。如果天气晴朗,每碗冰粥要卖30元:如果下雨,每碗冰粥只能卖20元。而且,冰粥必须头一天晚上熬制,第二天卖掉,否则就会变质。冰粥店每天的成本函数为,其中,为冰粥的产量(单位为碗)。在当晚生产第二天的冰粥之前,老王并不清楚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只能推测第二天是晴天和雨天的概率各为50%。

1.为了实现期望利润最大化,老王每天应该生多少碗冰粥?(5分)

2.假设老王的效用函数为,其中为利润。请问,老王的风险态度是什么类型?他的期望效用水平为多少?(5分)

3.假设老王通过天气预报可以准确地知道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但是不能改变冰粥的价格。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期望效用水平是多少?天气的不确定性给他带来了多少效用损失?(5分)

解:(1)晴天时,老王的利润为:

雨天时,老王的利润为:

因此,老王的期望利润函数为:

期望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解得:。且。故老王每天应该生产20碗粥。

(2)由效用函数可得:,故老王的风险态度为风险规避型。

由(1)可知,晴天时,老王利润水平为;雨天时,老王利润水平为

。因此老王的期望效用为:

(3)晴天时,老王利润函数为;,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解得:

。此时

同理可得:

故老王的期望效用水平为:

因此,天气的不确定性给老王带来的效用损失为:

七、(13分)已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请写出在()时变化对于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其中分别代表两种物品的价格,代表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如果从4上升为保持不变,那么为了使该消费者效用水平(用表示)保持不变,应该如何对该消费者进行补偿?

解:(1)由消费者效用函数可得: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

时,可得:,代入预算约束线,可得:。此时消费者效用为:

从4上升为时,可得:,从而。此时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为

时,为保持原效用不变,此时消费者支出最小化问题为:

即求:

支出最小化的一阶条件为:,解得:,从而

故总效应为:

替代效应为:

收入效应为:

(2)为使效用保持不变,由(1)可知,此时消费者收入至少为:

故应该给予消费者收入补偿:

八、(12分)一家垄断厂商具有不变的边际成本,其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具有不变的需求弹性2。该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回答以下问题:

1.求该厂商制定的垄断价格。此价格与竞争价格相比,有何差异?(4分)

2.如果政府对这个垄断厂商每单位产量征收元的从量税,那么此时价格是多少?与问题1中没有税收的情况相比,价格有何变化?如果改为对利润征收税率为的利润税,价格又将如何变化?(4分)

3.回到问题1中没有税收的情况。如果政府想使垄断厂商生产社会最优产量,考虑对该厂商的边际成本进行补贴,那么该选择怎样的补贴水平?(4分)

解:(1)厂商垄断定价规则是:,则有厂商指定的垄断价格(记为)为:

在竞争市场下,产品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即竞争价格为:

可知,垄断价格高于竞争价格,记

(2)若政府对垄断厂商每单位产量征税元,则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变为,从而此时的价格为:

与问题1中相比,价格上升,

若政府改为征收利润税,则利润税并不改变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边际成本仍为,此时厂商的垄断价格仍为:

(3)若政府使垄断厂商生产社会最优产量,则有:

从而可得:

因此政府应对垄断厂商每一单位产出补贴:

总补贴为:为社会最优产量。

第三部分:宏观经济学(50分)

九、(12分)假定一个经济的消费函数是,投资函数为,经济中货币的需求函数为,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为,其中表示消费、投资和总产出,单位是10亿,表示利率,按照百分率计量。假设经济的一般价格水平为

1.推导这个经济的曲线。(4分)

2.推导这个经济的曲线。(4分)

3.推导这个经济的总需求函数。(4分)

解:(1)由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可得:

化简可得经济的曲线方程为:

(2)由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得:

化简可得经济的曲线方程为:

(3)联立曲线方程和曲线方程有:

消去利率可得总需求函数为:

十、(14分)假定产出是根据含有失业率的生产函数来表示的。在上式中,为资本,为劳动力,为自然失业率。国民储蓄率为,劳动力增长率为,资本折旧率为

1.请把人均产出()表示为人均资本()和自然失业率的函数。(5分)

2.计算该经济的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5分)

3.失业通过哪两种途径影响稳态的产出水平?(4分)

解:(1)由生产函数两边同时除以劳动力则有:

,则有:

其中,表示人均产出,表示人均资本,表示自然失业率。

(2)稳态时有,即:

解得稳态人均资本为:

从而稳态的人均产出为:

(3)由(2)可知,稳态时人均产出水平为,可知失业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影响稳态的产出水平:

失业通过影响自然失业率进而影响稳态产出水平。由可知,失业持续增加,导致上升,从而会使得稳态人均产出减少。

失业通过影响劳动力增长率进而影响稳态人均产出。由可知,失业增加,会导致劳动供给减少,劳动增长率下降,稳态产出减少。

十一、(12分)什么是货币政策规则?请列出其中的三种并简述之。

答:货币政策规则是相对于货币政策操作中相机抉择而言的,如果政策制定者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制定政策,即提前公告政策如何对各种情况做出反应并承诺始终遵循其公告,那么政策就是按规则来实施的。反之,如果政策制定者在事件发生时自由地作出判断并择时制定政策,该政策就是斟酌处置的,也称为相机抉择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三种政策规则是:

