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诸神黄昏

陕西·宝鸡

周原见到太王时,已是傍晚五点。

太王左手扶耒,右手前伸,平托着某物。我们看了许久,才分辨出那是一块占卜用的龟板。天色固然昏暗,这尊等身高的石像,雕琢得似乎也不很精细。

太王是后人的追封,在世时,他的名字是古公亶父。这个名字早已被世俗遗忘,人们记住的,只是他的孙子,周文王。

与名字同时被遗忘的,还有一段功绩。事实上,对于周王朝,古公亶父的意义,就相当于清人的努尔哈赤。而他最伟大的事业,便是率领族人,迁徙到岐山之阳,筑城邑、建宗庙,定居下来,为日后推翻商朝奠定了基础。

这块位于今天陕西宝鸡地区,岐山与扶风两县接壤处、当初被古公亶父选中的黄土地,从此便被称作了“周原”。

探访周原的途中,我们一度迷了路。

大片翻耕待种的裸田。矮化的苹果树。逼仄的田埂。路旁疯长的杂草与杂草丛中稀稀拉拉的槐树。“家和万事兴”门楣的砖瓦平房。门口柿子树上火红的挂果。村口开始泛黄的柳树。

我所看到的,全然是一个寻常而静谧的关中农村。沿途被问路的司机一口一个“乡党”,也令我的思绪有些出离。

在我想象中,这里的气氛应该是肃杀、残酷而又极其神秘的。至少需要一大片旷野,能够转得动诡异的阵法,跑得开稀奇的怪兽,接得住盘旋的法器。

对于这块土地,相比官方的“周原”,我更熟悉另一个名字:“西岐”。与大多数人一样,我知道这个地名,源自《封神演义》。演义中,作为周朝的大本营,在姜子牙的指挥下,西岐成功地粉碎了来自朝歌的多次围剿,并在此诛杀了无数法力高强的仙魔术士。

这个阴霾的黄昏,我来到了这个传说中哪吒与杨戬大显身手的战场。

再也没人能够三头六臂、撒豆成兵。皇天后土,我还能找到一片两片风火轮抑或三尖戟的碎骨残刃吗?

没想到,数千年后,我真的在这片原地上见到了当初姜子牙的坐骑。

粗看之下,那是一头臀腹滚圆的羊,前腿直立、后腿弯曲蹬地,似乎心怀警惕,随时都可能奔逸。然而,它竖起的两耳之间却长着两支小小的鹿角。仔细观察,这匹似羊非羊、似鹿非鹿的怪兽,还有许多怪异之处。比如头部似食草动物,而四足却长着食肉动物的利爪。最奇怪的是,它的腹部竟然有一对鸟的翅膀,而这对翅膀,又酷似某种水族的鳍。而且,除了腿部,它的全身都布满了各种如夔龙、凤鸟、兽面、螭虺等精美而魔幻的纹饰。

这是否就是小说中,姜子牙下昆仑山时从师父元始天尊那里得来的四不像?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瞬间可以踏遍四海九州三山五岳。演义里各路神仙所跨珍禽异兽无数,可只要四不像出场,却几乎都得俯首帖耳,堪称西岐第一瑞兽。

当然,这只是一件青铜铸造的牺尊。所谓牺尊,取牺牲之意,为古人祭祀祖先与神灵的器具。这件鹿型的牺尊,背上便开有方盖,祭祀时可以注入美酒。

这件青铜尊出自宝鸡市郊、秦岭北麓的石鼓山。石鼓山因为唐朝时在此发现十只篆刻有秦国统一前一段轶史的石鼓而得名。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这套石鼓,历朝历代都被奉为镇国之宝,如今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在石鼓现世的一千三百多年后,这座看似平坦的小山,又一次震惊了世界。

公元2012年春末,当地村民在开挖房屋地基时,发现了一处西周早期的墓葬。经过持续两年的钻探与发掘,共发现商周时期墓葬15座,出土大量随葬品,仅青铜礼器就多达92件,鹿形牺尊便是其中之一。

石鼓山商周墓地,被列为2013年度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首。

这个奖项向来被誉为“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不过,对此殊荣,宝鸡人满是见怪不怪的淡定。载我们的司机,便用一口浓重的西府方言,说在他们这里,随便用脚尖踢踢,都有可能踢出个铜疙瘩。

虽然不无戏谑,但他的话确实有几分根据。

中国的青铜器,出土较集中的地区相对固定,不外乎陕西西安、咸阳、宝鸡和河南洛阳等几地,而尤以西周时的京畿重地宝鸡最为重要。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古称陈仓,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地名得来远可上溯到春秋:秦文公时,陈仓出现一对神秘的幼童,被揭破来历后显出原形,竟是两只神鸡,其一化石于陈仓山顶;近可溯至唐安史之乱后期:陈仓山忽闻鸡啼,声传十余里,肃宗为鼓舞士气,宣告其为祥兆,并改陈仓为宝鸡,遂沿用至今。

