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神话[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生活,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神话大致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2.奥林匹斯神系[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奥林匹斯神系,又称为俄林波斯神系,是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最高统治者的神系,因居于奥林匹斯山而得名。这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庞大神族,诸神各司其职,分别掌管天上人间的各种事物。它是父权制时代社会的反映,其中主要的有天后赫拉、太阳神阿波罗、海洋神波塞冬、女战神雅典娜、地狱之神哈得斯等。

3.缪斯[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科学、艺术女神的总称,为主神宙斯与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所生。关于缪斯女神的数目,主要有三女神之说和九女神之说。三女神是指墨勒忒、阿俄得、谟涅墨三位女神,它们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进行崇拜仪式时所需要的诗歌形式和技巧。九女神之说最为经典,分别是指克利俄、欧忒耳珀、塔利亚、墨耳波墨涅、忒耳普西科瑞、厄拉托、波吕许谟尼亚、乌拉尼亚和卡利俄珀九位女神,代表通过传统的音乐和舞蹈、即时的和流传的歌所表达出来的传说。

4.古希腊悲剧[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写悲,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5.荷马史诗形成的“小歌说”[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荷马史诗形成的“小歌说”,是与“统一说”相对的一种研究荷马史诗的学说。近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对荷马史诗的创作过程和是否系一人所作提出了怀疑,因而分为两大派。一派为“统一说”,认为史诗具有统一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是一人所作,作者即荷马。另一派为“分解说”,即“小歌说”,认为如此宏伟完美的史诗不可能一蹴而成,由一人创作,而且史诗中有许多事实前后矛盾,不相一致。每部史诗皆可明显地分解成若干小歌,是一些零篇编集而成,有的为后人追加,并经过窜改。

6.俄狄浦斯王[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

答:《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这部剧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俄狄浦斯王》不仅在艺术上给后世留下了典范,而且经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阐发,更引申出了一个新名词——俄狄浦斯情结。

7.俄狄浦斯情结[南京大学2013年研]

答:俄狄浦斯情结是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介于心理学、精神病学与文艺美学之间的专门术语。它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俄狄浦斯情结源于古希腊神话,恋母和弑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中文语境有时也称为“恋母情结”。

二、简答题

1.简述《荷马史诗》的基本主题。[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荷马史诗》是指《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两大古代希腊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伊利昂纪》是一部正面描写氏族战争的英雄史诗,再现了阿开亚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歌颂的是战争中的英雄;《奥德修纪》描写的是攻城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归家乡的经历,展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抗争,以及对家庭的维护,赞扬的是人的勇敢、智慧和毅力。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这两部史诗都表现出共同的思想内涵:

(1)通过英雄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念

史诗中的英雄通过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夺取胜利,敌我双方的英雄都得到了史诗的歌颂。个人荣誉、爱情、财富、王位都是英雄们行动的动机,呈现出热爱生活,肯定和追求人的现实幸福与价值的乐观精神,体现出古希腊人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念。

(2)通过对众神的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古希腊人的世界观认为人与神是共处于一个世界的。神与人别无二致,神具有人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模式,跟人来往密切。《荷马史诗》聚焦于人间的故事,但反映的却是一个人神共处的世界。在这里,神拥有神力,掌管着自然力量,统领神界、人界与冥府,将知识和智慧带给人类,同时也将灾难和祸害送到人间。此外,神具有人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模式,跟人来往密切。神的特征和神人关系,流露了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意识。

(3)通过描写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希腊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

古希腊人相信命运,甚至认为神都难以干涉命运的发展,命运与死亡成为巨大的阴影笼罩着希腊人的生活,但是史诗中的英雄不仅没有消极地屈从命运,而且还充满英雄气概,有强大的主体性力量,反映了古希腊人积极的人生观和独特的悲剧意识。阿基琉斯这一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带有神话色彩。他是神与人之子,是一个非常骁勇又重视个人荣誉的将领。他自然而又自觉地遵从部落集体利益,但任性执拗,一旦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就从战场中退出,从而造成了希腊人的失利;同时他也爱好荣誉,忠于朋友,为给好友报仇雪恨,重新披挂上阵,扭转了战争局面,帮助阿开亚人夺得最后的胜利。但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掌控,死于预言,使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

2.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是如何借鉴荷马史诗的?[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简述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与荷马史诗之间的关系。[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维吉尔在写《埃涅阿斯纪》时,以荷马史诗为蓝本。其对荷马史诗的模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蓝本创作

