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父母让孩子自己掌舵

人生是一场自我发现之旅,越早找到自我的人距离成功越近。相信孩子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唤醒、激励和鼓舞他,给孩子做他自己的机会,这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大尊重与关爱。

成功是内在的幸福体验

今天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在追求成功,而且把成功等同于名与利。“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曾有一位北大教授在微博上如是说,“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这样的话从一位大学教授嘴里说出来,比从商人口中听到更令人惊讶,它把我们这个社会对金钱的过度迷恋赤裸裸地表露出来。这句话等于在说:一个人,不论品质多么高尚,才华多么出众,工作多么敬业,只要没有钱,一切都是枉费,就算不得成功,就是耻辱和失败。

在如此拜金的教育观下,如何能教育出真正的人才呢?曾几何时,成功的内涵与金钱画了等号?2008年金融风暴之际,华尔街很多的高薪一族一夜之间就失了业,很多人甚至开始靠救济金度日。如果金钱是成功的标准,他们之前毫无疑问都非常“成功”,后来就是“惨败”,这样的定义无疑是肤浅、经不起推敲的。

我在中国大陆授课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我的学生几乎都是企业老总或高管。他们都属于“成功人士”。但通过了解,我知道其中一些人过得并不快乐,有的人甚至根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一个人如果总做自己不感兴趣或者不认可的事,内心会处于一种分裂状态。表面虽然呼风唤雨,内心其实很难产生幸福感,这种“成功”根本算不上成功。遗憾的是,这些用名利衡量自己人生成败的人,尽管自己过得不幸福,却依然这样去教育孩子,比较典型的做法就是“望子成龙”,要求孩子念书一定要拿到高分,考进名校。还有人越俎代庖地给孩子规划人生方向,花钱托关系让孩子学习热门专业等。

其实,金钱本身并没什么错,但成功的本质绝不是金钱,金钱充其量是成功的副产品。父母如果不理解成功的含义,误把名利当作幸福和成功,就不可能真正教育好孩子。成功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幸福体验,其价值是由当事人自己界定的。一个人只有走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心中有希望、有梦想,才能不断发挥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不断向梦想靠近,内心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继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巴菲特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但他不是为钱工作,而是真心喜欢商业。他的儿子彼得·巴菲特说:“每当父亲工作时,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简直如痴如醉。面对数以千计的公司股票统计分析,他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脸上流露的神情既像投入游戏之中的孩子,又像佛教僧人正在沉思一样。”彼得·巴菲特是一位音乐家,他走上了与父亲完全不同的艺术之路。20多年前,当他第一次与父亲谈起自己的音乐梦想时,老巴菲特认真倾听,不做评论,也不直接提建议,而是十分理解地说:“彼得,你和我其实都在做相同的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而公司就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画上几笔。”

“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70多岁的时候,依旧每天工作18个小时,对枯燥的科研工作从未厌倦。他说:“我喜欢我的工作,丝毫不觉得有压力,只有你认为工作是快乐的,才可能成功。”

让孩子做他自己

很多父母自己追名逐利,疲惫不堪,一直活在随波逐流的旋涡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父母自己的心智就不成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果作为教育者的父母自己都利令智昏,又如何能给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呢?随波逐流的人往往都是迷失了自我的人,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坚持做自己的人,而且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再次摘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桂冠的李安就是一例。

◆ 李安从小只对戏剧和舞台感兴趣,17岁的他就曾立志做导演!如今他依然说:“我只会当导演!”这个坚持梦想、享誉世界的大导演,在念书时却是个失败者,是父亲眼中不争气的儿子。李安当时就读的中学是台湾地区的名校台南一中,父亲就是这所中学的校长。出生于书香门第,又是长子,父亲对他期望甚高,希望他将来“学而优则仕”。但李安念书不行,功课非常差,连续两次参加高考名落孙山,最后考入台湾艺术专科学校——这在当时是被许多人看不上眼、连本科文凭都没有的专科学校。父亲对李安很失望,李安的内心也承受着莫大的压力,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一见父亲就转身逃开。

1978年,李安报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戏剧电影系,父亲强烈反对,他给李安列了个数字:在美国百老汇,每年只有200个角色,却有50000人争夺。李安不顾父亲劝阻,决意登上了去美国的班机。父子关系从此恶化,有20年的时间里,两人说话不超过100句。

长时间的受挫和失意,使李安与人相处时显得懦弱、含蓄,但他内心深处十分叛逆和执着,从未停止对电影梦的追寻。从发现自我、确定理想那刻起,他便开始了与父亲传统价值观的抗争。亲子之间的冲突和依恋十分复杂,父亲虽然百般阻拦儿子的选择,仍出钱供他读书(当时留学美国的费用相当昂贵),多年来一直用行动默默支持儿子。

在与父亲的拉锯关系中,李安加深了对家庭、对父权、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这些思索直接促成了他早期成名作《父亲三部曲》的产生。所以,李安非常感谢他的父亲,认为是父亲成就了他的电影。我想,李安的意思其实是感谢父亲成就了自己,使他对人性的认识更深刻,对自我的教育更坚定,最终让他挖掘出一个真实、勇敢、富有艺术天分的自己。

