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活动的“记忆、正、升级”

民俗活动及其形式存在着可以感悟和触摸到的三维空间,即“记忆、修正、升级”,并由此形成了民俗活动生生不息的继承发展链。

不知历史流变,没有“记忆”的民俗活动将无法知道其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不接受“修正”的民俗活动将不会存续太久且难被今人所接受。不是将传统的本真性与时代的审美性相融合而进行“升级”,而是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活动进行面目全非的“包装”与“打造”,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哗变与颠覆。


民俗,即民间风俗。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所维系。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中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基本力量。我以为,民俗活动及其形式存在着可以感悟和触摸到的三维空间,即“记忆、修正、升级”,并由此形成了民俗活动生生不息的继承发展链。

记忆

民俗作为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近人们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一直存在于世代民众的记忆中。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记忆代表着一个(群)人对过去的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墓地发掘的纹陶盆上的形象记录应是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经济生活中以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已慢慢被耜耕农业所取代,男人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男性崇拜闯入了人们观念形态的事象。南朝梁人任昉所撰《述异记》中曰:“昔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其长三丈,其头骨专车。今南中民有姓防风氏,即其后也,皆长大。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记载的是浙江德清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当地防风部族土著人在祭祀自己先王防风氏时的民俗活动及其形式体现。学界从这种文物、文献,于经书、正史中去寻觅民俗事象的办法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但不是唯一可以回首窥察历史的途径。

国家级非遗项目“张山寨七七会”民俗“会案”活动(本书作者摄影)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民俗中有着活态的具象文化,其中大多是不太可能以书面图文表达出来的。此外,在奴隶、封建社会,老百姓于经书、正史很少有真正意义的话语权。而民俗载体的独特处却恰恰在于肩负传承民俗的是广大民众,是相当长的年月中那些被指为“下姓”“下九流”的民俗文化的草根承续人,正是由于他们的身传言教才让民俗文化生生不息,从历史长河的源头奔涌至今。正月拜年、元宵灯火、寒食禁火、清明上坟、端午龙舟、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守岁……历史各有长短,却无不镌刻着各地不尽相同的民俗人文记忆。一个传承人、一群承续民众往往就是一个或一地传统民俗文化项目的活着的记忆宝库,当他们在追思的暗示和事件的回影中不断徘徊时,逝去岁月中储存的信息会不断涌来,当年民俗文化的活动及其形式的复活也就呼之欲出了。

历史记忆的责任担当还体现在记忆者心智活动对以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印象累积的完整性,以及对个人喜好的决然排斥。

诚然,由于各个时代遗存下来的民俗文化都会不同程度地打上那个时代的印记,因而不可避免地会遇上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情况,对此我们应该历史、辩证地去省察。首要的是应尽可能完整地全盘发掘与民俗文化相关的记忆,只有这样才是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尊重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历史记忆中的“糟粕”部分,在今天看来可能不大符合精神文明,但它为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提供了值得珍视的研究价值,为当代文化建设中奔忙的人们的创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丰富生动的元素。在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史上,许多传统文化经过去伪存真、去芜存精、化腐朽为神奇、以他山之石攻玉的例证是不胜枚举的。

文化遗产又是曾经存在的一个历史见证,它的文化记忆是民众群体信仰与崇拜经常联系在一起的烙印,是地域性的信服和尊崇。故而现在时的个人喜好是不应该对民俗记忆的呈示做个性化选择的。

修正

当代人站在社会进步的阶梯上回那个回望过去时代的民俗事象是否就陷入了“祖宗的东西不能动”的不能自拔的樊篱,只能进行静止而又机械式的显现,或将其藏入档案库中束之高阁,不去接受社会阳光的洗礼呢?回答是否定的。

从历史来看,元明清时期我国的大多数风俗已基本定型,无重大变化。及至辛亥革命前后,风气渐开,改革潮涌,维新志士、革命党人都致力于移风易俗,戒鸦片、破迷信,改革婚庆丧葬,妇女成立放足会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再兴起了破旧俗、立新风的波澜……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的变化,我们对于传统民俗也应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全部丢弃,也不能全盘接收。比较正确的是在修复基础上的恰好修正。