从结构上看,史诗的前半部分写埃涅阿斯的海上冒险,模仿《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海上漂泊以及回家的时间结构;后半部分写特洛伊人与拉丁姆人之间的战争,模仿《伊利昂纪》中特洛伊战争的空间结构。

在情节上,二者的题材都出于同一个神话传说系统,即特洛伊战争。埃涅阿斯也是特洛伊的一名英雄,其历险同奥德修斯的还乡有不少相似之处。而且,与荷马史诗一样,《埃涅阿斯纪》中的神也分成两派,参与人间的战争,以主神宙斯为主的神主宰战争的结局。此外,在战争中起衬托作用的都是一方好友被另一方好友所杀。

在人物上,埃涅阿斯与图尔努斯形成了对比,模仿了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的对应。

在叙述手法上,《埃涅阿斯纪》与《奥德修纪》都运用了追叙的手法,前七年的经历都由主人翁在宴会上讲述出来。此外,还有一些细节也多类似,如主人公游地府,铁匠神应女神之请为主人公铸造甲胄,举行葬礼竞技等等。

在描写手法上,维吉尔同荷马一样,使用了大量比喻和重复的手法。

(2)维吉尔对荷马史诗的借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

《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范本,前半部分写漂泊,与《奥德修纪》相似;后半部分写战争,与《伊利昂纪》雷同,因此后人往往称它为罗马的荷马史诗。但是,它又不是荷马史诗的简单仿作,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是罗马民族的史诗。最为可贵的是,维吉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风格和特长,写人物心理细致入微,应用比喻贴切优美,故事性强、语言典雅,是欧洲第一部杰出的由一个文人独立创作出来的史诗。

史诗的主题是探讨帝国的命运

诗人歌颂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歌颂罗马的光荣,并说明罗马称霸的使命是神所决定的。他把埃涅阿斯的儿子尤鲁斯写成是凯撒和屋大维这一族的祖先,因而肯定了屋大维的“神统”。主人公埃涅阿斯的全部艰辛的经历说明缔造帝国之不易,更应珍视帝国的和平,表现了奴隶主的爱国精神。全诗是颂扬屋大维并为其政策服务的。

史诗主人公具备理想的政治领袖的品德

史诗主人公虔诚、勇敢、克制、大度、仁爱、公正不阿,作者认为一个理想的政治领袖应该具有这些品德。埃涅阿斯和奥德修同是流浪者,但他负有重大使命,是神的意志的执行人。同样是大将,他不像阿喀琉斯为了争夺一个女俘的私事而放弃责任,却是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服从使命。从《埃涅阿斯纪》开始,欧洲文学中第一次出现了责任与爱情的冲突的主题。

史诗的风格严肃、哀婉、朦胧

作者细腻地描写了狄多和图尔努斯之死、主人公和长嫂的告别、在地府遇到了亡魂等情节。他多用幻景、梦境、预言、暗示、讽谕等手法,也着重人物心理的刻画。

史诗故事性强

比喻往往采用大自然中的现象,切合人物性格或情节,如把杀死特洛伊老王的皮洛斯比作在蜕皮的毒蛇,出现在阳光里,新鲜、年轻,但闪动着三叉舌。维吉尔史诗没有人民口头文学的特点,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使古代史诗在人物、结构、诗歌格律等方面进一步获得了定型。

总之,《埃涅阿斯纪》更像是一首民族史诗,有着成熟的思想和更沉重的历史感。尤其是比之于《荷马史诗》乐观勇敢的艺术风格,《埃涅阿斯纪》更充满了悲天悯人的忧郁情调,是第一部“人文史诗”。史诗中的主人公除了具有英雄人物的勇敢坚韧的性格外,更具备了敬神、爱国,为民族的利益压抑克制自己的个人感情的优秀品质。作者在埃涅阿斯身上寄托了一个民族英雄和理想君主的美好愿望。

三、论述题

为什么说“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必须结合你所了解的西方文学史知识来回答)[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之所以说“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原因在于:

(1)古希腊、罗马文学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奠定了文学反映生活的基础,是现实主义的渊源,具体表现为:

希腊神话是原始初民对世界的理解和反映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它真实反映了原始初民对大自然的理解以及与大自然的斗争。古希腊神话是对远古历史生活的回忆与总结:在神的故事中,神与人同形同性,神的模样与喜怒哀乐和凡人并无二致,而猎神、战神等神袛的设置更是依据远古生活中狩猎与战争的现实而设立的。神话中包含了很多生产生活的知识,比如普罗米修斯教人们造物,航海和治病。

