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核心讲义

一、中国音乐简史

(一)古代音乐

1.远古、夏商时期

(1)远古音乐

中国远古时期的音乐文化,可以20世纪80年代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为证,约有9000年可考的历史。古歌和古乐舞是远古时期的两种音乐体裁。远古时期的乐器主要是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

(2)夏商时期音乐

夏商时期统治阶级利用音乐加强其神权统治,主要体现在乐舞方面。

2.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1)礼乐制度和礼乐机构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一种等级制度。

春官是为了推行礼乐制度而设置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

(2)乐舞与歌唱

周代的乐舞分为五类:六代乐舞、小舞、散舞、四夷之乐和宗教性乐舞。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民歌为基础而形成的作品集。其中《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存305首,分为风、雅、颂三类。

(3)乐器与器乐发展

周代按照制造材料的性质,将乐器分为“八音”,分别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发展到战国时期的编钟,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峰,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整套共64枚,音域达到五个八度。

(4)乐律学成就

春秋时期产生了以弦长为计算基础的乐律学理论——三分损益法。

3.秦、汉时期

(1)乐府

乐府是以采集改编民间音乐为主的音乐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适应宫廷的需要,收集民间音乐,创作和填写歌词,创作和改编曲调,编配乐器,进行演唱和演奏。

(2)相和歌与相和大曲

相和歌是汉代北方兴起的一种歌曲形式,包含汉代北方流行的各种歌曲,其中有原始的民歌,也有根据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

其特点为一唱众和,并加入器乐伴奏。

(3)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秦汉时期吹管乐器和弹弦乐器的发展引人注目。笛、羌笛、笳、角等在鼓吹和相和歌中应用广泛;箜篌(卧箜篌、竖箜篌)、琵琶(圆形直项和梨形曲项两类)在此时期广为流传。

琴的形制也在两汉时期趋于成熟,一些琴曲已经带有情节性,而且出现了琴与歌唱相结合的演奏形式。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各族音乐文化的交流

由于政权的割据、更迭,外国及外族的乐伎乐舞传入中原,它们各自的特点互相影响、互相充实,推动了音乐文化的交流。

(2)清商乐

战乱使得北方居民大量南迁,将原本以北方音乐为主的“相和歌”带到南方,与南方兴盛的吴歌、西曲发展融合,逐渐形成清商乐,其后来更是成为了全国性民间音乐的总称。

(3)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乐器中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方响、锣、钹、羯鼓及其他鼓类此时都已出现并发展。

(4)音乐思想及乐律学成就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主张音乐脱离政治功利的主张,成为封建社会音乐思想的又一潮流。

律学方面,何承天的“新律”、荀勖的“管口校正法”都是律学史上的重要成就。

5.隋、唐、五代时期

(1)宫廷音乐

燕乐集

隋唐宫廷燕乐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突出成就。燕乐专指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

歌舞大曲

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歌舞大曲,是一种综合了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

(2)民间俗乐

曲子

曲子来源于民歌,但经过选择和加工,比之一般民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更像是艺术歌曲。

变文

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变文,是将佛经写成通俗的文辞,变成有说有唱的话本。

(3)音乐机构

隋、唐的音乐机构分属太常寺和宫廷管辖。太常寺下设大乐署和鼓吹署,大乐署主管一人的训练和考核,鼓吹署则专门管理仪仗中的鼓吹音乐。

唐代的教坊和梨园直接由宫廷管辖。

(4)乐器

唐代新出现了两种最早的拉弦乐器:轧筝和奚琴。

6.宋、元时期

(1)曲子及姜夔曲子

宋代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歌曲,曾盛极一时。

(2)市民音乐

宋、元时期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是瓦子勾栏。出现了民间艺人的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

(3)说唱音乐

鼓子词

分为说唱相间和只唱不说两种形式,但歌唱部分都只使用一个曲牌。

诸宫调

由属于不同宫调的许多乐曲构成,说唱相间,常用来表现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的故事。

(4)戏曲艺术

杂剧

兴起于北方,北宋时期很流行,到元代达到空前繁荣的成熟阶段。

南戏

以当时南方流行的小曲、歌谣为基础,吸收了说唱音乐、词调和大曲的因素发展而成的一种戏曲形式。

(5)乐器与器乐

琵琶在此时期音域变得更宽,出现了更多的“品”。

篥(唐时的轧筝)和嵇琴(也称奚琴)宋代起已广泛流行于民间。

笙在宋代出现了36簧的风笙。

宋元时期新出现的乐器有三弦、云礅(即今之云锣)、火不思(西域传人的弹拔乐器)、兴隆笙(即西洋管风琴)。

这一时期器乐演奏的主要形式有细乐、清乐、小乐器、鼓、教坊大乐等。

(6)乐律学的研究成果

乐律学方面,南宋蔡元定创立的十八律,解决了三分损益律转凋后音程关系不统一的问题,是宋代律学的重要成就。

7.明、清时期

(1)民歌小曲

明、清民歌的收集工作从官府转到文人手中,内容呈现出多样性,歌词突破了词牌的框架,音乐随之更为自由、丰富,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唱等。

(2)说唱音乐

鼓词

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一般称为“大鼓”,根据流行地区的不同,分为西河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等。

弹词

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清代中期,弹词艺术家辈出。

(3)戏吐

四大声腔

指明代具有代表性的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京剧的形成

1790年,乾隆皇帝诏四大徽班进京,徽班艺人与其他剧种交流,吸取养分,逐渐演变为京剧。

(4)器乐和古琴

器乐和古琴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各自流派,并有各自代表曲目、刊本等。

这一时期出现了古琴曲《平沙落雁》、《渔樵问答》。

琵琶谱集相继问世。

出现了大量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5)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

