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杨存中与杨家将故事

宋金争战、对峙局势是造成杨家将故事壮大的时代背景,而南宋两位抗金名将也用自己的方式推动了杨家将故事的发展。一位是岳飞,他精忠报国,其人其事对杨家将故事的影响非常明显,譬如杨六郎身上就有他的影子(详见第三章第六节)。另一位是杨存中,作为杨姓武将,他对杨家将故事的影响可以说并不逊色于岳飞。

杨存中(1102—1166)本名沂中,字正甫,代州崞县(今山西代县)人,《宋史》卷三百六十七有传。他生于将家,起于行伍,“大小二百余战,身被五十余创”,是独当一面的抗金名将,颇为宋高宗倚重宋高宗在不同场合说过“杨存中唯命东西,忠与无二,朕之郭子仪也”“朕于存中,抚绥之过于子弟”“杨存中之罢,朕不安寝者三夕”这样的话。[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新1版,第11438、11439页。。他与杨家将故事的密切关系,可从两个方面去考察。

首先,无论是出于朝廷宣传,还是出于民众敬仰,中兴名将的抗金事迹肯定会是南宋初年说话人热衷的题材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提到王六大夫敷演《中兴名将传》,“听者纷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6页);罗烨《新编醉翁谈录》载“新话说张、韩、刘、岳”(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据此可知中兴故事在南宋初期的流行程度。。杨存中名列南渡十将之一,他的事迹自然会被编入中兴故事,这在《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小说中还能看到一些痕迹。而不论杨存中是不是杨业后裔常征考出杨存中是杨业后裔(《杨家将史事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7—58页),《杨氏族谱》(山西省图书馆藏1983年武祠铅印本)收录杨存中的封诰和传记材料,但这个说法不可全信。,对于擅长捏合的南宋说话人来讲,他的姓氏、籍贯和抗金业绩,都很方便与一百多年前的杨家将联系起来。在当时,杨家将故事与中兴故事同样流行于勾栏瓦肆之间,说话人今天说中兴故事,明天说杨家将故事,把杨存中扯进杨家将故事不是不可能的事举一个相似的例子:中兴故事阑入当时流行的水浒故事,在今存《水浒传》中仍有踪迹可寻。侯会对此有精细考述,参看《<水浒>源流新证》,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190页。

其次,从明代两部杨家将小说来看,杨家将故事的确有杨存中生平事迹的影子。杨存中的祖父杨宗闵是北宋麟州守将,因为另一位守将傅亮勾结金人,献城投降,杨宗闵不幸战死,部下将官多随其殉难,这与杨业之死颇为相似。《杨家府演义》叙杨业死节事,突然插入一个叫傅昭亮的人物。这个人物是代州守将,曾逢迎潘仁美,应是对傅亮投敌的隐晦谴责。杨存中的父亲杨震守麟州,金人来犯,杨震夫妻与两个儿子执中、居中全部死难,杨存中当时从军河北,得以幸免。这个身世似即杨家将故事中杨六郎父兄皆亡、仅余一人的原型。《杨家府演义》有句云:“挞懒得旨,即日与大将韩延寿、耶律斜轸引兵从瓜洲南下。”(7/81)《北宋志传》也说:“挞懒领旨,即日与大将韩延寿、耶律斜轸部兵二万,从瓜州南下。”(17/632)这里的瓜州或瓜洲,明显是地理错误,当是中兴抗金故事的影响痕迹。杨存中固守江淮防线,曾与从瓜洲来犯的金军作战,这个痕迹最有可能是他遗留下来的。此处叙述杨存中生平事迹与杨家将故事之对应关系,所举例证,取自付爱民《杨家将话本小说与南宋时事及名臣杨存中的关系》一文,见网页:http://shenmucxs.bokee.com/6156112.html。

有理由相信,杨存中事迹会给当时的杨家将故事打上更多烙印,甚至杨存中及其家族可能是杨家将故事演出的长期赞助者付爱民《杨家将话本小说与南宋时事及名臣杨存中的关系》提出这个观点。。但为什么在后来的杨家将故事里,这种烙印所剩无几了呢?我推测这应与岳飞冤狱有关。杨存中在整件事情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先是诱逮岳飞[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王曾瑜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13—1614页。,后又监斩岳云、张宪[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三,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298页。),他因此饱受清议是可以肯定的。后来的民间说话人自然不会将他与杨家将相提并论,反而要千方百计将他的事迹剔除出去,甚至可能会在敷演其他故事时讥讽他一番孙述宇认为,《水浒传》林冲故事袭用了岳飞的材料,林冲杀陆谦这段情节,是水浒故事的说话人对杨存中的惩罚,参看《水浒传的来历、心态与艺术》,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年再版,第237—238页。。岳飞故事的崛起,同样会强化这种趋势。久而久之,杨存中对杨家将故事的影响痕迹,也就差不多被清除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