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青铜鼎,便出在宝鸡。早在西汉武帝时期,今天的宝鸡扶风县境内就出土了一件古鼎,被当作祥瑞报告给了朝廷。武帝十分重视,甚至为此把年号改为“元鼎”。在此之后,两千多年间,宝鸡不断有青铜器出土。截至目前,累计有两万余件,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全部出在宝鸡。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甚至声称,在世界上凡有博物馆的地方,必有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

就在石鼓山上,宝鸡修建了自己的青铜器博物馆。虽然偏处一隅,但馆藏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已经是国内之冠。

就是在这座馆中,我见到了那件酷似四不像的牺尊。

可以说,以“青铜器之乡”的角度探访宝鸡,对于我有着某种寻根的性质。

我的家乡在浙江永康。虽然处在江南,却有一种超越纬度的硬朗,邑人喜好捣弄各色金属,有打铜打铁的传统,还得了个“五金之都”之誉。

永康人将这归结于黄帝传下的手艺。他们相信,这位五金行当的祖师爷,巡游天下,最终落足永康铸鼎炼丹,并在毗邻的缙云鼎湖峰升天,正如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缙云山,一名仙都,一曰缙云,黄帝炼丹于此。”

这个说法确切与否暂且不提。因为那只传说中在永康铸成的黄帝鼎,我这趟将近两千公里的旅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一次数千年后的回访,一次江南对于关中的溯源,新五金对于旧五金的致敬。

传说金石感应。永康与缙云,都依照古法仿铸了黄帝鼎。那么,轻轻叩击江南的鼎缘,遥远的西北,某块土原深处是否也会发出沉闷的低响?

簠、簋、觥、盉、鬲、镈、匜、罍、甗……

在石鼓山的青铜器博物馆,我平生第一次同时遭遇这么密集的生僻文字。

所有的器皿都是空的,可我分明感受到一种来自远古的沉重。我有一种不知由来的想象,相信这些形状不一、用青铜围起的空间内,分别禁锢着一段数千年前的记忆;而开启这些记忆的密码,便是这些书写繁复、读音怪异的名称。

然而,面对铭牌,我几乎丧失了流畅默读的能力。这些令我舌头僵硬的古文字,笔画严厉而决绝,散发出无比倨傲的气息,正如它们所命名的青铜器,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

我莫名地想起了五行方位。宝鸡所属的西方,是日落的方向,属金,主秋气,主杀伐。与我的故乡江南、象征生长与日出的东方,正好相反。

江南出好瓷。我见过许多龙泉抑或是景德镇的瓷器,它们中很多造型,显然汲取了青铜器的创意。只是,瓷器的光滑与温润,很容易令人忍不住想抚摸、摩挲,就像面对情人;但面对青铜器,纵然残缺不全铜锈斑驳,人们却往往如对尊长,会情不自禁放低自己的身段,恭敬供起,绝不敢有任何轻慢。

这样的比较,令我联想起《封神演义》中那些最高级别的神仙名号:鸿钧老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这些至尊大佬,每一个名号都散发着强烈的洪荒气息,有一种天地初开、万物混沌的终极意味。

不过,很快我的思绪就降落在了他们的徒弟辈上。因为,石鼓山的西周墓葬发掘后,一些考古学家猜测,这片墓地很可能与演义里描述的那场战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多学者甚至还将其中一座墓葬的背景,追溯到了姜太公时期。

“四号墓中出土的刻有龙纹的四角青铜簠,目前除了故宫有一件传世品之外,在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还属首次,十分罕见。由此可以推断,墓主人的身份极其尊贵。”主持石鼓山商周墓葬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表示,四号墓出土的器物酒器少食器多,并且没有发现兵器,根据过往的经验,该墓葬的主人应该是一位贵族女性。

参照同时出土的其他器物,考古人员最终推测,这位女性墓主人,很有可能就是周朝开国天子周武王姬发的王妃邑姜。

根据史料,这位“邑姜”,就是姜太公的女儿。

虽然对于这种说法,学界意见并未达成一致,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石鼓山上的这片墓葬,与姜太公有着极深的渊源。因为考古人员连续在墓中发现了“高领袋足鬲”——这种形制,正是姜戎文化的代表器物。

而姜戎,正是学界基本认定的姜太公的族系。

史籍中记载的姜太公垂钓的磻溪,在石鼓山以东约十公里处,唐代就建有太公庙。通常认为,姜太公的家族在渭河南岸,并且距离石鼓山不远。所以,宝鸡石鼓山商周聚落遗址及其墓地属于姜太公家族是合乎情理的。

