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中的养生智慧
- 张世筠
- 1982字
- 2020-08-28 18:52:12
第六节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第七篇12)
注解:
执鞭之士:古代天子或诸侯出行时,有二至八人手拿皮鞭为其开道;再就是市场的门卫,手拿皮鞭维持秩序。当时人们视这种工作为卑贱的职业。
译文:
孔子说:“财富如果能够得到,就是为人拿鞭子那样的差事,我也情愿去做。如果争取不到,还是做我喜欢的事情吧。”
提示:
孔子告诫人们求富是人的本能,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
孔子十分重视求富和择业。为了求得温饱富足,他甘愿从事低贱的执鞭差事。这种明智的选择即便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和学习借鉴的,也是有益身心健康的。
一、重视求富
(一)孔子的财富观
孔子在《论语》中屡屡谈到求富的问题。他认为对财富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他主张追求财富,必须符合社会道义,必须“见利思义”,做到君子生财,取之有道,反对巧取豪夺,贪占不义之财。所以他又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将义利这样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孔子完整的财富观。
(二)为什么要求富
1.财富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活着就需要穿衣吃饭。温饱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对维持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们各种需要中占有最强的优势。倘若这种生理性需要得不到满足,生理状态就会失衡,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安全,其他的需要也就无从谈起了。
财富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求富才能摆脱贫困,解决人类的温饱需要,才能确保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2.拥有财富,才能拥有健康
全世界有10亿以上的人口缺吃少穿,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住房简陋,卫生条件极差,有病无钱治疗。这些贫困人口多为文盲,或半文盲,卫生知识匮乏,防范意识很差,所以贫病交加,极易感染寄生虫、病毒和细菌性传染疾病。
全球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每年新增病人800万,其中200万人死亡,90%以上发生在贫困国家。
每年世界上有380万人死于下呼吸道感染,其中326万为贫困国家的居民。
甲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也主要在经济不发达和欠发达的国家、地区流行。全世界约有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我国1. 2亿人。过去我国贫穷落后是造成乙肝流行的主要原因。上个世纪50年代在接种疫苗时一针多用,针头用后,用酒精擦擦,甚至根本不消毒又用,结果使得乙肝病毒一传十、十传百,广为蔓延。那时婴幼儿食品稀缺,老太太们习惯将食物嚼碎再喂婴幼儿。这也为乙肝的传播开了方便之门。
全球艾滋病感染者4000万,每年新增500万人,死亡300万人。80%死亡者为非洲、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民迫于生计,靠卖血为生。违规采血使他们感染上艾滋病。
传染病的流行,使无钱治疗的贫困人群的寿命明显缩短。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大大延长。但贫困国家人民的预期寿命却增长缓慢,有的非洲国家因为艾滋病的流行还使平均寿命大幅度降低。
事实证明:治病须治贫。要想搞好卫生保健工作,维护身心健康,必须正确对待择业问题,走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明智地择业
传承孔子的择业思想,有助于我们摆正就业观念,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顺利实现就业,完满解决温饱问题。
(一)树立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
在孔子看来: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非同一般的成就,真正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孔子出身末落贵族家庭,为谋生计,青年时代曾干过乘田、委吏一类的“鄙事”。所谓乘田即现今之牧牛人、牧羊人,委吏相当于现在的会计。在他的苦心经营下,牛羊长得膘肥体壮,账目记得清清楚楚。他一丝不苟,把这些看来很不起眼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也为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石。
还有一个例子是石传祥同志。20世纪50~60年代北京有许多老式厕所。他带领淘粪工人,走街串巷,把这些厕所淘得干干净净,为首都的清洁卫生工作立下汗马功劳。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石传祥的故事仍在广为流传,有口皆碑。可见忠于职守,淘粪一类既臭又脏的工作做好,同样能够受到人们的尊重。我们不能把社会工作分为三六九等,看不起所谓低贱的职业。
(二)不能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不愿从基层做起,是当前择业中常见的误区。不少人自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在择业时挑肥拣瘦。他们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到高薪水、高地位的单位工作。在地域上向往大城市,而不愿意到小城市、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工作。这些人好高骛远,想象脱离实际,又不肯轻易低就,以致与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失之交臂。一旦未能如愿以偿,还会出现自卑、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进一步造成就业难。
另一方面,当前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理想的工作单位更是粥少僧多,竞争异常激烈。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应该师法孔子,消除盲目攀高的思想,从社会需要出发选择职业。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竞争,保持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