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

5.1 复习笔记

一、“写实”倾向和叙事诗潮流

1.“写实”倾向的确立

(1)写实倾向

“写实”的、叙事倾向的诗,在“五四”新诗诞生时就受到重视,在30年代的左联诗歌中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后来成为“解放区诗歌”最重要的潮流。

(2)“解放区诗歌”存在着多种写作倾向和诗体样式。

活动于晋察冀的诗人,如某一阶段的田间,如陈辉、邵子南、蔡其矫等,主要接受新诗自由体诗的影响,重视从诗人情感、心理的反应来表现时代和革命。

生活在陕北、太行山区的一些诗人,更多从民间文化中取得借鉴,在取材上更重视以战争为背景的军队和农民生活的表现,叙事诗成为他们热衷的形式。

(3)进入50后代以后,前者一些作家的创作路向因出现了转移而受到批评,如田间、蔡其矫。而后者的创作虽曾在解放区被确立为“方向”和榜样,但这一时期也因表现题材、方法与主流规范不同出现了危机。

2.叙事诗与抒情诗的热潮

“写实”倾向在五六十年代的诗歌中,一方面表现为40年代“解放区”已经出现的叙事诗热潮,表现了异乎寻常的“兴盛”,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的抒情短诗,都有着人物、场景、事件的框架。

(1)长篇叙事诗的有了新的成绩。

李季、闻捷、张志民等的创作,是当代“写实”诗体的主要代表。

其他重要作品有田间的《长诗三首》《英雄战歌》《赶车传》,李冰的《赵巧儿》《刘胡兰》,臧克家的《李大钊》等。

整理少数民族民间诗歌基础上创作的叙事诗有徐嘉瑞、公刘、徐迟、鲁凝分别创作的同名长诗《望夫云》,韦其麟《百鸟衣》,高平《紫丁香》等。

(2)50年代前期,对少数民族民间抒情诗和叙事诗的搜集、整理,成为一个小的热潮。

发表了一批藏族、维族、蒙族、傣族等的抒情短诗。

整理了《嘎达梅林》(蒙古族)、《阿诗玛》(彝族)、《阿细的先基》(彝族)、《召树屯》(傣族)、《逃婚调》(傈傈族)等史诗和叙事诗。

1957年《人民文学》选刊了藏族仓央嘉措的60余首汉译情诗。

3.李季

李季在50年代被称作“诗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榜样”。

(1)延安时期的《王贵与李香香》

《王贵与李香香》发表于1946年,采用陕北信天游形式以及比兴手法。

(2)建国后的创作

1952年冬,李季举家到甘肃玉门油矿“落户”,走上以石油工业、油矿劳动者为表现对象的创作道路,因此被称为“石油诗人”。

4.阮章竞

(1)《漳河水》

《漳河水》是作者于1949年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作品描述太行山区漳河边上三个劳动妇女在新旧社会中婚姻爱情生活的不同遭遇。作品在创造性地吸取民歌民谣的营养方面作了成功的尝试。

(2)解放后的作品

描写内蒙钢铁基地建设和生活变迁的组诗《新塞外行》《乌兰察布》,形式上企图从民歌和唐代边塞诗中寻找境界和语言格式,但没有得到如《漳河水》的好评。

5.张志民

(1)1947年参加农村土改运动,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长篇叙事诗《王九诉苦》和《死不着》,长诗采用民歌体形式,充满了对旧社会的控诉和翻身农民的欣喜之情。

(2)解放后仍坚持以民歌体式表现北方农村生活。《社里的人物》等诗集,以农村口语,组织带有“戏剧”特征的生活细节构造农村田园图景。

(3)1963年出版的诗集《西行剪影》,有对古代诗词的明显模仿。

6.闻捷

(1)闻捷50年代的一些重要诗歌在1956年结集为《天山牧歌》出版。它们用牧歌的笔调来处理“颂歌”主题,并发挥了闻捷长于抒情格调来“叙事”的艺术才能。

(2)50年代末又发表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用史诗性的笔法展现了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