也就是说,这块墓葬的主人,即便不是姜太公的至亲,也是同族的部将。他们应该作为周朝的盟友,追随周武王,参加了伐纣的战争。如果以这个角度去看,这些墓葬出土的青铜,分明就是他们带入地下的、沉甸甸的荣耀与骄傲。

在姜太公的时代,衡量一个族系乃至王朝的实力以及文明程度,标准并不是师尊传授的法宝,而是青铜器。

与西方有所差异,在中国,青铜发明之后,这类新的金属,很少用于生产。它们主要被用来铸造两大类器具:礼仪中使用的容器与乐器,或者是兵器与车马所需的配件。简而言之,便是礼器与武器,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缴械方谓投降。因此,彻底征服一个国家的标志,就是夺取他们的青铜器。

石鼓山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很大一部分都是战利品,掳自商人的河南、山西,乃至山东——商周易代之际,可以说,普天之下的青铜重器,都被搬入关中,聚拢在了小小的周原。

青铜的向背事实上象征了国家的气运。

这使我想起武王伐纣时的一个细节。周人与商人决战在牧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淇县附近。根据司马迁的记载,此役纣王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然而两军刚一对阵,商军就纷纷倒戈,反过来为武王冲锋。

商周时期,戈也是青铜所铸。调转戈头的那一瞬间,青铜已为这场战争做出了终极裁决。

在石鼓山,我见到几枚当时留下的戈头。奇怪的是,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呈现一种弯曲的状态。博物馆的龙剑辉主任告诉我,这就是西周墓葬中的“毁兵”风俗——

这些戈都是被主人自己折毁的,意思是天下太平,从此再不征战。

但这些象征着胜利的青铜的背后,却是累累的坟冢与枯骨。

这种残酷而真实的腐朽,无疑会令那场战争以及太公身上的神性急剧流失。

仙风道骨顿成鸡皮鹤发。左手杏黄旗,右手打神鞭,胯下四不像,这只是小说家的演绎。真实的姜太公,很可能不过是一个佝偻在战车上的垂垂老者。

我告诉自己,或许这样的形象,才更能衬托出这位老人事业的伟大。

关于姜太公的身世详情和遭遇境况,历来众说纷纭。不过,他这个姜姓族群的祖先,却有大量证据,可以追溯到炎帝神农氏。

而宝鸡便是炎帝的故里。

《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生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里说的姜水,是渭水的一条支流,就在宝鸡市境内岐山县的周原一带。在今天的渭滨区神农镇境内的常羊山上,还有一座炎帝陵。

太公辅佐的周武王,却出自黄帝的姬姓。

“生而异德”。正如周伐商的牧野之战,炎黄二帝,抑或说姜姬二族,其实也进行过一场阪泉之战,最终炎帝战败,归服黄帝,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这场战争,也因此被后世视作华夏民族形成的奠基之战与关键之战。

我想起了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对《封神演义》的解读。

关于这部小说,其实有一处不易理解。书中姜太公封神,同列榜单的,不仅有己方死难战友,更有西岐的对头闻太师、赵公明、申公豹等等。似乎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刻,就勾销了所有的恩怨:封神榜上一团和气。这与西方的神魔大战,比如奥林匹斯诸神对泰坦巨人残酷无情的打击,形成了鲜明对比。

许倬云先生却从姜太公的封神故事里,看到了中国人的气度襟怀,他甚至将其与林肯悼念南北战争中双方阵亡战士的《葛底斯堡演讲》类比。

炎与黄、周与商,乃至于小说里阐教、截教两大阵容,我隐隐察觉,就像泾渭分明却终归一脉,在宝鸡这个地方,很多像他们这样原本势不两立的族群、势力,都会慢慢彼此聚合,发生质的升华。

我想起了宝鸡紧依着的秦岭。秦岭山脉,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中国南北的分界线,自古就被视作“中华龙脉”。

在世界地理学上,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最著名的分界线。它划分开的,还有我国的亚热带与暖温带;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湿润气候带与年降水量小于800mm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带;水稻产区与小麦产区。

各自从局部去看,固然是分隔;不过,如果将隆起的山脉,想象为中华大地上一条牢固的焊接线,秦岭的意义,何尝不是榫卯与联合?而演绎过封神大典的宝鸡,能否理解为这条数千里的焊线上,一个最古老、最核心的焊点?

