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肾气丸

别名:金匮加减肾气丸、加味八味丸、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资生肾气丸。

药物组成:附子两个(炮),白茯苓一两,泽泻一两,山茱萸一两(取肉),山药一两(炒),车前子一两(酒蒸),牡丹皮一两(去木),官桂半两(不见火),川牛膝半两(去芦,酒浸),熟地黄半两。

功效: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主治:蛊证,脾肾大虚,肚腹胀大,四肢浮肿,喘急痰盛,小便不利,大便溏黄;亦治消渴,饮一溲一。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米饮送下。

备注:金匮加减肾气丸(《保婴撮要》卷五)、加味八味丸(《医学入门》卷七)、金匮肾气丸(《冯氏锦囊秘录》卷十一)、济生肾气丸(《张氏医通》卷十六)、资生肾气丸(《医宗金鉴》卷二十七)。本方改为汤剂,名“金匮肾气汤”(见《证因方论集要》卷二)、“肾气汤”(见《医林纂要》)、“加减金匮肾气汤”(见《医门八法》)。

处方来源:《严氏济生方》卷四。

1.前后阴肿痛(萧伯章医案)

周某之妻,年二十余,患后阴热痛而肿,继连前阴亦然,小溲短热,行动维艰。其夫请方,余疑其为淫毒也,却之。他医以发散及寒凉清利进,益剧,驯至咽喉亦肿痛,水谷难入,复再三恳求。诊之,脉沉微,舌苔白而滑。曰:经言肾开窍于二阴,肾阳不潜,浮游之火,蔓延上下,故见此症。以济生肾气丸与之,一剂咽痛止,二剂肿痛减半,三剂顿愈。(《遯园医案》)卷下)

2.尿潴留(李斯炽医案)

毛某,女,72岁,居民。1975年9月29日初诊。

病员突然于9月12日大小便不通,并发腹胀、呕吐。当即去医院急诊,诊断为尿潴留。采用每日导尿办法,得以暂时缓解。据最近检査,发现尿道有一樱桃大的块状物,导尿颇感痛苦,于是来我处进行中药治疗。

病员除上述症状仍存在外,尚觉头部昏晕,腰间胀痛,胃纳不香,口中干苦,鼻内干燥。诊得左右寸关脉均浮,左尺脉细弱,右尺脉似有似无。舌质淡红,上有微白苔。

根据脉证分析,本案右尺脉似有似无,是老年命火不足之脉象。肾阳虚衰,使膀胱不能气化,则小便癃闭不通。肾司二便,肾气不充,故大便亦艰涩。二便不利,故腹中胀满,气不得下泄,则上逆发为呕吐。阳不化水,则水停中脘,脾为湿困,故舌上微白,胃纳不香。津液不得上承,故口中干苦,鼻内干燥。腰为肾之府,故其腰间胀痛,亦为肾虚所致。肾虚则髓海不足,故有脑转头晕之症。本案左尺脉细弱,肾阴亦嫌不足。但根据现症,应以肾阳虚衰为主,故治疗关键在于振奋肾阳。《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当务之急,应加意扶持肾中阳气,从而加强气化作用,则小便自能畅通。此种强肾利水之剂,济生肾气丸确有特效,曾经屡试不爽。该方由八味肾气丸加车前仁、牛膝组成。肾气丸本阳根于阴之义,在育肾阴之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味组成,亦与本例病机相符。本例再加桑寄生、续断补肾强腰除湿。方中因缺枣皮,故以菟丝子代之,处方如下:

熟地9g,丹皮9g,茯苓12g,泽泻9g,山药12g,菟丝子9g,牛膝9g,桑寄生15g,肉桂3g(后下),制附片9g(先熬开半小时),车前仁9g,续断9g。6剂。

10月27日二诊:病员服上方1剂后,即能自行排尿,随即大便亦能自解,气有下行之势,呕逆亦停止。但小便尚欠通畅,每解需停歇三次,才觉解尽,且夜多小便,每晚竟达七八次。服至六剂,小便即通畅,一次即能解尽,夜尿亦减至二三次。经医院检查尿液,发现尿中蛋白(+)。现仍觉头晕,腰胀,食少,口苦,鼻干。右尺脉渐显,至数清晰可辨。此肾阳虽有来复之势,但尚不充盈,肾脏功能尚未恢复正常,故仍本前法。因患者有燥象,故去辛热之桂附,而改用其他扶脾强肾之药物。处方如下:

桂枝9g,白术9g,茯苓12g,泽泻9g,丹皮9g,熟地12g,山药12g,菟丝子12g,巴戟天9g,车前仁9g,杜仲9g,桑寄生15g,牛膝9g,益智仁9g。

一月后,病员女儿来说:服上方六剂后,目前二便通利,眠食俱佳,精神健旺,诸症亦消失。(《李斯炽医案(第二辑)》)

3.肾结石(马光亚医案)

陆某,男,77岁,浙江籍,居台北县埔乾。

1965年患肾结石,小便排出困难,因系劳工,住院接受优待治疗,医院以其年老体弱,不予开刀,但结石排不出来,极感痛苦。5月11日,由其同乡某君扶来请我诊治。其行步蹒跚,头晕身疲。脉弱,舌质甚淡。我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泽泻与之。嘱其配服3剂。3日之后,来复诊,头晕较轻,行走已不需搀扶,惟尿道仍痛,排尿不畅。我诊其脉,仍虚而无力。细思此症,病在排泄系,前次来诊时,头晕,身弱不支,是年老病久气虚使然,今非充实其排泄力不可,乃处方温补其肾:

熟地15g,山萸10g,附子5g,肉桂2.4g(研粉2次冲服),怀山13g,丹皮6.5g,茯苓18g,泽泻10g,牛膝10g,车前子10g。

上方为加味肾气丸,以茯苓为君,嘱其配服2剂。

5月18日来诊,谓服本方1剂之后,小腹即感内急,结果大量排出小便,小便中有结石如豆大,掉入尿缸,同时亦有血液排下。因小便中有血,第2剂不敢续服。过1日,小腹甚感舒适,小便正常,并无异样,乃将第2剂服完,从此一切痛苦解除了。我用六味地黄丸加杜仲、巴戟、菟丝子以善其后。

本症是肾结石虚证,初诊因其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加味,以补其气,虽加苓、泻,未能将结石排出,复诊用加味肾气汤充实其肾脏排泄力,1剂即见排石之效。由此知中医之用古方治病,中病必效。(《台北临床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