(3)闻捷努力建立一个完整的、首尾呼应的结构,并在对“事件”“细节”的单纯化的提炼中,来增加情感表达的空间,如《苹果树下》《志愿》《猎人》等短诗。这些诗一经发表便受到大众的喜爱,给人以新鲜感觉的景物和生活,呈现出柔和而又清新的抒情风格。

二、青年诗人的艺术道路

1.青年诗人的涌现

青年诗人的涌现是四五十年代诗歌界的奇观。在此时期值得注意的青年诗人的作品有:邵燕祥的《歌唱北京城》、李瑛的《野战诗集》、韩笑的《血泪的控诉》、公刘的《边地短歌》等。

(1)四五十年代之交的社会“转折”吸引了一批知识青年从事诗歌创作。他们认为走向诗与走向革命,是同一事情的不同方面,有一种泛政治化的艺术观。但因为所获取经验的短缺,对表现领域及方式也有一定限制。

(2)其中一批青年诗人在80年代曾称为“西南边疆诗群”。他们的诗表现边疆自然景物和民族风情,并将民间诗歌丰富的比喻和表现方法运用到新诗创作中。成员有公刘、白桦、顾工、高平、傅仇、周良沛等。

2.青年诗人中的代表性人物

(1)公刘

原名刘耿直,1949年10月参加军队到了云南。

公刘在50年代中期发表了描写边疆军人生活的三个组诗,《佧佤山组诗》《西双版纳组诗》《西盟的早晨》,获得权威诗人的赞赏。

1957年,他出版了《边地短歌》《神圣的岗位》《黎明的城》和《在北方》四部诗集。细致的感觉,奇丽的想象,清新的语言风格,是这些诗集的特色。

在同期的青年诗人中,他表现了更为突出的建立在情感想象基础上的艺术概括能力,和重视诗的整体构思、重视抒情角度转换的艺术趋向。同时由现象描述到“哲思升华”的结构,演化为一种“诗体”模式,而被广泛运用。

(2)邵燕祥

邵燕祥于40年代后期在北平读中学时,开始发表诗、散文和小说。

邵燕祥在《到远方去》和《给同志们》这两个诗集中以自由诗的抒情方式,来写沸腾的建设场景,写青春的献身热情。而“远方”在他的诗中不仅是确定的地域,而且是象征性“中心意象”;表达着那个时代的理想激情和纯真梦幻。

在50年代中期“写真实”的文学思潮中,他认为诗也应该有助于扫除“阻碍我们前进的旧社会的残余”,因而写作了《贾桂香》这样的小叙事诗和一些讽刺性作品。

(3)李瑛

李瑛的早期作品主要表现关于“历史转折”的时期意识,运用了更多的现代诗的技巧。

其诗的题材,多与军人的生活、情感有关。“士兵”不是作为一种职业进入他的创作,而是有关责任、献身精神、崇高品格表达的载体。

他细致的感受力,较丰厚的艺术储备,增强了其诗作的感性色彩和情感层次。他的短诗,建立了一种单纯、和谐,而又意旨确定、封闭的格局,这是他的美学追求,也是他的社会、人生观念。

70年代出版的《红花满山》《枣林村集》,运用浪漫化的、有新鲜感的意象和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来“诗化”那种僵硬的政治命题和单调的政治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50年代的诗歌事件

50年代,值得关注的诗歌“事件”,一是1956~1957年的“百花时代”诗歌的变革及其受挫,二是发生于1958~1959年的“新民歌运动”和新诗道路讨论。

1.百花时代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并在50年代中期出现了小说、诗歌、批评理论的繁荣,但是1957年夏天的反右派运动阻断了这一变革的潮流。这是继胡风事件之后,当代诗歌界的另一次重大挫折。

2.新民歌运动

(1)概述

“新民歌运动”是毛泽东创建人民的大众文化的大规模群众性实践,是1958年经济、文化的大跃进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实践主要在诗歌领域展开,在当时称为“新民歌运动”(或“大跃进民歌运动”)。

《人民日报》于1958年4月14日发表《大规模地收集民歌》的社论,指出这一“极有价值的工作对于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郭沫若为此发表了《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答<民间文学>编辑部问》。

