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电子科技大学691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电子科技大学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91政治学原理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西方历史上政治研究的特点。

2.简述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3.简述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同点。

4.简述行政管理职能的含义与基本内容。

5.简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二、论述与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试论析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2.试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和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3.试论析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形态、性质与特点。

参考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91政治学原理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西方历史上政治研究的特点。

答: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在西方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中长期演化孕育而成。西方历史上政治研究的特点主要包括:

(1)范式多样

西方社会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社会面貌不断地变化,促进了政治研究范式的革故鼎新,出现了伦理学世界观、神学世界观、法学世界观、社会学世界观等研究范式。

(2)注重逻辑

西方政治研究受到自然科学、哲学、逻辑学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色彩,对各种政治理论现象有较抽象、完整、系统的理论分析,重视探讨政治中的一般抽象原则。

(3)强调建制

西方政治研究注意对国家的起源、性质与作用的研究,由此注重对政体的探讨。自古希腊始,就注重分析当时各城邦的不同政体,以后注重对最佳政体的探求形成了传统。对政体的研究构成西方政治学研究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

(4)侧重法理

西方政治研究认为人性多变,特别强调通过一定的政治制度、权力关系、权力运用和法律规范等外部机制调节人的行为,维持和巩固某种特定的政治秩序。

(5)学科界限清晰

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治学与伦理学、哲学加以区分,使政治研究初步取得独立的地位,此后的研究者们基本上把政治研究看作一个专门领域,写出了许多有影响的政治学著作,为政治学奠定了独立的学科地位。

2.简述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国家统一上的一个伟大创造。“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在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允许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和台湾特别行政区不拥有国家主权,但却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一国两制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内容:

(1)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主权的实体,香港、澳门、台湾是统一国家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2)两种制度共存,但主体是社会主义。一国两制只在香港、澳门、台湾三个地区实行,因此,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会改变,同时,上述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也长期保持不变。

(3)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主要包括:

特别行政区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均由当地人组成,管理本地区事务,具有立法权,全国的法律,除有关国防、外交的法律及其他有关体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且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外,其他均不在特别行政区实施。

特别行政区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其财政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中央人民政府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

特别行政区享有充分的外事权,可以“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联系,签订经济、文化、科技协定,参加民间国际组织,还可以自行签发出入本特别行政区的旅行证件。外事权与外交权不同,外交权属于中央人民政府,即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央人民政府。

3.简述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同点。

答: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

(1)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指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有它独具的特点和优点。

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政治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质,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结成极其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国家政权阶级结构的变化和民主性进一步扩大。

(2)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对少数敌对分子的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包括:

无产阶级专政是原先被剥削的广大劳动群众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是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不是通过旧的国家机器实现的,而是通过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基础上,确立起新的国家机器来实现的;

新的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主人变成社会公仆,因为国家权力已从脱离社会成为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重新回到社会手中,为绝大多数人所掌握;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的,不是在于用暴力维护某种阶级统治的国家,而在于“消灭国家”、“消灭任何加在人们头上的暴力”,因此,它是向废除阶级并促使国家消亡的过渡。

(3)两者的共同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同无产阶级专政是相同的,这种共同点主要表现为:

都是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共产党)对国家政权实行领导;

都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

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国家政权对内、对外的职能相同;

都担负着消灭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由此可见,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中国特色,它实质上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4.简述行政管理职能的含义与基本内容。

答:(1)行政管理的含义

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包括国家行政部门本身事务的组织管理。国家行政管理以国家政权为基础,以国家行政职能为内容,以国家有关法律为依据。

(2)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

行政管理的功能包括维持、保卫、管理及服务。

a.维持

维持一个社会的各种活动和关系能够正常地运转,使社会生活能够稳定地持续下去。

b.保卫

行政管理的另一项活动内容则是保卫社会,即防御外敌或抵御外敌,在发生战争的情况下,政府应积极行动起来。

c.管理

管理是指维持一个社会的各种关系和各项活动能够协调发展,使各种活动、要求和利益之间不产生根本的冲突。管理通过国家行政组织去实现,对行政组织本身的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服务

为了促进社会各项活动的发展,行政体系承担各种服务功能,如建立公共设施,举办公共事业等等。

行政管理体系能否有效运行,能否发挥高效功能,关键在于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行政体制。健全的行政体制的特性包括系统性,法制性,稳定性。目前中国的行政体制主要有:

a.总理负责制。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最高决策权属于总理。

b.集权制与分权制。

c.直线制与职能制。

行政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

a.计划职能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

b.组织职能在于保持完成计划所必需的活动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保证执行系统内部过程发展的平衡并予以涮整;

c.协调职能就是改善和调整各机关、各人员、各项活动间的关系,使各项管理活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实现共同的目标;

d.控制职能是为了保证执行过程与计划相一致,对现实与目标、实施过程与预定标准之间的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从而顺利实现行政目标和计划的管理活动。

5.简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答:对外政策是一国对外职能的体现,是国家对外政治活动的基本规范。建国40多年来,我国政府从维护本国利益和世界和平出发,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干涉,有力地推动了本国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

(1)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和平共处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整体,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地概括了国际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公认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中国人民从维护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不受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干涉。这是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针,也是中国对外关系中一贯奉行的基本原则。

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人类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是当代世界最引人注目的中心问题。在和平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国家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的对外政策需要维护本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允许侵犯中国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的行为,而本民族尊严和利益的充分实现离不开世界人民的总体利益。因此,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我国在对外事务中的双重义务,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出发点。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

