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
- 冯辉主编
- 1801字
- 2020-08-28 09:44:23
3.3.2 应急处置的响应流程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与管理流程详见图3-1。
图3-1 环境污染应急事故处置程序与管理流程
具体流程如下。
(1)危险源识别与管理 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通过事故树可以找出系统全部可能的失效状态。
通过对大气环境危害半径、水环境危害范围(面积)、土壤污染半径的计算,确定环境影响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
影响范围的计算包括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
对各类污染包括气体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指数计算、对社会影响指数的、直接经济损失指数以及生态损失指数的计算,对照污染源分类分级标准、划分等级。
针对事故源、事故影响区域制订应急措施。
大气污染主要根据如下内容制定应急措施:是否会危及周边的人的生命安全,引起必要的群众疏散、转移;是否会给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是否会造成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破坏,濒危物种是否遭到破坏。
水污染主要按照如下内容制定应急措施:是否会对下游的取水口(自来水厂吸水口、地下水补给区、农业灌溉取水点、工业取水口)造成污染,影响生活、生产取水,造成社会影响;是否会给岸边及附近下游保护区(养殖区、洄游产卵区、特殊种群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陆地动植物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造成污染,使保护区生态受到严重危害;是否会造成跨境污染引起国际纷争。
对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行监控,是环保部门为了减少重大事故发生的必要手段。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而把事故率降到最低,同时加强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对企业的环境监控包括如下内容:对企业每日使用原材料来源及数量进行监控管理;对企业每日产成品种类及数量进行管理;对企业每日排放废水、废气或废渣等进行监控管理;对企业生产重点设施状况进行监控管理(如管道压力、储罐厚度及探伤、鼓风机状态、治理设施运行状态等);对企业库房条件(温度、容量、防火情况)及库存量的变化进行管理;对企业每日运输的危险物资类型、运输量、对方接受单位、运输单位等进行监控;对企业每日使用危险化学药品进行管理监控。
通过企业生产状况的监控,对企业的生产条件变化或外部条件的变化可能造成环境事故的可能性及危害性进行监控。
(2)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了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从接警触发,到形成事故救援方案,最后应急终止,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环节,而核心措施就是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其他都是围绕应急救援和处置而采取的环节,是为其服务的;主要工作是对突发事故灾害做出预警;控制污染事故灾害发生与扩大;开展有效救援措施,减少损失和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状态。事故报告:根据污染事故的等级,按照事故的报告的时限及程序向有关部分就事件本身的内容进行报告。
(3)评估与专家支援 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不可预见的。这就要求应对突发污染事件时提前做好预案的订制工作,同时成立相应的专家委员会。当污染事故发生时,有应急预案的,按照应急预案来进行处置;在应急预案外的,就需要组织相关专家,针对污染事故及时有效地制订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案,并快速地实施。
(4)指挥协调 根据事故评估结果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工作、调集现场需要使用的监测设备、通信设备、运输设备、防护设备等各类设备、调集应急现场所需要的应急物资、向上级政府部门提出需要参与应急的协同支援单位等。
(5)应急救援 应急根据事故态势发出救援预警、根据污染扩散速度与范围提出治安与警戒、应急疏散范围、根据污染物特性提出人员救护方法和防护手段;同时根据不同污染物的不同表象,提出不同的处置方法,处置事故需要的人员(组织、机构)、地点、设备、物资等来源和使用量现场反馈;根据事故现场的发展,动态把现场进程发送到监控中心,包括现场监测数据、现场事故的处置方法、处置步骤、有无新的人员伤亡以及现场视频图像等。
(6)应急监测 污染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准确的监测结果是指导污染事故应急的重要保证手段,因此,污染应急事故发生时,应同步开展应急监测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
(7)后果评估 后果评估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针对污染事故的发生查明发生的原因,杜绝相应的隐患,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其次是对事故应急救援的过程进行总结,明确相应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类似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急救援的水平,以便更加有效地应对相应的污染事故。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