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建设与建设工程管理

第一节 城市历史进程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及其历史概述

(一)城市与城市系统概述

与城市这个名词相对应的名词应该是农村,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农村的复杂的社会与自然复合、人与物复合的综合巨大系统。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城市是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具体还有居民区、厂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设施。城市还具备行政管辖功能,这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

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从城市的起源来说,最早的城市就等于城+市,反映早期城市的防御和交易两大功能。“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这两者都是城市最原始的形态。城市是个由物质硬件及其环境等物质性要素,人口、信息、能源、资金及其他核心为软件性质的非物质要素共同构成有机联系的复杂大系统。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系统工程思想来研究、分析和认识、处理城市系统的运作、推进及调整等问题。

(二)城市的由来及历史

1.城市的六种起源说

一是防御说。认为古代城市的兴起是出于防御上的需要。在居民集中居住的地方或氏族首领、统治者居住地修筑墙垣城郭,形成要塞,以抵御和防止别的部落、氏族、国家的侵犯,保护居民的财富不受掠夺。

二是社会分工说。认为随着社会大分工逐渐形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不仅产生了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而且带来了产品剩余,创造了交换的前提。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随着金属工具制造和使用,引起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使固定居民点脱离了农业土地的束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促使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出现,从而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并形成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三是私有制说。认为城市是私有制的产物,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

四是阶级说。认为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封建主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

五是集市说。认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集市贸易,促使居民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集中,从而出现了城市。

六是地利说。用自然地理条件解释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认为有些城市的兴起是由于地处商路交叉点、河川渡口或港湾,交通运输方便,自然资源丰富等优越条件的原因。

2.关于城市起源与演进的评述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归根结底,城市的产生归结于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考古资料证明,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位于约旦河注入死海北岸的古里乔,距今已有9000年左右。考古学家发现,那里堆积有从中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晚期厚达17层的文化层,遗址范围达4万平方米。《圣经》上称为“棕榈之城”,曾繁荣一时,居住有约2千人。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是有个逐渐的演进过程,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

(三)早期城市及其发育

1.早期城市发展形成的一般模式

城市形成的规律一般为:原始聚落→分散的乡村→集市→早期城市。

2.早期城市形成模式的主要内容

(1)原始聚落 远在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了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耕作,农业和养殖业也产生了,继而发生了农业与畜牧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人类的生产活动从选择有适合耕作土地的地方定居下来开始了,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新的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居民点—聚落。所谓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点的总称,包括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房屋建筑以及各种生产、生活设施,是人类集体进行各种生产、劳动、居住、生活、休息及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聚落的形成使原始人群可以充分地利用集体的力量,互助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的挑战,提高了战胜自然的能力,改善了生存的质量,对于人类的文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2)分散的乡村 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居地。一般在水源、交通路口等地带易于形成乡村。当然,当时乡村规模还比较小,人口一般很少超过200人,居民之间可能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3)集市 奴隶制社会初期,产生了由石器工具向金属工具的飞跃。农民中兼做工具的手工匠独立出来,成为专门从事工具生产的手工业者,从而产生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品开始有了剩余,商业交换应运而生。手工业者为便于生产和交换,选择交易方便的地方集中居住,导致集市的产生。集市已经包含了城市最基本的内容和功能,是城市胚胎的发育形态。在约旦河口西北约15km处发现的耶利哥遗迹,面积达4hm2,该村落约有2000人,时代为前陶与新石器时代,住房以黏土筑墙。这类村落逐步发展,就有可能演化为城市。

(4)早期城市 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社会随之产生。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地区不断扩大,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中间人即商人,产生了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更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制度变革、商业经济发展和政治统治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早期的城市诞生了。

(四)远古时期的城市

1.两河流域地区

自公元前5000年至前2500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和苏美尔地区诞生了很多城市国家,如乌尔、埃利都、乌鲁克、拉迦什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城市遗址是乌尔城邦。巴比伦古城则是公元前19世纪建立的巴比伦王朝的都城。该城横跨幼发拉底河两岸,面积约88km2,呈长方形,人口50万~60万。