(1)货币主义的单一政策规则

货币主义提出,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再加上人口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是货币政策唯一的最佳选择。货币主义的这一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建议被称为单一的政策规则。

(2)名义GDP目标制

根据这种规则,中央银行宣布一个计划的名义GDP路径。如果名义GDP的增加高于这个目标,中央银行就降低货币增长率,以抑制总需求。如果名义GDP的增加低于这个目标,中央银行就提高货币增长率,以刺激总需求。由于名义GDP目标允许根据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调整货币政策,所以,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这种政策规则会比货币主义政策规则使产出和物价更稳定。

(3)通货膨胀目标制

根据这种规则,中央银行将预先宣布通货膨胀率目标(通常是低的),然后当实际通货膨胀率背离这一目标时调整货币供给。与名义GDP目标一样,通货膨胀率目标也把经济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分开。此外,通货膨胀率目标政治上的优点是易于向公众作出解释。

十二、(12分)为了应对上个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美联储上世纪80年初期开始紧缩货币供给。这项政策的结果是通货膨胀率从70年代末的11.3%下降到1983年的3%。另一个结果是3个月期国债的名义利率先是在1981年上升到了14%,然后逐渐下降,最后在1986年下降到了6%。请解释为什么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产生上述名义利率走势。

答:(1)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进而稳定物价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费雪方程式是反映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关系的方程。如果表示名义利率,表示实际利率,而表示通货膨胀率,那么,费雪方程式可以写为:。费雪方程式说明名义利率可以由于两个原因而变动:由于实际利率变动或由于通货膨胀率变动。

(2)美联储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名义利率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的原因在于:

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由于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才能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其外部时滞时间较长。

a.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初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影响较小,但对实际利率影响较大,如图1-2所示。美联储减少名义货币供给,在物价一定的情况下,从而使得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从而实际利率上升。实际利率大幅度上升,而通货膨胀率在短期下降幅度有限,从而使得名义利率大幅度上升,1981年上升到了14%。

图1-2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实际利率的影响

b.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后期,货币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得实际利率上升,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水平降低,此时通货膨胀率下降的幅度大于实际利率上升的幅度,从而使得名义利率下降。

货币中性。在短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能够产生影响,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产出下降,但由于滞胀的惯性,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有限,因此实际利率的大幅度上升,导致名义利率上升。然而在长期,由于货币中性,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但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同比率变动,通货膨胀率下降,从而导致名义利率下降。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政治经济学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并说明其含义。

答:(1)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含义

社会生产需要连续进行,这种周而复始,连续进行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简单再生产,就是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在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两个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其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三个部分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称社会总产值,它划分为包含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不变资本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可变资本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剩余价值(m)。

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Ι)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要说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而且要说明它的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的形式收回,从而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它的各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再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相当于处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的消费资料。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获得价值补偿又获得实物补偿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含义阐述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也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必须保持的两大部类之间的基本比例关系,这些基本比例关系如果不能保持,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具体实现条件如下:

基本实现条件:(v+m)=c。即:第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等于第部类的不变资本。

该公式体现了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使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c+v+m)=c+c,即第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应该等于两个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这一公式表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要之间的关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部类的生产资料供给应该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相等。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c+v+m)=(v+m)+(v+m),即第部类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该公式表明消费资料产品的实现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在价值上,应该同全社会工人取得的工资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之和相等;在实物上,应该同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相适应。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

答:(1)资本总公式及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资本总公式即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其中,即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关键在于阐明价值增殖,从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来看,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这是因为,在商品流通中,如果是等价交换,则商品按照价值进行交换,交换双方都不能得到更多的价值,不能产生出剩余价值。这样,剩余价值似乎是由不等价交换产生的。如果是不等价交换,通过贱买或贵卖,虽然可以使交换的一方占到便宜,可是商品生产者不仅作为卖者而且也要作为买者出现在市场上,他作为卖者或者买者得到的,又会在作为买者或卖者时失掉,即使有的商品生产者善于欺骗,既贱买又贵卖,这也能使个别人发财致富,而不能使所有的商品生产者都获得剩余价值。因为,贱买贵卖没有增加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只是改变了价值在不同人之间的分配。总之,“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是,离开流通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在流通之外,商品生产者之间不发生关系,他们只是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生产者只能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实现价值。

综上所述,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此时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阶段上,此时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不会因商品的出售而发生增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从而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4)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

资本家在购买了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让它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使预付的价值发生增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目的不是生产使用价值而是生产剩余价值。价值形成过程继续延长,超过一定点就会产生剩余价值。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超过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因而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

把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加以比较,可以看出,“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达到这一点,即工人新生产的价值只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后,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扩大到劳动力商品上的结果。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或者出卖商品,都是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这样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解决了。

3.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试论述:(1)为什么说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答: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条件和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里事实上是抓住了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两大环节: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实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服从于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的,为其提供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也只有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相联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才能融入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否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在一切新社会制度里都起作用的,就像《共产党宣言》中讲过,资产阶级统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至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的内涵是一致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条件。共同富裕就意味着剥削和两极分化的消灭。因此,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区别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最本质规定,这是在本质前加一个“最”字的用意所在。

社会主义要实现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让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在。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剥削与对立,平均分配,没有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但由于生产力极端落后,不可能有共同富裕和美好的生活。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都存在阶级剥削与对立,存在贫富两极分化,不可能共同富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快速发展生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全符合马、恩、列的理论指导。没有改马克思主义之旗,易科学社会主义之帜。