(2)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

建国40多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历史的反复考验,并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建立在独立自主等基本原则基础上的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一直足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维护世界和平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独立、实现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作为第三世界的一员,中国坚决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加强相互间的团结与合作,共同维护正当权益,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主张坚持对话,不搞对抗,同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国家建立和发展正常的友好合作关系,这充分显示中国对外政策的巨大威力和作用。

二、论述与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试论析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答:政党制度主要是指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制度性规定和运行方式,包括政党的地位、政党同政权的关系以及政党之间的关系等。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政党学说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经验总结。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

坚持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一项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坚持共产党领导,就是以接受中国共产党对整个国家实行政治领导为前提。中国共产党通过决定正确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团结各民主党派,为实现这些路线、方针、政策共同努力。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经验总结和根本保证。

多党长期合作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没有在朝在野之分,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因而,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协商制度是需要长期保持下去的。为了保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民主党派除了参加国家重大事务的讨论和协商之外,民主党派的一些优秀代表参加了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部门的工作,有的被安排到人大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岗位上。

有一定的组织形式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物团结合作、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这一重要渠道,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统一战线内部的各种问题进行民主、平等、真诚的协商。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能够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

具有宪法保障

我国宪法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确认了民主党派在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作用。然而,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同民主党派在宪法规定的权利、义务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经济独立和法律地位的平等是统一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

(2)中国政党制度的优点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优点,主要表现在: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在我国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的长期存在以及它们直接参加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部门,可以充分反映它们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并且将其体现在国家的法律、政策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可以吸引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可以调动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和所联系的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我国民主党派组织所联系的相当一部分成员是中高级知识分子和原工商业者,可以充分发挥他们“人才库”的优势和作用。

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状况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中国共产党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中国共产党除了进行党内监督和接受群众监督之外,还要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

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各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不少人有着广泛的社会交往。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开展交流活动,宣传党关于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路线。这对于激发港澳台人士的爱国热情,扩大中国大陆在海外的政治影响,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2.试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和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答: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

(1)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一方面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和主要特征正是同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相联系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已经在我国形成并占主导地位,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尚不完善,还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之中。

在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中,占非主导地位的是历史遗存的封建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封建政治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以历史积淀的形式残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宗法观念和等级观念等封建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心理倾向。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在中国的历史进程状况下,既有历史的遗存、又有在新的形势下外来的影响,资产阶级民主观、自由观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方式。

我国现在所处历史阶段的客观状况决定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较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地区还没有脱贫;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相当影响;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所必需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不充分,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还受到条件的限制。因此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虽然已经形成,但还是一种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我国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2)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需要我们去探索、认识和把握它的基本发展规律。要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

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一方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前提,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传播提供有效的物质工具和手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有利于消除封建主义的影响,同时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基础上建立起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台方式,将使人们牢固地树立主人翁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平等观念。

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高度的科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人们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国家政治生活,自觉地有效地参加国家事务管理。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需要进行全民族的智力开发,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提供现实的政治生活基础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从最直接的意义上来说是对现实的国家政治生活的反映,它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必将大大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健康发展。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传播,以深化和推广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几十年形成的特有优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改进上作力法,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实任务的统一,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准则。大力提倡和发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形成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共同政治意识。

3.试论析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形态、性质与特点。

答:政治参与是特定体制框架内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试图影响政府人事构成和政府政策制定的各种行为,简单来讲就是公民或公民团体影响政府活动的行为。它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政治参与具有教育、表达、监督的功能。政治参与的有效性、规模和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度。

(1)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政治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参与活动呈现出多种形态,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创制与复决

公民创制与复决是指一定数量具有选举资格的公民提出法案和对法律进行表决或否决的活动。公民创制分为直接创制和间接创制两种类型。公民复决也分为公民表决和公民否决两种。公民表决是在议会制定的法律尚未实施之前,经公民投票决定之后,法律才能生效。人民否决是在法律已经实施之后的一定期限内,如有公民或政府机构对法律表示不满,政府则将其提交公民投票决定。

选举

选举是指公民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程序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议员)或其他公职人员的活动。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度是在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长期的反复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完善起来的。选举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最广泛最普遍的形式,是当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主要组成部分。

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指政治性的团体或组织为实现其特殊利益而对政府施加影响和压力的活动。在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压力集团在政治生话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国家立法、政府决策等方而具有很大的作用。

官民个别接触

它通常是指个别人或一部分人为谋求自身利益而与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的接触活动。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也需要通过直接会面、列席发育等形式在竞选、立法、行政过程中与政治家和政府公职人员接触,表明自己的需求,争取在政策制订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兼顾这部分人的利益。

(2)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性质

资本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类型,即管理国家的真正权力掌握在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手中。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实质上只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参与,是资产阶级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

(3)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特点

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性质出发,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

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财富与地位不平等的社会,经济上的地位差异决定了政治权利在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集团之间的分配。越是能够主导国民经济的巨型垄断组织或财团,越是能够通过全方位参与政治过程,对政治体系施加重要的影响力。一些地位不高、势单力薄的利益集团受种种制约,只能选择一些影响力不大的参与形式,介入政治过程。

政治参与的狭隘性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都与利益相关,除了为个人利益的单独参与之外,参政的集团也是为了维护个人自身利益而聚合成的。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群体繁多,但大多数为维护特殊利益的集团,少数才是公共利益集团。利益集团的构成受到行业、职业、地域、种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它们所追求的利益及其社会影响也就相当狭隘。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形式多样,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创新,但从根本上说,只是资产阶级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对政治参与的活动范围是加以限制的,公民或公民团体的活动必须以肯定现存政治制度和维护政治统治为前提,否则任何参与行为都是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