2.尼罗河流域

从公元前3200年到332年,共经历了30个王朝,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如孟菲斯、卡洪城、底比斯、法雍等。孟菲斯是第一王朝美尼斯所建的首都,考古发现了较完整的城市遗址。位于开罗以南约100km处,是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91~前1786年)建造的卡洪城。

3.印度河流域

位于现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两岸信德地区摩亨卓达罗城,存在于公元前2500年至前1500年之间,当时的居民以从事农业为主,但手工业与商业已相当发达。该城的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面积约260hm2,近似长方形布局,人口有3万~4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4.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最新考古发现表明,位于长江、巢湖流域的安徽含山陵家滩原始部落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这里远古时期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初步形成规模,并具备了初步的城市规划水平。山东日照的丹士村,也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黄河流域出现夏王朝。据传当时夏的统治者禹,在嵩山之阳修筑城池,建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由于夏王朝实施分封制,封侯纷纷筑墙围城,由此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建立了很多作为统治中心的早期城市,形成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建城热潮。

第二次建城热潮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史料记载,从黄河两岸向南向北扩展建设,当时已经分布有了100多座城市。另外,苏州(吴)、成都(蜀)等许多著名城市就是诞生在这一时期的。

5.欧洲的早期城市

(1)古代地中海沿岸城市。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腊和古罗马先后建立马西利亚、叙拉古、拜占庭、斯巴达、雅典和罗马等城市。

(2)古希腊。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模一般不大,很少有超过5000人的。但发展到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城的人口已达到30万人左右。希腊城内有两个明显的功能区,即卫城和人民会场。城内还修建了许多供商业活动的广场,在广场周围还建有许多饮食店。

(3)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兴起并逐步实现对地中海周围地区的控制,欧洲的中心城市转向了罗马。尽管在公元4世纪时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也随之衰落了,但像巴黎、伦敦、维也纳等世界名城,仍然是后世在其旧址的基础上修建发展起来的。

6.中美洲的城市

中美洲最古老的城市为玛雅文明的代表蒂卡尔城。该城是玛雅地区中央低地的古典文化中心,位于今危地马拉东部。大约在公元初期出现城邦,到9世纪时衰落,直到19世纪才被发掘。城区面积较大,估计约有4万居民。城中央的卫城是祭祀和行政管理中心,众多的金字塔式台庙、宫殿和官署组成复杂的建筑群,与道路、广场和球场等建筑设施配套设计,十分壮观。

(五)中古时期的城市

1.中古时期

是指世界各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5世纪到16世纪(在中国则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其主要特点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在经济上的表现是自然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化。

2.中古时期的欧洲城市

中古时期欧洲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过程。在公元4世纪,欧洲北方以游牧生活和自给型农业经济为主的日耳曼民族南下,挑起新的持续不断的战乱,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城市大多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欧洲分裂成许多小国家,城市人口锐减。如当时已经有近百万人口的罗马城,降到6世纪的4万人,10世纪的3万人。大约在10世纪到11世纪,西欧城市开始复兴。11世纪后,欧洲东部一些地方的中小城镇的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使城市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欧洲城市逐步进入一个复兴时期。

该期欧洲城市的发展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完成了由“城”到“市”的转变,“城”的防御功能逐渐淡化,商业流通使“市”的职能明显增强;二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功能;三是城市行会组织和市民运动兴起,城市自治权扩大及城市国家出现;四是城市的科技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许多大师和艺术作品,对此后的欧洲思想文化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3.中古时期的中国城市

(1)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各行政中心都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城市,建立起全国范围内从上到下的统治中心—城市系统。秦朝鼎盛时期约有800~900个城市。首都咸阳的人口规模达80万之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汉代城市更是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汉代有城市670座,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流域;同时,河西走廊、云贵等边疆地区也出现了城市。西汉首都长安城的外形较完好地保留至今。目前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分布的基本轮廓就是在汉代形成的。