这一时期,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囊玛、纳西族的白沙细乐等均有一定影响。

(6)乐律学成果及重要曲谱

新法密律

明代朱载培的新法密律科学地解决了三分损益法黄钟不能还原的难题,是音乐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十二平均律”律学理论。

(二)近现代音乐(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传统音乐的新发展

(1)民歌

大部分民歌都是根据各地群众熟悉的曲调改编的,从题材内容上反映出新民歌的特性。

(2)说唱音乐

北方鼓词类和南方的弹词类发展迅速,说唱音乐比以前有更大的社会影响。

(3)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的发展以京剧为主。

涌现出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各地方戏——评剧、越剧、楚剧等的勃兴亦是这一时期戏曲艺术的重要现象。

(4)民族器乐

民族器乐方面,出现了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河北吹歌等不同的器乐合奏乐种。

涌现了众多的演奏曲目,如《步步高》、《旱天雷》、《行街》、《放驴》等。

民族乐器的演奏在民间有深厚的基础。

2.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指20世纪初随着我国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一种歌唱文化,是指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和课上所唱的歌曲。

(1)内容与曲调特点

学堂乐歌的内容主要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思想;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等。

曲调特点是旧曲填新词,主要选取欧美的流行歌曲、军歌和学校歌曲,有时也选用中国传统乐曲或民歌小调,只有少部分是当时的创作。

(2)社会意义

通过乐歌课,把西欧的音乐理论、记谱法和演奏法等传播到我国;

集体歌唱的形式为群众歌咏积累了经验;

展示了音乐的社会功能,肯定了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出现了我国第一批音乐教育家。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沈心工

a.我国第一批音乐教育家,也是最早编写乐歌教材的人之一。

b.代表作品

填词歌曲《竹马》、《体操——兵操》等;创作歌曲《革命必先革人心》、《黄河》等。

李叔同

a.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在日本独立编印出版的《音乐小杂志》是中国最早的音乐期刊。李叔同编创乐歌的主要手法是借景抒情。

b.代表作品

填词歌曲《送别》等;创作歌曲《春游》、《留别》、《早秋》等。

(三)近现代音乐(20世纪20年代)

1.音乐理论的发展

(1)王光祈及其代表著作

王光祈,社会活动家、音乐理论家。

主要著作

《中国音乐史》、《欧洲音乐进化论》、《东西乐制之研究》等。

(2)丰子恺及其代表著作

丰子恺,艺术教育家。

《音乐入门》、《生活与音乐》、《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音乐的常识》等。

2.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的音乐创作

(1)萧友梅及其代表作品

萧友梅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是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为中国20世纪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代表作品

群众歌曲《五四纪念爱国歌》,独唱歌曲《问》,合唱歌曲《柏树林回旋歌》,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等。

(2)赵元任及其代表作品

赵元任

我国“五四运动”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作曲家,创作了近百首歌曲。

代表作品

群众歌曲《劳动歌》、《呜呼!三月一十八》,独唱歌曲《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合唱歌曲《海韵》等。他在1915年创作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是中国人写的最早的钢琴音乐作品。

(3)黎锦晖及其代表作品

黎锦晖

中国近代第一位致力于儿童歌舞创作的作曲家,首创了儿童歌舞剧体裁。他同时还是中国流行歌曲的第一个创作者。

代表作品

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小小画家》等;儿童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老虎叫门》等;流行歌曲《桃花江》、《毛毛雨》、《特别快车》等。

3.刘天华及其代表作品

刘天华,中国现代民族器乐领域杰出的音乐家。

他借鉴中西乐器的演奏手法,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巧,改良了二胡的音色、音质,创造了弓法、指法和演奏符号。

在二胡教学方面,他也成功培养了许多二胡名家,形成了第一个二胡学派。

经过他的努力,使二胡由合奏和伴奏的乐器提升到独奏乐器,为民族器乐争得了不容忽视的地位。

作品

《病中吟》、《苦闷之讴》、《悲歌》、《独弦操》、《光明行》、《良宵》、《烛影摇红》、《月夜》、《空山鸟语》、《闲居吟》等10首二胡曲,以及47首二胡练习睦、3首琵琶曲、15首琵琶练习曲和2首丝竹合奏曲。

(四)近现代音乐(20世纪30年代)

1.音乐教育的发展

(1)普通音乐教育

学堂乐歌为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四运动”后中小学进入以“美育”为主的音乐教育阶段。专业音乐家参与音乐教育工作。

(2)专业音乐教育

1927年在上海建立了上海国立音乐院,院长蔡元培,教务主任萧友梅。这是中国第一所制度较健全、设备较完备、独立的高等专科音乐学院。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黄自及其代表作品

(1)黄自

中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2)代表作品

a.合唱《抗敌歌》、《旗正飘飘》;

b.清唱剧《长恨歌》;艺术歌曲《南乡子》、《点绛唇》、《花非花》、《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

c.儿童歌曲《西风的话》、《雨后西湖》、《踏雪寻梅》等。

3.聂耳及其代表作品

(1)聂耳

中国20世纪30年代杰出音乐家,中国无产阶级音乐的重要奠基人。

(2)代表作品

a.群众歌曲《码头工人歌》、《大路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

b.抒情歌曲《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塞外村女》等;

c.儿童歌曲《卖报歌》等;

d.器乐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

4.冼星海及其代表作品

(1)冼星海

中国20世纪30年代杰出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其代表作《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逝世后被誉为“人民的音乐家”。

(2)代表作品

a.群众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

b.独唱曲《夜半歌声》;劳动歌曲《拉犁歌》、《抬土歌》、《路是我们开》;

c.儿童歌曲《只怕不抵抗》;

d.大型合唱曲《黄河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等。

5.贺绿汀、马思聪的音乐创作

(1)贺绿汀及其代表作品

贺绿汀,著名音乐家、教育家。

他在声乐创作领域中主要有艺术歌曲、电影歌曲和抗战歌曲。

他的器乐作品以钢琴独奏《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晚会》最著名。

他在20世纪30年代为影片《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作的插曲《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至今久唱不衰。