又好又快地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实行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私有化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实现共同富裕主要的途径有:

要加快“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邓小平明确告诉我们:“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一般说来,私有制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会产生贫富分化,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共同富裕。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放弃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的共同富裕。所以一定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与改善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完善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包括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讲求效率,就是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时,要把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起钩来,不仅要衡量投入劳动的量,更要衡量劳动的质和劳动绩效;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中,则要把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同各种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联系起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共同富裕的全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加强法制建设。要依法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依法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对一些垄断较强的行业和部门规定最高限价甚至统一定价;对一些社会公共产品,国家规定最低限价或实行价格补贴等。此外,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和形成合理的价格,还必须建立、健全价格监督体系,

4.2011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0元,2012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8000件,而社会需要12000件;同时,该国货币价值下降了20%。

试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格应为多少?

  (2)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背离是多少?

解:(1)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当2012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时:

商品价值=10/(1+25%)=8元

社会需要的价值量=8×12000=96000元

不考虑货币供应变化的价格=96000/8000=12元

货币贬值下单位产品价格=12/(1-20%)=15元

(2)由(1)可知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5元,单位商品的价值为8元,则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偏离是:价格-价值=15-8=7元。

微观经济学

5.假设一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其中分别表示两种商品

(1)请问此效用函数是拟凹的吗?

(2)计算均衡需求函数和马歇尔需求函数。

(3)计算间接效用函数和支出函数。

解:(1)该效用函数是拟凹函数。分析如下:

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分别为:

因此,边际替代率为:

可以看出,边际替代率随着的增加而减少,因此该函数是拟凹函数。

(2)假设消费者的收入为,则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其中,分别为的价格。构造拉格朗日辅助函数,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

(3)间接效用函数和支出函数

间接效用函数衡量的是在收入和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消费者选择最优消费束时的效用:

支出函数:在一组特定的商品价格条件下,要达到某一既定的效用水平所必需的最小支出,与间接效用函数互为反函数。

间接效用函数:

支出函数为:

6.假设一个2×2的交换经济消费者A和B交换两种商品,消费者A的效用函数是,消费者B的效用函数是。他们拥有两种商品的初始禀赋分别是。标准化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为

(1)计算消费者A和B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

(2)计算该交换经济的均衡价格及均衡配置。

解:(1),因此:

消费者A的预算约束为

消费者B的预算约束为

消费者A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构造拉格朗日辅助函数,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

同理可得

(2)根据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可得:

由初始禀赋可得:

解得:

可得:

7.假设在一个市场上有两家企业,该市场的逆需求函数为,企业1的成本函数为,企业2的成本函数为为价格,为两个企业的总产量,为每个企业的产量。

(1)假设两个企业可以组成一个卡特尔,求垄断价格及每个企业的产量;

(2)试证明:卡特尔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3)假设两个企业进行产量竞争,求古诺均衡下的价格和每个企业的产量。

解:(1)卡特尔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

代入需求函数,可得

(2)由企业1的成本函数为,企业2的成本函数为,可知。卡特尔定价下

,厂商有降低价格获得最大利润的冲动,因此卡特尔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3)企业1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此即为企业1的反应函数。

同理可得企业2的反应函数为,联立两个企业的反应函数可得

8.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管制劳动市场的通行做法。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做法会提高失业率,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指出,这种做法不仅不会提高失业率,反而能够带来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双重上升。请根据你所学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模型,讨论一下几个主题:

(1)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政府是如何通过最低工资立法干预劳动市场的?

(2)假如市场上存在非成熟工(比如刚毕业的年轻学生)和熟练工两类劳动力,请问最低工资立法是如何影响着两类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的?

(3)假定劳动市场上劳动者面对的是垄断厂商,最低工资立法又是如何影响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的?

(4)最低工资立法对促进社会稳定有利吗?为什么?

答:(1)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最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政府通过实施最低工资立法,规定雇主向员工支付一个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工资,即效率工资,如图1-1所示,使得劳动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结果是出现失业。

图1-1 最低工资

(2)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非成熟工(比如刚毕业的年轻学生)和熟练工两类劳动力,最低工资立法对这两种类型劳动力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熟练工劳动力不受最低工资立法的影响,因为他们的均衡工资大大高于最低工资。对于这些工人来说,最低工资是非限制性的。对于非熟练工(比如刚毕业的年轻学生)来说,由于非熟练工的均衡工资往往较低,实施最低工资制,会造成一部分非熟练工的失业,现实中甚至还会出现部分非熟练工为了就业最终接受低于最低工资的工资水平。

(3)假定劳动市场上劳动者面对的是垄断厂商,政府规定最低工资很可能会增加就业量。如图1-2所示,垄断厂商按照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要素成本的原则确定工资水平为,就业量为。如果政府规定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垄断厂商会通货最终产品的加价,而不是来较少工人的办法来增加利润,因此垄断厂商将增加雇佣工人,使得就业量增加。比如说,政府规定最低工资为竞争性市场工资水平,此时垄断厂商会增加雇佣工人,直到就业量增加到

