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中的养生智慧
- 张世筠
- 3511字
- 2020-08-28 18:52:12
第十三节 不知老之将至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第七篇19)
注解:
叶公: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叶是他的封邑,故他被称为叶公。叶公好龙便是讲他的故事。
译文:
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起来忘记了吃饭,快乐得忘记忧愁,不知衰老就要到了,如此而已。”
提示:
孔子表述自己发愤图强、精神愉悦完全忘记了衰老的到来。
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促成了孔子的健康长寿。认真践行孔子的这种忘老的精神,将有助于我们消除惧老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生、老、病、死的问题,确保身心健康。
一、惧老加速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悄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心肺功能减弱,消化功能减退,出现四肢乏力,行动不便,视物昏花,听力减退等症状,甚至一下子想不起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和熟悉人的名字。这些生理功能的变化又会引起心理认知功能的变化。人到晚年。如果不能科学地安排好生活,往往会形成强烈的惧老心理。
惧老将促成人们的心理衰老,使人感到自己的确老了。在心理衰老的不良暗示下,人们、特别是老人本来身体还很健康,但却疑神疑鬼,总以为自己患上了这样、那样的不治之症。挥之不去的疑病心理不仅妨碍人的正常生活,久而久之还能心病变身病,损伤身体健康。怕得病,结果真的怕出病来。
再就是自卑。把自己看得老朽不堪,总是过低地估计自己的生活、生存能力,事事依赖别人,不愿动脑,更懒得动手,结果使身体各器官发生废用性退化。
有的老人则对死亡心怀恐惧。对离世的惧怕常使他们忧心忡忡,不能正确对待生老病死的问题。
上述不良心理就像自我编织的牢笼,总是让老人无法自拔,很难走出痛苦的阴影。他们不仅悲观失望,烦躁不安,而且还会出现头痛、眩晕、失眠、乏力等躯体症状,使得身心疲惫,衰老大大加快。心理衰老所产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还能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中枢神经传导受阻,引起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失常,如血压升高,血中胆固醇增高,血液变黏,促使血栓形成,诱发血管痉挛和心律失常,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等。如果这些负面情绪久久不能释怀,生理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又可出现病理变化,发展成为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消化道溃疡,以及癌症等。可以说,心理衰老加速了生理衰老,正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催化剂。
不可小觑心理衰老的自我暗示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它可决人生死。清朝末年有个小太监,慈禧见他模样俊俏,机灵可爱,便顺口说道:你可活到72岁。岂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后来这个太监果然就在他72岁生日那天寿终正寝。这主要是因为他对老佛爷奉若神明,认定慈禧是金口玉牙,以致对此念念不忘,在晚年更是形成强烈的自我暗示,促成他在72岁时一命呜呼。
二、不知老之将至,有利延年增寿
与惧老的心理状态截然相反,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有利于人们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永葆青春,防止身心衰老。我认识一位老人,早年参加革命,年轻时流离颠沛,身体并不算好。离休后她不坐享清福,以年轻人的心态,重新开始新的学习生涯。她报考老龄大学,学习中国画,风里来,雨里去,不误课时地念完本科,又念硕士、博士研究生。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名师的点拨下,她的绘画技术大大进步,挥毫泼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作品屡屡得奖。她记日记,看报纸,读书,写回忆录,一天天安排得井然有序。她不知老之将至,身体反倒越来越好,九十好几的人眼不花、耳不聋,血压不高,血糖、血脂正常,鹤发童颜,腰板挺直,精神抖擞。一次她自个儿跑到医院去看病,报过年龄后,竟令看病的大夫大吃一惊,看着她说:“你明明只有六七十岁,是不是冒用别人的名字好报销。”要不是98岁那年,不幸染上肺炎病逝,看她的身体状况活到一百多岁,是毫不成问题的。
三、怎样才能保持年轻不老的好心态
(一)六十、七十不算老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很短,能活过70岁的人不多,所以70岁又称古稀之年。其实,六七十岁的人并不算老。
