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甘心于这种现状,我们一直在寻找原因。

有些教师从学科本身找原因。一是认为这门学科承载的功能太多,任务太艰巨。政治课既要承担课程本身基本理论和观点的教学,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要以提高公民思想政治素质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教书育人都得兼顾。二是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太杂,要求太高。为了体现政治课的性质,教材总是偏重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时政性解读和理论观点上的正面教育,使有些内容显得枯燥、空洞,有些则艰深抽象;在呈现方式上,又大多是蜻蜓点水,量多且杂,说服力不强,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有些教师联系社会现状和学生实际来找原因。他们认为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负面现象,如有些人奉行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存在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以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社会现象,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判断,冲击着学生的道德认知。学生受社会复杂性和消极面的影响,往往在思想上怀疑“正统”,心理上拒绝接受,甚至以此来质疑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府,与思想政治课的一些正面观点产生认知冲突,甚至有逆反心理,不能解决“信”的问题,就谈不上知、情、意、行的转化。

也有一些教师从教学本身来找原因,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教师始终为依据什么来教而困惑。手中有课程标准、教科书,高考有明确的考点和要求,而教育对象(学生)又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虽然三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能兼顾融合自然最好,但在教学实践中总是要有所取舍的。由于高考的压力最直接,所以教师往往把它放在第一位,即考什么教什么,并且为了分数强化标准答案,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把一门以德育为重的课变成了单一的学业课,从而偏离了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目标,影响了学科的生命力。

二是教师教学的方法、策略有问题。有些教师总是习惯以教科书为本,注重理论要点的解读和落实,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有些教师缺乏探究精神,对一些学生在思想上不容易认同的理论观点不能深入地突破,难以触动学生的内心体验;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或只会灌输或流于形式,课堂缺少互动生成,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还有些教师“躲进小楼成一统”,教学脱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缺乏深度解读和辩证分析,教与学两张皮,不能让学生在内心里认同。

三是认为思想政治课独特的地位和功能始终未得到重视。教育的普遍功利和德育功能的难以量化,使学校总是把政治课作为一门小学科来对待,课程安排和效果评价也往往被边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育人方面的努力常常被视而不见,学生也因此置之不理。譬如理科政治没有纳入高考,这本应有利于教学的更好发挥和目标的达成,但在实际中,变成了学生不重视,课时被挤占,教师无所谓,又何来政治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总之,课程改革虽然突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注重了生活化和探究性,但依然未能真正发挥学科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