图1-2 最低工资

(4)最低工资立法一方面来说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对于买方垄断情况,实施最低工资立法可能会迫使垄断厂商增加劳动力需求,扩大再生产,同时提高了工资水平。对于一般情形,实施最低工资立法有利于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最低工资法导致部分青少年失业在家,有可能导致社会混乱,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同时,实施最低工资法,也给一些厂商支付低工资提供了法律保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宏观经济学

9.在短期模型中,比较开放条件和封闭条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及其组成部分影响传导机制的差异。

答:在短期模型中,开放条件下和封闭条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导致总需求增加,但是这两种情况的传导机制是不一样的。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了利率水平,使得投资增加,从而增加了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为世界利率,所以利率不再是关键因素,汇率变成了影响总需求的关键因素。一旦货币供给的增加开始给国内利率以向下的压力,由于投资者会把资金投到其他地方寻求更高的收益,资本流出该经济。资本的流出使本币贬值,这一贬值使国内产品相对于国外产品更为便宜,从而刺激了净出口。因此,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通过改变汇率而不是改变利率来影响收入,最后的结果也是增加了任何一个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

10.假定某经济体系已实现经济增长的稳态,工资收入占GDP比重为70%,资本存量为GDP的2倍,折旧率约为5%,GDP增长率为10%。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并综合上述数据,说明该经济体系的储蓄率是否是最优的?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劳动份额,资本份额,折旧率,GDP增长率为

可以得出

根据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当时实现了人均消费最大化。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看出,该经济体系的储蓄率是最优的,使消费最大化的储蓄率为:

11.假设某个小型开放经济体(资本自由流动),为了平抑国内农产品价格,采取了限制农产品出口的政策。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别说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和浮动汇率制度下这个政策对汇率和实际GDP的短期影响。

答:(1)浮动汇率下政策对汇率和实际GDP的短期影响

如图1-3所示,限制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意味着净出口的减少,使得净出口曲线向左移动。净出口曲线的这种移动减少了计划支出,从而使曲线向左移动。由于曲线是垂直的,贸易限制降低了汇率,但并不影响收入。

图1-3 浮动汇率下的贸易限制

由于净出口是GDP的组成部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净出口曲线的左移对收入产生向下的压力;反过来,的减少降低了货币需求,并对利率产生向下的压力,造成本币贬值。最后,本币贬值使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更便宜,这增加了净出口并使收入回到起初始水平。

由于贸易限制并不影响收入、消费、投资或政府购买,所以,它不影响贸易余额。尽管净出口曲线的移动会减少,但汇率下降又等量地增加了。总体效应是不变的贸易额。

(2)固定汇率下政策对汇率和实际GDP的短期影响

如图1-4所示,限制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意味着净出口的减少,使得净出口曲线向左移动。净出口曲线的这种移动减少了计划支出,从而使曲线向左移动。曲线的移动会降低汇率。为了使汇率保持在固定水平上,货币供给必须减少,这使曲线向左移动,收入降低。

图1-4 固定汇率下的贸易限制

固定汇率下贸易限制的结果与浮动汇率下贸易限制的结果不同。在这两种情况下,贸易限制都使净出口曲线向左移动,但只有在固定汇率下,贸易限制才减少了净出口。原因是固定汇率下贸易限制引起了货币紧缩而不是汇率贬值,货币紧缩又减少了总收入。

12.假定经济的菲利普斯曲线是:,而且自然失业率是过去两年失业率的平均数:

(1)为什么自然失业率会取决于最近的失业率?

(2)假设央行遵循永久性地降低通货膨胀1%的政策,这种政策对一段时期中的失业率有什么影响?

(3)这个经济中的牺牲率是多少?请解释。

(4)这些方程式对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和长期的取舍关系意味着什么?

解:(1)在该模型中,自然失业率是过去两年中失业率的平均数,因此,如果衰退提高了某一年的失业率,那么自然失业率也会提高。这说明该模型表现出了滞后性:短期的周期性失业影响长期的自然失业率。之所以自然失业率会取决于最近的失业率,是因为:

近期的失业率可能影响摩擦性失业的水平。失业工人失去工作技能而更难找到工作。而且,失业工人可能失去寻找工作的热情而不努力找工作。

近期的失业率可能影响等待性失业的水平。如果在服务谈判中局内人比局外人更有发言权,那么局内人可能会提高工资水平,这样工作岗位就会变少。这种情况在工业企业和工会的谈判中很容易发生。

(2)中央银行永久性地降低通货膨胀1%的政策会使一段时间的失业率上升。由菲利普斯曲线知,在第一期

,这意味着通货膨胀率下降1%,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率基础上上升2%。然而在下一个时期,由于周期性失业的提高,自然失业率也提高,新的自然失业率为。因此,自然失业率上升1%。如果中央银行要把通货膨胀保持在新的水平上,那么第二期的失业率就应该等于新的自然失业率,因此。在以后的每个时期,失业率仍然要等于自然失业率。这个自然失业率绝不可能回到其最初水平。这点可以从下列的失业率得到:

因此,若中央银行遵循永久性地降低通货膨胀1%的政策,则第一年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率基础上上升2%,以后每年在自然失业率基础上上升1%或更高。

(3)这个经济的牺牲率是4。分析如下:如果失业率要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之上上升2%,则根据奥肯定理,GDP要损失4%,则牺牲率=4%/1%=4。

