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会计等式

各种财务报表建立的理论依据都是会计对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只是不同的财务报表以不同的要素及其关系为理论基础。

2.4.1 静态会计等式

通过本章开头的资产负债表2.1以及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定义和特征,我们发现每张资产负债表的特征都是“左边”和“右边”的金额合计数相等,即资产的总额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资产负债表之所以又被称为平衡表,就在于这种平衡关系的建立。那么,为什么资产的总额总是会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呢?

债权人和所有者为企业提供经济资源,资产就是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它们是从债权人和所有者手中得到或者换取的。换句话说,资产负债表让我们从两个角度看同一家企业。资产代表的是企业拥有什么资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表示企业的一切资源是谁提供的,他们各自提供了多少。一定数额的资产总是产生一定数额的权益。因此,资产负债表的一边是资产,一边是对这些资产的要求权(权益),它们的金额一定是相等的,如图2.8所示。

图2.8 静态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所以

(2.2)式就是静态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静态时点上的财务状况,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

(2.2)式可以变形为净资产的计算公式,即

这就是我们在所有者权益定义中所提到的剩余权益的计算方式。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的就是静态会计等式。

2.4.2 动态会计等式

在本章开头的表2.2和利润要素的定义和特征里,我们发现:利润作为一个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反映,是企业广义收入和广义费用相减后的差额。广义收入包括利得,广义费用包括损失。

所以

(2.4)式体现了动态会计要素彼此之间的关系,称为动态会计等式。利润表的编制基础就是动态会计等式。

2.4.3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静态会计等式[(2.2)式]反映的是企业特定时点的静态财务状况。比如公司刚成立,拥有80万元资产、30万元负债和50万元所有者权益,80万元=30万元+50万元,达到平衡。两天之后企业销售物品,赚取收入6万元,承担费用4万元,6万元-4万元=2万元,所以实现利润2万元。如果这时6万元的收入和4万元的费用都已经收到和付出,那么资产就增加了2万元。如果静态会计等式右边保持不变,就会出现82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静态会计等式是在会计期间开始或者结账后才能达到的平衡。在会计期间开始到结账前的这段时间的任何时点上,企业产生的利润因为没有通过结账体现在静态会计要素中,因此对企业这些盈利所得(或亏损所减少)的经济资源的要求权没有被计算进静态会计等式的右边,等式左边的资产却已经反映了增加(或减少)的经济资源,等式自然无法达到平衡。

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会计期间开始的时点上,企业拥有的资源等于这些资产的来源,即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随着企业获得收入,企业的资产来源多了一个渠道,即出售产品或服务等获得的收入,与此同时企业的资源也出现了消耗,即费用。

因此,在任一时刻上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如图2.9所示,等式表达如下:

等式可以变形为

图2.9 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会计期末,对收入与费用进行比较,计算出净利润。企业再将净利润中的一部分分配给企业所有者,作为他们投资的回报。分配完毕,净利润中剩下的部分,即未分配利润,作为所有者享有要求权的留存收益,归入所有者权益要素。这样一个周期结束,有关这段时间动态经营成果的收入、费用以及净利润全部都结转完毕,三个要素清空回到零数,下一期重新开始计算新时段的经营成果。

会计要素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2.10所示。在这张图里我们看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建立在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基础上的,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和结账后它们都处于平衡的状态。在起始之前的任一时点,左边的资产总是等于右边虚框里的部分,保持总的平衡。期末结账时,右边利润表先结出净利润,分配利润后将未分配部分转入静态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静态会计等式达到平衡,左边资产负债表实现了自身的平衡。

图2.10 会计要素之间的转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