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基础兽医学部分
- 丁焕中主编
- 4883字
- 2021-04-02 06:53:25
第二节 骨 骼
考纲考点:(1)骨骼的构造、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2)头骨的组成(颅骨、面骨)、鼻旁窦的位置及不同动物(牛、马、猪、犬)头骨的特点;(3)躯干骨(椎骨、肋和胸骨)的特点;(4)四肢骨骼的组成和不同动物(牛、马、猪、犬)四肢骨骼的特点。
一、基本概念
动物体内每块骨是一个器官,主要由骨组织构成,坚硬而富有弹性,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能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并具有改建、修复和再生的能力,是动物体的钙、磷储存库。骨内含有的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
1.骨骼的构造
骨由骨膜、骨质、骨髓、血管和神经构成。
(1)骨膜 除关节面外,骨的内、外表面均被覆一层骨膜,较厚,分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富有胶原纤维束和血管、神经,具有营养和保护的作用。内层为成骨层,含有大量细胞和少量纤维。在幼龄时期,成骨层很发达,细胞非常活跃,参与骨的生长;成年期成骨层逐渐萎缩,细胞转为静止状态,但它终生保持分化能力。在骨受损失时,成骨层有修补和再生骨质的作用,故在骨的手术中应尽量保留骨膜。
(2)骨质 是构成骨的基本成分,由骨组织构成。骨质可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位于骨的外周,构成长骨的骨干和骺以及其他类型骨的外层,坚硬、致密。骨松质位于骨的深部,呈海绵状,由互相交错的骨小梁构成。
(3)骨髓 分红骨髓和黄骨髓。幼龄动物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所有骨松质的间隙内,具有造血机能。成年家畜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富含脂肪的黄骨髓代替,但长骨两端、短骨和扁骨的骨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当机体大量失血或贫血时,黄骨髓又能转化为红骨髓而恢复造血机能。骨松质中的红骨髓终生存在,所以临诊上常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像,诊断疾病。
(4)血管和神经 骨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血管的一部分经骨膜穿入骨质,另一部分由骨端的滋养孔穿入骨内。神经与血管伴行,分布于骨膜、骨质和骨髓。
2.骨骼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骨的最基本物理特性是具有硬度和弹性。骨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有机物主要是骨胶原,在成年家畜约占1/3,使骨具有弹性和韧性;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钙,在成年家畜约占2/3,使骨具有硬性和脆性。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骨中的比例,随动物年龄和营养状况不同而变化。幼畜的骨,有机物较多,所以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易发生骨折,但容易弯曲变形。老年家畜则相反,骨的无机物多,只有硬度而缺乏弹性,因此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妊娠母畜骨内钙质被胎儿吸收,使母畜骨质疏松而易发生骨软症。乳牛在泌乳期,如饲料成分比例不适,可发生上述情况。故应注意饲料成分的配比。
3.全身骨骼的划分
包括中轴骨、四肢骨及内脏骨。中轴骨包括头骨(颅骨和面骨)和躯干骨(椎骨、肋骨和胸骨)。四肢骨包括前肢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籽骨)和后肢骨(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籽骨)。内脏骨只有两种,即牛的心骨和狗的阴茎骨。
二、头骨
头骨主要由扁骨和不规则骨构成,分颅骨和面骨两部分。
1.颅骨