(4)如果没有滞后作用,则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只存在短期的取舍关系。滞后作用使得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不仅存在短期取舍关系,还存在长期取舍关系:即若要降低通货膨胀,失业必须持续升高。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50分)

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有什么区别?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一般利润率有什么影响?(10分)

答:(1)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为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需要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相比较,由此产生了剩余价值率。其表示方法有两种:物化劳动表示法:

,该公式表示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活劳动表示法:,该公式表明,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于无偿地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用表示利润率,C表示全部预付资本,则利润率为: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体现为: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二者计算的数值不同。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因此在量上利润率也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2)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相互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率也就相应下降;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撤出,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

(3)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将导致平均利润率下降。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来表示,其中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一般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是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全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会对平均利润率产生影响,原因如下: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目的,在现实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表现为利润率。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这必然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同一个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不断下降的利润率。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有机构成的变化不仅发生在个别生产部门,而且是在一切生产部门或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发生,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同量的预付资本所获得的利润量必然减少,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2.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10分)

答: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其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1)三个部分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称社会总产值,它划分为包含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不变资本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可变资本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剩余价值(m)。

(2)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Ι)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3)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要说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而且要说明它的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的形式收回,从而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它的各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再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相当于处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的消费资料。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获得价值补偿又获得实物补偿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角度,谈谈如何认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15分)

答:(1)资本总公式即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G+ΔG,即原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发生增殖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阐明价值增殖,从而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这是因为,在商品流通中,如果是等价交换,则商品按照价值进行交换,交换双方都不能得到更多的价值,不能产生出剩余价值。这样,剩余价值似乎是由不等价交换产生的。如果是不等价交换,通过贱买或贵卖,虽然可以使交换的一方占到便宜,可是商品生产者不仅作为卖者而且也要作为买者出现在市场上,他作为卖者或者买者得到的,又会在作为买者或卖者时失掉,即使有的商品生产者善于欺骗,既贱买又贵卖,这也能使个别人发财致富,而不能使所有的商品生产者都获得剩余价值。因为,贱买贵卖没有增加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只是改变了价值在不同人之间的分配。总之,“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是,离开流通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在流通之外,商品生产者不发生关系,他们只是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生产者只能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实现价值。

综上所述,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此时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此时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不会因商品的出售而发生增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从而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4)资本家在购买了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让它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使预付的价值发生增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目的不是生产使用价值而是生产剩余价值。价值形成过程继续延长,超过一定点就会产生剩余价值。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超过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因而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

把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加以比较,可以看出,“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达到这一点,即工人新生产的价值只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5)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后,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扩大到劳动力商品上的结果。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或者出卖商品,都是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这样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解决了。

4.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15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调节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的思想。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调整和改革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3)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过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因此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二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将实行按需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要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上述分配原则: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既要反映和体现市场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等。

(5)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理论,关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理论等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6)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包括以下主要的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它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了,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同时,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还有许多未知的必然王国。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二部分 微观经济学(50分)

5.什么是经济学中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各举一个微观经济学的例子说明这两种分析。(10分)

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经济学的三种分析方法。由于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均衡状态,所以从研究均衡状态的角度来区别和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三种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的外生变量被赋以确定的值后,即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给定的情况下,二者的交点即为均衡点,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此时的数量为均衡数量,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均衡点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静态分析方法。

图1-1 均衡价格的确定

如图1-1所示,线是需求曲线,线是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点,所以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点对应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

(2)比较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例如,在上述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外生变量被赋以不同的值后,由此得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不同的,即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均衡点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比较就是比较静态分析。

图1-2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如图1-2所示,原先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为,即均衡价格为,均衡数量为。如果需求从增加到,均衡点就会从点移动到点,于是,均衡价格上升到,均衡数量增加到;反之,如果需求从减少到,均衡点就会从点移动到点,于是,均衡价格下降到,均衡数量减少到

6.对中国的家庭来说,住房和食物都是最重要的消费品。假定一个代表性中国家庭仅仅消费这两种物品,其中是住房,是食物。其效用函数如下式表示:,其中可以不同。

请解释:

(1)这个效用函数的性质是什么?该性质和有何关联?其经济含义是什么?(5分)

(2)证明:该效用函数下,每种物品都不可能是低档物品。(5分)

(3)该效用函数下,是总替代品或者总互补品吗?为什么?(5分)(本题总计15分)

答:(1)该效用函数具有递增性,同时边际效用递减。对于来说,总效用具有可加性,两种商品具有独立的边际效用,即。其经济学含义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效用增加量与

的消费数量无关。同理,对于也成立。

(2)低档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反方向变化的物品。假设是低档物品,价格不变,那么当收入增加时,的需求量必然减少,相应的,的需求量增加。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可知,收入提高前:

,当收入提高后,同样有,而由知,的边际效用递减,因此有

,这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矛盾。所以,不可能是低档物品。同理,也不可能是低档物品。

(3)在该效用函数下,不能确定是总替代品还是总互补品。原因在于:从给出的效用来看,两种商品具有独立的边际效用,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确定。

7.假设世界上有南国和北国两个国家,每个国家都生产两种商品。南国的生产函数为

表示劳动力数量,并且总量为100单位。北国的生产函数为,其劳动力总量也为100单位。

(1)计算南、北两国各自的生产可能性曲线(PPF)。(5分)

(2)假如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计算全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5分)

