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教育硕士《教育综合》复习全书【核心讲义+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0782字
- 2021-06-29 10:56:03
第8章 教 学
一、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联系与区别
(1)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①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②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2)教学与智育
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因为:
①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②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
(3)教学与上课
上课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方式。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二)教学的地位与意义
1.地位
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施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他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
2.意义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成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三)教学的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将储存在书本或其他的信息载体中的物化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经过有指导的学习活动,将人类总体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知识结构。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识能力;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品德、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青少年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由于始终具有教育性,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培养与发展个性
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重要作用。教学活动与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意志品质、社会价值意识、身体心理素质等因素一起,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
(一)定义
教学过程是指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及其时间流程,由相互依存的教和学两方面构成,其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及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特点
1.教学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
2.教学是学生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的过程。
3.教学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性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过程的规律
1.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引起求知欲
主要是心理的准备,即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明确学习的课题、任务和要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活动,产生于对知识的需要与追求。
(2)感知教材
没有感性认识和大量的直接经验作为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书本知识的学习就难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
(3)理解教材
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
知识的巩固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对知识的实际运用,都对知识的巩固起着重要作用。
(5)运用知识
学生通过运用知识于实际,可以形成技能、技巧,还可以检验所学知识,丰富直接经验,使认识深化,这对于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检查学生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主要由教师负责进行,一般采取课堂提问、检查课内外各种作业和进行各种测验来进行。
2.教学过程的主要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①学生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
a.获取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b.获取间接经验,即他人的认识成果。
②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方法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①二者的关系
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人们的思想观点和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知识,都要以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
②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方法
a.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只有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来吸取知识,科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观点、信念,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b.以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的提高和推动他们学习知识主动性和积极性。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①二者的关系
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能力的发展。系统的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的能力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他们的能力发展。
②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方法
a.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
b.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①认识活动的分类
在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活动分为:
a.智力活动,主要指为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观察、思维等心理因素的活动;
b.非智力活动,主要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等心理因素的活动。
②在教学过程中,两者的关系是:
a.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智力活动是非智力活动的基础,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是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b.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一方面通过改进教学本身,使教学具有吸引力,以便引起、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品质;
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毅力等,使他们能自觉地按教学要求调节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及其活动,积极进行智力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学生自觉掌握知识主要靠调动学生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③在教学中,要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注重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三、教学的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
(一)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缺点
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1)它能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2)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扎扎实实,有条不紊。
(3)它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是教师系统讲授,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4)它把教学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的安排,特别通过课的体系,分工合作,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5)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活动结集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
(6)它在实现教学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
(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3)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
(4)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
(5)不能容纳和适应更多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它一切都固定化、形式化,灵活性有限。
(6)不能保证真正的智力卫生的要求,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
(7)还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每个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教师施教内容,而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四、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
(一)教学模式的结构
1.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的教学行为范型,例如:
(1)概念获得模式和先行组织概念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2)情境陶冶模式的理论依据则是人的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理智与情感活动在认知活动中的统一。
2.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组合,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3.操作程序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或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
4.实现条件
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等。
5.教学评价
是指某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的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亦有所不同。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1.指向性
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模式的有效运用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好的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2.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了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
3.完整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稳定性
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普遍性的规律。教学模式并不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所提供的程序对教学起着普遍的参照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5.灵活性
作为并非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体现某种理论或思想,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的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三)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1)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式”教学模式成为20世纪教学模式的主导。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教学模式就一直在“传统”与“反传统”之间来回摆动。
(2)5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再加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使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模式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2.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1)归纳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教学经验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教学模式,它的起点是经验,形成的思维过程是归纳。归纳型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的总结,不免带有思辨的色彩。
(2)演绎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一种科学理论假设出发,推演出一种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实验证实其有效性。它的起点是科学理论假设,形成的思维过程是演绎。
3.由以“教”为主向着重“学”的教学模式发展
(1)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的,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一教学的重要方面。
(2)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和“学”的活动。
4.教学模式日益现代化
在当代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有些教学模式已经开始注意利用信息加工、人工智能、计算机等新的科学技术理论和成果。教学条件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
