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2)方法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2.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观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有利条件支持和促进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不利条件制约和阻碍事物的发展和人的活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和创造条件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2)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3)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指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3.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物质与意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3)方法论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规律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4.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

(1)含义

事物矛盾运动原理,就是以“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2)主要内容

以事物矛盾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和论证了事物矛盾运动的根据、过程、趋势,把自然、社会、思维的存在和发展归结为事物的矛盾运动,并以矛盾分析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全部问题。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要求我们以对立统一的矛盾观去观察、分析、解决一切问题。

(3)方法论

以矛盾的观点分析问题,最重要的是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在众多矛盾中全力找出主要矛盾,在矛盾的双方中着力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统领全局。

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外因是事物外部的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理论,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2)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

a.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b.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程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揭示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6.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实质。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就是能动的反映论。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仅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也彻底驳倒了不知论。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特点:反映具有摹写性——客观性;反映具有创造性——能动性。

7.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3)实践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4)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5)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8.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这一规律的基本要求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中,生产力又是主要的方面,它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以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人物是历史人物中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或起重要作用的人。

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a.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b.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

10.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体力与脑力的消耗,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使用价值和价值既对立又统一。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a.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b.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既对立又统一。

a.其统一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或两次劳动。

b.其对立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反映了劳动的不同性质,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11.货币

(1)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包括五方面: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项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2)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12.资本

(1)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其本质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是一种对剩余劳动的占有权和支配权。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它的价值一次地或多次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而不会改变原有的价值量。

可变资本(v)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劳动创造了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新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是一个可变量。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

(3)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可以用来确定资本的增殖率,进而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是剩余价值(用m表示)与可变资本(用v表示)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m′=m/v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所以,剩余价值率的公式还可以表示为: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13.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2)价值规律的作用

积极作用

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

a.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

b.导致收入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c.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4.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的实质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的过程。

(3)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

a.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b.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相对剩余价值

a.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b.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c.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15.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可分为:

简单再生产,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2)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和动力。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高低、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积累不但是导致社会财富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

1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实质

经济危机的表现

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工厂减产或停工,金融企业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这些现象都是生产过剩在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表现。

经济危机的实质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2)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了周期性。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18.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

a.在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

b.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

c.唯物史观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在于:

第一,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证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第二,运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学说,提出要从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求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冲突的途径,说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三,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说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必须从“自在阶级”上升到“自为阶级”。“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在于:

a.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彻底弄清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

b.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和对立的经济根源,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真正地位,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不了解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缺陷。

c.剩余价值学说展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根本道路,指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获得彻底解放,从而否定了空想社会主义所鼓吹的宣传、示范和劝导富人改邪归正的和平途径,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指明了现实的道路。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从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剩余价值学说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社会主义一定要取代资本主义,从而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次真正的革命,它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变革进程。

19.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为了实现这种统一,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关系

人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人力资源的利用,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劳动者的素质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地位和作用无疑会更加重要。

(2)劳动者自身的发展和劳动者对社会财富占有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劳动者和财富占有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发展。

正确地处理劳动者和财富占有的关系,既有利于人的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长。

(3)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在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以科学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努力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