(2)马思聪及其代表作品

马思聪

著名音乐家、教育家。他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代表作品

《思乡曲》、《摇篮曲》、《第一回旋曲》、《绥远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

6.其他有影响的音乐家及其创作

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陈田鹤的《采桑曲》、《牧歌》,刘雪庵的《红豆词》、《长城谣》,张曙的《洪波曲》、《日落西山》,任光的《渔光曲》、《打回老家去》,麦新的《大刀进行曲》、《马儿真正好》,吕骥的《自由神》,孙慎的《救亡进行曲》,孟波的《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阎述诗的《五月的鲜花》,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等。

(五)近现代音乐(20世纪40年代)

1.国统区的音乐创作

(1)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

(2)代表性的音乐家及主要作品

a.舒模的《你这个坏东西》,费克的《茶馆小调》,宋扬的《古怪歌》,罗忠镕的《山那边哟好地方》等;

b.根据民歌改编的歌曲有:陈田鹤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江定仙的《康定情歌》,谢功成的《绣荷包》等。

2.解放区的音乐创作

(1)解放区的音乐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丰富多样的特点。

(2)代表性的音乐家及主要作品

a.马可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南泥湾》,郑律成的《延安颂》、《八路军军歌》,李劫夫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吕骥的《抗大校歌》,曹火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b.经过音乐工作者加工整理的民歌,以《东方红》、《解放区的天》、《绣金匾》、《生产忙》、《拥军花鼓》等流传最广。

3.秧歌剧及歌剧的发展

(1)秧歌剧

秧歌剧是抗战时期,在延安新秧歌运动中产生的一种广场歌舞剧。它是将戏剧、音乐、舞蹈融为一体,广泛吸收当地的民歌、戏曲、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蹈等因素综合而成。

代表作品

安波作曲的《兄妹开荒》、马可作曲的《夫妻识字》、以及《牛永贵负伤》等。

(2)歌剧

1945年4月,在延安成功上演了歌剧《白毛女》,为我国歌剧创作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基本确立了中国歌剧的格局。

歌剧《白毛女》的产生,推动了文艺工作者对歌剧创作的热情,随后又出现了《刘胡兰》、《赤叶河》、《王秀鸾》等歌剧作品。

(六)当代音乐(1949~1965)

1.民间音乐的发展

(1)民歌

汉族民歌形成了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体裁及不同地域色彩区。

代表性曲目

a.东北的《哈腰挂》,南方的《川江号子》,陕北的《蓝花花》,青海的《上去高山望平川》,江苏的《茉莉花》等。

b.少数民族民歌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像蒙古族的《辽阔的草原》,藏族的《阿玛勒火》,哈萨克族的《美丽的姑娘》,侗族大歌《蝉之歌》等深受群众欢迎。

(2)民间歌舞

民间歌舞形成许多种类,如北方的秧歌和南方的花灯与采茶等。

少数民族歌舞

朝鲜族的农乐舞和长鼓舞,蒙古族的安代舞,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木卡姆,藏族的堆谐、囊玛、弦子和果谐,苗族的芦笙舞,土家族的摆手舞,高山族的欢乐舞等。

(3)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发展迅速,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杂曲、走唱等各类别表演形式广泛流行。

(4)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日益繁荣,不仅国粹京剧深入人心,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地方戏曲亦百花齐放。

(5)民间器乐

民间器乐获得很大发展,弦索乐、丝竹乐、吹打乐、清锣鼓等合奏形式产生了许多优秀曲目,一些独奏曲目也有很大影响。

2.声乐创作

(1)歌曲

此时期的歌曲作品比较丰富,主要有瞿希贤的《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刘炽的《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李劫夫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等。

(2)大型声乐及歌舞作品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肖华词,晨耕、生茂等人谱曲。全曲共由十个乐章组成。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创作、首演于1964年。该作品共六场,包括34首歌曲。

3.器乐创作

(1)钢琴作品

丁善德的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马思聪的《舞曲三首》,蒋祖馨的组曲《庙会》,汪立三的《蓝花花》,桑桐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陈培勋的《旱天雷》,黄虎威的《巴蜀之画》,刘庄的《钢琴变奏曲》等。

(2)小提琴作品

马耀先、李中汉的《新疆之春》,茅沅的《新春乐》,秦咏诚的《海滨音诗》等。

(3)管弦乐作品

刘铁山、茅沅的《瑶族舞曲》,王义平的《貔貅舞曲》,马思聪的《山林之歌》,李焕之的《春节组曲》,江文也的《泪罗沉流》,施咏康的《黄鹤的故事》,辛沪光的《嘎达梅林》,罗忠镕的《第一交响曲》,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吕其明的《红旗颂》等。

(4)民族器乐作品

筝曲《庆丰年》(赵玉斋)、《闹元宵》(曹东扶)、《战台风》(王昌元),笛曲《喜相逢》(冯子存)、《喜报》(陆春龄),双管独奏《江河水》(王石路、朱长安),笙曲《凤凰展翅》(胡天泉、董洪德),二胡曲《流波曲》(孙文明)、《赛马》(黄海怀)、《豫北叙事曲》(刘文金)等。

4.歌剧、歌舞剧、舞剧创作

(1)歌剧

梁寒光作曲的《王贵与李香香》,马可等作曲的《小二黑结婚》,陈紫、茅沅等作曲的《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的《草原之歌》,张锐作曲的《红霞》,陈紫等作曲的《窦娥冤》等代表了歌剧创作的初步繁荣。

