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靖难之争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乎终年无休,读书虽然辛苦,可众兄弟也都要经历,甚至就连皇阿玛皇玛法幼年登基,不只要处理政事,读书武功都不曾荒废,为人子孙自然不能叫苦叫累。

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朱棣也慢慢适应了这简直堪称磨砺的读书生涯,这天中午天气闷热得呼吸都艰难,众阿哥都在教室吃午饭,朱棣正老老实实地默背上午教的功课,就听到大阿哥和太子吵了起来。

本不欲多事,无奈两人声音越来远大,按照皇阿玛的规矩,这些一起读书的阿哥们若是有人闹事,可是要众兄弟一起挨罚的。

想到皇阿玛就在不远处,等惊得了他老人家,少不得又要挨罚,朱棣只好上前询问:“大哥,二哥,你们这是在讨论什么?可否告知弟弟?”

太子回头一看是四弟,温和地笑了笑:“没什么,跟大哥说起这永乐皇帝,有些小争执罢了。”

大阿哥不屑地哼了一声:“小争执?老四啊,正好你也是老四,靖难之役你怎么看?”

五阿哥在旁操着生硬的汉语疑惑地问道:“什么靖难之役?什么永乐皇帝?”

三阿哥在旁嬉笑解释:“靖难之役啊,说好听点呢就是那永乐皇帝朱棣,不甘建文帝削藩,以清君侧之名起兵,最后逼得建文帝自焚身亡,自己登基做了皇帝。说难听点呢,就是谋反,只是这人运气好,成功了而已。”

大阿哥瞥了一眼沉默的朱棣,愤恨地瞪着三阿哥:“运气好,那是人家有实力,他还是燕王时,就已经是名镇漠北的战神了,而且你自己都说了,这是谋反,还能有那么多人给他卖命,这就是他的本事,不像那建文帝,全靠出身好,哼!结果怎么样,还是坐不稳江山!”

朱棣无奈地开口:“大哥,我觉得三哥说的也不无道理,弟弟曾经看过关于靖难之役的记载,据说当时曾有三次诡异的大风相助,才在紧要关头扭转战局。”

大阿哥一听却十分激动:“老四啊,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嘛?”

朱棣心想老子这么说,就是想这事赶紧过去,你怎么还激动上了,还问我意味着什么,反正当着太子的面,我是不接你这话。

五阿哥却急了,急忙追问道:“什么?意味着什么?怎么会刮风影响战局呢,什么风这么厉害?”

太子勉强笑道:“老五啊,这靖难之役可是很精彩的,等下了课来二哥这,二哥好好给你讲讲。”

大阿哥大手一挥:“不用那么麻烦,来,老五,大哥给你讲,这朱棣啊,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是大哥最最佩服的人,他呢,少年就藩燕地,就是咱们现在的京城,镇守边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个不折不扣的战神啊!后来被他那侄子所逼迫,不得不以八百府兵起事,不过三年多就一路南下,拿下了当时的京城应天府!老五,你说厉不厉害?”

五阿哥崇拜地看着大阿哥:“好厉害啊,听师父说应天府很远很远呢。那,那四哥说的大风又是怎么回事呢?”

大阿哥兴奋地搓着手:“这个啊,最不可思议了,你知道吗,那朱棣肯定是天选之子!只不过那朱允文占着嫡长的位置,无奈老天爷只好帮着朱棣打靖难之役。最开始啊就很邪门,那南方大军可是整整一百万呢,朱棣出去借兵,结果他们主帅硬是三天不动,直到天寒地冻,那北平城的人把整个城墙都淋上水结成冰,根本就上不了人,等朱棣借兵回来,被杀个丢盔弃甲,嘿嘿……”

朱棣也回忆起当年往事,多亏自己和九江交情深厚,要不是他顶住压力,给了自己三天时间,自己就是借到兵也是枉然,守不住大本营,就只能兵败身死了吧。

“还有那风也是,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直接刮断了帅旗,知道吗,小子,帅旗!那还打个屁啊,后面两次都是突然出现沙尘暴对着南军猛吹,给他们吹得跟瞎子一样,对了还有最神奇的是最后一次,两军对峙,朱棣进攻的信号居然跟对方逃跑信号是一样的,好家伙,直接杀得南军屁滚尿流,溃不成军!”

五阿哥听得眼都不眨,半晌才开口道:“乖乖,这么神奇,大哥,你真不是从说书人那听来的?”

三阿哥不满地开口:“狼子野心之徒罢了!”

朱棣瞪了三阿哥一眼,就只是一眼,三阿哥被朱棣眼中的威压吓得一惊,手中的筷子掉落,心跳得半天才敢抬头,可再看老四还是那副满不在乎的冷脸,不由得疑心自己刚才只是看错了。

太子觉得老三老四说得对,那朱棣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大阿哥再怎么狼子野心,他也没有这个运气,毕竟这么多朝代,也只有这一个造反成功的王爷,便自持身份不愿再与大阿哥争辩。

大阿哥在五阿哥的追问下洋洋得意了好半天,看其他人都不说话,也觉得无趣,正好到了上课时间,也就不再多言各自归位,认真读书去了。

康熙在自己书房中听到李德全回报众阿哥的争论,闭上眼吗心中暗自盘算着,老大真是越来越不像话,身为长子不好好给弟弟们做榜样,居然还敢当众说自己崇拜那谋朝篡位的朱棣!他想干什么?想学那朱棣武力夺位不成!太子也是个沉不住气的!这点小事也值得争执到让弟弟们看笑话!还有老三,也不知道怎么搞得,学得一身文人的酸腐气!老五这孩子也是可惜了,打小跟着皇额娘,学得一口蒙语,汉语满语跟别的阿哥差得远不说,还这般蠢钝!老四这孩子倒是不错,知道把朱棣获胜全推到运气上,不多言,很好!

康熙想到这,晚饭便摆驾承乾宫,老四果然在这请安,不由得和颜悦色地问他:“老四,今天对于靖难之役的争辩,皇阿玛都听人说了,朕记得你很喜欢看明史,不妨说说你真实的想法。”

朱棣低头略一思索答道:“皇阿玛,儿子觉得此事天注定,如若不是建文帝一再相逼,谁会好好的王爷不做,非要起兵谋反。以一燕之地对抗整个天下,粮草兵马势必不足,哪怕是战神也没有多少胜算。何况当时若是整个燕山防线的几位藩王合伙对付他呢,不过是建文帝削藩削得太狠,湘王惨死彻底寒了藩王们的心才会各方观望。”

康熙满意地看着自己这四儿子:“不错不错,小小年纪能想到这很不多。”

朱棣谦虚地回道:“都是皇阿玛和师傅们教导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