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由大人物而小人物:历史记录对象的扩大

微课

线上讲义

第一讲明确了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的公众史学,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公众史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是一个关乎学科生存的理论问题。由于对公众史学的来源看法不同,所以对其理论基础也有不同看法,有人以为是后现代史学,我以为应该是中国的民史理论。

一、民史的初型:国民史

讲“民”的时候,离不开国家形态的变化。根据我的研究,我把我们几千年的国家形态分为两大类型,一个称之为“政府型国家”,一个叫作“社会型国家”。因为国家形态不一样,下面“民”的社会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在前者形态下只能称之为“臣民”,在后者形态下才会有“公民”。

古汉语的“民”字,据说有两种意思:一说是“奴隶”,后来成为自由民;还有一说是“土著”。在中国几千年中,“民”基本上是“国家臣民”,所以在我们古汉语里看到的名词,多是庶民、臣民、草民、子民。这种状况到了近代以后才有根本性的变化,西方最早进入近代社会,所以,西方“民”的变化,首先就出现了citizen这个词,我们把它翻译为“市民”。

很有趣,这个词传到中国,翻译时没有可匹配的术语,所以把它翻译为“庶民”“臣民”“草民”和“子民”。到了19世纪末才有变化,日本人把它翻译成“国民”。后来,这个词通过中国留日学生和学者,也开始传到中国来。1895年以后,很多晚清知识分子如梁启超就开始提倡用“国民”。梁启超提倡“新民”理念,新民,原来是《尚书》中一个词,是“使民向善”的意思。梁启超提倡的“新民”,用今天话来说,当然是“将传统的臣民改造成为现代的国民”。为此,他们当时办了杂志《新民丛报》,当时还有不少类似这样的东西。甚至今天上海还有一个报纸叫《新民晚报》,“新民”就是从这儿来的。中华民国成立以后,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更高,如国民学校、国民政府、国民党、国民性。既然“民”是“国民”,自然编的历史就叫“民史”。梁启超当时提倡的“民史”,用我们今天的观念来解读就是“国民史”。什么是国民史呢?就是以国民为主体的国家史。

二、人民与人民史

“人民”,在《诗经》中已经出现。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所以他们最早有“人民”这个概念。

马克思主义特别重视“人民”,苏联也广泛流传这个词,后经过苏联又传播到中国,国内开始广泛使用“人民”。20世纪40年代,“人民”的出现频率增加。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成为出现频率更高的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人民银行、人民医院、人民公社、人民币等,都使用“人民”。因为广泛使用“人民”,所以我们的历史编纂模式也跟着变,可称之为“人民史”。

欧洲最早有人民史,譬如英国人莫尔顿编了《人民的英国史》,美国人津恩写了《美国人民的历史》。到了20世纪,中国学人也开始尝试着写人民史。20世纪30年代社会史大论战时,其中一个很大问题就是讨论人民问题。20世纪40年代,一些进步学人如范文澜写的《中国通史》里面,也开始广泛使用“人民”。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战争年代产生的,所以当时讲“人民”的时候,比较突出人民与阶级斗争。到了和平时代,它有不足的地方,因为人与人之间除了斗争,更重要的是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有人就开始尝试着写中国的人民史,代表是张舜徽的《中华人民通史》。张舜徽是华中师大非常有名的教授,这位老先生平时写文章喜欢用文言文写,但是他写《中华人民通史》却完全是用白话文写,并且他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来写,所以叫《中华人民通史》。这部书基本上就体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人对“民史”的想象方式,但很有趣的是这本书出版以后,学术界的反响不是太大。为什么呢?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时代变了,史风也跟着变。其实,“民史”是一个史学形态建构问题,不是简单地编纂一部人民史的问题,这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三、公众与公众史

进入21世纪,时代又变了,最大的变化是中国重新崛起。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说“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的时候,那是中国人的自我宣告。而到了21世纪,那是欧美人承认中国崛起了。在这个过程中,公众的力量越来越突出,用毛泽东的话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个社会在变,进入薛涌所称的“公众时代”,更喜欢用“公众”代替“人民”。那么,这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呢?“人民”是一个大的集体概念,“公众”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人人是“人民”的一部分,但它是不能量化的,个人不能代替“人民”,而“公众”就解决了个体与群体两者的兼容问题。我们借用公众微信平台的口号,“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也就是说每一个公众,都有他自己独立的历史。既然时代变了,进入了公众时代,我们的历史想象方式也要跟着变,我们以前是编“人民史”,现在要突破“人民史”概念,思考史学和公众两者如何结合的问题。

