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师范大学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论述(40分)

什么是媒介素养,举例说明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的意义。

二、分析(50分)

印刷媒介的特点是什么?印刷媒介与新媒介的融合为图书出版业带来了什么变化,有哪些问题,举例论证。

三、新闻写作(60分)

以网络媒体传播正能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新闻评论。

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论述(40分)

什么是媒介素养,举例说明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的意义。

答:(1)媒介素养的含义

媒介素养关注的根本问题是人与媒介的关系、人对媒介的认知能力。从人类的传播历史来看,媒介是人自身感官的延伸。人类在发明了文字之后,从口语传播进入了文字的书面传播时代。人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就是认识文字、具有阅读写作的能力,这也就是文字素养。在当今的电子媒介时代,媒介进一步延伸了人的不同感官,比如电话延伸了人的听觉,电视延伸了人的视觉,计算机延伸了人的大脑。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认识文字符号,还需要理解影像符号、数字化符号,具备对多种媒介的认知能力,这就是媒介素养。

(2)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的意义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中国的大众传播事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改革和文化创新,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80年后出生的人恰好追随着新媒介的发展,一下子就从印刷媒介为主的时代进入了电视和网络时代。这种媒介巨变给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强烈反差和代沟,只有他们的家长才感受更为深切。由于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相对滞后,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没有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大学阶段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就成为非常必要的教育环节。作为大学生,在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基本形成的阶段,应该培养一种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了解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反思媒介信息和媒介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做一个清醒的媒介受众,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而不是局限在低水平的媒介使用和满足方面。

为推广媒介素养教育贡献力量

媒介理论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大学校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多学科交流平台和人际交往环境,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交叉学科的角度思考大众媒介复杂的传播现象,关注社会变革与大众媒介的关系,解读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媒介逻辑。可以说,基于媒介的素养是一种没有文理科界限的认知能力。除了提高对媒介的自我学习和反思能力,大学生还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可以通过在校内外媒体实习、社会实践、支教、社会调查等活动,考察贫困地区所存在的数字化鸿沟,了解中小学生或社区居民的媒介素养现状,发现和探讨有关媒介素养的社会问题,并为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伴随新媒介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具有丰富的媒介生活体验,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应该更容易理解媒介理论的基本知识,更能够把握媒介文本的编码规则,从而更深入地解读媒介文本的符号体系。因而,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大学生自我反思和认识自我的过程,以及了解社会现实和媒介环境的过程。这种媒介素养对于学生毕业以后,从事教师、公务员、媒体等职业,或者说,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未来的家长,都是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认知能力。还应该认识到:大学生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践行者,通过他们所积极参与的各种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可以向全社会普及媒介素养知识,这有助于建设更加平衡的媒介文化环境,并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见北京师范大学于翠玲教授相关学术论文)

二、分析(50分)

印刷媒介的特点是什么?印刷媒介与新媒介的融合为图书出版业带来了什么变化,有哪些问题,举例论证。

答:(1)印刷媒介的特点

印刷媒介的特点包括:迅速大量地印制生产;容纳信息多、内容广;读者可以自由地决定阅读的时间、地点、速度和方式;它可以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反复研读;能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兴趣和要求;以负载线性文字符号为主,适宜用来传播高深、复杂、或篇幅较长的信息;威望较高,专业性较强;文化程度低、识字少或文盲不能充分分享其信息。

(2)印刷媒介与新媒介融合为图书出版业带来的变化(略)

三、新闻写作(60分)

以网络媒体传播正能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新闻评论。

答:

善用新媒体  传播正能量

近日,在报道中央领导看望山区群众的过程中,行程尚未结束,新华社记者就通过微博在现场发出简要报道,很好地发挥了移动互联网在克服时间、空间限制方面的优越性。网友们在称赞中央领导亲民务实的同时,也对通讯社运用移动互联网创新时政报道的做法表示赞赏。

在前几天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全国的网络媒体在《哈尔滨宣言》中表示,要积极发展并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新手段,创新内容建设。新华社记者在时政报道中创新地使用微博这一新媒体形式,转作风,改文风,有力地呼应了全国网络媒体的《哈尔滨宣言》。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电脑上网和手机上网的用户加在一起,网民数量已超过10亿。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使得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信息覆盖能力,很多网友已经习惯了通过用手机获取社会和生活信息,交流自身的感受。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任何一则新闻都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开来,跟帖评论,特别受网友欢迎。

近一段时期,在转作风、改文风中,引入网络技术创新报道形式,已成为新闻媒体的自觉。传统的通讯社在时政报道中引入微博这一报道载体,对于媒体自身而言,是延伸了报道渠道、提高了报道效率;对于正在发展中、饱受噪音、杂音损害的移动互联网来说,可谓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正能量。

重视新媒体,发挥新媒体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必由之路。当然,传统媒体在报道创新方面的探索还刚刚开始,还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微博报道中,除了文字,还可以把音频、视频、动漫有效地结合起来。报道的互动性也还有待改进,覆盖面更广的QQ群、微信等沟通方式,还没有加入进来。在今后的新闻报道中,如何用新媒体传播抓住广大网友的碎片时间,把最重要的信息及时传递出去,让传播正能量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是摆在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