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河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专用教材(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
- 圣才学习网主编
- 14109字
- 2021-01-06 20:06:09
第6章 小学课程
6.1 考点精讲
考点1 课程概述
1.课程的一般概念
(1)课程的含义
①“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②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a.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b.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c.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几种较有影响的“课程”概念
①课程是知识
这是一种出现比较早、影响深远且比较传统的课程观点。
a.基本思想: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是从相应科学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根据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
b.特点:第一,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第二,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第三,课程是既定的、静态的;第四,课程是外在于学习的。
②课程是经验
知识课程观由于其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权威,从而导致对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忽视。针对这一问题,课程研究者在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是经验”的观点。
a.基本思想:课程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
b.特点: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计的,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③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这种课程观将课程归结为可观察到的教学活动。较之前两种课程观,这一课程定义更为宽泛一些。它将教学范围(知识)、序列和进程,甚至教学方法等都包括在内,从而也将教学包含在课程范围之内。
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如古代,学校教育重语言、政治、伦理和宗教等学科。至近代,自然科学学科、技术性学科、社会科学学科才逐渐在学校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的学校课程必须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以及内容、手段的更新变化。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科学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概念。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4)课程理论
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理论及课程的历史,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3.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1)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①基础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不仅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注重思维力、判断力等能力的发展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培养。
②拓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重点在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例如,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教育与拓展学生文化素质的文化素养课程和艺术团队活动,注重加强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环境保护等课程,都属于拓展型课程。
③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这类课程可以提供一定的目标、一定的结论,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和方法则由学生自己组织,学生自己探索、研究,引导他们形成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也可不提供目标和结论,由学生自己确立目标、得出结论。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①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属一级课程。它编定的宗旨是保证国家确定的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普通教育的先进水平,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以保证教育的质量。
②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和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的课程,这类课程属二级课程。二级课程的编定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批准无权变动。
③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
考点2 课程设计与课程目标
1.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前者主要解决依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涉及基本的理论要求和不同形式的优化组合;后者主要解决课程标准问题,这实际上是指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2)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
①教育目的;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课程计划的构成
①教学科目的设置
小学的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并选择其中最一般的、青年一代最必需的科学知识构成学科,纳入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既有自己的独立系统,又有彼此必要的相互联系。
②学科顺序
课程计划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不能齐头并进,也不宜单科独进,一定要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使先学的学科为以后学习的学科奠定基础,同时学的学科之间能相互沟通,并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③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学校应根据学科的性质、作用、教材的分量和难易程度,恰当地分配各门学科的授课时数。语文、数学是基础工具学科,内容多、练习多,所以用的时间也较多。
④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是指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它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与始业,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这对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4)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
①合目的性
合目的性要求选择与编制课程首先确定教育目的,并具体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明确目标,围绕目标设置课程。也就是说,要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课程计划编制既要体现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保证各类学科之间的协调平衡。
②合科学性
合科学性要求编制课程要正确地反映各门学科的要求、课程内容符合科学体系的要求,要重视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要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这些基本关系包括:基础课与提高课,分科课与综合课,理论知识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等。
③合发展性
合发展性主要指课程选择、编制与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相一致。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水平,有区别地进行科学设置。也就是说,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加强基础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相对完整,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与变革相结合。
(5)课程计划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①课程计划对学校的指导意义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
②课程计划对小学教师的指导意义
a.要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小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
b.要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c.要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d.要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3.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的概念
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教学大纲的构成
①说明部分
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体系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以及教学法的原则性建议等。这部分主要是为本门学科的教学提供指导思想,为理解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②本文部分
这是教学大纲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它是对一门学科讲授的基本内容所作的规定。该部分规定教材编写顺序,章、节、目、标题、内容要点和授课时数,作业、考试、测验的要求和时数,参观和其他活动的要求、时数。
具体地讲,本文部分又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a.课程目标:明确各门学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b.内容标准:按照学习领域、主题或目标要素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尽可能用清晰的、便于理解的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从课程目标的三方面进行描述。
c.实施建议:包括教与学的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③其他
有些教学大纲还列出教师的参考用书,学生的课外活动,教学仪器、直观教具和视听教材等。
(3)教学大纲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①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就有可能统一各个学校各门学科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的质量。
②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规定了本学科的目的和要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教材编写的顺序,教学的进度和方法等。因此,教科书的编写者和教师必须全面彻底地领会教学大纲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按照大纲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③学校和教师应全面彻底地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按照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④教学大纲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4)教学大纲的理解和执行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认真学习、钻研教学大纲。