(3)假如对外开放导致两个国家之间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计算全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比较两国等量生产开放前后的全球总产量。(5分)

解:(1)设单位的劳动力用于生产,则有单位的劳动力用于生产,则有,两边同时平方相加得:,此即为南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理可得,北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

(2)假如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两国的生产被有效的加以配置其前提条件是两国的边际转换率相等,即

。所以有:

从而有: 

由(1)可得:  

两式可得:

从而有:

,因此有。同理,。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方程为:

(3)若单位劳动用于生产单位劳动用于生产,则有:,且应满足劳动的边际产量相等,即:,即有:,代入,解得:。同理可得:

。由于总的劳动数量为200,故有:

整理得:

开放前,产品的全球产量为;开放后,产品的全球产量为

8.2010年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迅猛的上涨态势。根据中国新闻社一个记者的追踪调查:一车西红柿,千里进京,成本为每斤1元。送菜进城的菜农每斤赢利为0.1元。然而,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却“野蛮上涨”,连翻几个跟头,从1.1元涨至3元。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分析这种涨价现象,并提出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10分)

答:(1)涨价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野蛮上涨”的原因可以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成本增加。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一直在增加。随着整体物价的上涨,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不断增加,如摊位租金费、管理费、蔬菜经营者生活成本等。为了分摊这部分成本的上涨,蔬菜中间商、菜摊主等,提高了西红柿等蔬菜价格。

供需矛盾。之所以会出现菜价在“最后一公里”价格飙涨,根本原因在于北京市蔬菜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蔬菜是低质、低价、易腐的商品,需要高效率的配送条件,但北京的菜市场却呈现出减少、缩小、缺失等现状,再加上在京配送蔬菜的运输成本,远高于蔬菜从产地到批发地的运输成本,近年来房租等又不断飙升,最终造成了‘最后一公里’菜价远高于批发价。”

垄断经营。由于部分市民身边的菜市场规模小,导致一些菜市场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垄断经营,而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是“刚性需求”,对菜市场的选择余地变小。

配送率低。事实上,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关键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供应效率的问题,如果配套菜市场建设到位,蔬菜配送效率提高,根本不会出现菜价涨起就难落的现象。

(2)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

为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可采取具体措施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相应的政策建议如下: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和提高大城市蔬菜自给能力;加强蔬菜重点生产基地建设;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完善“绿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以降低营销费用;强化蔬菜信息体系建设;统筹抓好当前“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

第三部分 宏观经济学(50分)

9.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争论和分歧主要有哪些?(15分)

答: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间既有经济理论上的分歧,也有政策主张上的分歧。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争论和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假设

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区别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从而在调整过程中,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

(2)解释经济波动方面

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3)政策主张

在政策主张上,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的黏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之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恢复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用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不能等待价格和工资向下的压力带来经济恢复,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所以,为了避免较长时期的非充分就业持续出现,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仍然是有效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出清是常态,因此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0.在封闭经济模型中,假设价格可以变动,我们可以将曲线和曲线分别表示

。其中是名义利率,是预期通货膨胀;是名义货币供给,是价格。总供给函数为。经济最初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公众预期通货膨胀发生变化,导致时,产品市场均衡,总需求和产出缺口分别将如何变化?传导机制是什么?其变化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10分)

答:(1)如果公众预期通货膨胀发生变化,导致时,则投资将增加,经济将由最初的长期均衡状态变为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非均衡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图1-3 投资增加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如果公众预期通货膨胀发生变化,导致时,实际利率将会减小,由于投资与实际利率成负相关的关系,故投资增加。短期内,在价格水平不变时,如图1-3所示,此时总需求增加。由总供给函数知当时将导致总供给减少,因此将产生总需求和产出之间的缺口。

(2)影响因素:投资对实际利率的敏感性。总投资对利率越敏感,由预期通胀率增加导致实际利率减少而引起的投资增加更多,最终产出缺口也越大;曲线的斜率。曲线越平坦,则预期通胀率增加导致实际利率减少而引起总需求的增加越大,从而供求缺口也越大;的大小。越大,总供给减少得也越多,从而总需求与产出之间的缺口也越大。

11.2008年到2010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M2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名义GDP即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数据如下表(万亿元)。

(1)计算每年的货币流通速度(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什么样的变化?(5分)

(2)如果其他情况不变,货币流通速度都保持在2008年的水平,2009年和2010年的名义GDP应当分别是多少?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5分)(本题总计10分)

解:(1)由货币数量方程(其中表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表示货币流通速度,为价格总水平或价格指数,表示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可得: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计算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速度从2008年到2010年呈递减趋势。

(2)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即时,

2009年:

2010年:

计算结果表明如果以2008年为基期标准,则经济可能处于通货紧缩或是经济衰退。

12.对于有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其中,总劳动的增长率为,劳动效率的增长率为

证明:

(1)资本—产出比率是不变的。(5分)

(2)资本和劳动各自赚取了一个经济收入中的不变份额。(5分)

(3)资本总收入和劳动总收入都会按人口增长率加技术进步率()的速率增长。(5分)(本题总计15分)

证明:(1)在稳定状态下有,这意味着,因为都是固定的,所以也是固定的。由于,所以在稳态下,资本—产出比率是不变的。

(2)资本赚得的份额即资本回报,由(1)可知稳态时是固定的。而的函数,而在稳定状态时是不变的,所以也是确定不变的。因此,资本回报是不变的。劳动的收入份额=1-资本的收入份额。因此,既然资本收入份额不变,劳动的收入份额也不变。

