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后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有据可考的中国古代报纸的雏形是在()诞生的。

A.春秋战国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答案】C

【解析】关于我国报纸的起源颇有争议,有人说我国报纸起源于周朝,也有人说是汉代,但都没有实物证明。孙樵的《读开元杂报》,为我国古代报纸出现于唐代这一论断提供了间接证明。

2中国古代的民办小报起始于()。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答案】B

【解析】民办小报起始于北宋年间。大概在北宋初年都进奏院成立后不久,民办小报就以和官报相对的形式出现了,是为中国民办新闻事业的开端。

3中国古代有“王官采诗”之制,俗称()。

A.“采风”

B.“采诗”

C.“饭市”

D.“题壁”

【答案】A

【解析】古代有“王官采诗”之制,俗称“采风”。“木铎”成为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遒人拿着木铎巡行于各地,一方面传达政令,一方面进行必要的采风。

4中国古代报纸的雏形是()。

A.《进奏院状》

B.《京报》

C.《开元杂报》

D.《敦煌进奏院状》

【答案】D

【解析】《敦煌进奏院状》是目前有据可考的中国古代报纸的雏形。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份“进奏院状”的残页,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

二、判断题

1元朝从建立统一帝国到灭亡不到90年,建立了全国性的官报发行体制。()

【答案】×

【解析】元朝自入主中原建立统一帝国到灭亡不到100年,时间短暂,且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官报发行体制,因而没有固定的官方报纸发行。

2清朝的官报内容主要分宫门抄、上谕、臣僚章奏三部分。()

【答案】

3“乡校”是春秋时代郑国的乡间公共场所,它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答案】

三、名词解释

1民办小报

答:民办小报起始于北宋年间。大概在北宋初年都进奏院成立后不久,民办小报就以和官报相对的形式出现了,是为中国民办新闻事业的开端。当时的文献中还有不少关于小报“印卖都市”的记载,小报的发行者当中就有掌握印刷手段的“书肆之家”。但宋代小报还是以誊写的为多,誊写的小报篇幅较小,以传报简单的政事消息为主;印刷的小报篇幅较长,以刊载字数较多的诏书章奏和文件为主。早在宋真宗、宋仁宗时期(998~1062年),首都开封就已经出现了类似小报的事物。到了宋徽宗、宋钦宗时期(1101~1127年),已经逐步地形成一种行业。但在整个北宋时期,还没有出现小报这一称呼。

2露布

答:露布初见于汉朝,大量使用于魏晋隋唐等历史时期,它是指不加检封、公开发行的官文书。露布是一种以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起始于汉魏,主要用帛,也有用木板的,因此也被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特别是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有时露布也被用来发布政治性的消息。露布的公开性和时效性都很强,传播面也较广,是报纸诞生以前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一种新闻传播媒体。

四、简答题

简述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舆论运动。

答:在古代历史上,议政论政的舆论一直都存在,只是随着当朝中央政府对谏言的接受程度和对言论的束缚大小而有所不同。其中有几次值得注意的大规模舆论运动。

(1)东汉时期的“清议运动”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拉拢官僚为帮手,形成政治上的帮派。为了反对这种政治腐败,当时的太学生聚集在帝都,品评人物,抨击时弊,创造了一种对时事进行评论的风尚,号称“清议”。代表公众舆论的“清议”运动在全国蔓延并发展成为强大的政治势力。

(2)南宋时期的“学潮”

当时,太学生参与议政评政的热情空前高涨,对此盛况有一段概述:“靖康之难,陈东率诸生伏阙上书,请立诛六奸,以谢天下,义声著于今古。南渡以后,每遇国家有事:若和战之取舍,宰臣之进退,太学诸生振奋之辞,往往操持其间,号为清议。君相虽尊,莫之敢违,违则士论哗然。直谅之风,绵历百余年而不息。”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南宋时期的太学生清议运动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3)明朝后期的“东林党”

在明朝后期,出现了著名的评议朝政的东林党。公元1604年,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形成了广泛社会影响。东林党以当时中下级官员、地主及知识分子为主,反对王公贵戚、权臣宦官。他们企图以儒家正统思想挽救国家,但在强大的统治集团剿杀下,遭到重大打击,直到崇祯即位处死魏忠贤后才又有所抬头。后来,东林党的残余势力一直与权臣斗争,一直持续到南明的灭亡,前后达40多年。

从中国漫长的古代文明史看,作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补充的谏诤这种舆论力量,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使得封建统治者在施政中的一些问题上近乎民意。

五、论述题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关于中国古代的“谏诤”方面的知识。

答;(1)“谏”在夏商周已有文字可考,形成自己的理论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其间关于谏诤的例子非常多。从秦朝到唐朝,是谏诤发展到鼎盛的时代,例如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在唐太宗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魏征病逝后,唐太宗痛哭失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旧唐书·魏征传》)当时魏征的谏诤影响,可见一斑。但自宋代到清代,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谏诤逐渐衰亡。

(2)古代官员或者有权威的人士在进行谏诤时,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的事件。获取相关的渠道包括:

门客。门客们都是饱览群书、博学有识之士,因而会给谏诤之人提供有效、可行的信息,也可以称作谏诤之人的“智囊团”。

通过参与朝政与集体议事、民间巡视、微服私访、兼掌编修等方式进行谏诤。

(3)孔子在《论语》中提到暴君商纣王对三位谏诤大臣的处理态度:“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可见,在古代谏诤是要冒风险的。可将谏诤的方式分为以下几类:诗谏或史谏;曲谏;反谏;死谏;兵谏。

诗谏或史谏是比较委婉的谏言方式,是指通过诗词歌赋或者是史料记载进行谏言。曲谏是指并不直言,而是委婉或拐弯抹角地进行谏言。最成功的例子可能要数《战国策》记载的邹忌劝谏齐威王的事例。

反谏是指通过提出相反的意见,来引起决策者注意,促成决策的实施。例如魏征反谏唐太宗。大唐打败突厥大汗颉利后,解决突厥饥民的问题成为了大唐王朝的难题。宰相长孙无忌主张将匈奴的部分部落内迁关内,但这是一项具有极大风险的政策,因为晋朝就因内迁匈奴失控生变,导致灭亡。因此,无人敢赞成此策。魏征十分清楚,内迁之策是唯一可行之策,但他却在朝议之时站出来反对长孙无忌的建议,认为内迁之策不可行,并陈述几大弊端,有理有据,引起了李世民的高度重视,最终促成了决议的实施。

死谏即冒死进谏。明代唐顺之在《封知县张公墓志铭》中说:“顾吾与若母两人老耳,死谏是尔职,不死是圣天子恩厚无量也。”清代钱谦益在《尚宝司少卿王之寀授奉直大夫制》中有言:“尚终念生全之德,其无忘死谏之时。”因为涉及的谏言可能阻力很大或者可能会激起统治者的愤怒,因而要冒着丢脑袋的风险。

兵谏是指用武力规劝君主或尊长,使上级改变主意。最初的记载见于《左传·庄公十九年》:“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