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总的观点与认识,它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和发展规律,成为解释和指导医学发展的重要思想观念。医学心理学正是随着医学模式及人类健康观的转变而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二、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发展变化,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图1-3)。

图1-3 医学模式的发展

(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大约在1万年前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思想尚未确立,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是超自然的,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由上帝神灵主宰,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因此,当时治疗疾病的方法是祈求神灵、巫医和巫术。这种模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某些文化水平落后的地方还可见到它的遗迹。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开始出现。它将人类对疾病的认识由“神灵”主宰转变为自然环境的平衡和改变。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相生、相克的理解。我国医学著作中很早就有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认识观点;而西方的希波克拉底指出“治病先治人”、“一是语言,二是物”的治疗观。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对健康、疾病的新认识和新观点。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机械论医学模式

从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起,随着牛顿古典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形成了用“力”和“机械运动”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出现了机械论医学模式。其认为“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把健康的机体比作协调运转加足了油的机械。这一机械论的思想,统治了医学近两个世纪,直到18世纪,机械论的医学思想在医学的发展中出现双重性,一方面认为机体是纯机械的,从而排除了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而常常用物理、化学的概念来解释生物现象;另一方面,机械论又使解剖学、生物学获得了进展,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四)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自身的奥秘逐渐得以揭示,西方医学开始摆脱宗教的禁锢,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的时期。随着哈维创立的血液循环说和魏尔啸在细胞病理学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生物科学体系的形成,外科领域消毒和麻醉技术的出现,各种抗生素和激素研究成功,以及研究者在细胞和分子领域取得研究成果,人们在认识疾病、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生物医学模式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纵深发展,实现了医学发展第一次质的飞跃,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其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生物医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认识论上,它往往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在实际工作中,它重视躯体因素而不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科学研究中,它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生物活动过程,而较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忽视了后者对健康的作用;在思维的形式上,它往往强调“不是,就是”(不是有病就是健康),因而对某些功能性或心因性疾病,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也难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更将人类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带入狭小的天地,无法完全阐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全部本质。

(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着社会及医学科学的发展,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已经认识到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同细菌、病毒一样是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提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批判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和“心身二元论”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观点认为,对于疾病和健康来说,无论是致病、治病、预防及康复,都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特点,综合地考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而不能机械地将它们分割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有: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关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益增多的趋势;全面了解患者,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前提;重视心理状态的改变,因为它常常为机体功能的改变提供早期信息;懂得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作为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利用良好的医患关系来增强治疗效果。

医学模式反映着一个时期人们对健康与疾病、临床与预防、医学教育与科研以及卫生工作等一个总的看法。随着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预防医学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健康观

健康观是人们对健康的一种看法。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与物质(甚至允许生长)。健康也意味着有继续生存的希望。有情感的动物,如人类,是万物之灵,生来就有追求精神面与物质面两种更好的生活方式,所以对健康的认知与要求会有更广的概念。

当代健康观受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传统的健康观是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当代的健康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诠释(图1-4、图1-5)。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精神上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渥太华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做了进一步的延伸,指出:“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它不仅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 “为达到心身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每一个人都必须有能力去认识和实现这些愿望,努力满足需求和改善环境”。

图1-4 健康概念的发展

图1-5 健康与疾病的相互转换

四、健康影响的因素

影响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图1-6、图1-7)。

图1-6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图1-7 健康影响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身体环境、心理环境。

(二)生活行为方式

生活行为方式包括营养、风俗习惯、不良嗜好及行为、消费类型、生活及职业危害等。

(三)人类生物学因素

人类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成熟老化、复合内因。

(四)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包括医疗、预防、康复等社会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等医疗卫生设施的分配及利用,医疗卫生制度等。

五、健康生态学模型

健康生态学模型是指导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实践的重要理论模型。生态是指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健康不仅包括在身体上、心理(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且还包括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和发展。

健康生态学模型强调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结果,这些因素从多层面上交互作用而影响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健康生态学模型分为5层(图1-8)。

图1-8 健康生态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