1959年创作的《洪湖赤卫队》与1964年创作的《江姐》成为我国当代歌剧艺术的两座高峰,对歌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歌舞剧

1960年创作演出的歌舞剧《刘三姐》给我国歌舞剧舞台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舞剧

20世纪50年代作品

梁克祥作曲的《盗仙草》,商易作曲的《小刀会》,彦克、郑秋枫作曲的《五朵红云》,吴祖强、杜鸣心等作曲的《鱼美人》等,其中《鱼美人》代表了当时舞剧音乐的最高水平。

1964年产生的《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等作品在音乐方面均体现出一些新意,作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

(七)当代音乐(1966~1976)

1.语录歌与样板戏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音乐事业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破坏,音乐发展处于最低谷。这十年间,产生了语录歌、样板戏等特殊的艺术形式。

(1)语录歌

语录歌的歌曲形式盛行于“文化大革命”初期。

《造反有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下定决心,不怕困难》等广为传唱。

(2)样板戏

“文化大革命”期间共有十部样板戏,其中包括八部现代京剧以及两部舞剧。

2.战地新歌

(1)1972年开始,有关方面每年编辑出版一集,连续五年共出版了五集名为《战地新歌》的创作歌曲集。

(2)代表作品

《北京颂歌》(田光、傅晶曲)、《我爱北京天安门》(金月苓曲)等。

3.器乐创作

钢琴曲《夕阳箫鼓》(黎英海曲)、《浏阳河》(储望华曲)。

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苗岭的早晨》(陈钢曲)等。

笛曲《扬鞭催马运粮忙》(魏显忠)、《牧民新歌》(简广易曲)。

唢呐曲《山村来了售货员》(张晓峰),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吴祖强、刘德海等曲)等。

(八)当代音乐(1976~2000)

1.声乐创作

代表性歌曲作品:郑秋枫的《我爱你,中国》;谷建芬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施光南的《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王立平的《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等。

2.通俗音乐

(1)港台歌曲的传入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湾校园歌曲传入大陆,令人耳目一新。

(2)“西北风”盛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通俗歌坛“西北风”盛行。

代表作品

崔健的《一无所有》、解承强的《信天游》、苏越的《黄土高坡》以及稍早出现的《让世界充满爱》(郭峰),《爱的奉献》(刘诗召)等作品。

3.器乐创作

(1)钢琴作品

钢琴曲《流水》、《思凡》、《云南民歌五首》(朱践耳),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一人转的回忆》(汪立三),《钢琴曲三首》(罗忠镕),《序曲与舞曲》(黄安伦),《太极》(赵晓生)等。

(2)小提琴作品

夏良的《幻想曲》,瞿小松的《山之女》,张柯的《草海音诗》等。

(3)管弦乐作品

交响曲《节日序曲》、《交响幻想曲》、《第二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朱践耳)等,室内乐《和》、《玉》(朱践耳)等。

(4)民族器乐作品

民乐合奏《翻身的日子》(朱践耳)等。

(5)新潮音乐

谭盾的弦乐四重奏《风·雅·颂》、交响曲《天·地·人》、《道极》、《地图》、协奏曲《永恒的水》,瞿小松的《第一交响曲》等。

4.歌剧、音乐剧、舞剧创作

(1)歌剧

王世光、蔡克翔作曲的《第一百个新娘》,填补了中国喜歌剧的空白;

施光南作曲的《伤逝》,金湘作曲的《原野》等在我国歌剧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

(2)音乐剧

王祖皆、张卓娅作曲的《芳草心》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成熟的音乐剧。

此后又相继出现了《现在的年轻人》、《小巷歌声》、《请与我同行》等比较有影响的音乐剧作品。

(3)舞剧

韩中才等作曲的《丝路花雨》,石夫作曲的《文成公主》,黄安伦作曲的《敦煌梦》,庄德淳作曲的《木兰飘香》,赵季平作曲的《秦俑魂》,刘念劬作曲的《凤鸣岐山》,以及《编钟乐舞》、《蓝花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二、西方音乐简史

(一)古代与中世纪音乐

1.古代音乐

古希腊是西方音乐的源头,史称“爱琴文化”。约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希腊古典文化的繁荣时期。

(1)《赛基洛斯歌》

《赛基洛斯歌》是一首刻在墓碑上的酒歌,是现在看到的最完整的古希腊音乐作品。

(2)乐器

古希腊主要有弦乐器——里拉琴和管乐器——阿夫罗斯管。

(3)乐谱

古希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记谱方式,以字母和符号分别用于记写歌唱和器乐的演奏。

(4)音乐论述

关于音程、音阶、调式等方面的理论:认为四音音列是整个音乐系统的基础,并提出了两套完整的音列体系;

调式体系以古希腊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分别是多里亚、弗里吉亚、利第亚及其各种变体。代表人物有毕达哥拉斯和阿里斯多塞诺斯。

关于音乐的本质等方面的理论:认为音乐充满了伦理价值的取向,对人可以起教育作用,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中世纪音乐

中世纪是西方音乐历史最长的阶段,是欧洲重要的文化形成期,基督教、日耳曼和地中海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为形成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1)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在罗马教会礼拜仪式活动中唱诵的经文。

特征

a.无伴奏的纯人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

b.歌词为拉丁文;

c.无明显节拍特征;

d.以级进为主,跳进较少;

e.音乐情绪节制,肃穆超脱。

(2)多声部复调音乐

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是奥尔加农;后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格特征,即华丽奥尔加农。

12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一种运用节奏模式加以控制的手法,即迪斯康特。

至13世纪,经文歌成为当时新的音乐最流行的样式,是中世纪晚期最重要的复调体裁。

(3)世俗音乐

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两条路线同时发展并相互融合,直到11~13世纪,世俗音乐才有了新的记载,主要包括拉丁歌曲和方言歌曲。