颅骨构成颅腔,由成对的额骨、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枕骨、顶间骨、蝶骨和筛骨组成。
(1)枕骨 构成颅腔的后壁和下底一部分。枕骨的后上方有横向的枕嵴。猪的枕嵴特别高大。枕骨后下方有枕骨大孔,后接椎管。枕骨大孔的两侧有枕髁,与寰椎构成寰枕关节。髁的外侧有颈静脉突。
(2)顶间骨 为一小骨,位手顶骨和枕骨之间,常与邻骨愈合。
(3)顶骨 构成颅腔的顶壁(黄牛为后壁),位于枕骨之前,额骨之后。
(4)额骨 位于鼻骨的后上方,构成颅腔的顶壁。额骨的外部有突出的眶上突,构成眼眶的上界。
(5)筛骨 位于颅腔和鼻腔之间,由垂直板、筛板和一对侧块组成。垂直板位于正中,将鼻腔后部分为左右两部分。侧块由筛骨迷路组成。侧块后方是多孔的筛板,构成颅腔的前壁。
(6)蝶骨 构成颅腔下底的前部。由蝶骨体和两对翼以及一对翼突组成。
(7)颞骨 位于颅腔的侧壁,又分为鳞部、岩部和鼓部。颞骨外侧有颧突伸出,并转而向前与颧骨颞突起合成颧弓。颞骨是耳道和内耳所在部位。
2.面骨
面骨主要构成鼻腔、口腔和面部的支架,由成对的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切齿骨、腭骨、翼骨、鼻甲骨和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等组成。
(1)上颌骨 位于面部的两侧,构成鼻腔侧壁、底壁和口腔上壁。具有臼齿齿槽。骨内有眶下管通过。骨的外面有面嵴、面结节和眶下孔。
(2)切齿骨 位于上颌骨前方,构成鼻腔的侧壁及下底和口腔上壁的前部。骨体上有切齿齿槽,但牛无切齿齿槽。
(3)鼻骨 位于额骨的前方,构成鼻腔顶壁。
(4)泪骨 位于上颌骨后背侧,眼眶底的内侧。其眶面有泪囊窝和鼻泪管的开口。
(5)颧骨 位于泪骨腹侧,构成眼眶下界。向后方伸出颞突,与颞骨颧突形成颧弓。
(6)腭骨 位于上颌骨内侧的后方,形成鼻后孔的侧壁与硬腭的后部。
(7)翼骨 是成对的狭窄薄骨片,位于鼻后孔的两侧。
(8)犁骨 位于鼻腔底面的正中,背侧呈沟状,接鼻中隔软骨和筛骨垂直板。
(9)鼻甲骨 是两对卷曲的薄骨片,附着在鼻腔的两侧壁上,并将每侧鼻腔分为上、中、下3个鼻道。
(10)下颌骨 是头骨中最大的骨,分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体呈水平位,有切齿齿槽、臼齿齿槽。切齿齿槽与臼齿齿槽之间为齿槽间隙。下颌支呈垂直位,上部有下颌髁,与颞骨的颞髁成关节。两侧下颌体和下颌支之间形成下颌间隙。
(11)舌骨 位于下颌间隙后部,由几枚小骨片组成。
3.各种动物头骨的特征
各种动物的头骨差别比较大,主要表现:因各种动物脑的发育不同,颅腔大小、形态有差别,如马的头骨呈长锥状,猪呈锥状,牛则比马的短;动物食性不同,牙齿的发育不同,面部的长短也不一样,如马、兔的面部较长,而狗、猫则较短;眶窝发育情况、角的有无等也不一样,如牛的额骨上有角突,猪有吻骨等。
三、躯干骨
1.椎骨
椎骨分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所有椎骨按从前到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称为脊柱。
(1)椎骨的基本构造 包括椎体、椎弓和突起。椎体位于椎骨的腹侧,呈短圆柱状,前端凸出为椎头,后端凹窝为椎窝。椎弓位于椎体的背侧,是拱形的骨板,与椎体共同围成椎孔。所有椎孔串联成一个连续的管道称为椎管,容纳脊髓。椎弓基部的前缘和后缘两侧各有一个切迹,相邻的椎间切迹合成椎间孔,是神经和血管出入椎管的通道。突起有3种,从椎弓背侧向上伸出的突起叫棘突,从椎弓基部向两侧横向伸出的突起叫横突,椎弓背侧前缘和后缘各有一对前、后关节突。
(2)各段椎骨形态特征
颈椎:哺乳动物的颈椎都是7个。第1颈椎称为寰椎,呈环形,由背侧弓和腹侧弓构成,前有关节窝与枕髁成关节,后有与第2颈椎成关节的鞍状关节面,寰椎两侧的宽板叫寰椎翼。第2颈椎称枢椎,椎体发达,前端突出称为齿突,与寰椎的鞍状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棘突发达呈板状,无前关节突。第3~6颈椎形态相似,椎体发达,椎头和椎窝明显,关节突发达,横突分前后两支。第7颈椎的椎体短而宽,椎窝两侧有肋凹,棘突明显。
胸椎:牛、羊为13个,猪为14或15个,马为18个,狗、猫为13个。胸椎椎体大小较一致,在椎头和椎窝的两侧均有肋凹。棘突发达,以2~6(牛)或3~5(马)胸椎的棘突最高,构成髫甲的基础。横突短,有小关节面与肋骨结节成关节。
腰椎:牛、马均为6个,驴、骡均常为5个,猪、羊均为6或7个,狗、猫均为7个。腰椎椎体长度与胸椎相近;棘突较发达,其高度与后段胸椎的相等。横突长,牛的腰椎横突更长,呈上下压扁的板状,伸向外侧。