①认真研究大纲的说明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所教学科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同时研究教学大纲的本文部分,有助于透彻领会本门学科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合理掌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②教师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之后,应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计划性,指导小学生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准,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标准。
③教师应将教学大纲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④有的学科,如语文、数学等,小学各年级均开设,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前后衔接,任课教师通过教学大纲可以领会自己所教年级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教学内容中的位置和教学目标,同时为了使本门学科与相邻学科衔接好,还可以了解和适当研究相邻学科的教学大纲。
4.教科书
(1)教科书的概念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2)教科书的结构
教科书不同于一般的书籍,它是为一定年级的学生掌握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而编写的,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教材内容按一课一课地编排,或是分篇、章、目来叙述。教科书中的一些插图,也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应充分加以运用,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教科书的编排
①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标准。
②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析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
③教科书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适度,便于携带。
(4)教科书的作用
①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发挥教科书最大的作用。
②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③根据课程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④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整个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5)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教材的内容首先必须是科学、可靠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一般说,科学上尚未定论的东西不应当包括在教材内容之中。教材的科学性是基础,教材的思想应寓于科学性之中。要使学生能从科学的内容中掌握正确的观点,要使他们能把理论、事实、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在思想观点上有所提高。
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教材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尽可能指出它们在科技、生产、生活中的效用性。其他如实验、练习题等应包括进去。还可因地制宜,编写一些乡土教材,以联系地方实际。教材还应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先进科学成就之间的关系。小学课程讲的是基础知识,但基础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让学生掌握新的科学知识,教材内容到一定时候就必须去旧补新,把科学上的最新成果补充到内容中去,并以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反映出来。
③教材应具有适用性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④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每门科学都有自身的系统性,编写每门学科的教材必须考虑到这门科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但是一门学科不是相应科学的缩写本,它必须把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法的要求统一起来,使科学知识在叙述和逻辑上得到合理的安排。
⑤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精练、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和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
⑥教科书的编排要连贯
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要做到连贯自然。
(6)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目之间,各篇范文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并且通过教学,使学生也要理解和大体掌握。
②透彻理解教科书中每个章节的内容,备课中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教学过程,设法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把重点和难点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
③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包括有关图表、附录都应当重视。教师的讲授应以教科书为基本依据,不脱离教科书,但又不应照本宣科。教师不是简单重复教科书上的内容,而是对其作说明解释,帮助学生理解、领会。
④由于最新的科学成果尚未在教科书中及时得到反映,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灵活引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能理解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
⑤能结合本地区的需要,适当补充本民族、本地区的乡土教材。
⑥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的能力、方法和习惯,防止学生产生把教科书丢在一边,单纯地记笔记、抄笔记的倾向。
考点3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一、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课程改革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强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亦具有目的性价值。
2.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实现整体人的发展目标,新课程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养目标,主要包括:
(1)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即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
(2)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即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等);
(二)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1)如何恰当处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困扰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基本问题之一。
(2)生活化作为一种理念,表达对青少年生活世界的观照,是人文关怀的实践,意味着将生活作为教育真实、完整的载体。
(3)生活化的价值在于满足青少年对幸福生活、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体验新生活的不断追求。
2.凸显课程的综合化
(1)课程综合化的真义在于促进学科知识的应用,促进生活体验与学科的统一,促进师生合作,促进学习社区的建立。
(2)课程综合化趋势,对于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具有积极作用。
(3)《纲要》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4)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具体表现为:小学有“综合实践活动”,“科学”、“艺术”,初中有“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
(三)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1.确立新型的知识观
(1)新课程认为,人类知识有客观性的外在知识,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
(2)如果把人类知识比作一个冰山,外显的明确知识不过是暴露的冰山一角,掩隐在一角之下的则是复杂的、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缄默知识像没入水下的冰山部分强有力地支撑着明确知识,使其保持生机和活力。
2.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产方式
(1)新课程旨在扭转以“知识授受”为特征的教学局面,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以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基本信条,从而重建了教、学,师生关系等概念。
(2)新课程要求在所有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开展提供独立的学习机会。
3.建构发展性的评价模式
(1)传统的教学评价以甄别为目的,以外在的、预定的目标作为唯一的标准,对所有学生采取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发展。
(2)新课程力图构建具有个人发展价值的评价方式,以保障知识生成方式的个性化,凸显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有效方式。
(四)引导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1.倡导新的教师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①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即“行动研究”。
②“行动研究”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
a.不脱离教学实际,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b.在行动中的研究,即这种研究不是在书斋里进行而是在教学的活动中进行的研究;
c.是对行动的研究,即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
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这要求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①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②学校要与社区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要学会在社区活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2.改善教学行为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其教学行为也要产生相应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①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尊重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a.不体罚学生;
b.不辱骂学生;
c.不大声训斥学生;
d.不冷落学生;
e.不羞辱、嘲笑学生;
f.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②学会赞赏学生
a.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b.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
c.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d.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①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⑤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等。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5)教师还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体做法有:
