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对历史的叙述

8.1 复习笔记

一、革命历史小说

1.概述

在50至70年代,说到现代中国的“历史”,指的大致是“革命历史”;而“革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因此“历史”具有“既定”的性质,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即讲述的是中共发动、领导的“革命”的起源,和这一“革命”经历曲折过程之后最终走向胜利的故事。

2.主要作品

(1)长篇

《腹地》(王林)、《战斗到明天》(白刃)、《铜墙铁壁》(柳青)、《风云初记》(孙犁)、《保卫延安》(杜鹏程)、《铁道游击队》(知侠)、《小城春秋》(高云览)、《红日》(吴强)、《林海雪原》(曲波)、《红旗谱》(梁斌)、《青春之歌》(杨沫)、《战斗的青春》(雪克)、《烈火金刚》(刘流)、《敌后武工队》(冯志)、《苦菜花》(冯德英)、《三家巷》(欧阳山)、《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等。

(2)短篇

《山地回忆》(孙犁)、《百合花》(茹志鹃)、《黎明的河边》(峻青)、《党费》(王愿坚)、《三月雪》(萧平)、《英雄的乐章》(刘真)、《万妞》(菡子)等。

3.作者特征

“革命历史小说”的作者,大都是所讲述的事件、情境的“亲历者”。

4.革命历史题材的意义

(1)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为新的社会、新的政权的真理性作出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既定叙述的合法化。

(2)为处于社会转折期中的民众,提供生活、思想的意识形态规范。

二、“史诗性”的追求

1.“史诗性”的表现

“史诗性”在当代长篇小说中主要表现为:

(1)揭示“历史本质”的目标;

(2)在结构上的宏阔时空跨度与规模;

(3)重大历史事实对艺术虚构的加入;

(4)英雄“典型”的创造和英雄主义的基调。

2.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1)主要情节

小说以某部一连连长周大勇为主要人物形象,描写一大批解放军指战员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取得全面胜利的故事。

(2)艺术特点

情节跌宕起伏,紧张而富有戏剧性。

在紧急的战争氛围中刻画人物形象。

对暴力的纪实性呈现。

将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作为艺术形象加以正面刻画,这在此前的中国现代小说中并不多见。

局限性:单一的意识形态视角和缺乏变化的叙事方法,使作品无法注意具体战争场面之外的生活情景。

3.吴强的《红日》

(1)概述

吴强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红日》《堡垒》(上部),散文集《心潮集》等。

(2)《红日》的主要内容

小说描写我军与国民党王牌主力74师多次激战的经过。我军在国民党主力74师的第二次进攻之下,被迫退出了涟水县城,主力团团长兼政委阵亡,但我军士气依然高昂,以勇敢与智慧战胜了强大而装备精良的敌人,使敌74师师长张灵甫一败涂地,全军覆灭。

(3)《红日》的艺术特点

与《保卫延安》相比,小说表现的战争生活范围比较开阔;把军队和百姓、前线和后方、指战员的战争行为与日常生活加以联结的“横向拓展”的艺术构思。

在人物创造上,作家意识到人物性格“丰富性”的重要,在维护性格“阶级特征”的前提下,加重了思想情感、心理活动的笔墨。

在坚持“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对立结构的基础上,小说对“反面形象”(张灵甫等)尽可能避免漫画化刻画。

4.梁斌的《红旗谱》

(1)概述

梁斌,原名梁维周,1933年加入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写杂文、散文和小说。1948年秋天,梁斌随军南下,历任湖北省襄樊地委宣传部长、《湖北日报》社长等职。

(2)主要内容

叙述在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与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中阶级斗争与革命运动的整体过程。

(3)作品评价

胡苏评价《红旗谱》以令人信服的真实的艺术形象,描述了党和劳动人民直可追溯至远祖的血缘谱系。

邵荃麟评价此小说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民生活与斗争。

(4)艺术特点

作家寻找阶级斗争观念、主题和乡村风俗、传统文本的联结。

对地区的民间语言的运用,加强了小说表现生活的历史连续性,缓和了观念、主题阐释上的坚硬、紧张的程度。

三、《红岩》的写作方式

1.概述

《红岩》的署名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他们是书中事件的亲历者,后凭借记忆进行加工想象,形成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后在相关组织和人物的指导下,前后历时约十年,最终以小说形式出版。

2.主要内容

小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1948至1949年解放前夕的重庆,国民党反动派以最后的疯狂穷凶极恶地破坏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共产党人在监狱中经受着种种非人的磨难,却坚强不屈,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小说写的是黎明前的黑暗,是革命历史在历史化的文学叙事中最为悲怆与壮丽的篇章。

3.创作影响

《红岩》约十年的成书过程,是当代文学“组织生产”获得成功的一次实践。这种“组织生产”的方式在后来的“文革”期间,则几乎成为重要作品的主要生产方式。其特点有:

(1)创作动机充分政治化。

(2)作者从权威论著、从更掌握意识形态含义的其他人处,获取对原始材料的提炼、加工的依据。

(3)放弃“个人”的不适宜的体验,而代之以新的理解和艺术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红岩》的作者是一群为同一意识形态目的而协作的书写者们的组合。

4.艺术特点

(1)人物的英雄化

许云峰成熟稳健,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形下都冷静沉着。

成岗威武不屈的形象,影响了中国几代青少年的成长。

江姐是《红岩》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中国女性革命家的理想化典型形象。

(2)信仰的绝对化

英雄人物具有如此坚强的意志,原因在于他们抱定了共产主义信念。

(3)情节的传奇化

《红岩》之所以大受欢迎,一是因为它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而得到全面推动,同时也因为它具备艺术创作上的特点:情节曲折惊险;小说场景奇异;对酷刑暴力有全面展示。