(2)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该阶段城市的空间分布中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推进,拓展了沿运河、长江两条城市发展轴线。并因北方汉族大量南迁与汉族政权南移,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当时建康(今南京)“城中二十八万余户,东西南北各四十里”,总人口逾百万,是我国都城发展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隋、唐时期。隋唐两代是中国城市迅速发展的时期。隋统一中国后,开辟运河贯通南北,密切南北两大区域的经济联系,为城市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大运河沿岸,因为航运的缘故,促使以淮安、扬州、苏州、杭州所谓“四大都市”牵头的一批运河城市发展兴起。

唐代建成了以长安为中心,东到汴梁、商丘,西到岐州、成都,南到长沙、广州,北抵范阳(今北京)的城市网。唐代的城市文明对世界特别是对亚洲地区具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丝绸之路波及中亚和欧洲。

(4)五代、宋、元时期。该时期城市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达40多座,中国目前的历史名城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

北宋都城汴梁(开封)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末年都城开封的繁荣景观。元时的都城元大都(今北京)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

(5)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城市向近代城市过渡的时期。明、清全国共有大中城市100多个,小城镇2000多个。特别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地建设了北京城,成为中外历史上经典的城建之作。明、清两代出现了一批专业化的著名城市,如以陶瓷业为主的景德镇,在明时人口已达10万,清初已扩展到方圆10余里。清代画家徐扬《盛世滋生图》所描绘的就是乾隆时期,苏州城外塘路市面的繁华盛况。

(六)工业革命与近代城市的发展

1.工业革命对近代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① 使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有了全新的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整体上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伦敦于1863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1890年形成了电气化的地铁网络。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全球已有12个城市修建了或大或小的地铁,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

② 为农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解放了大批的农业劳动力,为城市的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人口,储备了丰富的后备劳动力资源;使城市服务农村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③ 工业革命对各类人才和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促进了城市的科学技术研究与教育、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使城市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各种新思想、新科学和新技术纷纷问世,极大地强化了城市作为科技文化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2.近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1)城市数量大幅度增加 形成了数目众多、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近代城市。经济发达的西欧、北美地区国家的城市发展十分迅速。例如英国从1801年时5000人以上的106个城镇数目猛增到1891年的622个,格拉斯哥、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成长为现代名城。同时,靠近交通线路、枢纽的地点,工业原材料产地等的地区,涌现建设了一大批新兴城市和煤炭、钢铁、纺织等专门化城市。

(2)城市人口迅猛增加,规模急剧膨胀 英国在1600年,城市居民只占总人口的2%,而到1890年时有60%的人住在城市。同时,不断涌现出了许多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以至500万人以上的巨型城市,并出现了如墨西哥城、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纽约、东京、上海、北京等千万以上人口的超级大城市。

(3)城市分布的区域范围扩展 通过工业革命获得技术、市场优势的国家,实施殖民扩张,殖民经济的刺激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出现大量殖民地城市,如亚洲的孟买、新加坡、科伦坡、雅加达以及我国的上海、广州等,非洲的内罗毕、金沙萨等,并且殖民城市在这些地区趋向沿海、沿江、沿湖和沿铁路、公路线多向分布发展。

3.中国近代城市发展

(1)通商口岸城市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胁迫、渗透,迫使我国在沿海、沿江、陆路边界等地区开港开埠,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对外通商口岸城市,如香港、青岛、大连、哈尔滨等城市,在30年左右的时间内,城市人口规模均由原来的数百人或数千人,上升为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

(2)近代工业化城市 早期投资重点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带的城市,其后以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为重点,上海至此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统计表明,产业结构中商业资本大大强于工业资本,工业处于商业和贸易业等的附庸地位,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城市的基本特征。

(3)近代交通运输型城市 伴随着新型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干线的修建,沿线兴起了一批交通型城市,原有的一些城市发展成为铁路枢纽,扩大了城市的功能和影响力,如北京、济南、徐州、南昌、衡阳、柳州等;推动了像蚌埠、石家庄等一批新城市的迅猛发展。石家庄在1900年时是一个仅有800余人的村庄,因京汉、石太铁路建设、建成,40多年内人口增长了300余倍,1949年达到28万人。

