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东华门前风雷动(二)

过了半个多时辰,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跑来了,在他后面,跟着几个小黄门,也是跑得摇摇晃晃,差点把鞋帽都跑掉,来者正是大明宫守戴守忠。折子被翁德海递进去后,涉及到太上皇,圣上肯定会先转给大明宫。大明宫那位看了后,想必是火冒三丈,这不,他一发火,戴守忠就得来跑腿了。

来到东华门口,看到了还站在那里的刘玄和潘籍,戴守忠额头上的白毛汗更多了。我TMD招谁惹谁了?居然摊上这破事!早知道有今天这么一遭,当初就在尚膳司老实待着,不来应大明宫守这份差事。好吧,现在这神仙打架,自己这种细胳膊细腿的小鬼就难做了,很容易被误伤的。

戴守忠努力地扳着脸,不让心里的苦流露出来。他站在那里,端着拂尘正色道:“奉太上皇口谕问话,刘玄、潘籍可在!”

“臣在!臣等恭请太上皇万安!”

“太上皇躬安!”

一套礼仪走完,戴守忠开始问话了。

“太上皇问,刘玄、潘籍,你二人为何挑拨我父子关系?是想陷圣上与不孝之地吗?”

“臣刘玄回话,天地君亲师,此乃太祖皇帝定下的人伦。臣在朝为官,先论君臣之忠,再究父子之孝。圣上和太上皇乃天下君父,当为楷模,何不忍己克用,忠孝两全呢?”

戴守忠心里暗叹,果然是状元郎,这话回得犀利。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太上皇你赖在大明宫才是陷圣上于两难之地。圣上赶你走吧,有违人伦,是为不孝;不赶你走吧,有违国法体制,又为不忠。所以我上这份奏折,出面当这个恶人,才是全了你们父子俩的忠孝之意。

可想归想,话还得继续问。

“太上皇问,刘玄、潘籍,你唆使圣上忤逆,不怕国法吗?不怕天威吗?不怕死吗?”

一连三句“不怕吗?”,气势汹汹,可见太上皇是有多生气,旁边听着的殿前司官兵,不远处躲着的官吏们,都替刘玄捏了把汗。

“纪纲制律就是国法,令行禁止就是天威,微臣尽忠王事,恪守职责,谨守为臣之道,何惧之有?怕死?”

刘玄不由提高了嗓门,高声道:“国朝养士百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然后又朗声口占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潘籍双目瞪圆,死死地盯着刘玄,浑身在不停地颤抖着,但跪着的腰杆却不由地变得笔直,就像一根标枪戳在那里。

戴守忠也被这句话给吓得全身汗毛都竖起来了,这是要玩死谏,当年你老师杨慎一都没玩得这么生猛,状元郎,你这是要青出蓝胜于蓝。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今儿这事是没法善了,赶紧回去复命,要是这事出了岔子,两边可能没什么,自己这中间跑腿传信的只怕要被推出来顶雷了。

“刘大人,潘大人,话洒家问完了,现回去复命了,两位先候着。”说完,一溜烟就往东华门里跑,几个小黄门也是忙不迭地也跟着跑。在不远处,几个微官小吏也拔腿就跑,奔回各处报信去了。

过了一个时辰,一伙百余位穿着绿袍的进士们,在几位庶吉士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地从东安门走了进来,最前面的是榜眼李桂芳、探花沈自省,中间还有徐文祯、夏莫言、顾仝、虞文彬、卢介瞻等人。

这伙人在诸多人的关注下,径直走到东华门前。刘玄转头问道:“诸位同科,为何而来?”

李桂芬率先出来,扬声道:“刘兄仗节死义,为何落下我等?”

“此事干系重大,刘某不敢强人所难。”刘玄长施一礼道。

“我等知你好心,只是此事事关我等士人气节,岂能避退之。”李桂芳气势轩昂地说道,然后也摘下鼓槌,咚咚地敲响起来。

过了一会,翁德海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看到李桂芳及其身后百余位进士,脸上闪过一道喜色,随即正色道:“诸位大人,为何擂鼓?”

“我等有奏章叩阙上奏!”李桂芳大声道,然后大声念道:“臣等奏为附议请移太上皇皇太后居外禁以安内外折。”

等他念完奏折内容,身后的近百位进士齐声道:“臣等附议!臣等与刘、潘二位同请,请圣上、太上皇纳谏!”

李桂芳将奏折递给翁德海后,率先跪在地上。东华门前跪了一片的进士,煞是壮观!国朝立朝六十几年,从未有过。

就在此时,明国维、李公亮等人,领着数百位国子监贡生,沿着大街,浩浩荡荡地向东安门走去,一路上招摇过市,极吸人眼目。到了东安门,他们没有官身腰牌,是进不去的,便就在东安门前齐声高呼道:“我等同刘、潘及诸位进士所请,谏请太上皇、皇太后移居外禁,请圣上、太上皇纳谏!”

三省各司、都察院、翰林院、国史馆、武备院等衙门,众多闻到风声的官吏们蠢蠢欲动,手快地匆匆写下奏折,火急火燎地往东华门和东安门奔去,这事必须要赶早,晚了就芸芸众生,没人记住你了。你去了可能没人会记住,但没去绝对会有人记住。既然都得去,那还不如赶个早,稍微留个印象也行。

荣国府荣禧堂花厅里,正有一桌酒宴开席,坐在上席的是贾母,左下首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右下首是邢夫人和琏二嫂,还有几位有脸面的管事媳妇。

自从元春被封庄嫔后,各路来祝贺的人络绎不绝,王夫人被当活菩萨哄,赤手可热。过了那两日最盛的风头,下面的人继续想着法哄她开心,编着各种借口,三天一小席,五天一大宴。于是,王夫人开了心,下面的人也捞了好处,皆大欢喜。

听到传进来的消息,王夫人不由脸色一正,自有一番威仪,鼻子哼了一声,对着坐在她下首的薛姨妈道:“刘家四郎这是怎么的了?鬼迷心窍了吗?天家的事,也是他能掺和的?真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姨太太,他是你晚辈,可要好好教着他,可别给你们家,还有我们贾家招祸!”

薛姨妈一脸尴尬,正不知该如何答复时,只听到一声巨响,大吃一惊的众人转过头去,原来是贾母发火拍了桌子。

“还明哥儿鬼迷心窍,我看是你鬼迷了心窍!过了几天富贵日子,都不知道姓什么了!天家的事掺和不得,那朝堂上的事,你个妇道人家就敢指三道四了?你这没遮没拦的胡说八道什么?东华门里都没传出什么话来,你倒开口发话,编排起明哥儿和他的同科们了?你是嫌元春姐儿在宫里温良克慎,没招惹人,想给她添事是吗?还是嫌我贾府得罪的人太少,要自绝于士林?去,把二老爷叫来,我知道,他这几日一直告病在家呢。叫他把这乱嚼舌根子的妇人带回去,再敢胡说八道给我们贾府招祸,那就一纸离合书打发她回王家!”