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陈列馆与实物虚拟化表现教学
- 陆小赛
- 1789字
- 2021-04-07 17:37:19
第一章 博物馆教育与专业教学
1905年中国近代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建立,它以公众教育为宗旨。20世纪60年代以后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场所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因人施教”的教育理念。1988年在北京成立的专业学术团体“中国博物馆教育学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推动着博物馆教育事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各类文化场所(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等)要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精神产品,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为学校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博物馆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之后的第二教育系统,是校内正规课堂以外的第二课堂。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会议首次将“教育”作为博物馆的第一功能。会议认为,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进行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博物馆教育活动如何具体开展,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美国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得较早。1921年哈佛大学的博物馆学家保罗·萨克斯设立了全美第一个博物馆课程(Museum Course),其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接触艺术作品原作,在博物馆中学习和研究,使他们未来能成为评论员、艺术教师、研究员甚至博物馆馆长”。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博物馆课程的实践。1984年出版的《新世纪的博物馆》(Museums for a New Century)(CMNC,1984)就明确提出:“若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当今美国的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得非常深入,目前已经成立了一些博物馆学校,如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学校。博物馆学校通过学区与博物馆的伙伴关系,共同设计、实施教学项目。一方面,它将许多课程设立在博物馆内,由博物馆组织课程、指导讲演、培训教师、设计课程讲义、提供教学资源、编写教材;另一方面,学校在相应博物馆的支持下在校内建立博物馆。因此,博物馆学校整合了学校和博物馆两种文化机构的优质资源。
英国的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得较为成熟,其国家艺术与设计课程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1969年,英国成立了“博物馆教育圆桌组织”,专门研究博物馆教育的教学理论与方法;1973年,英国发行了《博物馆教育期刊》;1988年,英国又制定了“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明确地指出博物馆教育可与学校课程连接,使得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大增。至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设计史博物馆之一的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还配合国家“艺术与设计”课程指标,开发了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手册;该馆超过80%的参观者为学校团体。1999年,英国国家教育与就业部推出了“博物馆和美术馆教育计划”,65个博物馆服务于学校的项目在全国推开。2000年,英国国家教育与就业部与国家文化传播体育部联合发表了《博物馆的学习能量——博物馆教育观察》计划,并界定了该计划的实施目标与范围,因此,各博物馆也相应建立了大量馆藏品的教学说明材料,并将课堂教学引入日常生活,这极大地推进了国家课程的实施。2012年,英国教育部提议艺术课程成为14~16岁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
可以说,围绕艺术与设计藏品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教学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前,博物馆教育中课堂教学层面的微观操作日益为学界所关注。我国一些相关的主要著作有《如何规划博物馆教育活动》(施明发,2000)、《博物馆专业人员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李明珠,2004)、《博物馆社会教育新视域》(北京博物馆学会,2009)。在国外,2003年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Verlag)出版的Researching Visual Arts Education in Museums and Galleries:An International Reader(Maria Xanthoudaki, Les Tickle and Veronica Sekules, 2003)以读者的国际视角关注博物馆、画廊中的视觉艺术教育问题,美国劳伦斯大学出版社(L.Erlbaum Associates)出版的Challenging the Classroom Standard Through Museum-based Education:School in the Park(Lan Pumpian,Douglas Fisher and Susan Wachowiak,2006)关注博物馆基础教育的课堂标准问题,英国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出版的Museums and Education:Purpose, Pedagogy, Performance(Eilean Houper-Greenhill,2007)讨论了博物馆教育中的目标、教学法与成果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博物馆中的教学活动本身就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总体而言,国内馆校结合的教育方式还没有真正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高校内部博物馆普遍重视藏品的展览、展示,但与其相配套的教育和教学项目还不够丰富。我们希望将高校博物馆与艺术设计专业内涵建设相结合,以“实物虚拟化表现”项目为切入点,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方法,从而为博物馆教育,尤其为高校博物馆教育积累一些经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实践部分中的博物馆实际指的是传统艺术设计作品的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