(3)在稳态,总收入按人口增长率加上技术进步率()增长。由(2)可知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份额是不变的。既然份额不变,而总收入按速度增长,那么资本和劳动的收入也按的速率增长。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与作图(每题9分,共45分)

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答:(1)产业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2)货币资本的循环形式为:G—W…P…W′—G′。货币资本循环形式最具有片面性。因为,在这个循环形式中,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形式,两者只有数量上的差别,而作为产业资本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阶段成了两个流通阶段的中间环节,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仿佛货币本身能够生产出更多的货币,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而,货币资本循环最具有片面性。

(3)生产资本的循环形式为:P…W′—G′·G—W…P。生产资本循环形式也具有片面性。因为,生产资本的循环形式造成另一种假象,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不是为了剩余价值,而是为了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是为生产而生产,这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4)商品资本的循环形式为:W′—G′·G—W…P…W′。商品资本循环形式也具有片面性。因为,商品资本循环形式产生另一种片面性,仿佛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说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并不是各自单独循环,孤立存在的,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

2.微观经济学讨论市场失灵时,通常会举公共品供给的例子。请问:为什么通常经济学家会认为,类似国防等公共品不能通过市场来有效提供?如果经济学家的看法正确,那为什么社会上会经常出现做好事、见义勇为、献血、志愿者等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你如何用经济学理论来反驳经济学家?

答:(1)通常情况下,国防等公共品之所以不能由市场提供,根本上来说是由公共品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公共品同一般的私人消费品关键的区别在于:公共品不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没有支付价格的消费者,也可以消费同其他支付价格的消费者同样数量的商品。他们在享用公共品时都想当“免费乘车者”,即支付价格的消费者的行为对其他消费者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将导致公共品的提供低于社会最优的水平。

(2)微观经济学在分析个体经济行为时,通常假定人的行为是合乎理性的。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和概括,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即他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从总体来看,“理性人”假设是符合实际的。现实上,社会上会经常出现做好事、见义勇为、献血、志愿者等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尽管这些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不是理性的,但就整体而言,人的选择是理性的。因此,不能根据个别的非理性选择而断言“理性人”假设是不现实的。

3.什么是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画图说明微观经济学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的解释。

答:(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2)利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进行解释

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并将这种随着物品价格上升(下降),需求量反而增加(减少)的物品称之为“吉芬物品”。

图1-1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1-1中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物品。商品1的价格下降前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点和点,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这就是总效应。通过补偿预算线可得:为替代效用;是收入效应。而且,负的收入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所以最后形成的总效应为负值。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4.2010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布什政府实施的全部减税政策再延长两年。根据这项政策,年收入4万美元以下的人将减税800美元,年收入10万美元的人将减税2000美元。请说明,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要继续实施减税政策?

答:(1)美国经济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失业率居高不下,人们消费意愿下降,为此奥巴马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支出7000亿美元,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07~2009年的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接近10%),GDP增长率仍然很低(2010年第三季度仅有1.7%),宏观经济仍然有二次探底的危险,为此2010年12月6日奥巴马宣布将布什政府实施的全部减税政策再延长两年。

(2)根据经济学原理,减税政策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部分,减税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者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生产需求,通过乘数效应扩大人们的收入水平。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减税的乘数为

,因此减税可以较大幅度地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和收入。

另外,之前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已经使得名义利率水平接近0,实际利率水平已经为负值。此时如果进一步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仅不能降低名义利率以刺激投资(流动性陷阱),而且还会加剧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因此,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以减税为代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刺激消费,其稳定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效果更为明显。

5.在不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假设经济最初处于非黄金规则稳定状态水平,并且人均资本存量高于黄金规则水平。为了实现向黄金规则水平变化,储蓄率该如何调整?如果储蓄率调整的时刻为,自此以后人均产出、消费和投资将会如何变化,在下图中画出各变量的变化轨迹,并阐明其原因。

答:(1)在人均资本存量高于黄金规则水平时,为了实现向黄金规则水平变化,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人均资本下降到黄金规则的水平,为此政府应该下调储蓄率。如果储蓄率调整的时刻为,自此以后人均产出、投资均下降,但消费会上升,最后到时刻时人均产出、投资达到一个较低的新稳态水平(或者达到较低的黄金规则水平),而消费则达到一个较高的新稳态水平。图1-2是各自的变化轨迹。

图1-2 资本过多时降低储蓄率的影响

(2)之所以各变量的轨迹如图1-2所示,原因分析如下:

索洛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其中,表示人均资本存量,表示储蓄率,表示折旧率,表示生产函数,人均产出率为,人均消费率为

现在考虑储蓄率一次性下降()。此时,在时点处,资本存量不变,故产出水平不变,故产出水平不变,但消费上升为,总投资由下降至,净投资从0下降为负数。但是,随着人均资本存量趋于黄金规则水平,人均消费稳定下来,对于另外两个变量人均收入和人均投资而言也是如此,一开始有一个脉冲式的减少,但是减少速度越来越慢,最后随着人均资本存量趋于黄金规则水平,两个变量也稳定于其黄金规则水平。

二、计算与证明(每题15分,共60分)

