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国语言文字与姓氏文化

2.1 复习笔记

一、汉字的产生

1.文字

(1)文字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它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2)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是先有语言而后才有文字,这是因为口头的语言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交往和记事的需要,于是产生了一种信息符号体系,用以记录口头语言的内容。

(3)文字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累积成为精神财富。文字的演变发展规律是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复杂到简单。

2.汉字的产生

(1)八卦演变

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

(2)结绳记事

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汉字最早是由神农创造的;

(3)仓颉造字

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3.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

二、现存最早的汉字

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出土地点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到1910年,著名学者罗振玉肯定了安阳小屯村为商代故都——殷墟,此后这些甲骨文即称为“殷墟甲骨文”,定为“商代甲骨文”。

2.金文

甲骨文之后便是金文,又称“钟鼎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为多。

三、石鼓文

1.汉字的演变

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行书和楷书。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其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作中国最早的文字。

2.石鼓文

石鼓文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鼓上一首,共十首,内容为歌颂国君田猎事迹。其字体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四、汉字的结构——六书

1.《史籀篇》

人们对汉字的研究,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史籀篇》就是那时的研究成果,可惜已经失传。

2.秦代三书

秦代,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等。

3.汉代“小学”

汉代,将三书合一,仍称《仓颉篇》。此外,又有史游的《急就篇》。这些著作主要是给儿童识字用的,因而统称为“小学”。

4.《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六书”。“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明确指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为“六书”,是“造字之本”。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次序、名称与班固等人又有所不同,后世文字学家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1)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依照物体的轮廓,用弯曲的线条,画出那个物体的形状来,这就是象形字。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意思是看一下就可以知道它代表什么,但要仔细观察以后才能明白它的意义。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僞,”武、信是也。”意思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在一起,并把它们的字义合起来,就出现一个新义的指向。这里的“谊”同“义”,“指丰为”即“指向”。因此,会意字多为合体字。

(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江、河”属水一类的事物,所以用“水”作为形旁,而取“工、可”作为声旁,两者相合而成形声字。这类字在结构上有六种: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内形

外声、外形内声。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意思是建立同一类的字有统一的部首,如果字义相同,则可互相注释。

(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词语中没有这个字,但也不用新的字,而是借用现成的字去表示。这一类字,现多为代词或虚词。

五、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1.汉字与中国人精神密切相关

汉字由图画和符号文字发展成今天独具特色的方块字,它是跟中国人重实际、多想象、包容万物的那种实用理性思维和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精神密切相关的。

2.汉字的构成

从汉字的构成来看,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法而已。在四种造字法中,象形字是最基本的。

3.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汉字结构体现了写实主义精神、人体本位精神、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

六、汉字的改革与汉字现代化

1.汉字改革

(1)由于汉字的形体太繁,学识不易,从清末以来即有许多热心的学者探索改革方案,如采用简笔,采用拉丁字母,采用数码式符号等。

(2)“五四”运动后,有学者大力主张汉字拉丁化,钱玄同曾提出汉字改革分作两步走:第一步采用注音字母;第二步采用罗马字母。后来,有人还制定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把汉字拉丁化付诸实施。

(3)要把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汉字改成拼音文字,并不是可行的,也不是可取的。历史证明,汉字对中国数千年的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汉字现代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推动文字改革,曾设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即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随后即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总表》,研究和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

七、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1.姓氏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成员赋予它某些规定性,用以调整和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于是形成一种姓氏制度。西方国家的姓氏更多地带有宗教色彩,而中国的姓氏则主要是宗法色彩。

2.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

中国的姓氏制度,是指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所采用的姓氏制度。

(1)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

(2)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与封建礼制相结合,标榜同姓同宗,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大地主利益的有力工具。

(3)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但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

3.姓与氏的区别

(1)中国的姓氏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

(2)“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

(3)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4)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

(5)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

八、姓氏的主要来源

姓氏的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有:

1.最早产生的姓,即原有意义上的姓,后人以姓为氏。它们多带女字旁,如姜、姬、姚、姒、赢等。

2.以国邑为氏。

3.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钱、宗、帅等。

4.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这是宗法制的明显特点。如牛、关、柯、丰等。

5.以排行次第为氏。这也是宗法制的一种体现。周代以孟(伯)、仲、叔、季作为子孙排行的次序,其后裔则可称孟氏、伯氏、仲氏、叔氏、季氏。

6.以爵号、谥号为氏。爵号以王、侯二氏最为突出。谥号如文、武、穆、宣、闵、简等。

7.以居住地为氏。这一类人没有资格得到封赏的土地,便以所居住的地方为氏。

8.以职业或技能为氏,如屠、陶、甄、卜、巫等。

9.以事为氏。这类姓氏不多,但却很有意思。

10.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

11.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成为汉姓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宇文、鲜于、尉迟、慕容、长孙、贺兰等。

