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尔《国际商务》(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7908字
- 2021-04-09 17:06:27
2.3 考研真题详解
1影响国际商务环境的因素有哪些?试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商务环境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首都经济与贸易大学 2015 国际商务硕士]
答:国际商务环境是指对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1)影响国际商务环境的因素
①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经营环境分析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
a.经济发展阶段与市场功能。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进出口商品的数量、结构、与档次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吸引投资和技术,在境内组织生产和销售也有不同的动力和制约。
b.市场规模。在国际经营的经济环境中,有关市场规模大小的分析是企业关心的重点,无论是以商品的形式或资本的形式进入海外的目标市场,市场规模的大小都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而言,市场规模大小深受以下几个指标的影响:人口;人口成长率;人口分布状况;国民生产总额;人均所得;所得分配状况。
c.经济景气。目标市场的情况是动态的,它不仅受到基本经济条件和经济因素的支配,而且受到经济景气变化的影响。对现代经济活动实践的分析已证明,不管是在何种经济制度下,处于何种经济发展阶段,一国总的经济活动的扩张和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都是客观存在的。
d.物质技术条件。与国际经营有关并影响国际经营的物质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土地面积,地形和气候条件等;二是基础设施,指为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交通运输网,通讯设施,仓库等,还包括与商务活动有关的基础设施,如商业网点、金融机构、沟通媒介等等。技术环境,则指目标市场地区科技发展状况和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及目标市场消费者对产品技术的接受能力等。
②政治因素
政府是企业活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各种社会政治集团亦各有其代表的政治力量,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政治环境也是国际经营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包括:
a.基本政治环境因素。包括政府组织结构及形式、政党体制和国家利益等。
b.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稳定性。政治环境的稳定性是指政治活动中,各关键参与者之间现存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有无根本性或实质性变化的趋势。如果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相互作用及关系变化对外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可预知时,政治环境就是不稳定的。
c.东道国对国际企业的态度与政策。国际商务活动受东道国的政策影响极大,所以,往往要考虑其态度与政策是否有利。如是否允许外国公司进入工业部门,是否允许外资在合资经营形式中占大多数所有权,是否允许有外国独资企业,对外资公司的扩张有无限制,对外国公司的资金与利润外调有无限制,对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有无限制,对外资企业有无优厚待遇等。
③法律因素
在形成一国商务环境的种种因素中,法律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任何其他因素的作用或者社会机制的运行往往总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和规定对国际商务直接予以影响,国际经营者一方面依据法律规定来把握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另外也可凭借这些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国际商务的法律环境相当复杂。一般企业会面临三个层面的法律:a.国内法律;b.国际商法;c.东道国法律。
④社会文化因素
a.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以及用来生产产品的方式、技术和工艺。物质文化对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具有强烈的影响,物质文化是可以感知的,也是与国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密切联系的。
b.语言与沟通。对大多数人来说,从事国际商务最直接的障碍来自语言,而接触异国文化的主要通道却又正是语言。沟通的实质就是信息的交流,国际经营有赖于沟通,商业谈判、函电往来、合同签订、广告宣传等等,都牵涉到沟通问题。语言是沟通的主要工具。
c.宗教信仰。宗教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文化的一大源泉。宗教信仰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消费倾向和企业的经营作风等,这些都会对国际商务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教育。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教育结构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人才结构。消费者受教育程度高,则对文具、杂志、录音带、旅游等的需求就高,谋求改善生活的欲望及能力都较高,对新的观念和新技术也较易接受,对各种文字的宣传媒介容易理解,易产生宣传效果。
e.审美观念。这里指有关美和高尚情趣的观念。它体现在对于美术、音乐、戏剧、舞蹈以及颜色、形状的特殊鉴赏力。审美观念对国际商务的意义体现在很多方面。
(2)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商务环境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①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缓慢,全球经济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还会很漫长。
a.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
b.世界经济复苏还会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美元贬值和未来流动性过剩,有可能在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形成新的价格泡沫,影响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
c.发达国家失业率持续攀升,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增大。
在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受金融传染机制和预期传染机制的影响,企业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减弱,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和海外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居民收入预期降低,消费增速放缓,一些消费热点明显降温,消费者信心下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相当高,金融危机使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受到冲击,对我国的进口需求下降,从而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
当然,除却上述不利因素,仍存在诸多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首先,针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对刺激经济增长、恢复市场信心、扭转经济下滑态势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也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了投入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