6.假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情况是:.24000C+3000V;.6000C+1500V。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为100%。试计算:(1)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第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1,其他条件不变,则第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3)根据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请计算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

解:(1)因为,固定资本当年更新1/5且剩余价值率为100%,所以第部类生产的产品价值

,第部类生产的产品价值

(2)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所以两大部类的消费率为40%。先求第部类的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v+△v)+m/x=3000+3000×60%×1/(11+1)+3000×(1-60%)=4350。

因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为(v+△v+m/x)=c+△c,所以△c=4350-3600c=750。

又因为m-m/x=△c+△v,所以△v=1500m×60/100-750c=150,△c:△v=750:150=5:1。

(3)先求c和m,c和m

c=[(24000c+1650△c)×50%]×(1+1/5)=12825×6/5=15390

c=[(6000c+750△c)×50%]+(1+1/5)=3375×6/5=4050

m=(3000v+150△v)×100%=3150

m=(1500v+150△v)×100%)=165

所以,发展速度=(15390c+3150v+3150m)/(14400c+3000v+3000m)=106.32%

发展速度=(4050c+1650v+1650m)/(3600c+1500v+1500m)=111.36%

7.在两种商品交换的经济体中,两个人(a,b)有如下的效用函数:

,假定a最初的资源禀赋,即a拥有9个和3个;而b最初的资源禀赋为,即b拥有12个和6个。定义两种商品X1和X2的价格之比,并标准化商品2的价格。证明:均衡的价格水平

解:根据帕累托最优条件以及两种商品各自总数量的约束条件,可列出如下方程组:

由第一个方程得:,将第二、三个方程代入进去整理得:

  

因为最优点和初始禀赋点的连线的斜率就是价格比率,因此有以下方程:

整理得:

 

结合式得,于是:

8.假如一个企业家拥有两个工厂生产相同的产品,两个工厂的生产函数均为。两个工厂的初始资本存量。单位的要素价格均为1。

(1)企业家要使短期成本最小化,产出在两个工厂之间该如何分配?

(2)企业家要使长期成本最小化,产出在两个工厂之间该如何分配?

解:(1)短期内,每个工厂的固定投入的数量是确定的,所以它们的生产函数就变为:

于是两个工厂各自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工厂1边际成本为

工厂2边际成本为

由等边际法则,即有:

解得:,即产量在两个工厂之间分配的比例为1︰4。设总产量为,则工厂1产量为,工厂2产量为

(2)由于两个工厂的生产函数完全相同,故在长期,给定产出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总产出在两个工厂之间如何分配产量都不会影响企业的总成本。

9.已知一个经济的生产函数为,其中为人均收入,为人均资本,储蓄率,资本折旧率,人口(劳动力)增长率,技术进步率(生产率增长率)。求:

(1)经济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值。

(2)如果要使社会成员达到消费(福利)最大化,资本的边际产出应当达到多少?

解:(1)稳态条件为:

代入已知数值得:

解得:

即经济稳态时的人均资本为25。

(2)要使社会成员达到消费(福利)最大化,根据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条件,代入已知数值得:

解得:

此即为黄金律下的资本边际产出。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0.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1)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力水平低、多层次和不平衡,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第二,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第四,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4)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从过去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提法,是改革实践的总结,是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质的飞跃。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关系中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它们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竞争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体现,而且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11.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增加的长短期影响有什么不同?

答:(1)凯恩斯主义认为,短期内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货币供给曲线右移,从而导致利率下降,而利率下降将会导致投资增加,从而使得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因此短期货币供给增加有效。一般认为,凯恩斯主义认为长期货币是中性的。

(2)货币主义认为,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因为根据费雪交易方程,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以及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变化的话,增加货币供给是可以增加实际国民收入的。在长期中,增加货币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物价水平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等,而不能影响实际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因为根据货币主义的自然率假说,实际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是技术水平、资源数量等非货币因素所决定,因此交易方程中的无关,而在长期又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因此增加货币供给只能导致价格水平上升,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增加货币供给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是无效的。根据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假如货币当局宣布打算增加货币供给,理性的当事人在形成他们的预期时会考虑这个信息并完全预见到货币供给的提高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产量和就业会停留在自然率水平上不动。当货币工资在一个向上的价格预期下提高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效果就被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所抵消。这样,经济停留在垂直的长期供给曲线上,因此即使在短期,产量和就业也没有变化,即货币是中性的。

12.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可能面临怎样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答:(1)凯恩斯主义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经济政策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反之,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简言之,即“逆经济风向行事”,这样一套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但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此,在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时,还要辅之以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收入政策等。

(2)理论上,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都是为了变动总需求,而按照凯恩斯定律的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因此总需求的变动只影响产量水平而不影响价格水平,即价格和工资存在着刚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需求的变动不仅影响产量水平也影响价格水平。即使在萧条时期,总需求的变动对价格水平也有可能产生轻微的影响。此外,价格水平和工资水平是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由市场力量所决定的,其变动又可能影响到经济政策的作用。例如扩张性经济政策虽然有助于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当实施的结果导致物价上涨时,这些政策就受到价格水平变动的限制,有时甚至不能用于解决失业问题。

(3)实践中,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这种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作用的发挥,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经济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不确定性。实行经济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各种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经济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经济政策达不到预期结果。此外还存在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所以,实行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