文化的再生是一种传播。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当某种文化传播到一个文化圈时,它必须适应这一文化圈的文化特色和接受能力,否则传播便不能正常进行。而一个文化圈的文化特色和接受能力是与特定地域内的人文、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生态休戚相关的。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巴甫洛夫也在《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中指出:“我们的任何方式的教育、学习、训练,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长系列的条件反射。所获得的联系往往纵然受到我们故意的抗拒,也会顽强地、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巴氏的说法不无道理。习惯是由于事物的刺激和主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中形成了巩固的长系列的条件反射所获得的联系之故。就一个地域的大多数居民来说,往往会对已经熟悉的人文历史熏陶下的地域风情表现出一种较为顽强的依恋情结,比较偏爱他们所熟悉的审美对象,较易参与具有与之地域相适应的那种修复后再生的民俗文化活动。故而,海边船工和渔民多信奉庇佑他们出海平安、渔业丰收的龙王及神祇妈祖;蚕乡蚕农信奉蚕神马头娘,缘起长兴天平村民俗地域间荷塘育子的美丽传说;长兴百叶龙舞的是荷花龙;竹乡安吉上舍舞的是竹叶龙。泰顺仕阳镇朝阳村有一条大溪,村民过溪要走碇步,这里的碇步分高低两阶,紧紧相连,为了祈求溪流两岸的家园风调雨顺、五谷丰盈,这里的百姓舞起了碇步龙。踏石纵水而过的碇步龙的确是别有一番风味。

修正与修复不尽相同。修复是恢复原来事物事象的一切面貌,而这里主张的修正却是包含着修补、修建。对不合时政甚至属邪教类的负面因素、铺张浪费不合民心的排场等要加以适当的修正,对在当代已经形成新民俗的事象可以恰好地补与建。修正后的文化面貌基本上是传统的。当下留存与散见在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及其形式大多经过了当地民众或多或少的修正。

升级

当代民俗活动及其形式的升级建立在“开掘逝去岁月中储存的信息,并加以组合整理形成记忆”的基础上,又是为了“修正后能适应时代,推动文化建设”所运用的一种开拓性的手段。这种升级要将传统的本真性与时代的审美性无缝连接得很好——为优秀乡土文化续命,却不黏滞一物;既是新时代人文精神的创新,又承袭着传统的基因与精魂。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浙江省“方岩庙会”是永康一带影响最为广泛的民俗活动。除永康市城乡外,邻近各县市如武义、东阳、磐安、义乌、金华、缙云、仙居、嵊州、龙游、天台等也会在当地民间信仰的“胡公(胡则)”的诞辰日前后赶赴庙会,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个以永康为中心,以婺、衢二州为重点,继而覆盖浙中、浙西、浙南、浙东的方岩胡公庙会活动区。为了通过胡公庙会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努力推动经济文化建设,人们在2013年9月进行过一次“记忆、修正、升级”并用的尝试。有关人员于文献方志的考究中进一步廓清了方岩庙会的源流与历代对胡则的褒扬评说;通过传承人、老艺人座谈会梳理和遴选了要保留的祭神民俗与娱神节目,确定了修复、修正方向;继而在保护传统的根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中,着力丰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突出毛泽东称赞胡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被民众崇尚的清官形象,又加进了自宋宣和四年以降,经历代敕封至明太祖朱元璋钦定其为“显应正惠忠佑福德齐天大帝”,定位为民间信仰、地方公祭的祭祀大典,形成了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传统民间艺术展演暨“方岩踏歌”舞队踩山活动、方岩沿山纸花展等有机组合而成的“2013方岩庙会”,受到了方岩周边民众、胡则后裔、方岩庙会传承人与当地乡土专家的广泛首肯。

不知历史流变,没有“记忆”的民俗活动将无法知道其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不接受“修正”的民俗活动将不会存续太久且难被今人所接受;不是将传统的本真性与时代的审美性融合而进行“升级”,而是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活动进行面目全非的“包装”与“打造”,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哗变与颠覆。伪民俗终究会被当代正风良俗所挤压而无立锥之地。因而,当代民俗活动的优良构建,“三维”缺一不可。

(原载2014年3月20日《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