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6622字
- 2020-11-18 20:22:11
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64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哲学与方法论
答:哲学是指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作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运用这个根本观点去认识、评价、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哲学世界观作为方法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关于世界总的图景构成人的认识方式,为人们认识一切具体事物提供总的概念框架和基本范畴;②哲学是人们评价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世界观为人们评价一切事物提供总的意义框架,是人们评价事物的根本方法。③哲学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是哲学的最为根本和最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
答: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是围绕着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始终存在着的两种根本对立观点。①群众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立场出发去考察和说明历史的主体及其活动,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生产的直接承担着,始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②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去考察和说明历史的主体及其活动,片面夸大少数历史人物的意志和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历史看作是由英雄创造出来的。英雄史观主要有两种形式: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宿命论。
3.反映论与可知论
答:反映论与可知论统一于认识论这一哲学范畴。①反映论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承认认识能够如实反映对象固有的性质和规律,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②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彻底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就坚持可知论。前者坚持意识的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后者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坚持可知论,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
4.矛盾与辩证法
答:①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矛盾是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②辩证法是指一个规律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三个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的学说,揭示并阐释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③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作为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说明联系与发展的,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揭示了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因此,它必然贯穿并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
5.阶级与国家
答:①阶级是指特定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的主体和承担者,是在特定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它在实质上是个经济范畴,是一种历史的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是永远存在的;②国家是指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所建立的一套具有强制力的机构体系,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一种以阶级的统治为其实质的社会权力的组织形式;③两者的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相对静止的原理及其意义。(15分)
答:相对静止是指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与平衡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承认物质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状态。
(1)相对静止原理的内容
①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
运动和静止总是相互依赖的。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论运动,我们就不知道什么事物在运动或这是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②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但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现出来。绝对运动是产生形形色色的不同物质形态的根源,而相对静止则是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并把握其确定的性质。
(2)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肯定相对静止原理的意义: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由于物质在运动中存在着静止这个方面,才能形成物质的多样性。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但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两者都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片面和错误的。
2.简述联系与发展的原理及其意义。(15分)
答: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就是从总体上研究客观世界的普遍关系与运动发展的学说。
(1)联系与发展原理的内容
①联系和发展的概念
a.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
b.发展是指事物上升的运动,实在承认现实运动具有三种不同方向的前提下,揭示现存世界尤其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整体趋势的范畴,其着眼点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
②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与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世界的过程性就是现实的诸环节的全部综合展开的。整体与部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等构成了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③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
作为关于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的学说,唯物辩证法解释并阐释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2)意义
①应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②应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
③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所构成的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④才能正确把握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这三大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3.简述真理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及其意义。(15分)
答: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含义
①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善的。承认认识对象及其变化发展的无限性,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和我们的认识有待于拓展和深化,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②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人类认识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即人类认识能够正确地把握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关系
①相互依存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就是这样如影随形、相伴共生的。
②相互包含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只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和程度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3)意义
①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对立统一,是真理具有无限发展活力的内部源泉。
科学认识的发展证明,真理的不断具体化、丰富化,总是表现为不断地揭示出相对中的绝对和绝对中的相对,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真理的规定性。真理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发展过程。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是不断深化和扩展,真理也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②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人类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的表现。
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和可能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又称无限性或绝对性。但人们由于受到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的,这是思维的非至上性。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这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但正是由于这一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真理的发展。
4.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及其意义(15分)
答: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含义
①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了现实生产力。从影响生产力水平的角度看,生产力还包括科学技术。
②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的。
(2)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两者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才能建立起来。
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总是随着人的需要的变化和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在生产方式的运动过程中,生产力首先发生变化,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人们这时就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以适应新的生产力。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促进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形式;
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3)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告诉我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体现。正确理解和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谈谈对神秘文化应持的态度(25分)。
答:神秘文化是指包括流传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特殊的风俗(宗教、堪舆学、占卜等)等,是人类想象力的体现。其中大部分属于迷信。随着科学的兴起,神秘文化逐渐兴起。所以神秘文化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应该科学、客观地对待神秘文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神秘文化应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又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应该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神秘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包含了早期人类的生存智慧。原始社会的早期文化形态构成了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哲学基础,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但它毕竟不是科学认识的产物,是精华和糟粕并存的。我们要看到神秘文化的历史文化意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某些正向功能;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神秘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消极影响。
(2)对神秘文化中的不同内容应区别对待
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对神秘文化进行科学研究,对其中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加于保护,对积极健康的精华部分要大力弘扬,对糟粕部分要坚决地舍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那些已成为民众共同社会心理,对现实没有危害的民俗事项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②对那些承载着积极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民俗信仰活动,应充分发挥其道德教化和价值引导功能,挖掘其现代文化价值,使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③充分发挥传统信仰中的文化认同和群体凝聚功能,强化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血脉情谊,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对神秘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①要加强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无神论等科学思想的学习,坚决抵制有神论观念;
②要正确引导和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对神秘文化加于改造;
③要坚决取缔那些蛊惑人心、危害社会的各种非法宗教组织、打击“神功异能大师”和不法之徒,以净化社会环境。
总之,根据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应坚持无神论,对神秘文化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应对措施,减少其负面危害性,净化社会空气。
2.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5分)
答:“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因为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宣传思想工作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有效履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基本职责。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来论证:
(1)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作为与经济形态、政治形态相对应的范畴,是指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在多种含以上被使用。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治法律思想是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机制进行理论概括的意识形态。
②道德是通过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标准和规范的总和。
③艺术是用形象表达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表达人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的意识形态,包括戏剧、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电影等,其特点就在于具体的形象性。
④宗教是一种信仰和崇拜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或境界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⑤哲学是对人与世界关系进行总体性把握,主要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最一般关系,是以最抽象、最普遍的形式出现的意识形态。
因此,各种意识形态都是对经济基础、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它们反映的形式不同,同经济基础的密切程度不同,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也不同。各种意识形态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在形式上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观念形态文化的整体,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支配人们的行动。
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时代如何演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不能变。肩负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党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握在手中,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支撑作用,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稳定大局助力。
(2)现实意义
把“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顺利开展,坚定的信仰信念,始终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前赴后继的无悔奋斗,铸就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的命运得以彻底扭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愈加广阔,需要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需要我们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
(3)评价
“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观点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现实意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思想共识的国家只会散沙一盘。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凝心聚力方可成就辉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高举信仰的旗帜和信念的风帆,就会拥有必胜的信心和不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