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考研政治红宝书专家解析及复习思路
- 圣才电子书
- 5920字
- 2021-06-08 15:29:03
Ⅲ.分析题命题规律与答题技巧
一、命题整体规律
1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是命题的基本来源(每年9~10月份出版)。其中新增或调整的考点命题的概率较高。
2时事热点是命题的重要线索。时政热点问题既是分析题材料的重要来源,也是近年来的直接考查点。
3重者恒重。马原的重点常年是马哲部分(第二、三、四章),毛中特的重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八章),世经政的考题多为与中国相关的国际时政热点。
二、分析题解题技巧
(一)解题一般步骤
1.仔细审题,划关键词,读懂材料,锁定考点,获得启示。
2.联系教材大纲、思维导图,找到能用的/有启发性的原理。
3.灵活运用原理,结合材料发挥,分要点组织语言。
(二)文字表述策略
1.开头点题。
2.原理+材料+分析理解。
(1)原理:原理尽量要与题干的材料匹配,努力发掘对材料最为适用的原理;表述尽量准确、全面,但只要理解正确,不苛求一字不差;如果记住的原理文字量太少,显得内容不丰满,可以尝试从正面阐述后,再通过反面阐述的方式来丰富答案;还可以通过论述与原理相关的方法论来充实答案。
(2)材料:可以对材料进行改写,也可适当复述材料中的关键、重点话语,利用题目提供的材料作为部分答案。
(3)分析理解:可根据题目性质从纵向、横向等方面展开;如想到的角度多,则每个角度的阐述内容不宜过多,从多角度分析提高命中率;若想到的角度少,就以较详实的文字加重分量。常见的分析法:SWOT、PEST等。
3.简短结论。
4.要注意标清序号,呈现答题逻辑,字迹工整清晰。答案较为详实的同学可以选择分点答题,逐次呈现自己的观点。
三、例题解析
【例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6年真题第37题]
材料1
中华民族历年有重家风、重家教、守家规的传统,好家风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
宋代的司马光,在给儿子司马康的家训——《训俭示康》中说道:“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司马光教育儿子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说的是个人志向,批评的是奢靡风气,令人信服。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家族后人也都以贤德立身。
清代的郑板桥,自幼家贫,为官以后生活条件虽然得以改善,但从未将所得俸银留作自家使用,而是分给亲友、乡邻。他在一封家信中写道:“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他还开列了族人及亲友、同窗的具体名单,将俸银全部分完。郑板桥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直到晚年都没有改变,在他的周围产生了广泛影响,更得到后世的赞赏。
周恩来一向视侄辈为已出,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并约定了十条家规,如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来;进京看望他,一律住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一律到机关食堂排队就餐;不许动用公车;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自己的关系;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周恩来定下的家规,自己做到了,他的侄辈也都做到了。
材料2
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到行为处事,能折射出好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长辈在他成长中精心抚育的印记。可以说,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风也要与时俱进,将不利于文明进步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剔除,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鉴于此,国家通过倡导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注入暖暖的正能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更有利于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社风的形成。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年3月27日、12月25日,2015年2月18日等)
(1)为什么说“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5分)
【分析过程】
第一步:划关键词,分析概括材料。材料1说:我们历史上历来重视家风,司马光、郑板桥、周恩来都树立了好家风,让他们自己、子孙后代都拥有了良好个人品德。材料2说:家风有利于个人成长、性格养成,也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第二步:联想相关原理。思修(部分)——道德观(板块)——微观道德(章)——家庭美德(节)——弘扬家庭美德(一级知识点)——营造良好家风(二级知识点)
第三步:组织答题语言。回答“如何理解”“为什么”之类的题,我们要先解释基本概念。这道题,我们的答题思路是,先解释“家风”,再论述“家风”的重要性,最后扣题。
【参考答案】
①【家风的含义】【原理】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材料改写】中华民族历来有重家风、重家教、守家规的传统,历史上有许多好家风的例子。
②【家风从正面影响个人】【原理】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家风不正,家庭成员的个人品行也容易出问题。家教是实现家庭美德与家风互动的中介环节,要通过注重家教来推动良好家风的传承和落实。【材料改写】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一个人的品行能折射出好家风对他的影响。司马光、郑板桥、周恩来的子孙后辈品行优良也是受到家风传承影响。
③【反面说明】【原理】现实中出现的拜金主义、溺爱子女、家庭暴力、漠视老人等问题,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家教的重要性。【材料改写】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风也要与时俱进,将不利于文明进步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剔除,不断赋予家风新的内容,让优良文明基因更好地延续下去。
④【家风影响社会】【原理】良好的家风对整个社会风尚有着重要影响。【材料改写】正如材料中所言:“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更有利于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社风的形成。”
⑤【结尾】综上所述,好家风的传承过程,既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又有利于社会优良风尚的形成,因此它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
(2)如何通过好家风的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分)
【分析过程】
第一步:划关键词,分析概括材料。材料1说:我们历史上历来重视家风,司马光、郑板桥、周恩来都树立了好家风,让他们自己、子孙后代都拥有了良好个人品德。材料2说:家风有利于个人成长、性格养成,也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第二步:联想相关原理。该题有难度,因为跨越了两个知识点——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的位置:思修(部分)——道德观(板块)——微观道德(章)——家庭美德(节)——弘扬家庭美德(一级知识点)——营造良好家风(二级知识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位置:思修部分的首尾。
【对策:从材料中获得启发】材料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风也要与时俱进,将不利于文明进步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剔除,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鉴于此,国家通过倡导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注入暖暖的正能量。”→核心是与时俱进、剔除过时因素、倡导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步:组织答题语言。先解释关键词,建立材料与原理的联系;再根据材料进行论述;最后扣题。
【参考答案】
①【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材料改写+个人发挥】好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联系。材料中节俭、友善、廉洁的家风,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②【术语活用+材料改写+个人发挥】好家风的传承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剔除家风中的过时因素,党和政府要倡导家风建设,正本清源。