②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政治法律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贸易摩擦增多,要求中国出口企业谨慎应对。金融危机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重要地位的全新认识,引发了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对金融监管改革的全面思考。我国尽管在金融危机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金融监管,但是金融监管与我国目前金融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及复杂程度仍然是不相匹配的,表现在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能力还有很大欠缺,经验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竞争能力有待提升;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欠缺等方面。为此,我国还需从建立系统性风险监控机构、建立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完善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角度入手,加强对我国金融业的监管和金融风险的防范力度。
2结合国别环境的基本内容,论述国别环境差异对国际商务的影响。[武汉大学2014、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1)国别环境的基本内容
国别环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和文化。
①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政治体制可以用两个相关的指标来加以考察:第一是对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重视程度;第二是民主或极权的程度。这两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的,强调集体主义的体制一般倾向于极权,而强凋个人主义的体制则倾向于民主。然而在两者之间存在大块的灰色区域。一个民主的社会可能既强调集体主义,也重视个人主义。同样,一个极权的社会也可能并不是集体主义的。民主和极权是政治的两个不同的端点。
a.民主是指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在该制度中,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其所选代表间接选举出来的。
b.极权是这样一种制度,在该制度中,个人或一个政党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政治反对党派是被限制的。
②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指经济结构与经济进程的制度安排,它引导资源配置并决定商业活动行为,包括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混合经济体制三种基本类型。经济体制不同意味着不同国家资源配置的手段和形式不同,在经济体制不同的国家进行跨国经济活动面临更多风险和冲突。
a.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价格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的货物和服务及生产数量不是听命于任何一个人,价格是由供、需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且通过价格体系来提示生产者。市场不能自发实现的产品与服务(如道路、国防等)的供给需要政府来实现。
b.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生产的数量、销售的价格都是由政府计划指定的。
c.混合经济体制是指介于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经济体制,这是一种既有市场经济成分又有计划经济成分的经济体制。
③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法律主要有三大体系:普通法系、大陆法系和神权法系。
a.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或海洋法系,以传统、先例、惯例为基础,强调“遵循先例”原则;审判中采取当事人进行主义和陪审团制度,对于司法程序比较重视;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的发展往往依赖司法实务人员(尤其是高等法院法官)的推动,即法官实质上通过做出判决起到了司法的效果。
b.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成文法系、民法法系或罗马—日耳曼法系,以一套十分详尽的法律条文所组成的法典为基础。大陆法的重要特点是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大陆法在结构上强调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和逻辑性,其方法是运用几个大的法律范畴,把各种法律规则分门别类地归纳在一起。
c.神权法系是以宗教教义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法律制度,其核心意旨是“神的话语是法”。法律中的宗教含义是不可易的,因为神的话语是不可以被否决或是被政府修改或制定的,但是由于宗教本身所固有的局限,不可能提出一个周全且详细的法律体系。
④文化
文化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或是一群人表现的、长期形成的并且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宗教、符号、信仰、思维模式等一些思维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总和,文化通常被人们看做是人类环境中的人为部分或是一种独特生活和思维方式。文化主要包括语言、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审美、教育等要素组成。
(2)国别环境差异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①政治体制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a.在民主制下开展国际商务:民主制会通过保护个体权利的法律维持稳定的商务环境。
b.在极权制下开展国际商务:从正面看,企业不关心来自政府外的对其行动的反对意见。从反面看,他们可能要向政府官员行贿或提供回扣,否则就会失去进入市场甚至在该国家的投资资格。
无论如何,在极权主义国家做生意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法规往往模糊不清楚或根本不存在,政府部门身居要职的人可以用自己意愿的方式对法律进行解释说明。极权政府的独裁性往往使公司很难明白在贸易交往中法律到底会被如何解释,又如何应用到它们实际的商务活动中。
c.政府或社会的变革对当地的商务活动将产生消极的影响。政治风险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不同的公司。它会威胁到出口商、生产设备制造商或是公司从一国赚取利润的能力。
②经济体制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经济体制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放本国市场程度的问题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不利于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有利于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发展。以经济市场化和国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自由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为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自由、宽松和协调的国际商务环境铺平了道路。发展中国家和原计划经济国家对经济控制和干预的减少,要素市场的重构,企业改造和民营化浪潮的掀起,使东道国的经济环境大为改观。
此外,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在东道国进行的国际商务活动会产生对主导产业部门的偏向性。处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会有不同的主导产业来支持该国的经济增长。因此,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只有符合该国的经济发展阶段需求,才能有生存与继续发展的空间。
③法律体系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东道国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多种法律条款来对在该国经营的外国企业施加压力或者进行限制:a.外国企业在东道国进行商务活动时要遵守东道国对所有企业制定的法律法规;b.企业还要遵守东道国针对外国企业制定的外国投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此外,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还会受到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际组织所制定的相关规定等的制约。
法律制度的差异会使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时面临法律风险:既包括外部合规风险,即企业的商业行为与东道国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风险,也包括企业所签署的各类合同、承诺等法律文件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的风险。