那些因为“做最好的自己”而成功的人,往往在很小的年纪梦想就开始在心中萌芽,李安是这样,林书豪也是这样。

◆ 林书豪从5岁开始打篮球,高中时对篮球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刻苦学习文化课,完全是为了让父母安心,因为父母只有认为打球不影响学业时,才可能允许他留在球队。从名校哈佛大学毕业,眼前的就业前景可谓一片光明。林书豪依然选择进NBA打球,决意把篮球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在林书豪追逐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他的父母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父亲是林书豪打篮球的启蒙老师,母亲不顾朋友们“打篮球是浪费时间”的告诫,一直支持林书豪的兴趣,因为她“希望儿子做他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他获得真心的快乐”。虽然她不阻拦儿子打球,但不允许篮球影响到学业,这是一个做母亲的良苦用心:因为靠打球谋生毕竟风险大。她的严格使林书豪更加明确和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林书豪说:“我最感谢父母的是,他们与我谈论篮球时谈的不是输赢,不是我得了多少分,而是讨论我的打球习惯、态度、举止礼仪等。有很多次,我在赛场上得了很高的分,但是情绪控制得不好,有时脾气很差。赛后,他们就会与我谈谈情绪的问题,而不是恭喜我得了多少分。我很佩服他们的教育视角,我现在还在向他们学习。他们看比赛的角度,判断我成功与否的标准,对我来说是比任何人的评价都有价值。”当林书豪决心去闯NBA时,他的父母全力支持他的决定,并对他说:“你放心去打,大不了我们就再多养你几年。但是不要打太多,我们养不起你那么多年。”所以,每一个有勇气做自己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如果不是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里,林书豪的志向就不会被尊重,他的篮球梦也不容易实现。

人生其实是一场自我发现之旅,越早找到自我的人距离成功越近。只有父母给孩子空间,孩子才能有机会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教育。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能够自我教育,掌舵自己的人生!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父母也许能够决定把它种在哪里,却不可能让松树的种子长成一棵杨树。现在很多父母的控制欲太强了,总想着去“塑造”孩子,完全忽视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虽然抱着培养优秀孩子的美好愿望,很多做法却是在毁掉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有着天然的权威,当他们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选择人生道路时,意志力尚弱的孩子大多难以坚持自我,强势、控制欲强的父母会成为孩子终身的阴影。所以,成熟的父母懂得放手,尤其当孩子渐渐长大以后,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断,让他们自己决定“成为谁”。

因参加“中国达人秀”而广为人知的杂技达人胡启志,从小在尊崇孩子天性的家庭中长大。他就是循着自己内心的声音,依靠直觉找到了成功之路。他和林书豪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父母都是第一代从中国台湾移民到美国的人(我本人也是),他们则是在美国出生的“80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BC,美国出生的华人或美籍华人。

胡启志从小就有很多奇怪的梦:他梦想到少林寺学功夫、学杂技、学表演。他不喜欢念书,高中毕业后,他没有像哥哥那样念大学、找工作。虽然他一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不要沉闷的办公室工作,不要朝九晚五的束缚。”父母没有强迫他,反而给了他充分的自由,甚至允许他“流浪”。为了找到他想要的东西,胡启志到丹麦、加拿大的艺术学校学习表演。在胡启志去欧洲打工的旅途中,他和朋友结伴在街头表演杂技。生活虽然颠沛流离,清贫辛苦,但他再也找不到比表演更加让自己醉心和投入的事情了。为了生活,24岁后,胡启志决定定居台湾,开始在台北从事街头表演艺术。

杂技表演需要特别刻苦的训练,尤其是一些高难度动作,更是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呈现出精彩完美的效果。这些动作很具危险性,比如后来在“中国达人秀”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大环特技”,就曾使胡启志的额头皮开肉绽,缝了13针。为了练成独家秘技,他还摔伤卧床两个月。胡启志说:“虽然偶尔也会因长时间练习而感到疲倦,然而至今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事情会比表演杂技更能让我满足。”正是因为有着浓厚的兴趣,胡启志才能不断探索,超越自我,追求完美。他可以随时站在街头表演,尽情挥洒。在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同时,胡启志自己的身心也得到极大的满足。当地媒体发现了胡启志,高度评价他为“台湾街头罕见的天才型表演者”。

在参加第一次“中国达人秀”时,胡启志优雅的水晶球表演和他阳刚的外形形成强烈反差。评委感叹:“水晶球到了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与他合而为一了,这个境界好令人感动!”水晶球表演当晚被评为最具艺术感染力的节目。胡启志发表感言说:“我不是为比赛而来,是为享受而来。”我想,很多看过他表演的人,一定被他娴熟高超的艺术技巧所征服,同样会为他淡定、沉稳、祥和、真诚的气质所吸引。正如胡启志自己形容的那样:“我是个简单的人,我热爱我的工作,乐在其中。”

胡启志在20多岁时发现了自己,点亮了自己生命的火把。在30岁时,胡启志展示了自己,这支火把不仅照亮了自己,也给别人带来了光明与欢乐。胡启志的幸运之处与林书豪相同,都生在尊重自由和梦想的家庭,都有一对把选择权交到他们自己手中的父母。如果胡启志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他不得不每日在繁重的功课和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过活,他又怎么可能在高中毕业后“周游列国”,像流浪汉一样追寻自己的梦?说不定早被父母送去参加补习班强化学习,今天也就会泯然众人矣。

父母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当孩子对某项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索、追问、实践,在整个探索过程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获得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这是做其他任何事都不能替代的,也是父母和其他人不能体会和理解的。所以,孩子的内心其实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许他们的梦想在一开始并不清晰、忽明忽暗,但只要父母不强加阻拦,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有机会开花结果。父母要做的事情,不是费心尽力地去改变“种子”的基因,而是用耐心和爱去浇灌土壤,让这粒小小的种子获得更多的营养、更大的成长空间,这样它们才可能成长得更好、更健康!

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最大权利就是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相信孩子有自我教育的能力,给孩子做他自己的机会,这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大尊重与关爱。当孩子那幼小而混沌的自我仍在生长之时,父母要尽力唤醒、激励和鼓舞之,引导他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找到人生的理想。记住,孩子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