一个人年龄越大,老得就越慢。人在45~50岁间的变化,远不如年轻时变化大。50岁后虽然视力下降,两眼开始老花,冲刺爆发力也不及年轻的时候,但是思维、综合分析能力还在继续发展,一个人脑力活动到花甲之年才逐渐到达了顶峰。就是到70岁,人的体力还能保持高峰期的70%,思维和判断能力还能保持智能高峰期的87%。所以我们决不能无缘无故地惧老,一定要正确对待年龄增长的问题,走出惧老的阴影。
在脑力劳动领域六七十岁后更是人们大展宏图、实现雄心壮志的金色年华。我国著名女作家谢冰心80岁时在《三寄小读者》序中说:“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勤奋著述,一生出版三十多种著作,虽没有刻意追求养生延年,却寿至99岁。
(二)老有所为
对老年人来说,一定要老有所为,积极进取,才能保持年轻的心态,做到人老心不老。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终日独坐斗室,百无聊赖地打发时光,不仅容易使人郁郁寡欢,情绪低落,久而久之,还会促成心理衰老,惧老恐老,导致疾病缠身。难怪不少离退休的人常说:“工作时虽说忙点累点,但身子骨没毛病,一退休,闲下来,疾病反而一下子都冒出来了。”
离退休往往是老人生活的一大转折点。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才干,开辟新的天地。
适合离退休老人干的事情很多。
除了绘画、书法外,当首推读书。孔子发愤忘食,把读书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至老不懈。张学良先生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笃志好学,博览群书。他一生学而不厌,熟诵《四书》,精读《易经》、《明史》、《三国志》、《鲁迅全集》。他曾作诗说出他健康少病的缘由:“十年无多病,故人亦未疏,余生烽火后,唯一愿读书。”读书可以不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往往是一册在手,就能洞悉家事、国事、天下事。多看、多思、多听,脑子愈用愈灵,使五官不闲不懒,有助于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强生命活力,保持身心健康。
与读书相关联的是著书立说,写文章。不少老人书看多了,视野扩大了,还会有感而发,笔耕不辍。看到自己的一篇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一本本著作相继出版,那种欣快不已的感受赶走了疲劳和衰老,比吃蜜还甜呢。
跳舞、唱歌、听音乐都是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不少老人在离退休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跳舞队,合唱团,积极投身群体活动,不但陶冶情操,增强体力,改善了心肺功能,而且培养起集体观念,在艺术的享受中,不知不觉结交了更多的新朋友,从而有效消除了寂寞孤独感。一曲曲优雅迷人的歌曲还可使人悠然自得,陶醉其中,仿佛回到年轻的年代。
再就是要学会“玩”。瑞士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但瑞士老人绝大多数都是自立门户,自助养老的比例超过97%。与我国企求儿孙绕膝的传统观念不同,瑞士老人靠玩来丰富老年生活。瑞士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不少老人喜欢游艇、帆船、舢板、滑水等水上活动,在冬季常可看到手持登山杖、翻越雪山的老人身影。
如果实在闲着无事可干,不妨走亲串友,或者到左邻右舍坐坐,聊天侃大山。老人在退休后,社会活动范围变得越来越小,特别是儿孙们上班、上学后,更是寂寞难耐。此时若能邀约三朋四友谈天,相互交流沟通,不仅能够排遣寂寞,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且可以交流养生保健经验,获得信息,增长知识才干。
(三)用减法和除法对自己的年龄进行处理
忘掉自己的年龄,是保持年轻心态的另一重要方法。
当然,完全忘掉自己的年龄,谈何容易。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减法和除法对年龄进行处理。
所谓减法就是用你的年龄减10,便是你应该认定的“实际”年龄。一般来说年龄有生存年龄和心理年龄之别。有的人年过花甲,甚至年逾古稀,或寿至耄耋,但却有着年轻人的心态。毕加索年过九旬时,还天天作画。他说:我仍然保持着30岁人的积极进取的心态。所以60岁的人起码应该具有50岁人的心理状态。经常想到自己的“实际”年龄比生存年龄小10岁,不仅可以忘记衰老,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而且它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还能改善全身功能状态,取得“返老还童”的效果。
所谓除法,就是用你的年龄除以2。1965年,周恩来总理为美国著名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祝寿时说:“今天为我们的老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庆祝40公岁诞辰。”周总理怕大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又解释说:“40公岁就等于80岁。”周总理妙语惊人,使白首皓发的斯特朗女士回归不惑之年,顿时变得年轻起来。有人受此启示,在为他父亲庆祝66岁寿诞时说:“祝您33公岁寿辰快乐”。老人先是惊愕,继而眼里露出喜悦的光芒。后来当人问起他的年龄时,他总要豪爽地大笑一阵,然后幽默地说:“我今年公岁三十多。”自改称公岁后,这个身患脑血管病、整日愁眉苦脸的老人,不再哀叹:“我老了,不行了。”竟然越活越年轻,能够提着菜一口气从一楼走到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