或许,宝鸡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早就隐藏在了“青铜器之乡”这个名号中:

所谓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虽然只是如此简单的组合,与纯铜相比,却有熔点低、硬度大、铸造性好、耐磨损的优点。

这个终结了人类数十万年石器时代的发明,以一种崭新的金属方式,向世界显露了向心与凝聚的力量。

那件被命名为“何尊”的青铜器,出现在宝鸡,大概不只是巧合。

在石鼓山的青铜器博物馆,我见到了这件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宝鸡市贾村镇的圆口方体长颈酒器。

虽然工艺精美、造型雄奇,但何尊的体量并不甚大,口径不过28.8厘米,通高也只有38.8厘米,在馆藏的众多大型器中并不显眼。不过,它却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属于顶级的国宝。

何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尊内底部,铸有12行122字的铭文,其中有一句“宅兹中国”,意思是“我要在国家的中心管理天下”。

——这是目前为止,“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也就是说,第一个书面的“中国”概念,就诞生在宝鸡。

“我要在国家的中心管理天下。”

凝视着近在咫尺的何尊,我反复诵读这句用青铜书写的宣言。我忽然意识到,它的出现,不仅为一段数千年的伟大征程标注了起点,同时也郑重宣布了诸神时代的黄昏。

何尊的铭文,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的伟业。

从伏羲女娲到三皇五帝,中国的历史只是口耳相传,谁也弄不清年份事迹。然而,自从青铜出现,人类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有效传承的纪事方式。

截至目前,铭文最长的青铜器是出自宝鸡岐山的毛公鼎。长达497字的铭文,记载了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和周公、召公共和行政的史实。因为这件鼎,中国历史有了第一个确切的纪年。

金属与火焰的书写仍在继续。

2003年1月,宝鸡眉县杨家村出土了27件青铜器,其中一件逨盘,有铭文372字,记载了从周文王至周宣王12位西周国王的名号——小小的一只铜盆,浓缩了半部周朝的起承转合。

政治谋划、征战杀伐、祭辞诰命、册赐宴飨、土地转让、刑事诉讼、盟誓契约、婚嫁礼俗。从结绳记事到青铜铭文,在这种自创的金属上,中国人前世今生的记忆终于可以薪火相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获得了永生。

我又想起了那本《封神演义》。这部百回本小说,最后两回分别是姜太公封神与周武王封国。

我曾经认为,这样的排序有违常理。一部神魔大书,末章通常应该以神魔终结,然而作者却结以人事:“且说武王西都长安,垂拱而治,海内清平,万民乐业。后武王崩,成王立,周公相之;自太公伐纣,周公作相,遂成周家八百年基业。”用众所周知的史实收住了全书。

所谓封神,即请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三界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一一对号落座。

而现在我已经知道,封神,同样也可以理解为送神。

仓颉造字那夜,“天雨粟,鬼神夜哭”。从甲骨到金石,随着文字的载体越来越坚固稳定,对于这个已经有能力为时间加注刻度并即将开始留下明确纪年的民族,众神,或许应该离开了。

这个回荡着金属铿锵的周原,竟是诸神的涅槃之地。

离开宝鸡前,我前去瞻仰了周公庙。

这位周文王第四个儿子、武王姬发的弟弟,是孔子毕生最崇拜的偶像。他最大的事业,是制礼作乐,上至祭祀、朝觐、封国、巡狩等国家大典,下至丧葬、车骑、服饰、佩玉等具体规范,为整个社会建立了一整套典章制度。

典籍明确记载了周公的死亡。虽然与姜太公同时代,但无论生前身后,他都未曾像前者那样被神话,始终是个逃不开生老病死的凡人。

从周公开始,中国的人间,由人类自己设定规矩。

入周之后,随着熔铸技术的进步,青铜器越来越精美,但所有被发现的埋藏,都遵循着食器多酒器少的规律,还发现过一种叫“禁”的、提醒人们少喝酒的铜案。

周公以此来告诫自己的子民,千万不要忘记,殷商就是亡于酒色。

有一件青铜匜,记载了一个勇敢的奴隶状告主人,结果被罚以鞭刑的案例。这份中国现存的第一部法律判决书,字里行间难以掩饰贵族无可奈何的没落。

有一件名为盉的酒器,记录了一桩用玉器与虎皮等物交换土地的买卖。这可以视为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地契,也可以深入研究当时的物价水平。

折觥,整体造型是一只丰满喜庆的羊,然而细看之下,各个局部分别又是龙、凤、蛇、鱼、象、燕、蝉、猫头鹰……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的,足有上百种动物的形象,当时关中的气候植被可以想见。

……

一个告别了神的世界,在青铜底色上顺理成章。

太王与太公,都已成为传说。

从折弯戈头的一刻开始,炎黄的后人,就将一切纳入了周公规划的轨道。

站在周原上,我的耳畔,隐约响起了金属轮毂转动的吱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