(二)巴罗克音乐

巴罗克是指一种艺术风格。

巴罗克音乐的特征为:构思宏大、效果辉煌、充满活力、强调情感的表现,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巴罗克时期诞生了歌剧、清唱剧和康塔塔等艺术形式。

1.巴赫及其作品

(1)巴赫个人简介

巴赫,德国作曲家,代表了巴罗克时期复调音乐与宗教音乐的顶峰。

(2)巴赫代表作品

第一阶段

《众赞歌前奏曲》、《管风琴小曲集》、《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等。

第二阶段

《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第三阶段

《马太受难乐》、《约翰受难乐》等。

2.亨德尔及其作品

(1)亨德尔个人简介

亨德尔,英籍德国作曲家。他的创作领域主要包括器乐曲、歌剧、清唱剧。

(2)亨德尔代表作品

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犹太·马克白》等23部;

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焰火》等。

(三)古典主义音乐

1.古典主义音乐的时间段

(1)前古典主义时期

前古典主义时期是从巴罗克时期到古典时期的过渡,主要体现了三个音乐现象:

喜歌剧的兴起;

正歌剧的改革;

器乐的成熟和发展。

(2)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

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到了高峰,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创作风格,构成了维也纳古典乐派。

2.海顿及其作品

(1)海顿个人简介

海顿,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交响乐之父”。

海顿最重要的创作体裁是交响乐和四重奏。

(2)海顿主要作品

交响曲《惊愕》、《军队》、《时钟》、《伦敦》等108首;

弦乐四重奏和协奏曲等68首;

还有一些歌剧、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等声乐作品。

3.莫扎特及其作品

(1)莫扎特个人简介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主要创作领域是歌剧和交响曲。

(2)莫扎特代表作品

交响曲《D大调第35交响曲》、《C大调第36交响曲》、《D大调第38交响曲》、《C大调第41交响曲》等41首,弦乐四重奏23首;

此外,还有小提琴协奏曲5首和钢琴协奏曲23首等。

4.贝多芬及其作品

(1)贝多芬个人简介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其创作领域几乎涉猎古典主义时期所见的各种音乐体裁,以器乐创作最重要。

(2)贝多芬代表作品

交响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等9部;

钢琴奏鸣曲《C小调奏鸣曲(悲怆)》、《C小调奏鸣曲(月光)》、《d小调奏鸣蓝(暴风雨)》、《f小调鸣曲(热情)》等32首;

歌剧《费德里奥》;

序曲《爱格蒙特》等。

(四)浪漫主义音乐

1.舒伯特及其作品

(1)舒伯特个人简介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歌曲之王”。其艺术歌曲通常分为分节歌、通体歌、变化分节歌三类。

(2)舒伯特代表作品

舒伯特六百多首艺术歌曲中,以《野玫瑰》、《魔王》、《鳟鱼》、《小夜曲》和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最有代表性。

2.门德尔松及其作品

(1)门德尔松个人简介

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他的主要创作领域是交响曲、标题性序曲、无言歌。

(2)门德尔松代表作品

《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宗教改革交响曲》、《芬格尔山洞序曲》、《无言歌》等。

3.舒曼及其作品

(1)舒曼个人简介

舒曼,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他的主要创作领域是钢琴和声乐。

(2)舒曼代表作品

钢琴曲《蝴蝶》、《大卫同盟舞曲》、《狂欢节》;

歌曲与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两个掷弹兵》、《诗人之恋》等。

4.肖邦及其作品

(1)肖邦个人简介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主要创作领域是钢琴,被誉为“钢琴诗人”。

(2)肖邦代表作品

《C小调练习曲(革命)》、《d小调前奏曲》、《A大调波洛奈兹》《小调波洛奈兹》以及19首夜曲等。

5.李斯特及其作品

(1)李斯特个人简介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主要创作领域是交响诗和钢琴曲。

(2)李斯特代表作品

钢琴曲《19首匈牙利狂想曲》、《d小调奏鸣曲》、《E大调钢琴协奏曲》;

交响诗《前奏曲》、《普罗米修斯》、《马捷帕》等。

6.柏辽兹及其作品

(1)柏辽兹个人简介

柏辽兹,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是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

(2)柏辽兹代表作品

《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7.勃拉姆斯及其作品

(1)勃拉姆斯个人简介

勃拉姆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是浪漫主义时期一个有古典主义倾向的作曲家。

(2)勃拉姆斯代表作品

交响曲《C小调第一交响曲》、《D大调第二交响曲》、《F大调第三交响曲》等;

管弦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歌曲《摇篮曲》、《小夜曲》等。

8.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及其作品

(1)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简介

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都以写维也纳圆舞曲而著称。老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2)约翰·施特劳斯父子代表作品

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共创作152首圆舞曲,最流行的是1848年创作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蓝色的多瑙河》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四百多首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

9.法国歌剧

(1)法国歌剧的体裁

大歌剧

a.表现重大题材,历史故事居多,庞大华丽的布景,宏伟壮观的戏剧场面,富于效果的管弦乐和大规模的芭蕾舞表演,剧中没有对白。

b.代表人物:梅耶贝尔,代表作品:《恶魔罗勃》。

喜歌剧

a.内容取材日常生活,表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轻松戏谑,偏重讽刺,结构短小,剧中有对白。

b.代表人物:奥芬巴赫,代表作品:《美丽的海伦》。

抒情歌剧

a.内容多取材于文学名著,篇幅与风格介于大歌剧与喜歌剧之间,剧中没有对白。

b.代表人物:古诺,代表作品:《浮士德》。

(2)法国歌剧中的杰出音乐家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的一部具有影响力的歌剧作品,它为法国喜歌剧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充分发展了抒情歌剧的因素。