关于公众的历史,我比较早想到的是“小历史”,其他人用的是“微历史”。“小历史”和“微历史”这两个概念,都是借鉴了黄仁宇提出的micro history, “大历史”对应“小历史”,或者“宏观历史”对应“微观历史”,意思都是差不多的。最近,我喜欢用“公众史”概念,因为“小历史”概念也有一些问题,大、小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不是特指。小历史是什么,我们必须加以特定限界以后,才知道是什么东西。公众史的话,就是讲公众个体或群体的历史。公众史是什么,得找到它对应的东西。“公众史”对应是“组织史”,特别指的是“国家史”。也就是说,公众史是个人的历史,既可以指精英,也可以指大众,所以“公众史”这个概念就比较好。

那么,公众史怎么做呢?我们应该注意这么几点。

第一,要脱离学术研究层面,进入历史书写层面。20世纪进入学术史学时代,所以很多人动不动会用“历史研究”思维来想象,这是不够的。我现在更喜欢把历史活动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叫历史书写,第二个层面叫历史研究。公众史的话,首先要进入历史书写层面去理解,新历史合作社提出的三个口号:“我的历史”“我家的历史”“我们的历史”。这三个概念非常有趣,它由小而大、由近而远,这是公众史书写应该遵循的三大环节。

第二,公众史要走出公众群体史的曲径小道,走入公众个人史记录的阳关大道。人民史,最大的问题是没法量化,而公众史可以量化。最要紧的是,把公众史划分为个人史与群体史两个层面。从个人史开始做起,然后再做群体史。个人史概念提出以后,公众历史书写的前景就非常大了,所以我把它称之为阳关大道。

第三,重精英个人史,更重大众个人史。个人史可以进一步把它细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精英史,一是大众史。精英史,以前就有了。今日特别要提倡写大众史,要提倡普通大众来写自己的个人史。一旦这个群体动员起来了,那就非常可观了。

四、公众史的意义

公众史书写的意义很大,至少有这么几个层面。

第一,可以更新人们的历史观念。以前讲到历史书写,总是国家大人物。现在,我们普通人物也可以写,不是只有国家的历史是历史,民间的历史也是历史,每个人的历史都是历史,这就是历史观念的一个解放。

第二,扩大历史学的实用功能。以前历史学的功能讲得很多,归类一下,无非是两大类:一是为政府,一是为民众服务。传统的史学是服务政府的,服务国家的;公众史学是服务公众的,服务小老百姓的,当然可以增强它的实用功能。

第三,可以强化史学记录功能。历史研究不是历史活动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历史书写,历史书写也是传统史学的强项,今日要继续发挥。历史学科学化,从认识水平上说是提升了,但是从社会地位上说是降低了。为什么这么说?历史研究,就成了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之一,而历史的书写不一样,人类的所有活动,如果不记录下来,就没法进入文本世界,就是不存在的。这个特点是历史学的独特性,其他的学科都不具备这样功能。所以历史书写的强化,可以提升我们历史学的社会地位。

第四,让历史学走入寻常百姓家。以前的历史,都是史官在写,史家在写,是高高在上的,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而今日提倡人人都是历史学家,人人来参与历史的书写,参与拍照,参与录像。这样,历史学就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第五,公众个人史的大量出现,形成网络状历史记录格局,就有可能出现真正的全史。以前的历史,都是写在纸上的,一本书都是有容量限制的,几十万字或几百万字,很多东西就没法写。今日网络出现以后,储存是无限的,这样就突破了原来纸本的容量限制。一本书里的一个画面,选择了这个镜头就不能选择那个镜头,而网络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点击的方式来留下每个人的历史,可以用链接的方式点一下,这个人的资料就可以出来了。所以就可以进入一种网络状的历史记录格局。很多个人史留下来以后,真的可以出现全史。美国一个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写了一本书叫《零边际成本社会》,里面提出的一个概念叫“共享社会”。历史书写,上层要写,下层也要写,精英要写,凡人也要写。这样,历史就比较完整,这是我们21世纪要非常提倡的历史写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