在内地的中西部地区,缺乏水运干线,铁路修建滞后,公路成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像宝鸡、双石铺、天水、华家岭、广元、腾冲等内地城市,最初都是在新建公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4)近代矿业城市 有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基隆、开平、广济、兴国、池州、阳泉、焦作、唐山、井陉、滦州、阜新、抚顺、本溪、扎赉诺尔、萍乡、淄博、枣庄(峰县)等城市;有新型金属矿产城市,如漠河(金矿)、大冶(铁矿)、张家口(外科尔沁山铅矿)、承德(三山银矿)、建平(金矿)、山东淄川(铅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铜仁(汞矿)、招远(金矿)、观音山(金矿)、珲春天宝山(银矿)等以金属采矿业为核心的矿业化城市。

(5)近代商业城市 上海、天津因交通、地理、历史等原因发展成商业重镇。上海1843年辟为商埠,1857年帝国主义国家取得长江航运权,大大提高了上海对于内地尤其是长江流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上海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口城市,东亚地区国际性的经济大都市。

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意义评述

(一)城市化进程的启动与推进

工业革命后,随之迅速发展壮大的城市,又随着全球范围的前进趋势,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不断转化与推进,或先或后、或快或慢地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就是乡村转变为城市,具体表现为:一是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二是转入城市人口的素质相对总体不断提高;三是第三次产业在城市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从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情况看,现代社会的城市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的客观要求。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文明进步程度,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建设也迈出前所未有的大步伐。在人口老龄化、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的巨大压力下,中国城市建设的奋力推进,极大增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和质量,极大改善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水平,优化了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水平。在中国城市化的宏大进程中,中国城市建设也迎来了辉煌的建设与推进热潮。

(二)城市化概念及内涵

1.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产生的,以人口的非农业结构比重的增加和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为主要标志的一种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从城市化的进程来分析把握,狭义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广义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扩张进入并改造乡村的过程。

城市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

2.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意义

现代社会的城市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的现实要求。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文明进步程度,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是人口聚集,城市土地、设施、环境集约高效利用,取得优化效果。

二是人口结构改变,不断推进人口素质提高,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最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三是生产资料聚集,集约节约高效生产、经营、使用,推进节约型社会城市的建设和实现。

四是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发展,建设科技型、创新型、智慧型、绿色生态型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科技创新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五是促进服务行业高水平高品质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文明的进步,环境的改善,发展的提升,使得第三产业成为现代城市的主导主流产业,对服务行业的发展和提升要求不断加强。

六是社会经济发展增长基础逐渐变强。现代社会城市建设集聚有巨量的房地产、庞大而便利的各类交通、能源、邮电资讯、产业制造及其生产经营设施与平台等巨量价值的经济财富,还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行政、社团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资源。现代城市的这些巨量财富和资源,是保证人类社会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强大基础和保障。

七是教育质量得到广泛提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现代社会城市的教育手段、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等教育硬软件条件不断配备、完善、先进和丰富,必将导致现代城市教育质量的高速发展和提升。

八是促进人才集聚和作用发挥。现代城市对人才资源有无穷的吸引力和利用能力,现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集聚是一对互相促进、互相对接、互相适应的良性循环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人才资源集聚效益大增,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如虎添翼。

九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完善提升。路、水、电、气、暖、通信、网络、环卫、环保等基础设施是承载、支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和运转的基础平台和手段。教、科、文、卫、体、政等以及园林绿化和各类社会公益的公共设施是辅助、服务、配合现代城市社会发展和城市功能发挥的重要公共服务手段和设施。

十是社会整合管理系统体系得到加强。现代城市的综合管理治理是个复杂的大问题,科学化、人性化、时代化的城市综合管理和治理是现代城市进步和发展的前提。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既加大了城市管理和治理的难度与复杂性,又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和运作提供了有效有益的应对手段、理念和环境、条件。