4月26日,周扬主持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民间文艺研究会的民歌座谈会,发出“采风大军总动员”。

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周扬作了《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的发言。

在此前后,中共各省、市、自治区委员会发出相应的“收集民歌”的通知。随后,在全国范围掀起“大规模搜集”民歌和写作“新民歌”的热潮。

(2)新民歌被确立为“主流”的内涵

“新民歌”在当时被确定为“当前”和“今后”诗歌的“主流”,这意味着:

“工农大众”将成为写作主体;

在诗歌艺术上,民间歌诗谣谚将成为主要的借鉴“资源”;

在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上,也有可能从书面发表、个人阅读、沙龙式交流,转向公众集体参与的方式。

四、当代的政治抒情诗

1.政治抒情诗

(1)艺术渊源

“政治抒情诗”这一概念出现在五六十年代之交,从艺术渊源上讲,其接受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中国新诗中的浪漫风格直接的承继是30年代的“左联”诗歌和抗战期间大量出现的鼓动性作品。

同时也接受了西方19世纪浪漫派诗人、当代苏联(特别是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遗产。

(2)艺术特点

政治抒情诗是当代政治与文学特殊关系的产物。诗作者以“阶级”(或“人民”)的社会集团的代言人身份出现。

政治抒情诗表现了作者关注政治事件、社会运动的热情,和以诗作为“武器”介入现实政治的追求。

在艺术形式上,往往表现为观念演绎、展开的结构方式。有关现实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观点,成为统驭诗的各种因素的纲目。

政治抒情诗大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进行渲染、铺陈,也讲求节奏分明、声韵铿锵,以增强政治动员的感染力量。

政治抒情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广场诗歌”。它的写作目标和相应的艺术形式,是诉诸公众场合的朗诵这种集体性的参与。

2.代表诗人

(1)贺敬之

贺敬之的当代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而言格局较小,并更多从民歌和古典诗歌取得借鉴的《回延安》《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的窗口》;另一类则是“鸿篇巨制”,如《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等,这类作品在当代“政治抒情诗”“体制”的建立上起到重要作用。

贺敬之当代诗歌缺陷的必然根源并不在于其政治性主题、政治视角,问题在于“政治”在他的诗中,和诗人对“政治”的观察、表达的经验,只是局限于经当代政治权力规范的观念、政策、口号,无法获得深化与拓展。

(2)郭小川

创作历程

a.郭小川在当代的“成名作”是总题为《致青年公民》的一组政治抒情诗。虽然受到诗界和读者的好评,但郭小川本人很快不满它们的“浮光掠影”“粗制滥造”,而追求创作离开“现成的流行的政治语言”,表达“独特”“创见”的作品。

b.1956年至1959年,郭小川创作了一系列以革命战争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叙事诗,如《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同时还创作了《致大海》《望星空》等抒情诗。

c.60年代,郭小川很快回到了对现实斗争生活的热烈颂扬,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林区三唱》《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昆仑行》等。

艺术特色

a.郭小川的作品中明显地表现出知识分子与战士之间的情感矛盾与冲突,这影响了在其诗中自我解剖的抒情方式。他善于选取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题材,以战士的形象代言时代精神,表达革命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斗争的信念。

b.郭小川的部分作品中有一种人道主义的,肯定个体精神、情感价值的“设计”。在处理个人-群体、个体-历史、感性个体-历史本质之间的关系上,在处理个体实现“本质化”的过程中,郭小川承认裂痕、冲突的存在,也承认裂痕、冲突的思想和审美价值。

c.郭小川五六十年代在诗体形式方面做过许多试验,对新诗文体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除“楼梯体”“半格律体”之外,还试图在诗中融入古典诗词、小令的语词、句式、节奏。在60年代,曾以“半逗律”的方式处理排比、对偶,出现了被称为“现代赋体”的形式。

【名师点拨】“政治抒情诗”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考生可结合具体诗人的作品(如贺敬之的《十年颂歌》和郭小川的《致大海》)加深对“政治抒情诗”的理解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