九、古代的望族和大姓

在封建社会,姓氏不但标志一个人的血统,而且标志一个人的门第和地位。

1.汉魏时期

汉魏以来,盛行门阀制度,姓氏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帝王、功臣、贵戚之姓取得尊贵地位,享有社会的某些特权,可以左右当时的政治局面,逐渐形成一些豪门大族。

(1)东汉时,除刘姓为第一大姓外,还有所谓“四姓小侯”,即外戚樊、郭、阴、马四姓。

(2)到东晋时,原来中原地区的一些豪门家族,随晋元帝司马睿到了江南,成为当地的“侨姓”,主要有王、谢、袁、萧等;而当地还有朱、张、顾、陆等高门,称为“吴姓”。两个贵族集团共同成为南朝二百多年的统治支柱。

(3)北朝政权也以名门大姓为依托,在山东有“郡姓”,王、崔、卢、郑为大;关中也称“郡姓”,韦、裴、柳、薛、杨、杜为首;北则有“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首。

2.隋唐时期

隋唐时代,科举盛行,寒门庶族大量进入统治阶层,但门第观念依然流行。

(1)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编修的《大唐氏族志》,把李姓列为第一,但郑、崔、卢、王仍有很高地位。

(2)李姓以陇西为贵,崔姓以博陵为贵,卢姓以范阳为贵,郑姓以荣阳为贵,王姓则以太原为贵。五姓之外,还有河东裴、薛二姓,与五姓并称七家。

(3)由于推崇高门大姓,便产生了“郡望意识”。“郡望”是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实际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响。

十、姓氏混杂与谱牒

1.姓氏混杂

姓氏的产生和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姓氏的混杂则是社会变动的反映。

2.姓氏混杂的原因

一姓家族较早时基本上集中于一地,随着历史变动,人口迁移,逐渐交错混合,形成错综复杂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帝王分封子弟功臣、战乱、官宦、移民。

3.谱牒

由于宗法制度的统治和影响,一姓一族常用家谱或宗谱记载他们的变迁始末及家族承袭关系。因此,家谱或宗谱就成为我们研究历史变迁和历史人物的重要资料。

十一、全国姓氏数量

1.宋代初年,钱塘的一位读书人编过一本《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内收当时常见的单姓408个,复姓76个。但它所收姓氏甚少,不足以反映全国姓氏的状况。

2.明代陈士元编《姓瞒》一书,共录单复姓3625个。

3.近代臧励和所编《中国人名大辞典》,已收入4129个。

4.198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汇编》收录达5730个。

5.最新出版的《中国姓氏大辞典》,共收录23183个姓氏。

6.目前中国人仍在使用的姓氏超过7000种,汉族和少数民族姓氏大约各占一半,多字姓和一些比较奇怪的姓,多数为少数民族使用。

十二、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1.中国历代命名的规律

自古以来,中国人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1)商代社会迷信盛行,社会生活十分单纯,人们都以生日命名,最突出的就是30个商王几乎全以天干为名,其他人则以地支为名。

(2)周朝建立,礼制规范,如何命名也有了许多规定。如以出生时的情况命名为“信”,以道德品行命名为“义”,以某一物的形象命名为“象”,借用某一物体的名称为“假”,取婴儿与其父相同之处命名为“类”。此外还规定不以国名、官名、山川、隐疾、畜牲、器帛等六种事物命名。

(3)汉代国力强盛,祈求长生不老,人们取名也多用“安国”、“延年”、“延寿”、“千秋”、“去病”等。

(4)东汉、三国,单名盛行。

(5)到魏晋南北朝,因单名重复太多,复名又兴盛起来,由于受士大夫们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之”字;其时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取佛语。

(6)近世即以新中国成立后而言,人们取名多用“建国”、“爱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多用“卫东”、“习东”、“向东”、“向红”、“卫红”、“立新”等。

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名字”。由于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

2.名与字的关系

(1)名与字意义相同。

(2)名与字的意义相关。

(3)名与字意义相反。

(4)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

(5)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

(6)此外,还有取于古语和成语等情况。

3.“号”

古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号”,这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号”的起源虽然很早,但其流行乃是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这与唐宋以来的文学发达有关,也与儒道文化对文人的性格影响直接相关。一方面是社会对文人学士有一种推崇和敬佩的心理,另一方面是骚人墨客企图用一种委婉曲折的手法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理想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