10.意大利歌剧

(1)意大利歌剧简介

意大利是歌剧的摇篮,19世纪意大利的音乐发展主要在歌剧领域。

(2)意大利歌剧中的杰出音乐家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创作的巅峰人物。代表作品:《奥赛罗》、《阿依达》、《法尔斯塔夫》等。

普契尼是19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代表作品:《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等。

11.德国歌剧

1.在19世纪浪漫主义歌剧领域里,德国歌剧也出现了很有特色的作品。

2.韦伯,代表作品:歌剧《自由射手》、《欧丽安特》、《奥伯龙》;钢琴作品《邀舞》等。

3.瓦格纳,代表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等。

(五)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的产生和西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息息相关。

1.俄罗斯

(1)格林卡

格林卡,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奠基人,是第一位取得国际声誉的俄国作曲家,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主要创作领域是歌剧和管弦乐。

代表作品

歌剧《伊凡·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弦乐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

(2)强力集团

强力集团也称五人团,由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五位作曲家组成。

代表作品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鲍罗廷),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等。

(3)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具有广泛的影响。

代表作品

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歌剧《马捷帕》、《黑桃皇后》;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1812序曲》等。

2.捷克

(1)斯美塔那

斯美塔那,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

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等。

(2)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管弦乐曲《斯拉夫舞曲》、《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歌剧《水仙女》等。

3.挪威和芬兰

(1)格里格

格里格,挪威民族乐派作曲家,最优秀的创作领域是钢琴小品,被誉为“北国的肖邦”。

代表作品

《钢琴抒情小品》,组曲《培尔·金特》等。

(2)西贝柳斯

西贝柳斯,芬兰民族乐派作曲家。

代表作品:交响诗《芬兰颂》等。

(六)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常用一些不够连绵、难以记忆的短小旋律,模糊的调性,色彩斑斓的和声,丰富多变的织体,不协和和弦的并列组合等别致的配器手法,突出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音乐往往具有朦胧、飘逸、空幻、幽静的气氛。

1.德彪西

德彪西,法国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主要创作领域是钢琴音乐和乐队音乐。

代表作品

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素描《大海》等。

2.拉威尔

拉威尔,法国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创作领域是管弦乐。

代表作品

管弦乐曲《波莱罗》、交响组曲《西班牙狂想曲》、《鹅妈妈组曲》等。

(七)现代音乐

20世纪音乐开始突出个性,各流派纷纭而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1.表现主义音乐

(1)表现主义音乐的含义和特征

表现主义音乐是一种相悖于印象派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技巧的音乐流派。

总体特征

a.无调性;零碎的、急剧跳动的旋律;

b.力度强力变化;

c.尖锐的、不和谐的和弦;

d.不对称的节拍;

e.不清晰的结构。

(2)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勋伯格,奥地利作曲家。

代表作品

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大合唱《古雷之歌》,声乐套曲《月光下的彼埃罗》,采用十二音方法作曲的《钢琴组曲》等。

2.新古典主义音乐

(1)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含义和特征

新古典主义音乐力图复兴、模仿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体裁和形式,追求有控制的、理智的情感,提倡复调音乐,明确调性,结构匀称,配器清晰、透明。

(2)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罗斯作曲家。代表作品: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歌剧《浪子的历程》,合唱与乐队《诗篇交响曲》等。

六人团: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奥里克、迪雷、塔耶费尔,他们是新古典主义在法国的代表。

3.民族主义音乐

(1)民族主义音乐的含义和特征

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是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新发展。

对民间音乐本身的兴趣超过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对民间音乐特征与形式的挖掘表现得更为突出;

作曲家通过新发明的录音技术,更好地利用民间乐汇创造出了新的风格。

(2)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巴托克,匈牙利作曲家。代表作品:管弦乐曲《两幅肖像》;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柯达伊,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歌剧《哈利·亚诺什》、合唱与乐队《匈牙利赞美诗》、管弦乐《匈牙利民歌“孔雀”变奏曲》等。

4.微分音音乐和噪音音乐

(1)微分音音乐

微分音即小于半音的音程,用微分音创作的作品被称作微分音音乐。

代表人物有墨西哥作曲家卡里洛,美国作曲家艾夫斯,捷克作曲家哈巴,代表作品有《四分之一音弦乐合奏曲》、《第三弦乐四重奏》等。

(2)噪音音乐

用噪音作为音响材料而创作的作品称为噪音音乐。

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作曲家鲁索洛,代表作品:《汽车与飞机的集合》;法国作曲家瓦雷兹,代表作品:《美洲》、《电离》等。

5.序列音乐和偶然音乐

(1)序列音乐

序列音乐的含义

序列音乐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是指在作曲方法上按固定顺序进行安排的一种音乐。

序列音乐代表人物

法国作曲家梅西昂,代表作品:《时值与力度的模式》。

(2)偶然音乐

偶然音乐的含义

偶然音乐是作曲家在创作或演出时,故意对作品不加控制,有意加入不确定的因素而形成的音乐。

偶然音乐代表人物

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代表作品:《变化的音乐》、《4分33秒》。

6.电子音乐

(1)电子音乐简介

电子音乐泛指一切利用电子手段产生、修饰声音而制成的音乐。

电子音乐的发展分为20世纪50年代的录音带音乐、60年代的合成器音乐和70年代以后的计算机音乐三个阶段。

电子音乐的特点是任何声音都成了音乐构成材料,没有了传统音乐中的旋律、和声等词汇,作曲与演奏合二为一、改变了记谱法。

(2)电子音乐的代表人物

德国作曲家施托克豪森,代表作品:《青年之歌》。

7.先锋音乐

(1)先锋音乐简介

先锋派作曲家音乐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是寻找新的音色。

特点是把各种数学的概念和物理的理论引入音乐,通过“音块”的使用来获得新音色,通过弦乐器的微分音滑奏、敲击共鸣箱、在琴马的另一侧发声、合唱队中的口哨声、咳嗽声等获得新音色。