荐椎:牛和马均为5个,羊和猪均为4个,狗和猫均为3个,是构成骨盆腔顶壁的基础。成年家畜的荐椎愈合在一起,称为荐骨。其前端两侧的突出部叫荐骨翼。第一荐椎体腹侧缘前端的突出部叫荐骨岬。
尾椎:尾椎数目变化大。除前3或4个尾椎具有椎骨的一般构造外,其余尾椎椎弓、棘突和横突则逐渐退化,仅保留有椎体。牛前几个尾椎椎体腹侧有成对腹棘,中间形成一血管沟,供尾中动脉通过。
2.肋
包括肋骨和肋软骨。肋骨为弓形,构成胸廓的侧壁,左右成对。其对数与胸椎数目相同。肋骨的椎骨端有肋骨头和肋骨结节,分别与相应的胸椎肋凹和横突成关节。每一肋骨的下端接一肋软骨。肋软骨与胸骨直接相接的肋称真肋。一般真肋有8对,但猪、狗分别有7对和9对。肋软骨不与胸骨直接相连,而是连于前一肋软骨上,这些肋叫作假肋。肋软骨不与其他肋相接的肋称为浮肋。最后肋与各假肋的肋软骨依次连接形成的弓形结构称为肋弓,作为胸廓的后界。
3.胸骨
位于胸底部,由6~8个胸骨节片借软骨连接而成。其前端为胸骨柄;中部为胸骨体,两侧有肋窝,与真肋的肋软骨相接;后端为剑状软骨。牛的胸骨较长,呈上下压扁状,无胸骨嵴。马的胸骨呈舟形,前部左右压扁,有发达的胸骨嵴。猪的胸骨与牛的相似,但胸骨柄明显突出。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肋骨和肋软骨以及腹侧的胸骨围成的轮廓称为胸廓。
四、四肢骨
1.前肢骨
包括肩胛骨、肱骨、前臂骨和前脚骨。前脚骨又包括腕骨、掌骨、指骨和籽骨。
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外侧面有一纵行隆起的肩胛冈。马的肩胛冈发达,尤其肩胛冈的中部较粗大,称为冈结节。牛和猫的肩胛冈远端突出明显,称为肩峰。猪的冈结节特别发达且弯向后方,肩峰不明显。肩胛冈前方称冈上窝,后方为冈下窝。肩胛骨内侧面为肩胛下窝。肩胛骨的上缘附有肩胛软骨,远端较粗大,有一圆形浅凹叫肩臼。
肱骨:为管状长骨,分为骨干和两个骨端。近端后部球状关节面是肱骨头,前部内侧是小结节,外侧是大结节。两结节之间为肱二头肌沟。骨干呈扭曲的圆柱状,外侧有三角肌粗隆,内侧有大圆肌粗隆。肱骨远端有内、外侧髁。髁的后面有深陷的鹰嘴窝。
前臂骨:包括桡骨和尺骨。桡骨在前内侧,尺骨在后外侧。马、牛和羊的桡骨发达,尺骨显著退化,仅近端发达,骨体向下逐渐变细,与桡骨愈合。尺骨近端突出部称肘突。
腕骨:位于前臂骨与掌骨之间,为小的短骨,排成上下两列。
掌骨:为长骨,近端接腕骨,远端接指骨,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1、2、3、4、5掌骨。狗、猫有5块掌骨。牛和羊有3块掌骨,第3、4掌骨发达,相互愈合成大掌骨;第5掌骨退化为一圆锥形小骨,称为小掌骨,而其他掌骨退化。马有3块掌骨,中间是大掌骨,即第3掌骨;内侧和外侧是小掌骨,即第2掌骨和第4掌骨,缺第1掌骨和第5掌骨。猪有4块掌骨,第3、4掌骨大,第2、5掌骨小,缺第1掌骨。
指骨:一般每一指骨从上至下顺次包括系骨、冠骨和蹄骨。
籽骨:包括近籽骨和远籽骨。近籽骨位于掌骨远端掌侧,每主指2枚。远籽骨位于冠骨和蹄骨交界部掌侧,每主指1枚。牛的悬指无籽骨。
2.后肢骨
包括髋骨、股骨、髌骨、小腿骨和后脚骨。后脚骨又包括跗骨、趾骨、跖骨和籽骨。
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结合而成。三块骨在外侧中部结合处形成关节窝,称为髋臼,与股骨头成关节。左、右侧髋骨在骨盆中线处以软骨连接形成骨盆联合。骨盆是指由两侧髋骨、背侧的荐骨和前4枚尾椎以及两侧的荐结节阔韧带共同围成的结构,呈前宽后窄的圆锥形腔。髂骨位于外上方,前部宽大称髂骨翼,后部窄小称髂骨体,髂骨翼的外侧角为髋结节,内侧角为荐结节。坐骨位于后下方,构成骨盆底的后部,后外角为坐骨结节。左、右侧坐骨的后缘连成坐骨弓。耻骨位于前下方,构成骨盆底的前部。耻骨后缘与坐骨前缘共同围成闭孔。雌性动物骨盆的底壁平而宽,雄性动物则较窄。
股骨:为管状长骨。近端内侧是球状的股骨头,与髋臼成关节;外侧突起,称大转子。股骨远端前方为滑车关节面,与膝盖骨成关节;后方由内、外侧髁构成,与胫骨成关节。
髌骨(膝盖骨):呈顶端向下的楔形,位于股骨远端前方。是体内最大的籽骨。
小腿骨:包括胫骨和腓骨。胫骨位于内侧,粗大,呈三面棱柱状的长骨。近端粗大,有内、外侧髁,与股骨髁成关节;骨干为三面体,背侧缘隆起,称胫骨嵴;远端有螺旋状滑车,与胫跗骨成关节。腓骨细小,位于胫骨近端外侧。在牛、羊,腓骨退化,无骨体,仅有两端,远端称髁骨。猪、狗的腓骨发达。
跗骨:由数块短骨构成,位于小腿骨与跖骨之间。各种家畜跗骨的数目不同,但一般分为近、中、远三列。近列有2枚,内侧是距骨(胫跗骨),外侧是跟骨(腓跗骨)。跟骨近端粗大,称跟结节。中列仅有l枚中央跗骨。远列由内向外依次是第1、2、3和4跗骨。
跖骨、趾骨和籽骨:与前肢掌骨、指骨和籽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