①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
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
③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
(五)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和班级的特定场所内,由于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而形成的学校独有的一系列传统习惯、价值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综合。
1.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致力于建设民主的课程管理文化。《纲要》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均权化意味着课程变革的过程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三级课程管理”的理念在层面上,促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时,能够积极展开交流和对话,逐渐在参与改革的教师之间形成“伙伴式的团队文化”,实现共同的专业成长。
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课程改革非常关注隐性课程在塑造人、培养人中的作用,注重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和体验,同时赋予教师一定的课程自主权,逐渐形成民主的管理文化与合作的教师文化,营造丰富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1.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①《纲要》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③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①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②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③调整措施
a.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b.重视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
c.淡化学科界限;
d.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①措施
a.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b.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c.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d.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②这一转变,要求课程内容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此外,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①《纲要》中的具体要求
a.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b.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c.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②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我们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③改革举措
a.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
b.新课程标准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c.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即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其内容如下:
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②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③将评价看做是一个系统,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记录,使评价的每个环节都成为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①概述
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本次课程改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优势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③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
a.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
b.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
c.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三、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1.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状况
(1)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时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语文等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2)2002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3)2003年,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和语文等15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以及《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
(4)从2001年9月起,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国家实验区(以县区为单位)开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到2003年秋季,全国共有1642个县(区)、3500万中小学生使用新课程;
(5)2004年秋季,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进行实验,现在全国各省份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
2.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新课程改革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课堂的变化
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有机结合;
②把学生从诸多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赋予他们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质问、怀疑等的自由和权利;
③学生的解放,教材、教学过程、时空的开放,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2)教师的变化
①教师的观念、角色以及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
②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与反思,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接纳,教师逐步树立起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③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发生了变化;
④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开发者。
(3)学生的变化
①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较大,学习主动性增强;
②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③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和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都有较大提高。
3.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在全国范围内,日常教学活动,最为关注的仍然是书本知识的多少、技能训练的快慢;
(2)课程的开设,社会看重的仍然是“考试性”的强势科目,弱势科目面临生存的威胁;
(3)为应对考试,老师们追求高、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安心于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还是少数;
(4)从总体上说,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根本性进展;
(5)分数的功能被绝对化,分数成了区分好学生、差学生,好老师、差老师的主要甚至唯一尺度。
考点4 我国小学课程
1.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
(1)普及性
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生,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专业教育,因而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扩大和拔高。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不断地变化,在课程内容中应注意不断地把新知识变成基础性知识。
(3)发展性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2.我国现行小学课程设计
(1)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①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小学课程设计以及教科书的编写,要建立在完备的传授文化知识的体系上,以通俗的、小学生能理解的形式,体现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②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一方面要根据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思想设置学科;另一方面,要将知识、能力、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注重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③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小学课程应突出体现社会发展要求、儿童自身身心发展要求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以及符合教师的水平等客观条件。
④要注意课程的衔接性
小学课程设置要密切结合小学的地位与功能,保持同幼儿园和初中衔接的递进性、紧密性和科学性。
⑤要保持课程的适时性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儿童本身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即在不同阶段的同一年龄的儿童,其认知水平也不相同。因此,课程设置要因地制宜,要有灵活性。
(2)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①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②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了解一些生活、自然、社会常识,初步具有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④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3.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确立学习领域,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学习领域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它有利于改变目前过分强调分科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地方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勤动手、勤学习的好习惯。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明确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学科领域的课时规定给地方教育部门留有一定的余地,不同学科的课时规定给学校留有一定的余地,地方教育部门在地方课程中可以决定学习领域与课时的比例分配,学校课程中学校可以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