(2)先锋音乐的代表人物

希纳基斯,希腊作曲家,管弦乐曲《概率的作用》。

彭德雷茨基,波兰作曲家,《广岛罹难者的哀歌》。

利盖蒂,奥籍匈牙利作曲家,《大气层》。

贝里奥,意大利作曲家,《为了凯西》。

克拉姆,美国作曲家,《远古童声》。

8.爵士音乐

爵士音乐是源于美国新奥尔良一种典型的流行音乐。

(1)拉格泰姆

拉格泰姆是早期爵士乐,主要是在钢琴上弹奏,后来发展成结合流行音乐、进行曲、华尔兹与其他流行舞蹈的形式。

拉格泰姆音乐的特征,通常是较慢的2/4拍与切分音的结合。速度与当时的进行曲、四人舞和波尔卡等舞蹈音乐相近。

代表作曲家中最有名的是黑人乐师s·乔普林,被誉为“拉格泰姆之王”,代表作品:钢琴曲《枫叶拉格泰姆》等。

(2)布鲁斯

布鲁斯又称蓝调,是一种从美国南部的劳动歌曲、黑人的灵歌和田间号子发展而来的,以忧郁和伤感的风格见长。

它的歌词和旋律规整,和声也较简单,音阶采用降低自然大调的级而构成的布鲁斯音阶。

代表作曲家:美国黑人作曲家W·C·汉迪,代表作品:《孟菲斯城的布鲁斯》、《圣路易斯布鲁斯》等。

此外,还有迪克西兰、大乐队、摇摆乐、布基乌基、比波普等不同的爵士音乐风格与形式。

三、世界民族民间音乐

(一)亚洲音乐

亚洲音乐文化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四个音乐文化区。

1.日本

(1)雅乐

雅乐指的是历代宫廷中的伴宴音乐,是日本传统音乐中最古老的乐种。融合了从中国和朝鲜等国家传入的音乐形式,可分为唐乐与高丽乐、催马乐与朗咏等类型。

(2)民谣

日本传统音乐中最有生活气息、最为大众接受的音乐种类,反映了广大民众生活、生产劳动和各种习俗的方方面面,表达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

(3)筝曲

筝曲即用筝演奏的器乐曲,也包括用筝作为伴奏乐器的声乐曲,还包括加进了筝以外的三味线、胡弓、尺八等乐器的乐曲。

(4)歌舞伎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产生于17世纪日本江户时期。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能。

2.朝鲜

(1)雅乐

雅乐也称正乐,就是雅正的音乐。朝鲜半岛传统的雅乐大致包括管弦合奏、管乐合奏、吹打、歌乐等种类。

(2)民俗乐

民俗乐包括产生发展于各地的乡土气息浓厚的民谣,以及由职业艺人和群众共同创造的盘索里等。

(3)乐器

玄琴是朝鲜族6弦的弹弦乐器,又称玄鹤琴,状似中国的筝,用拨子弹奏。

伽椰琴,也称为天琴,是12弦的弹弦乐器。伽椰琴在女性中间广泛流行,双手演奏。

大芩是粗竹制的横笛,在吹口和指孔的制作和排列上都具有朝鲜半岛的特征。

3.印度尼西亚

(1)甘美兰

甘美兰是一种以各类敲击乐器为主的器乐大合奏。有时也加上人声,所演奏的音乐也称甘美兰。

甘美兰乐器大多数是青铜制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演奏旋律的和掌握节奏的。最具特色的乐器是芒锣类和排琴类。

(2)克隆钟

克隆钟这个词原是指金属的敲击声或舞蹈时的脚铃声,进而指包括曼多林、长笛、小提琴、吉他、手鼓等乐器在内的乐队,或由这样的乐队伴奏的歌曲。现指印度尼西亚的一种歌曲,反映了一种东西方混合音乐文化。

克隆钟的曲调缓慢悠长,常带有哀愁和忧伤的色彩,同时用拨弦大提琴来模仿甘美兰乐队的锣鼓敲击声。作曲家们采用这种风格创作了《梭罗河》、《星星索》、《哎哟妈妈》、《椰岛之歌》等很多优秀作品。

4.印度

(1)拉格

拉格是印度音乐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印度古典音乐的旋律框架,同时又是一种基本的音乐结构,每一种拉格都有它自己所特有的音阶、音程以及特定的旋律片段,表达某一种特定的情绪。

(2)塔拉

塔拉是印度人对节奏、节拍的总称。塔拉和拉格是印度音乐中不可缺的两大支柱。

(3)电影音乐

音乐在印度电影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一部电影中一般要穿插六首歌、三场舞。

(二)非洲音乐

非洲音乐,指的是非洲大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人居住地区的音乐。

1.节奏

(1)黑非洲音乐中,节奏是最重要的因素。强烈、奔放、复杂的节奏音乐是非洲黑人对世界音乐的重大贡献。

(2)黑非洲的音阶多种多样,七声音阶是主要的。从乐音的构成上看,可以分成等分音阶和非等分音阶。在音程上有等距和不等距两种。

2.歌舞

在黑非洲的歌唱中,按照其社会功能有哀悼歌、赞赏歌、说唱等各种形式。其中最普遍的形式是呼应歌。

黑非洲具有独特音乐传统的多声部合唱,可分为主调式多声和复调式多声。

非洲黑人的舞蹈节奏强烈,动作粗犷,以身体的抖动为特色。

3.乐器

(1)非洲鼓

鼓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的一种最重要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具有神般的崇高地位。

(2)马林巴

马林巴是一种带有共鸣器的木琴。它发音宽厚,余音较长,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种果壳、葫芦或罐头盒、长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鸣体,演奏时声音由琴板传到共鸣体上,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共鸣效果。