④文化对国际商务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文化差异产生沟通问题。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感知世界和编辑信息的方式不同,人们在语言、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态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而常常存在理解与信任的障碍,出现误解和冲突,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进程。b.文化差异影响生产与营销。文化差异导致各国消费者需求差异,在进行跨国经营时,需要有针对性地满足这种差异性的需求;在制定国际营销策略时,同样要考虑文化差异,考虑不同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c.文化差异影响管理行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对于上下级关系、决策程序、对待时限的态度、对待协议的态度、谈判的策略等都带上了各自国家的文化烙印,将导致管理决策方法的复杂化,增大管理费用。d.文化差异可能引发严重的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及文化要素之间的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文化冲突本质上源于文化的差异。跨国企业如果不能顺利解决文化冲突,将严重影响其经营与发展,甚至造成经营失败。
3赞比亚商业、贸易与工业部长Felix Mutati于2010年9日宣布,赞比亚最大的能源公司Zesco将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合作开发15亿美元的发电站项目。特称,赞比亚亟需资金,中国企业对其大规模投资非常重要。
赞比亚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主要是铜矿资源)的依赖度高达55%。二十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无偿援助修建了坦赞铁路,使赞比亚的铜矿石不用经过不友好国家而可直接出口。中国企业在赞比亚的活动主要集中在铜产业,中国投资占赞比亚全国总投资额的20%。2006年胡锦涛主席与赞比亚总统Levy Mwanawasa签订90亿美元合作协议以后,十三家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在赞比亚建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主要从事铜矿加工,雇佣了6000本地员工及150中国员工。
Felix Mutati部长盛赞中国企业,称其将大部分利润进行赞比亚当地再投资,促进了就业;经济特区使一部分人先富起采,扩大了内需,带动了建筑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帮助赞比亚建立铜深加工产业,有助于赞比亚摆脱对资源出口的严重依赖,降低国际市场波动的风险,实现经济平衡发展。但是,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企业在非洲经营的非议颇多,如“新殖民主义论”、“就业挤出论”等。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在赞比亚的经营面临新考验。根据案例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PEST框架内,对中国资源能源型国有企业在赞比亚投资环境进行分析。
(2)在PEST分析基础上讨论中国资源能源型国有企业在赞比亚投资的战略。[中国人民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1)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它通过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技术的角度或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①P即Politics,政治要素,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当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府对组织所经营业务的态度发生变化时,当政府发布了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时,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随之做出调整。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外贸法规等,政治、法律环境实际上是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的一组因素。
在政治方面,赞比亚与中方政治关系融洽,两国最高领导人沟通良好,赞方部长对中方在赞的投资行为进行盛赞,也暗示了中方在赞会获得稳定的政治环境,遇到赞方突然改变对中方在赞投资态度的可能性小,中方在赞承担的政治风险也较小。
②E即Economic,经济要素,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GDP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失业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水平、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市场需求状况等等。
在赞比亚,经济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依靠铜矿石这一单一资源的开采。二十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无偿援助修建了坦赞铁路,使赞比亚的铜矿石不用经过不友好国家而可直接出口,赞方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改善,能源运输有稳定保证。同时,能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内需,渐渐富有起来的人们购买力提高了,单一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但这一改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③S即Society,社会要素,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构成社会环境的要素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收入分布、消费结构和水平、人口流动性等。
赞比亚是一个发展较为缓慢的国家,它的社会发展同样如此。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且思想观念较为保守,人口流动性较小,故当十三家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在赞比亚建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时,雇佣了6000本地员工,主要从事铜矿加工。
④T即Technology,技术要素。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最迅速的变化就发生在技术领域。
赞比亚在技术要素方面显得略有欠缺,由于以能源作为产业作为主要支撑产业,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关注较少,但随着中方在赞投资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深铜加工业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业得到了重视。
综上所述,基于PEST框架的分析,中国国有企业在赞比亚的投资环境良好,中赞两国的政治关系良好,赞方欢迎中国国有企业的投资等因素使得中国在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小;经济方面,虽然赞方目前发展缓慢,但是一些必须的硬件设施,交通状况已经得到保障;社会因素方面,赞方人口流动性小,人们受教育程度不高;技术因素方面,赞方新技术、新工艺欠缺,但是随着中方的投资企业的发展,也渐渐有所起色。
(2)中国在赞比亚的投资主要是为了利用赞比亚丰富的铜矿资源,同时也能为赞比亚的经济注入资金,提高赞比亚经济的活力。
①按投资战略的规模特征分类,该投资属于发展型投资战略。
发展型投资战略是企业在现有水平上向高一级迈进的战略,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及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推行这一战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一战略的特点是增加对企业设备、原材料、人力资源等的投资,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②按投资战略的投向特征分类,该投资属于专业化投资战略。
该投资战略是指企业长期将资金投放于某一特定生产经营领域或特定产品和业务项目上,投资的增加通常只是引起经营规模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会引起经营结构和市场结构的改变。企业采取这种投资战略的基本目的多是为了追逐高额利润。
③按投资战略所需要的资金密度分类,该投资属于资金密集型投资战略。
该战略是指在长时期内,企业确定的投资方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些投资方向的实际运行主要依靠资产的运用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