(四)教学模式的类型
1.传递—接受式
该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传入我国后,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与修改,融入了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
2.自学—辅导式
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界根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实践、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3.引导—发现式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它是依据杜威、布鲁纳等人所提倡的“问题——假设——推论——验证”程序,并结合我国的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成果归纳而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4.情境—陶冶式
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吸取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并参照我国教学实际工作者积累的有效经验加以概括而成的。
5.示范—模仿式
示范—模仿式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
6.概念获得式
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来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掌握探究思维的方法。该模式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即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7.掌握学习模式
掌握学习模式是布鲁姆基于“任何教师实际上都能帮助他的所有学生获得优异成绩”这一信念而提出来的。这种教学模式的中心任务不是控制学生而是控制学习,关键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五、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应该始终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
(2)教学原则的特点
①合目的性。教学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来进行的,教学原则能够指导教学工作,必须与国家规定的教学目的保持一致,必须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②合规律性。只有那些真正反映了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才能给教学工作以正确的指导,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成效。
③历史性和客观性。教学原则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3)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
①依据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
②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③依赖于教学实践经验积累;
④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⑤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系统性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循序渐进原则。
(4)巩固性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5)量力性
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7)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8)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概念及依据
(1)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教学方法确立的依据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
②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
③本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法特点;
④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理、认知等;
⑥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
⑦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
⑧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
⑨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等。
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1)讲授法
①基本含义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类型分为:
a.讲述: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的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
b.讲解:教师向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论证;
c.讲演:教师向中学高年级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而全面的描述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通过分析、论证来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②基本要求
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b.注意启发;
c.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①基本含义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类型分为:
a.复习谈话: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
b.启发谈话: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识。
②基本要求
a.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b.要善问;
c.要善于启发诱导;
d.要做好归纳、小结。
(3)读书指导法
①基本含义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读书指导法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
②基本要求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c.加强辅导;
d.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4)练习法
①基本含义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的种类很多。
②练习类型
a.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有: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
b.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有: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③基本要求
a.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b.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c.严格要求。
(5)演示法
①基本含义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②基本要求
a.作好演示前的准备;
b.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c.讲究演示的方法,紧密配合教学。
(6)实验法
①基本含义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法可分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
②基本要求
a.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b.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
c.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
d.做好实验小结。
(7)实习作业法
①基本含义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进行实习作业与练习、实验一样,都是为了运用知识于实际。实习作业的实践性、独立性、创造性都更强,能使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②基本要求
a.作好实习作业的准备;
b.作好实习作业的动员;
c.作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
d.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
(8)讨论法
①基本含义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种类很多,既可以是整节的课堂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既可以是全班性的,也可以是小组讨论。
②基本要求
a.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b.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c.做好讨论小结。
(9)研究法
①基本含义
研究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②基本要求
a.正确选定研究课题;
b.提供必要的条件;
c.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
d.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六、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一般概念
1.基本概念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2.评价类型
(1)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2)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3)进行课程评价。
(二)教学评价的意义
1.积极意义
(1)教学评价对学校来说,可以记载和积累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定期向家长报告他们子女的成绩,并作为学生升留级和能否毕业的依据。
(2)对教师来说,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分析自己教学的优缺点,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3)对学生来说,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以扬长补短。
(4)对领导来说,可以了解每个教师、每个班的教学情况,便于发现问题与总结经验以改进教学。
(5)对家长来说,可以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及其变化,以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
2.消极意义
不正确的评价也会给教学和教育工作带来不良后果。表现为:
(1)评价的方法不科学,或命题不合理、评分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符,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作用。
(2)评价偏离教学和教育目标所指示的正确方向,或任意降低教学要求,或一味追求考试高分数、高升学率,均会造成不良后果。
(三)教育评价的分类
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类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
(3)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不同方法和标准分类
(1)相对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
(2)绝对性评价
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它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合格考试,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四)教学评价的过程与原则
1.教学评价的基本步骤
教学评价的组织实施工作主要有:
(1)目标的追求与实现
①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一步步逼近所期待的成长目标的工作。一旦教学目标具体确定后,就得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这种努力是双向的,最终的效果是明确的。
②教学效果应体现在三个方面
a.学生的知识水平;
b.学生的能力水平;
c.学生的态度水平。
(2)资料的收集
资料是评价的依据。这些资料包括由实验、测定而得到的量化资料;也包括由观察、记录而得到的非量化资料。它们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才能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3)资料的处理、分析和利用
对评价资料的处理、分析和利用包括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分析、解释和利用。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它执行着一种特殊的反馈机制,它是克服教学活动对目标的偏差,使教学活动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2.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
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以致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才能作为指导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
(2)发展性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指导性
教学评价应在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
(4)计划性
教学评价必须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地进行,为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及时地提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有效地调节和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七、课外教育工作
(一)课外教育工作的特点和任务
1.课外教育工作的特点
课外教育工作是指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课外教育工作有以下一些特点:
(1)灵活性;
(2)开放性;
(3)综合性;
(4)兴趣性;
(5)自主性。
2.课外教育工作的任务
课外教育工作的任务在于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和个性。课外活动的独特教育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二)课外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与组织形式
1.课外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4)充分发挥学校的组织领导工作。
2.课外教育工作的组织形式
课外教育有许多种形式,具体包括:
(1)群众性活动,有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比赛、参观与调查等;
(2)小组活动,有学科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等;
(3)个人活动,有课外阅读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