③【小尾巴:扣题+材料改写】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家风去粗取精,合理扬弃,给社会注入暖暖的正能量。
【例2】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018年真题第37题]
材料1
2017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请老人坐在自己身边的暖心举动,感动了全国人民,同时也让大家记住了这位93岁高龄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1937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黄旭华随同学在向内地转移途中,看到无数城市在日军的轰炸下化为了废墟。年少的黄旭华默默思考:国家太弱就会任人欺凌、宰割!我要学习航空、造船,将来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抵御外国的侵略。凭着这个信念他考入大学学习舰船技术。
由此他把自己的专业志向与国家需要紧紧结合在一起,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隐姓埋名30多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孜孜不倦地战斗在核潜艇研制一线。1970年,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终于顺利下水试航,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如今,已是90多岁高龄的黄旭华仍然每天准时出现在研究所,在他身上好像蕴涵着无穷的力量,永远不知疲倦,而这一力量正是源自他年轻时确立的正确的理想信念,他说:“研制核潜艇是我的梦想,一辈子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我很幸福。”
黄旭华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从无到有、第二代核潜艇的跨越发展和第三代核潜艇的探索赶超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7月30日)、《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6日)
材料2
2017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大年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17年1月8日因病去世,年仅58岁。黄大年青年时期就立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宏大志向。他17岁考到地质队工作,成为一名物探操作员;1977年考入大学,从此与地球物理结下一生的缘分。1992年被选送至国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临出国前,他说,“等着我,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2009年,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科研条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母校。回国7年多,他作为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带领科技团队只争朝夕、顽强拼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秉持“祖国的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殚精竭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常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黄大年的一生从“物探操作员”到“地球物理学家”,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他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7月13日)、《光明日报》(2017年7月24日)
(1)为什么说青年时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的一生提供“无穷的力量”?(6分)
(2)青年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4分)
【分析】
这道题较为简单,以黄旭华、黄大年等学者的事迹为线索,直接考查了教材上的传统知识点,均为思修板块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内容。第一问考查理想信念的作用,回答时既要体现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又要联系材料,分析青年时期确立理想信念对人这一生的作用。第二问考查“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回答时要注意原理与材料相结合,分点作答,回答角度要全面。
【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青年时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的一生提供“无穷的力量”?
答:①青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青年时期是形成理想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青年期是人一生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青年期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因此青年期确立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一生提供“无穷力量”。
②理想信念具有独特的作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个人一生的发展中具有突出作用:
a.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材料中的黄旭华、黄大年等人物青年时期即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即使前进的道路曲折、人生的境遇复杂,也能使人透过乌云和阴霾,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b.提供前进动力。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材料中黄旭华、黄大年等人物正是在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对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
c.提升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一方面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塑造高尚的人格。材料中黄旭华、黄大年等人物的成功离不开个人高尚的人格。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信念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因此,青年时代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的一生提供“无穷的力量”。
(2)青年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答:青年应该志存高远,从小树立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的抱负。
①立志当高远。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树立高远的志向,立志成为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②立志做大事。青年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一个人的理想只有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相结合,与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相符合,才是有价值的理想。在当代中国,青年要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自己的智慧与勤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真诚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从事什么具体、平凡的工作,只要是与这一伟大事业相联系、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就值得我们去做。
③立志须躬行。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地学习和工作中。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
④伟大出自平凡。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才之梦。中国梦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与祖国人民一起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