(3)姆比拉

姆比拉是一种用手指拨动弹奏的簧片乐器,其结构是将长短不一的细长簧片绑在一块木板上,并在其下面装有一个木盒或干葫芦作为共鸣体,人称它为拇指钢琴。

(三)拉丁美洲音乐

拉丁美洲的音乐也正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音乐长期融合、吸收、渗透而形成的一种多元音乐文化。

1.阿根廷探戈

(1)阿根廷探戈的地位

阿根廷音乐中,最著名的是源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探戈舞,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也是拉美民间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歌舞体裁。

(2)阿根廷探戈的形成

阿根廷的探戈音乐混合了非洲音乐的节奏和印第安、西班牙、拉丁美洲等地的舞蹈成分,也受欧洲、非洲音乐的大小调式的影响。

(3)探戈舞的简介

探戈是一种双人舞蹈,旋律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音乐节奏明快,切分音是探戈独特而鲜明的特征,曲式规模不大,常把同主音大小调关系的两三个主题连在一起,并用装饰性的对位旋律为主旋律助奏。

2.秘鲁圆舞曲

(1)秘鲁圆舞曲的发展历程

古代秘鲁的音乐是通过印第安人的传授而留传下来的。目前秘鲁的音乐体裁以印第安音乐、印欧混血种音乐为主。

在印欧混血种音乐中,主要吸收了欧洲的圆舞曲,使之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并且深受大众的喜爱。秘鲁圆舞曲就是从欧洲传来的维也纳圆舞曲与浓郁的秘鲁乡土气息相结合的一种体裁。

(2)秘鲁圆舞曲的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秘鲁圆舞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它不仅仅是圆舞曲,也是能唱的,在歌曲中有的还加进欢呼来渲染气氛。

代表作品:《利马姑娘》、《我的秘鲁》等。

3.巴西桑巴

(1)巴西桑巴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

在里约热内卢发展起来的桑巴被认为是最具巴西特点的音乐形式。

桑巴是以黑人所具有的节奏为基础,融进了欧洲的旋律和多声音乐乔罗的影响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特征是拍,音符短促的滚动节奏。

(2)巴西桑巴新形式

桑巴同探戈、伦巴和狐步舞结合而产生新的形式,如:桑巴巴图卡达就是一种兼有桑巴特征和巴图卡达节奏的巴西舞蹈。而桑巴歌是桑巴式的歌曲。不论什么形式的桑巴,都具有二拍子、大调式和轻快的速度特点。

4.墨西哥松

(1)墨西哥舞曲的特点

墨西哥的舞蹈与歌曲在结构上接受了西班牙的深刻影响。其中,许多体裁形式都源自于西班牙,并有热带的风格色彩。

(2)墨西哥松简介

墨西哥的“松”是指一种热烈欢快,地域性鲜明的歌舞形式,它的题材内容广泛,歌词通俗淳朴。

5.古巴哈巴涅拉

(1)拉丁节奏的宝库——古巴

古巴是拉丁节奏的宝库,诸如伦巴、曼博、波莱罗等等,都是在这里产生的。

(2)古巴哈巴涅拉简介

哈巴涅拉是一种源于非洲黑人、产生于古巴的舞曲体裁。中等速度,二拍子。特征是弱起、切分音、附点音符的大量应用给人以一种摇曳的感觉,第一拍多带有附点,形成规律性弹性节奏,曲调徐缓,并略带缠绵之情。

(四)欧洲音乐

1.西班牙弗拉门戈

(1)弗拉门戈表现形式

弗拉门戈,是西班牙的一种融合舞蹈、歌唱、器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整个西班牙的代表性艺术之一。

(2)弗拉门戈表演特点

弗拉门戈舞蹈中的男子用脚跟敲击地板发出十分清脆的节奏,而女子更注重手、腕、臂、腰、臀的动作,舞蹈者常常一面踏地,一面打响指,再加上歌声、拍手声、喊叫声、舞步踢踏声、舞蹈者手中的响板声,气氛十分热烈。

(3)弗拉门戈最新发展

近年来,已有人将弗拉门戈这门艺术与爵士乐、巴西的博萨诺瓦,加勒比海的沙尔萨和布鲁斯摇滚乐其他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2.葡萄牙法多

(1)法多是一种悲歌,由歌曲和器乐两部分组成,歌声充满悲切、哀怨之情。

(2)葡萄牙著名艺术家阿马莉亚·罗德里格斯将法多推上了国际舞台,她那神奇而又自然的声音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3.爱尔兰踢踏舞

(1)吉格舞曲简介

爱尔兰的舞曲主要有吉格、利尔、波尔卡、进行曲等类型,其中吉格最为古老,风格却活泼欢快。

(2)爱尔兰踢踏舞的特点以及代表作

a.踢踏舞是爱尔兰的特色,舞者在跳舞时,上半身基本不动,双手自然下垂,贴于髋部,表演者穿着特别的踢踏舞鞋,用脚的各个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击,发出各种踢踏声。

b.《大河之舞》、《王者之舞》、《火焰之舞》、《塞尔特之虎》都是著名的爱尔兰踢踏舞剧。

4.苏格兰风笛

(1)苏格兰风笛简介

大约公元15世纪风笛传入苏格兰,进而发展出独特的风笛音乐。风笛属气鸣乐器。一般包括吹气管、风袋、音管和单音管。苏格兰风笛的名称为“皮布罗奇”,有一根演奏旋律的吹管和三根持续音管,演奏时吹奏者首先通过旋律吹管充气,风袋起到存储气体的作用。

(2)苏格兰风笛的类型

短小的舞蹈音乐,包括利尔、吉格、进行曲、漫步等。

在正式场合演奏的宏大严肃的音乐,包括哀歌、礼仪、庆典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