四、革命的“另类”记忆

1.峻青的小说创作

代表作有《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党员登记表》等,其小说创作的特点表现为:

(1)小说着力渲染战争年代生活环境的险恶、残酷。在情节上,作者为人物布置接连不断的严峻境遇的磨难,以突出英雄在酷刑、死亡面前的“超人”意志和力量。

(2)作品充满“浪漫主义”的素质,使其在“浪漫主义”高涨的年代得到追捧,但在“落潮”的时候却成为奚落对象。

2.王愿坚的小说创作

(1)写作清晰、简练;从某种意义上讲,王愿坚的短篇更接近于“故事”的形态。

(2)《党费》《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三人行》等讲述30年代初“苏区”斗争和红军长征的故事。

(3)40年代的军队生活,以及50年代参加《星火燎原》等“革命回忆录”丛书的组稿、编辑工作,帮助他掌握“革命历史”叙事的原则和方式。

3.孙犁和《铁木前传》

孙犁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解放后,出版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评》。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最负盛名。

(1)《铁木前传》主要内容

讲述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随着生活地位的变化而发生的情感变化的故事。他们早年曾经患难与共,互相支持。黎老东走向富裕后,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裂痕。此作品真正的价值在于写出新社会到来之际,旧有的乡村人伦关系面临深刻冲击的状况。

(2)孙犁小说的艺术特点

“战争”“革命”的意义在孙犁的小说中被表现为给存在于民间的生活信心、淳朴人性提供一种充分展示的“典型环境”。

在发生革命和战争的冀中乡村的背景下,孙犁以情感化的想象来创造“极致”的生命形式和人际关系。

孙犁小说在结构行文上近于散文,并不追求故事性,艺术重心是表现流贯于生活过程间的情绪和气质,但又不耽溺于感伤。

4.茹志鹃

茹志娟五六十年代的短篇,收在《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两个集子中。这些作品的取材,一类是50年代上海里弄及近郊农村的生活,如《如愿》《春暖时节》《里程》《静静的产院》等;另一类是写40年代的战争生活如《关大妈》《澄河边上》《三走严庄》。

最负盛名的是发表于1958年的《百合花》。作品注重构思和剪裁,故事发展与人物刻画的密切结合,结构的细致严密且富于节奏感,通篇一气贯穿、首尾灵活的前后呼应的手法,以及规范性主题的成功表达,使其大获好评。

5.其他作家作品

50年代,以抒情性叙述方式来表现革命历史的短篇,还有刘真的《核桃的秘密》《我和小荣》《长长的流水》,以及萧平的《三月雪》等。

女作家刘真的《英雄的乐章》与她个人的生活、感情经历有关。女性叙述者以伤感、怀念的语调,讲述她和阵亡的八路军指挥员的爱情,以及他的英雄业绩。

五、《青春之歌》及其讨论

《青春之歌》描写了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成长史”。在当代,类似长篇还有高云览的《小城春秋》。在表现“城市地下工作”的作品中,《青春之歌》和它被称为“一北一南,互相辉映”,但就两部作品在“当代”的影响而言,《小城春秋》无法和《青春之歌》相提并论。

1.作者简介

杨沫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起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副刊主编。1958年杨沫出版《青春之歌》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作品还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等。

2.《青春之歌》

(1)主要内容

《青春之歌》是一部带有“自叙传”色彩的小说,可以看到杨沫以其30年代的生活作为重要写作素材的明显根据。全书以主人公林道静的遭遇为线索,描写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之间的社会政治风云和事变。

(2)对“知识分子”人物的处理

小说在否定戴愉、余永泽、白莉萍等的选择的同时,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惟一的出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到达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到达参加阶级解放的集体斗争。

(3)评价与修改

在知识分子通过改造以获得“本质”成为严重问题的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惟一出路的叙事,正是这部事实上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长篇获得肯定的原因。

小说出版一年后,《中国青年》和《文艺报》刊登了批评《青春之歌》的文章,认为作者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把自己的作品当做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

《青春之歌》的批评者,强调的是文学创作要表现“阶级本质”,对“历史本质”的表现必须“完美”;他们以这一眼光,看到小说的表达与“本质”的“纯粹”“彻底”之间的距离。

1960年的修改本中,杨沫改动、删削了那些林道静在“接受了革命教育以后”仍然流露的“小资产阶级感情”,并增加表现林道静在深泽县与工农结合的八章,和参加、领导北大学生运动的三章。

【名师点拨】《青春之歌》是本章的重点,对其叙事策略、人物形象和话语关系的理解记忆,有助于应对历史革命叙事作品方面的考题。

3.姚雪垠的《李自成》

(1)概述

《李自成》虽然不能称为“革命历史小说”,但其写作观念和叙事方式与上面论及的革命历史小说又有某些相似之处。《李自成》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来“解剖”封建社会,参与了对现代历史本质的揭示。

(2)艺术特征

小说人物众多,结构宏大。写出明清之际的“历史百科全书式”的长篇的企望,使小说呈现“全景式”的展开方式。

小说特别注意表现这个时期各种社会力量的关系,表现复杂矛盾的社会阶级根源。

小说重视表现复杂矛盾的社会阶级根源,而在处理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时,把农民起义军与封建王朝的矛盾作为“主要矛盾”。这是由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决定的。

(3)评价

《李自成》1、2卷曾得到较高评价,后几卷批评界反应比较冷谈。

80年代以后,批评界对这部小说的褒贬发生过争论。主要的批评意见是小说的构思和描写过于“现代化”:姚雪垠对于李自成、高夫人等形象和对起义军的描写,明显地是以20世纪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民武装作为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