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2803字
- 2021-06-29 10:33:37
四、中国共产党党史
(一)国民革命时期(1921年~1927年)
1.中共一大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浙江嘉兴。
(3)主要内容: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带工人运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大会还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是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4)两个数字:12个代表出席,代表全国53个党员。
2.中共二大
(1)时间:1922年7月。
(2)地点:上海。
(3)主要内容:提出党的纲领,最高纲领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
3.中共三大
(1)时间:1923年6月。
(2)地点:广州。
(3)主要内容: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大会正式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同时大会又强调指出,在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必须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努力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4.中共四大
(1)时间:1925年1月。
(2)地点:上海。
(3)主要内容: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以及为了参加这一运动,党在组织方面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工具之买办阶级”。
5.毛泽东著作
(1)1925年12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2)1926年《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3)1927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
6.与中共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国民党一大
(1)时间:1924年。
(2)地点:广州。
(3)内容:重新解释“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1.中共五大
(1)时间:1927年4月(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
(2)地点:汉口。
(3)主要内容: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对于当时夺取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均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是不彻底的,在会后也并未实施。
2.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过程:周恩来等领导北伐军3万多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八七会议
(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内容:批评陈独秀右倾错误,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4.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八七会议后)。
(2)过程:毛泽东受党中央委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退到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5.中共六大
(1)时间:1928年6月。
(2)地点:莫斯科(注: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3)主要内容:大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六大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移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
6.古田会议
(1)时间:1929年12月。
(2)主要内容:通过《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问题》的决议案,规定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担负起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这三位一体的任务。
7.长征
(1)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2)1936年7月1日,红二、红四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会师。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零七个月,途经四省,行程近万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十一个月,途经八省,行程一万六千多里。
8.遵义会议
1935年1月,长征途中,中共在遵义召开会议,批评了“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9.瓦窑堡会议
(1)时间:1935年12月。
(2)内容: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10.一二·九运动
(1)时间:1935年12月9日。
(2)性质: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11.毛泽东著作
(1)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
(3)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
12.与中共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西安事变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过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
(3)历史影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基本停止了内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停止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1.洛川会议
(1)时间:1937年8月。
(2)内容: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六届六中全会
(1)时间:1938年。
(2)地点:延安。
(3)内容: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共产党人>发刊词》
(1)时间:1939年10月。
(2)内容:提出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注:三大法宝是指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4.延安整风
(1)时间:1941年~1945年。
(2)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中心)、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5.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3)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毛泽东著作
(1)1937年8月,《矛盾论》。
(2)1938年5月,《论持久战》。
(3)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
7.与中共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七七事变
(1)事件过程: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事件影响: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1.中共七大的召开
(1)时间:1945年春。
(2)地点:延安。
(3)内容:
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②确立了下一阶段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全国土地会议
(1)时间:1947年。
(2)地点:西柏坡。
(3)内容: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并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3.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0月)、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渡江战役(1949年4月~1949年6月),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
4.七届二中全会
(1)时间:1949年3月。
(2)地点:西柏坡。
(3)内容: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提出:
①两个转折: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②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2)地点:北平。
(2)内容:提出“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的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
(六)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1956年)
1.七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50年。
(2)内容:毛泽东作《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
2.三反、五反
(1)时间:1951年12月。
(2)内容:“三反”指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五反”指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3.过渡时期总路线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七)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956年~1966年)
1.《论十大关系》
(1)时间:1956年4月。
(2)内容: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主要任务,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的方针。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时间:1957年2月。
(2)内容:确立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即“团结—批评—团结”。
(八)改革开放前两年(1976年~1978年)
1.思想路线
(1)两个“凡是”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这篇社论中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真理标准大讨论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发表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草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
2.改革破冰
1977年6月至1980年2月,万里担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安徽省的局部地区实行农村改革,率先突破人民公社体制,支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九)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大期间(1978年~1982年)
1.改革开放
(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2)1979年,首都钢铁公司等企业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从此,中国的改革开始扩展至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之幕布也徐徐拉开。
(3)1980年8月,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2.思想路线重新确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闭幕式上发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十)十二大至十三大期间(1982年~1987年)
1.十二大(1982年9月)
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一)十三大至十四大期间(1987年~1992年)
1.十三大(1987年10月)
党的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②起始点: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前提是社会主义,1949年我国进入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有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①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②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3.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月)
1990年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命运将会如何?中国今后怎么办?在此背景下,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
(1)社会主义本质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指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市场经济
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扫除了思想障碍。
(4)“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是在1992年南巡的时候。
4.开发浦东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市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
(十二)十四大至十五大期间(1992年~1997年)
1.十四大(1992年10月)
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5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作《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做了明确表述,这是中共重大纲领性文献中第一次作此表述。
3.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第一次正式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三讲”教育
1995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国都要这样做,北京市更要起带头作用。”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十三)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1997年~2002年)
1.十五大(1997年9月)
江泽民同志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1)“邓小平理论”
会议决定把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认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第三步战略步骤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
①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③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西部,是政治概念,不是地理概念,其包含12个省区市,即:西北五省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五省区市,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还包括中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例】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西部开发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和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
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沿海同内地的贫富差距
C.西部大开发覆盖地域指陕、甘、宁、青、新等西北五省(区)及西藏自治区
D.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答案】C
【解析】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甘、青、宁、新、川、渝、滇、贵、藏、内蒙古、桂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吉林省延边州)。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0年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科学地概括、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十四)十六大至十七大期间(2002年~2007年)
1.十六大(2002年11月)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3.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明确科学发展观并给予了科学定义。
4.中部崛起战略
2004年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出现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提法。同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5.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6.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导思想,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7.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1)八荣八耻的提出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并参加讨论时提出“八荣八耻”。
(2)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十五)十七大至今(2007年至今)
1.十七大(2007年10月)
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1)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①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基本要求是( )。
A.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B.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统筹兼顾
D.发展,统筹兼顾
【答案】A
【解析】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答案选A。
②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①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②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胡锦涛“七一”讲话(2011年7月1日)
(1)成就
①三件大事
a.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三大成就
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③两大理论成果
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党建
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①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
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③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④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⑤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
3.十八大(2012年11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期为11月8日至11月14日,共7天。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1)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4)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
(5)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说法错误的是( )。
A.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1年翻一番
B.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D.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答案】A
【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项,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不是2011年。
(6)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7)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4.十八届一中全会(2012年11月)
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5.十八届二中全会(2013年2月)
全会通过拟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建议国务院将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6.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
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7.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年10月)
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8.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年10月)
会议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9.十八届六中全会(2016年10月)
会议主要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