(三)城市化演进进程

1.城市化四阶段演进进程

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进程。

2.城市化进程具体阶段

(1)城市化 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郊区城市化 一般指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则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

(3)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逆城市化也称城市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的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长久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回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

(4)再城市化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

(四)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尤其引人注目

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到39.6%,增加10.4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达到57.4%,即在世界范围内,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超过居住在乡村中的人口。

如果把世界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部分,发达国家早在1950年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1950—1980年间的城市化速度仍较快,30年中上升16.4个百分点。但1980年后的城市化速度开始减缓,这表明发达国家以人口集中为特点的城市化已进入后期阶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前30年中只增加12.2个百分点,低于发达国家的速度,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2.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大城市所在地域空间不断扩展,形成大都市区、大都市带

当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其后果不仅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巨城市、城市集聚区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据统计,几乎4000万(占全美国人口的1/5)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每年至少搬家一次,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所谓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的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期。

根据发达国家一些城市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即由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变质阶段构成大都市区的生命周期。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当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仍然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发展中国家不仅出现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而且由于大城市,特别是首位城市的吸引力,导致大城市数激增,首位城市人口膨胀,出现所谓过度城市化的现象。198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城市有119个,4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有22个,其数量均超过发达国家。随着首位城市的急剧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体系形成很高的城市首位度。1980年,阿根廷的城市首位度为9.57,秘鲁为8.61,墨西哥为6.13,委内瑞拉为3.54,埃及为2.67等。城市首位度大,一般地说,反映了这些国家经济、城市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很大。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协调本国城市规模体系的任务,通过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本质

中国城市化进程本质上是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并不是到处出现城市,而是要使全体国民享受现代城市的一切城市化成果并实现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文化教育素质等的转变。即:实现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产业的融合、就业的融合、环境的融合、文化的融合、社会保障的融合、制度的融合等,以期真正实现城市和农村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考察我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仍处在城市化集中发育成长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 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② 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③ 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滞发展时期;④ 1979—1997年,是城市化的启动并加速、快速发展时期;⑤ 1998年至今,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按照自己的轨道和特色,步入稳步发展而全面推进的发展时期。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五阶段

① 1949年,我国仅有城市132个,城市非农业人口2740万人,城市化水平(以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为5.1%。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建设时期,随着156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开展,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矿业城市。与此同时,对一批老城市还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如武汉、成都、太原、西安、洛阳、兰州等老工业城市。加强发展了鞍山、本溪、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等大中城市。一大批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在全国城市兴建,对土地、劳动力的需求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以及服务业的兴起,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到1957年末,我国的城市发展到176个,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8.4%。随着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1953—1957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8.3%,城市人口年均增长16%。

② 1958—1965年期间,经历了“大跃进”运动。城市发展呈现出由扩大到紧缩的变化。在3年的“大跃进”后,全国城市由1957年的176个,增加到1961年的208个;城市人口由5412万增长到6906万,增长了28%;城市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由8.4%上升到10.5%。

从1962年开始,陆续撤销了一大批城市,到1965年年底,只剩下168个,比1961年减少了40个。这个时期,一部分新设置的市恢复到县级建制,如榆次、侯马、岳阳等;另一部分地级市实行降级,成为县级市,如石家庄、保定等。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出现萎缩,致使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城市化水平也由1961年的10.5%减少到1965年的9.2%。

③ 1966—1978年期间,是城市化发展的低迷徘徊期。整整13年间,城市只增加25个,城市非农业人口长期停滞在6000万~7000万,城市化水平在8.5%上下徘徊。

④ 1979—1997年期间,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通道。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社会经济各项事业有了新的活力。“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的空前扩张,对城市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这期间,我国经历了一个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到1997年,我国城市已发展至668个,与1979相比,新增城市452个,相当于前30年增加数的2倍多。城市人口也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增长到18%。

⑤ 1998年至今,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稳步发展、全面推进的时期,至2008年年底,全国城市总数达到655个,城市人口59373.3万,城市化率提高到45.6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