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课后习题详解

1.媒体的数字技术有哪些明显优势?

答:互联网是媒体数字技术应用的代表,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平台。因此,可以从互联网的一些特点来审视媒体数字技术的优势:

(1)数字技术使信息的存贮、处理和传输更快速、便捷。互联网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计算机将信息化为“比特”进行存贮、处理和传输。“比特”是信息最小单位,用断续的“1”和“0”代表,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信息(如声音和影像等)都被简化为同样的1和0,即所谓的数字化。

(2)信息容量巨大。以互联网为例,目前其每天有六十多万个网络,六百多个大型联网图书馆,四百多个联网学术文献库,五十多万个网页站点在为人们24小时不间断提供新闻信息、娱乐和通信服务等。

(3)营造多媒体视听感受。数字技术用混合的比特将各种感觉媒体,包括文本(字母、数字、文章、书等)、图形、声音(语音、音乐、各种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混合,使得接入互联网服务具有前所未有的身临其境的感受。

(4)为媒介融合准备了条件。目前,“三网融合”指日可待,数字技术使得媒介产品可以在不同的运营平台上形成“无缝对接”,为媒介产品在产业结构的“流通”这一环节创造了不可比拟的便利。

2.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怎样诞生与发展的?其功能如何?

答:(1)国际互联网脱胎于三十多年前诞生的美国军事网络ARPAnet。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969年至1986年,互联网的产生和早期应用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网络非民用化,互联网主要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军事部门人员、政府职员和政府承包商使用。与此同时,局域网和其他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986年至1995年,互联网的民用化和商业化阶段。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建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覆盖全国的NSFnet,使互联网向全社会开放,这是互联网民用化的开始。1990年9月,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赢利性的私人公司——先进网络和科学公司ANS。1992年其建立的ANSNET为互联网的主干网。这是互联网的所有权向私人公司转让的开始,是其走向商业化的第一步。1995年4月30日,NSFnet停止运行,Internet完成自身商业化过程。

1995年以后,互联网继续发展和网上服务竞争阶段。1995年以后互联网日渐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服务商(ISP)和网络内容服务商(ICP)成为新兴的行业,竞争激烈。在新闻信息提供方面,这一时期是传统媒体向互联网渗透最活跃的时期。传统媒介集团与新兴通信、信息行业巨头合作,形成新的垄断集团。

(2)国际互联网的功能

Internet实质上是以技术来实现很多功能的一个平台,国际互联网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信息交换

信息交换是指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用户可以在网上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电子教育等,这使国际互联网具备了媒体传播新闻信息的各种强大功能。

资源共享

资源是指构成系统的所有要素,包括软、硬件资源,如计算处理能力、大容量磁盘、高速打印机、绘图仪、通信线路、数据库、文件和其他计算机上的有关信息。网络上的计算机不仅可以使用自身的资源,也可以共享网络上的资源。

分布式处理

分布式处理是指一项复杂的任务可以划分成许多部分,由网络内各计算机分别协作并行完成有关部分,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大为增强。

3.Internet对于新闻传播领域有何影响?

答:作为先进通信和传媒技术的结晶,互联网在新闻传播这一大众传播领域引发的变化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在网络传播时代的变化

由于互联网提高了公众自由参与传播的可能性,传媒机构有可能不再是新闻传播的垄断者。应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的在线媒体可以分为两种:a.传统媒介机构在互联网上创立或与通信等其他行业机构合作推出的新闻网站,作为传统媒体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称为“上网媒体”;b.“网上自生媒体”,它们只在互联网上提供新闻服务,形式包括各种新闻组、网络杂志、网站中的新闻频道等。通过这种媒体形式传播新闻信息的有个人和各种非传统新闻机构。

新力量的加入和在新领域的竞争改变了新闻传播主体原有的地位格局。媒体机构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发布新闻、服务或娱乐等信息,还推出聊天室、公告牌、信息搜索、网上购物等服务。

新闻媒体内部的人员构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由于媒体商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技术含量高的手段投入使用,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的比例不断上升,而采编人员比例下降。

(2)互联网在新闻传播运作流程中的影响

互联网把一种新的思维带入了新闻传播的运作过程。新闻传播的运作过程可以表示为:信息采集→选择→加工→发布→反馈。互联网的影响贯穿了整个过程:

在线信息采集。整个新闻界在互联网介入下出现了电脑辅助新闻学。无论是网上在线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记者,在互联网上搜寻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采访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把关权的分散。互联网出现之前,新闻信息总是首先通过少数集中的、相对易于控制的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把关”后,再传播给分散的不定量的受众。而互联网使传统的信息把关权被分散了。互联网上轻而易举的链接和无尽的容量空间使内容提供几乎不可能为少数媒体垄断。更多的个人和组织加入新闻传播领域,受众个人化需求愈来愈被抬高,许多人转向原本非媒体的个人和组织寻求更合乎个人口味的信息。

多媒体和超链接的信息产品。互联网上的新闻成品与传统有很大不同。数字化使传统媒介难以做到的多媒体报道在网上十分普遍,现在,记者编辑在写作和加工稿件时,都将文字、照片、图表、音频和视频材料结合起来处理。另外,网上新闻采用了“超链接”技术。链接的使用使新闻不仅只是“新闻”,一些重大的旧闻将在网上永久停留,并成为新的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天候新闻发布。互联网出现后,由于新闻的发布不需经过太多环节,所以“即时”地发布新闻就成为可能。

多渠道的反馈。在互联网上,反馈的形式一般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受众通过EMAIL向编者反映意见。另一种方式则是开设BBS论坛,由受众进行实时的对话,编辑一般不直接露面。

(3)互联网对受众的影响

受众的构成。网络媒介的受众成员和网络用户的构成有很大关系。能够接触互联网的用户首先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少能支付购买个人电脑和上网费用,而且在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全“傻瓜化”的时候,他们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

受众的地位。互联网上的“受众”和新闻传播媒体,两者都是在网络上的某一节点上,并不是明显的“你传我受”关系,实际上,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部分智慧从传播者那端,转移到接受者这端。互联网星网传播和交互性的特征,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过程,使受众有可能按自己意愿选择接受信息,也更方便地摇身一变为传播者。现阶段的趋势是受众对传播的控制力加强了,传受两者日渐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