荷马史诗再现了古希腊人的生活状况

从荷马史诗中,不仅可以了解古希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可以发现透现出来的先民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从史诗中看到由青铜时代渐进入铁器时代,从氏族公社步入奴隶制的历史烙印:史诗里提及各种兵器皆由青铜铸成。另外,史诗中对主要人物行为心理、对浩大壮烈的战斗生活、对精美的盾牌、对英雄儿女的生死离别等描写也都真实可信,栩栩如生。这些都无不体现着文学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元素,后世文学从中充分汲取了现实主义的养分,写出了无数现实主义的巨著。

(2)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开辟了道路

古希腊、罗马文学中的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无不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人们想象创造的结果,表达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为浪漫主义文学开辟了道路,具体表现为:

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充分运用多神教孕育下的丰富的幻想,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追求自由和情感,以及不写人而写神的神化倾向,为浪漫主义文学开辟了道路。

大量运用想象

古希腊人的想象力在多神教的孕育和和海水的浸泡下,呈现出新奇活泼奔放的特点,整部希腊神话和史诗充满了以小喻大,以少胜多的神奇想象。象征、隐喻、夸张这些浪漫主义常用的表现手法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史诗、抒情诗、悲喜剧中已有了广泛的运用。比如隐喻,在神话史诗中就有精彩的表现:阿喀琉斯的后脚跟、顾影自怜而变成了水仙的美少年那喀索斯都是很好的范例。而古希腊罗马人对自由和个人情感的狂热追求和表现更是浪漫主义精神实质的滥觞。后世欧洲文学从古希腊神话中看到了不描写人而表现神的神化倾向,为很多作品蒙上了神幻浪漫的面纱。

(3)古希腊、罗马文学奠定了西方文学的文学观念

古希腊、古罗马人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来了最初的文学观念,对于文学的本质、分类有了积极的认识,影响了欧洲后世文学思潮、观念。

理式论和灵感说的提出

古希腊罗马的文学的繁荣也带来了最初的文学观念的形成。柏拉图提出了理式论和灵感说,认为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模仿,诗人创作艺术是因为神灵附体,陷入迷狂。他还认为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柏拉图的文学观念对中世纪神学,浪漫主义和一些现代派的文学理论影响很大。亚里士多德则是西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人。他在《诗学》中提出文艺的本质在于对人的行动的模仿,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这种具有辨证因素和唯物主义倾向的模仿说,为文艺复兴及其以后的现实主义理论,尤其是典型理论奠定了基础。贺拉斯,朗加纳斯又分别继承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文学观念,他们分别在《诗艺》和《论崇高》中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古典主义原则和崇高理论。

文学分为史诗、悲剧、喜剧和酒神颂等几大类别

在文学的分类上,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最早力图对文学作出分类的学者,他根据模仿对象,模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的不同把当时的文学分为史诗、悲剧、喜剧和酒神颂等几大类别,并对它们作了决定性的阐述。贺拉斯恪守了这一文类程式,并作出了进一步阐述。在文学类型的具体划分上,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更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西方学者所接受。后来学者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各种文类的划分,但大多未出亚里士多德的范畴。

后世的文学思潮都从古希腊罗马文学获益

欧洲中世纪以后历次文学思潮的发起与传播都直接间接的联系着古希腊罗马文学以及从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回到古代”,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都是要求学习古代的文化、文学的。十八世纪的启蒙主义也是沿着人文主义“回到古代”的路径,反神性,要理性,创造出了启蒙主义文学的高峰。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甚至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流派同样如此。

(4)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人本观念等精神对欧洲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本观念以及其中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精神贯穿了欧洲文学。蓝色的海水孕育了古希腊人张扬乐观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崇尚知识和智慧;热爱海洋,具有大海般汹涌澎湃的性格;信仰“动”的哲学,崇尚力量、勇敢和冒险;追求现世的欢愉,赞美肉体的和粗犷的声色之乐。这种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精神是基于古希腊人强烈的人本意识。

整个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将人置于高于自然和社会的位置,主张人对自然、社会的征服和改造。普罗泰戈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露就是整个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此外,古希腊罗马文学中还出现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精神,比如理性与情感,人与命运,神本与人本,人欲与禁欲的二元对立等等。这些对立的冲突形成了后世欧洲文学中普遍存在的悲剧性的基调。无论作者欲图表现的是哪一元的胜利,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冲突本身就是一种悲剧。

总之,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西方文学理论观念,创作思潮都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影响。而古希腊、罗马文学中的人本观念一直是西方文学的精神内核,并且西方文学富有悲剧氛围也是古希腊、罗马文学传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